二戰時,日本三八式步槍帶的刺刀有個鉤子,是做什麼用的?

太熟悉的旋律82785738


二戰時日本的三八式步槍,在中國有一個簡單樸素的小名兒,叫三八大蓋。加上刺刀,三八式步槍可以說是二戰中最長的步槍,總長度可以達到1663mm。



而三八式步槍刺刀上的鉤子,其實是護手鉤,籠統來說也能稱之為刀格。刀格本身也屬於刺刀的一部分。

刺刀,刺殺用的冷兵器。最早誕生於法國的一個小城鎮。但是刺刀在全世界的聞名卻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日本人的宣傳嘞。

日本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動輒就要分分鐘切腹自盡(開玩笑)。一般來說日本武士佩戴的武士刀,包括太刀、脇差都可以作為切腹的工具, 其中不少武士刀都擁有刺刀的某些特點。

日本武士道的流行也給刺刀帶來一定的知名度。在冷兵器時代,士兵們之間需要進行面對面的格鬥,這個時候刺刀就成為了相對有力的武器。

刺刀分為刀柄、刀格、刀身和刀鞘。護手鉤屬於刀格,甚至可以說題目中所說的的那個鉤子指的就是刺刀刀格這一部分。


刀格,處於刀柄和刀刃之間。一般來說,刀格的組成十分簡單,一個是槍口環,另一個是護手鉤。組成雖然少,但是它的作用卻不可忽視。

第一,保護手。正如其名,護手鉤有很大一部分作用是為了保護手部,避免握著刀柄的手向前滑,被刀刃劃傷。突出來的彎鉤,完美的阻止了握刺刀的手和刀刃的接觸。

第二,保護槍口。事實上,在槍支的發展歷史上,刺刀的地位曾經一度下滑。尤其是熱兵器時代剛來臨的時候,刺刀非但無法發揮它真實的實力,反而會增加槍支的重量,影響士兵在戰場上的發揮。

因此,刺刀一度被軍隊訓練忽視。比如在20世紀70到80年代期間,美國陸軍甚至把刺刀這一項訓練科目取消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刺刀和槍枝連接後經常出現連接不牢的情況,這會嚴重影響射擊的準確度。導致士兵在戰場上既無法發揮槍支的射擊作用,也無法發揮刺刀的格鬥作用。這也是刺刀曾經被忽視的重要原因。


而刀格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上方的槍口環方便刺刀牢牢地固定在槍管上,有效緩解了刺刀給射擊帶來的消極影響。而下部的護手鉤則解除了刺刀可能給士兵帶來的傷害。

第三,方便格鬥。眾所周知,日本武士道精神對格鬥決戰這些東西很看中,刺刀又非常適合白刃戰。因此在二戰中日本選擇在三八式步槍上加入刺刀輔助作戰。

實際上,護手鉤對於刺刀的運用有重要作用。在刺刀上加入這一個護手鉤,看似沒有什麼用,其實能起到不小的加成作用。

近身格鬥非常注重武器的使用,當可以靈活運用,達到人和武器合二為一的時候。護手鉤的格擋等各種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小小的改動往往會使格鬥的武力值上升好幾個度。

在中國古代,也有一個武器名叫護手鉤,又稱作虎頭鉤,傳說那個藍臉的竇爾敦使用的武器就是它。


一旦護手鉤使用得當,可以當作具有鋒刃之尖的劍,或者是戈和矛組合體的戟,又或者是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集多重兵器的優點與一身,可見護手鉤可用於殺傷的範圍十分廣泛。

在刺刀上安裝護手鉤也是為了顯示刺刀在格鬥中的地位,刺刀曾經在熱兵器剛到來的時候被人忽略,後來又重新流行,比如非常受人歡迎的各類“瑞士軍刀”。

事實證明,武器格鬥從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它會讓士兵真實感受到戰場的存在。體會到戰場的熱血和無情,從而增長士氣,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戰爭的勝利。而刺刀上的護手鉤則是為武器格鬥加成的好幫手。


史之策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小鬼子刺刀上有個鉤子,幹啥用的?能幹啥!當年小鬼子,邁著他們哪羅圈腿,撅著屁股哈著個大腰子,一搖一晃的整的像頭鴨子似的,端著他們那破三八大蓋,到咱大華夏的地頭上到處禍禍人。

進村子掃蕩,那叫個臭不要臉的,見了豬騎豬,見了驢還跟驢較勁,見了雞抓雞,見了米袋子就抗糧。這東西整多了沒地放,整個鉤子掛上去,騰出兩隻手,接著摸東西唄!

