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pi15131788784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在《庄子》一书的诸多寓言中,有一则寓言十分有意思,那就是“混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量子物理理论提出一个观点,观察者会引起被观察者量子态的坍塌。观察前,量子以叠加态形式存在。当观察时,原来的量子叠加态瞬间坍缩,成为确定状态。

所以,观察者的观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这个确定的世界完全是由于我们的观察而产生的,在我们不观察时,它是一种混沌的、叠加的全息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 “色”“空”叠加态,当我们观察时,会瞬间坍为“色”或“空”的确定状态。 “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也都反映了从多重叠加态到引入观察者后导致坍塌的不同状态。

“一念不生全体现”——存在断于言语,全体灭于心行。鬼眼之地狱,佛眼之极乐。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外无物——相由心生,物自识造,你看到的确定的世界,其实是由你的识心观察所致,“你的观察”才是决定性因素。





灵光独耀当下禅


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但是教科书却将其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加以批判。


其实我们熟悉的还有一句类似的话,六祖惠能年轻的时候,当时风吹起幡动。于是大家讨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只有惠能不紧不慢说了句“仁者心动”。看,这和阳明心学多么类似!禅宗和心学作为中国思想史上重要流派,怎么能轻率断定为封建迷信呢?

具体来说,是不是风和幡都没动,只有心动?是不是花真的沉寂了,因为人看才鲜艳起来?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虽然这个世界存在是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世界也是由我们主观意识所感知的。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当然也有世界,但是这个所谓的“有世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感知。



其实,唯物和唯心,更应该视为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主义”。根据唯物主义的说法,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唯心主义则相反的说法。但是物质和意识,第一性和第二性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看以谁为起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物理学说也是相等的。

所以,阳明心学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林屋公子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一朵花,打着机锋说:

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难道你的心让这朵花开,这朵花边开;你的心让这朵花谢,这朵花便能谢了么?

王阳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无色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现其原有的颜色来。其实这朵花一直存在于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调”,其实是把哲学和科学弄混了,所谓“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的哲学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冯友兰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书本上的哲学并非科学,并不能达到哲学家想要表达的高度”。

哲学理解都是千人千面,如果你片面的理解为“王阳明认为,你没看到花,花就不存在;你看到花,花就存在”的话,那就很难说清你到底是把王阳明当傻子,还是把古人当傻子,还是把自己当傻子了。

王阳明学说认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与其相对的朱子理论认为理在物上,不由心;有人就借此抨击其为唯心主义思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同一部电影,有人觉得超好看,有人觉得超难看,有人觉得一般般,这是为何?

对于这种看上去很玄的话,不要着急下判断,不要排斥,试着去理解,无论你的结论是什么,这都是出自你的“心”,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史味人生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是阳明心学的著名论点,按禅宗的说法,算是一个著名的公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没有发现这朵鲜花的时候,你的内心中并没有这朵花的影像,这朵花实际上在你的内心和视野里是寂灭而不存在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清晰的开在你的内心和视野,它的形状与颜色才变得清晰明白、生动起来。由此可以得知,此花原本在你心中,只是未见时归于寂灭,见到时焕发生机,此花从来不曾独立于你心外。


在我看来,阳明心学算是中华文化的哲学之大成,跟禅宗的“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有同工异曲之妙。比如上面那一段话,其实就是在揭示宇宙物理之真谛。我们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到底世界为我而生?还是我跟所有人一样只是时空的过客?

这几个问题应该是哲学的终极思考,其实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可以解答这几个问题。世界原本舍我无他,看似纷繁错综的大千世界,关系如网,纠结绵密,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缔结的一场梦幻而已。犹如长夜梦中,各种稀奇故事,奇异场景,似曾相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觉醒来,幻象而已。



人生也如是,你在生命历程中,起伏跌宕,峰顶谷底,莫名悲喜,很多人碌碌一生,费尽终生业力,临了大限一到,两腿一登,南柯一梦而已。人生与梦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的长度而已,或许,你以为的真实人生,不过是梦中之梦而已。说白了,就是人生如梦,都是心境自造的一场幻象。


人死,心灭,万象如风而逝,我若去,世界已灭。心外无物,心死,世界寂灭。关于那个我是谁的哲学终极命题回答起来也就明了多了:我即心,从心来,随心灭,世界因心而生,心与世界因我而灭。


谢金澎


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没几个人能读懂,只能依我所知浅尝辄止,纯属笑谈。

1 出处:

王阳明弟子所编记录王阳明言论的书《传习录 卷下钱德洪录》一篇:

原文是这样的:


意思:王阳明游历南镇时,有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棵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和我心有啥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没见这棵花时,这花与你的心一样是静寂的,你看这棵花时,这花的颜色才一时鲜艳起来,可见这花不在你心之外啊!”