所以沒這鉤子,摸少了不高興,那麼小鬼子的設計師,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也就在設計中添加了那鉤子。

後來發現,這東西掛多了,遇到咱狙擊,這玩意太影響射擊效果,所以就取消了,直接把雞鴨掛腰帶上了。

說道這裡,估計懂刺刀的小夥伴,要開噴了:“啥玩意?你個老梁又開始蹲椅子上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呵呵!俺就這毛病,瞅著小鬼子,就想起了他們進村子那德性樣,不咧咧兩句,心裡堵的不行。

當然他們用這鉤子掛東西,您以為沒有幹過嗎?不老少,只不過這鉤子設計之初,壓根就不是讓他們掛雞鴨的,當然也不是用來掛他們那中間一點紅的破膏藥旗的。

好了,接著咱正經點,好好說說這事。

咱先說說,小鬼子這刺刀是咋來的,先打個底不是。

咋說呢?小鬼子三八大蓋上那刺刀,他也是抄襲別人的。話說小鬼子別的不咋地,抄襲卻挺來勁的。

開頭他們不是搞明治維新,想弄個工業化的國家,從上到下這就全部效仿西方換一茬。

這不換到軍隊當中,這就需要槍,那麼當時在國際流行的好槍他也不少。那麼到底抄襲那家的呢?當時歐洲這塊,法國號稱全球第一。

所以小鬼子整體思路就把法國的槍支給照搬了過來,這就有了所謂村田槍。

那麼法國人那刺刀就有這鉤子,他們也就照貓畫虎的給照抄了過來。

當時這造槍的村田經芳,拿到樣本的時候,他也是一臉的懵圈,這鉤子到底是幹啥用的?

他也不清楚,那麼為了保持一致,所以這刺刀上的鉤子就被保留了下來。

那麼這刺刀咋就到了三八大蓋的身上了呢?

畢竟這村田槍是抄襲人家的,壓根就不可靠,你瞄的是屁股,結果打到了肚臍眼上,也就是說打不準。

後來就在這村田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這就是後來的三八大蓋。那麼變成三八大蓋之後,這刺刀的設計並不影響,所以就保留了下來。

而這小鬼子本著吝嗇鬼的原則,這一用就是四十年,用到了二戰結束,基本上就沒怎麼大範圍的修改過。當然刺刀他也是一樣。

那麼這鉤到底是幹嘛用的呢?

三八大蓋上的這刺刀全名叫做三十年式刺刀,這長度比一般的刺刀要長一些,所以單獨拿出來不管是刺也好,砍也好都很趁手。

那麼他這鉤是吸取了過去刺劍的特點,那鉤是用來鎖死對方的劍,預備用蠻力或者腳丫子解決問題的。

因為刺刀要用刺的幹活,所以法國人就將這鉤保留了下來,預備這戰場上遇到拼刺刀的時候,用那鉤鎖對方刺刀用的。

當時設計之初功能比較單一,就是為了鎖對方的刺刀。大傢伙應該知道,任何東西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就會發現他的隱藏屬性。

當時人類進入熱武器時代,這子彈就成為了消耗品,那麼裝子彈的箱子這就成了必須。

大傢伙一股腦全部用木頭箱子裝子彈,但這箱子出廠的時候,為了保險其間,封的比較死,就必須用撬棍去撬,才能打開箱子取出子彈。

當年二戰的時候,意大利的軍隊不就是因為家裡邊找不到撬棍,打不開子彈箱子,這就成建制的向對方投降了嗎?(這事是真的!俺沒胡咧咧!)

所以這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兵的發現,他完全可以當撬棍的使用。

於是這一偉大發現,成就了刺刀那鉤的第二個作用,當撬棍的使喚。

當然您要拿這鉤當啤酒瓶子那起子用,俺是沒意見,您要是能起開了,告訴俺一聲,俺就給這鉤子再寫上第三個功用。

哈哈!

但這事慢慢的發現,這鉤子壓根就沒有想象的作用大,這鉤子就慢慢的從刺刀的模型中給取消了,這不現在瞅見的刺刀那刀把上都是直的,沒鉤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刺刀上的鉤子叫作護手鉤,故名詞義當然是用來保護手的!可能許多人會納悶,這麼個玩意如何能保護住手呢?事實上,這個護手鉤的出現,還確實間接救過不少人。要知道,拼刺刀不光是捅然後往回拉這麼簡單的個動作。如果真有這麼簡單的話,當年不少國家的軍人也沒有必要怕日本人的刺刀。

許多時候,鬼子在和敵人拼刺刀時,敵人不一定用的就是刺刀,也有可能是大片刀,比如我們在不少影視劇中,看到的不少場景都是一些士兵使用的大片刀在和日軍對戰。這個時候,大片刀朝日軍砍過來日軍用刺刀一擋,正好能夠不讓砍刀刮到手,甚至人家轉下槍就可能將砍刀脫手,這樣一來明顯能夠有效禦敵。

而除此之外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太大作用。不過在戰爭年代,卻有不少日軍喜歡用護手鉤來挑一些東西,比如一些日軍在去一些村子的時候,為改善伙食總喜歡槍一些雞鴨,多數時候強到的雞鴨就會用繩子捆住挑在槍上帶回去!

至於後來,還有人覺得這東西能夠當起子來用,比如那個時候的彈藥箱都會用釘子封死,想要輕鬆打開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怎麼辦呢,用護手鉤一別向上一挑就能起來,可謂相當省事。而除這些功能外,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太大作用。

甚至在二戰和美軍打的時候,更是一點用的發揮不出來,日本鬼子雖然拼刺刀是一把好手,但奈何人家美軍有的是子彈,用的都是衝鋒槍,誰還有空和你玩拼刺刀這麼低級的東西,有這功夫還不如多殺幾個鬼子。

因此,到後來即便是日本人自己也覺得好像確實沒啥用,便將其取消掉了!


軍武視界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二戰時,日本三八式步槍帶的刺刀有個鉤子,是做什麼用的?”

在二戰時期,日本軍隊都配備了三八式步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三八大蓋”。這38式步槍的最大特點就是長,如果在加上刺刀的話,全長能達到1.68米,要比當時美國、德國、蘇聯的步槍都還要長大約半米左右。因為日本人的個子普遍都很矮,所以將步槍設計的長一些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在拼刺刀的時候就非常有優勢了,正所謂是“一寸長一寸強”。但是,有一點估計大家都不是很明白,為什麼要在步槍的刺刀上面加上一個彎鉤呢?

這彎鉤叫做護手鉤,不是隻有三八大蓋上有,其他步槍的刺刀上也有,只不過大家對三八大蓋比較熟悉罷了。那麼,這個彎鉤到底有什麼用處呢?用處很大的。在二戰時,激烈的槍戰之後必然要進想行肉搏戰,這個時候就是拼刺刀的時候,在步槍的刺刀上面加上也個彎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對方的刺刀直面刺過來,可以利用彎鉤勾住對方的刺刀,來改變刺刀的方向,進而能夠避免自己被刺到。同時還可以讓自己的刺刀刺殺對手,這樣自然也就增強了己方的戰鬥力。

刺刀可以安裝在步槍上在拼刺的時候使用,也可以單獨作為匕首使用。刀柄上的大彎鉤能夠起到避免手部受傷的作用,到後期都改成直的了。另外,因為日軍的軍用物資大都是用木箱子封裝的,所以,可以使用刺刀上的彎鉤來撬木箱,很方便。而且,日軍的罐頭也可以用刺刀的彎鉤來啟開,實用性非常強大。

設計護手鉤的初衷是希望在和敵人拼殺時能夠卡住對方的刺刀,然而在實戰中發現這個用途作用不大,幾乎成了擺設。世界各國的刺刀基本上都去掉這個配置,但是日軍始終還保留著這個設計,主要還是為了方便士兵懸掛“戰利品”!還有一個用途就是方便在槍上掛日本旗。


大史官


這個東西的名字叫做護手鉤,不光三八大蓋有,其他步槍的刺刀也有,只不過很多人看到的都是三八大蓋。早起的刺刀,護手鉤可以說是必不可少,而現在步槍刺刀的護手鉤全部取消了,因為用處不大了。

刺刀這個東西,是可以安裝在步槍上使用的,拼刺時使用,但是也可以作為匕首,三八大蓋的30年式刺刀長度較長,可以刺,也可以砍。對於刺刀來說,這把刀設計的是比較成功的,尤其在拼刺方面,長度佔盡優勢。

手持刺刀進行格鬥的時候,如果用力過猛,可能會傷到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刺刀上多設計了護手鉤,而護手鉤這個東西其實是在19世紀後期就有了的,當時很多步槍都是使用過的。

這個鉤子形狀的其實是有用途的,我們都知道,槍支上的每個零件的形狀都是精心設計的,而不是沒用的。拼刺的時候,這個護手鉤是可以卡住對方刺刀進行防守的,雖說情況不多見吧,但當時設計就有這個考慮。而正是因為這種情況不多,後來都取消了這種設計。

護手鉤的另外的作用就是可以作為簡單的撬棍使用,開啟彈藥箱的時候,可以使用護手鉤撬開。刺刀最初的設計僅僅是作為殺敵的武器,而士兵使用的時候,往往會將其多功能化,也就是當做一些工具使用,比如撬東西,通常會損壞刺刀。後來才在刺刀上加上了圓鉤。

這個鉤子還有一個作用,架槍的時候方便,很多時候,士兵休息的時候會把槍放在一起,護手鉤可以很好地將槍穩穩地架住,提高了槍支取用的方便。

後來人們發現這個鉤子幾乎沒什麼用,都將這個設計取消了,而且,日本人後來也是取消了的,現在的刺刀更看不見這類設計了。本身,軍刀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護手的問題了,而且現在的軍刀都是多功能化了。


軍武文齋


這也不是日本人的專利,這種帶鉤的刀護手在一戰之前世界各國的步槍上都挺常見的

這個鉤子是在拼刺的時候,用來勾擋敵人刺刀的。勾住並卡上之後,往前一推甚至就能讓對方的步槍脫手,再不濟也是對方刺刀不朝向你,這樣就能佔據拼刺的主動權了。然而打完一戰之後,各國發現這玩意在實際拼刺中沒啥鳥用,而且隨著拼刺概率越來越低,索性也就取消了這設計。

日本在一戰中就打了個醬油,而且沒參與慘烈的歐洲陸戰,因此這個鉤子到二戰還保留,但到後期也取消了這玩意


瘋狗的輕武


二戰中,我們對日本人的兇猛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除了他們滅絕人性讓人討厭外,拼刺刀的做法還是值得學習的,而且我們解放軍的刺刀,拼起來要更兇猛一點。不過,日本的刺刀和我們的有點不同,他們的把手上的一端,都帶著一個鉤子。那我們現在的人就表示看不懂了,為什麼要弄一個鉤子?這是幹什麼做的?


從設計的初衷來看,分為兩個原因:

保護作用

在拼刺刀的時候,如果發力太猛,如果撞到堅硬的東西,可能自己都要衝前去了 ,所以發力太猛,很容易就會讓自己的手前滑,然後狠狠地劃過尖刃,這樣手指基本是要斷好幾根了。這樣兵器都握不住了,只能被敵人殺死。或者說敵人的刺刀刺過來,順著刀刃可以一直滑到手上,同樣也會帶來可怕的傷害。所以考慮到這兩個因素,便在下面的部位,裝上了一個小鉤子,這樣就能有效地讓避免上面兩種情況的發生了。


開啟彈藥箱

相信很多人都開過一些包裝盒,就算是普通的紙箱,也需要拿刀子劃開,至於那些貴重的器材,那都是要用木架固定,然後運輸隊的。那打仗的時候,彈藥要怎麼運輸呢?揣懷裡的話,估計人們都不敢,畢竟長途運輸,萬一一個顛簸弄炸了,豈不是太可怕?實際上,彈藥的運輸經常要用到大量的木箱的,尤其是日本,他們的裝備都是嚴格打包的。新到的彈藥箱要如何打卡呢?手掰是難以辦到的,牙咬更不可能,於是一開始很多士兵都是用刺刀的刀刃直接上去挑開。但是刀刃很脆,一不小心就弄斷了,即便是沒弄斷,幾次下去也不好用了。考慮到這個原因,於是就設計了一個鉤子。

上面的設計已經夠人性化了,但是實際上日軍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這玩意妙用還挺多。

最常見的就是掛槍了。打仗休息的時候,槍械是要統一放置的,都平方地上太佔地方,所以經常要豎起來放,但是豎起來又經常容易摔倒。作戰時,槍支跌倒,可能就會引來攻擊,所以這時候這個鉤子又有用了,用這東西把槍掛起來很方便。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知道,日軍在我國犯下很多的罪,除了肆意殺人外,還隨處打劫東西。二戰中雖然日軍很兇猛,但是國內的百姓窮苦得堪比我國,所以日軍的後勤補給,經常要靠打劫我們的百姓。於是很多日軍在逮住小雞、鴨子等家禽後,會喜滋滋地把這些掛在那個鉤子上,然後帶回到軍營吃掉。

不過,縱然刺刀有多好用,這鉤子有多有用,隨著槍炮的普及,刺刀早就沒什麼用了,正面戰場連槍都快沒機會用了,更何況是刺刀,就算是站在幾千公里外,都可以用導彈精確打擊,刺刀根本沒用。於是後來刺刀用的機會極少,這種設計也就不見了。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的刺刀,就都是沒鉤子的了。


小鎮月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戰場上,我們對鄰居日本有了個全新的認識,除了滅絕人性的殘忍之外,他們的武器的厲害程度,讓無數的中國人一開始怎麼都想不到,因為日本比中國更快進入現代發展,因此軍工業水平領先當時中國好幾個等級,當時在戰場上,戰士們手中的步槍打完了子彈,近身格鬥時會選擇拼刺刀,與日本人拼刺刀時,他們總是要更兇猛一些,這也多虧了他們洗腦般宣傳的武士精神,以及武器的強大,二戰日本兵所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槍,這也是日本士兵在二戰專有的一種武器,他們刺刀下方還有一個鉤子,那麼這個鉤子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

其實日本刺刀這個設計,並不是一無用處,事實上作用不小,首先第一個便是起到了保護作用,在拼刺刀的時候,若是用力過猛,則容不易控制手腳,會導致整個人向前傾去。用力握住某個東西的話,會讓你的手往前滑,若是手劃過刀刃,那麼手指即使不斷,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可若是在戰場上連刺刀都握不住,敵人就會將你殺死,並且敵人的刺刀若是刺過來,刀刃也可以一直滑到手上,同樣會給自己帶來致命的傷害,製造者考慮到了這些情況,於是在刀柄裝上了一個小鉤子,為了就是避免這類情況發生。

其次用來開啟彈藥箱,可能不少人都想不到,這個小鉤子還可以用來開彈藥箱,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開過一些包裝盒,一隻手可以握住的箱子很好開,尤其是紙箱子,基本上一撕就爛了,但大型的紙箱子基本上用刀子或剪刀解決。裝載子彈的箱子自然不能這麼草率,此類箱子一般是用木架子固定住,然後經過運輸,送到前線士兵的手上。有的人可能會說,如果一製造好就發放給士兵豈不是更好,這樣還節省了運輸時間,如果這麼想的話那就錯了,因為以前的技術水平不高,長時間運輸再加上路上出現意外的話,還可能出現爆炸情況,實屬於得不償失。

所以二戰日本人對於運輸看的極為重要,子彈箱子全部用木頭製作,那麼開箱就變成了一個困難的事,用手掰開一般人肯定不行,用牙咬就不用想了,這時刺刀上的小鉤子起了作用,因為你用刀刃挑開的話,由於刀刃較薄,容易發生斷裂的情況,用鉤子打開才是最好的,可以說這個設計十分人性化。但日本人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僅開發出了這兩個作用,最常見的掛槍,平時不打仗的時候,士兵的槍械都要集中起來,但各放放各的,不僅佔地方不說,還特別混亂。

所以一般是豎起來放到一起,豎起來沒固定物的話,槍械容易摔倒,在戰爭中一個小錯誤都會讓人死亡,所以別小看小細節,這時刺刀上的鉤子起作用了,就是用鉤子把槍勾起來,十分的方便。最後一個就讓人比較的氣憤,日本人常把自己搶來的東西,打包到一起掛在鉤子上,二戰時雖然日本人十分兇猛,但國內平民生活,跟當時中國人民差不多多少,幾乎是舉國之力入侵,日本一個小國家無法供給龐大的補給,要知道日本可不止在中國開闢了戰場,在東南亞幾個國家,也同樣飽受日方入侵,所以日本人的後勤補給,有很大部分是靠搶來的,無論是金銀財寶,還是糧食家畜,基本上能吃的都不會放過,搶完之後他們會把東西掛在鉤子上,然後帶來軍營。

以上就是個人總結的,關於日本刺刀上鉤子的一些用處,雖然鉤子的好處不少,但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在戰場能用子彈解決的東西,都不會用上刺刀,所以打仗的時候,刺刀的出場率不會很高,甚至一年都難得出場,尤其是在現代戰爭,打仗早已經不是昔日吹號角衝鋒的方式,像一些擁有重武器的大國,基本上幾顆導彈就可以解決了。刺刀到了現代,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步槍裝刺刀,基本只在儀仗隊中看見,實戰中不會運用的到。


木劍溫不勝


二戰期間,日本侵華時候用的步槍最長的要數三八式步槍,這種槍威力大,總長度可以達到1663mm。在中國,老一輩的人都叫他三八大蓋,這個槍是可以安裝刺刀的,這個刺刀上面都會帶有鉤子,這是為什麼呢?


簡單點來說,這個鉤子就可以稱之為刀格,是護手鉤。因為在日本,武士道精神可謂是骨子裡傳下來的,根深蒂固,一旦覺得自己要對不起國家,那就要切腹自盡為國家殉國。

也正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才使原本只有一根“光禿禿”的槍桿上露出了戰爭的面貌,使在侵華戰爭中日本軍隊發揮了他們最擅長的刀法。

而且刺刀又特別適合白刃戰,因此二戰中的日本在三八式步槍中加入了刺刀作為輔助作戰工具,戰爭中加了buff,才會在中國的衛國戰爭中叫囂了長達14年之久。


日本武士道的文化傳播也給刺刀大肆宣傳了一波。早期額冷兵器時代,士兵之間的對決一般都是近戰,這個時候的武器使用刺刀也不為過。

刺刀分為刀柄、刀格、刀身和刀鞘,三八大蓋上帶有的刺刀的類型屬於刀格,也是刺刀的一部分,位置處於刀柄和刀刃之間,鉤子的部分就是刺刀的刀格。


刀格一般由槍口環和護手鉤組成,槍口環的作用是緊緊的將刺刀固定在槍管上,防止刺刀和槍支連接不牢而引起射擊準確度降低的事情出現,而護手鉤則恰恰減少或者斷絕了刺刀可能給士兵帶來的傷害的概率。

護手鉤,正如其名,最初的作用就是保護士兵的手,士兵握著刺刀,防止手向前滑而被刀刃劃傷,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士兵的安全,減少了手和刺刀的接觸。這也是他最初也是作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是被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可以作為彈藥箱的“啟瓶器”,將其功能化,還有就是架槍的時候更加的方便,在士兵休息的時候,大多時候會將槍放在一起,護手鉤再次發揮他的輔助功能,將槍穩穩的架住,方便休息結束後取槍,提高了效率。


當時打仗的時候經常行軍,行李眾多,士兵們也為了節省力氣,經隨身攜帶的行李物品鉤在護手鉤上,將槍扛在肩上,省去不少力氣。

事實上,護手鉤的作用不容小覷。在近身格鬥中,刺刀的靈活運用,外加護手鉤的“金牌輔助”戰鬥值瞬間提升還幾個度,發揮格擋的作用相比直接用刀刃和刀背去迎合要好的多。在中國的傳說中也有一個叫護手鉤的武器,又名虎頭鉤,聽說竇爾敦用的武器就是這個。

護手鉤的作用範圍十分的廣泛,運用的的當,可以發揮出護手鉤殺傷的廣泛的範圍,可以當做具有鋒刃之尖銳的劍,亦可以戈和矛組成的戢,又或是“百兵之王”的槍,多重的優點使用得當後聚集一身,作用範圍亦可廣為應用。


護手鉤有雙戢護手鉤法,是古代兵家所集。雙戢護手鉤法共有兩路,一路為名雲鉤,二路為名花鉤,該套路為清朝末年的武術名家“大刀王五”在寧所傳。

至今已傳三代,聽聞凡是練習過雙戢護手鉤的習武之人,均有“雙鉤在手,精神陡增,兩壁有力,氣貫全身”之快感。可見護手鉤在中國近代早期就已經出現。

在二戰當中,這種刺刀上加裝護手鉤對付當時缺乏武器的中國軍民來說是非常的實用 的,可作為刺刀,亦可作匕首,也可以砍。

單從刺刀這一方面來說,這個護手鉤的設計是極其成功的,長度方面的優勢更加的明顯。但是後來在實戰中發現,其實用途並不大,形同虛設,當時日軍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懸掛“戰利品”。


籬上青說歷史


我們看有關抗日期間的電視或者電影,發現日本鬼子揹著的步槍和他們的身高差不多,甚至有的超過了身高。這種步槍被日本鬼子稱為三八式步槍,我們則稱之為“三八大蓋兒”(如圖)



“三八大蓋”在二戰中是日本陸軍士兵的標配,它以明治天皇年號第38年(1905)而命名。為何以年號命名呢?

因為這一年這種步槍大量生產裝備部隊。38大蓋到二戰結束後才完成了它使命,退出了日本陸軍裝備之列。




“三八大蓋兒”在二戰就是一種奇葩的存在,為何這樣說呢?

親們想想看,矮小的日本鬼子揹著一個等身高的長槍是不是有點滑稽?

二戰期間,由於坦克的出現,配合坦克進攻不需要遠距離射擊,各國都在縮短步槍的長度,而日本則認為坦克不是戰場的主力,他們更青睞於戰壕和堡壘戰。

比如在日本侵華期間,日本鬼子修築了許多的碉堡和炮樓。想法決定了行動,日本人沒有縮短步槍的長度,反而增加了長度。又在三八式步槍的前面加上了30式刺刀(如圖)




原來槍身全長為127.6釐米,加上30式刺刀後達到166.3釐米。日本人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裝備呢?

原來日軍擅長格鬥刺殺,是為了發揮他們白刃戰的優勢。30式刺刀可以拆卸(如圖)





親們發現了沒有,30式刺刀上這個鉤子有什麼作用呢?

這個鉤子叫做護手鉤,可起到保護手的作用。

護手鉤在19世紀末期很流行, 大多數刺刀都有這樣的設計。而且,護手鉤彎曲方向有向前的,也有向後的,不過到後來都取消了這個鉤子。

30刺刀裝在步槍上用,在拼刺刀時可用鉤子勾住對方的槍支,另外卸下刺刀,這個鉤子可當“起子”用,用來打開子彈箱。運輸過來的子彈箱都是用鉚釘密封著,用刺刀上的這個鉤子很容易起開。



另外一個輔助作用就是用來懸掛一些戰利品,比如日本鬼子搶了雞、鴨都是掛在鉤子上,總之存在就有它的必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