也就是说,自然界的花皆开在人的心上!

《传习录》是对话体语录,名字出自《论语》“传不习乎”,由王阳明的学生集体编撰,相对于王阳明其他著作的高大上,这本书是有故事的对话,更容易接受!


2 关键在于“心外无物”的理解。

“天下无心外之物”:是王阳明提出的理论“心外无物”,他是针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而言的,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定理,接近物观察物才能获得真知,而王阳明有一段时间迷上了这句话。于是乎,“格竹七日”,观察院中的竹子,不吃不喝,纹丝不动,结果都生病了都一无所获,他便质疑起“格物致知”,提出“心外无物”与“致良知”的学说。

“心外无物”:这种说法最早源于宋代的陆九渊提出的“心即理也”,王阳明在他基础上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人的主观之外是不存在任何外物的。

显然是强烈的个人唯心主义认识论。然而,这只是表面的东西,王阳明解释说:“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心主宰万事万物,物是客观的存在,而心判别物的真美善,仁义理,物离心失去意义,心离物失去真知。客观的事物如果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

所以,天地万物存在的形态,是以心感应判别作为载体!

王阳明承认客观事物存在,但只有被人认知,物才有存在的意义,强调心的意志作用于外物。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了。

“致良知”,最早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之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到达,收获。良知,就是人的道德意识,感知外物能促使人的内心获取真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具备的,无需借助外物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作用于外物的过程。认识自己的心灵,通过向在的自我认知,将心中的真理推广到外部事物。因而是良知与致知的合而为一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

周月亮著《王阳明大传》这样解释:“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所以,自觉意识与实践活动的共同作用,才能获得真理,真理再指导实践!

王阳明强调人的良知,是人获取真理所必须的,能促使人都能成圣贤。

“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还强调知与行的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心外无物的延伸!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将主客观作用结合起来,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著名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著名学者杜维明这样评价:“‘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3 “花与汝同体”这句话的理解。

“未见花时,花与汝心同寂;见花时,花与汝心一时明白。”

这句话很有意思,“心不动则物不动,万物于我何干!心不变则物不变,万变又奈我何!”颇有点自我为王的狂妄与洒脱!

这句话,形象的比喻,是为了说明心与物之间的关系。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并非单纯唯心主义,而是强调人的内心对于外物的认知作用,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

心感受到花的开放,花才是美丽的。物存在的意义,在于心的认知!

很容易想起佛家的“幡动,风动,还是心在动”的故事,然而,与王阳明的“心动”是有区别的,佛家讲究的是心定悟道的功夫与精神,而王阳明强调的是人的认知力,更注重人的行动力。

王阳明不信佛,他看不惯和尚一本正经敲钟念佛,心里还挂着个人欲望的伪装,他质疑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他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想什么做什么,文武皆能,既有谋略,又有行动,曾经在35天的短时间内一举歼灭宁王的叛乱,达到仕途的巅峰。

真正有影响的还是他的“阳明学说”,至今甚至以后,还在闪烁着光芒,梁启超评价其“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1529年,王阳明病逝于归乡途中,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绿浮芳


本来开篇借用佛家经典《坛经》的风动、幡动和仁者心动的例子,往下文翻看了一下,发现有同感的大有人在,哈哈,有缘。不能借用同一个实例,那就从道家的角度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道家说阴阳,讲道法自然,讲无为,讲静、讲止、讲动……地为阴,天为阳,天地交融,阴阳相融,有了世间,有了万物。在道家思想里,万物都可以被分为阴阳,且,阴阳有强弱,有交融,还可以转换……

阴阳的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的理解起来就难了。就说王阳明的这句话,花为阴,人是阳,阴阳未交之前,也就是人没看到花之前,阴阳是相互隔绝的,是独立的,此时的人和花是各自静止、没有生机的;阴阳相交才有千变万化,才有万物,当人见到花的那一刻,也是阴阳相会的一刻,一切都生动起来,花悦人,人赏花,这便有了色彩、味道,甚至风格、故事……



自古以来的文人喜欢以花草喻人,喻事,喻物,喻性。陶渊明爱菊,菊象征隐士,暗喻不够世俗;周敦颐爱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苏轼、屈原、王羲之等爱兰,因为兰为君子,不与世争……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么多的花草,在未遇到”人“之前它们也只是孤独的生长,哪有什么品德可言。可一旦与人相遇,就生出了这么的故事。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吗?

中国说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同样的道理用于王阳明的这句话。当然,这里的花,并不单单指的是花,王阳明的花是一种象征,象征与人相关的一切,只有在人与花相遇的那一刹那开始,相互之间才有意义。

再美的花朵,从未见过,没听说过,那就是不存在的,反之,没有遇见“心”的花草万物,也是孤寂的,默默来,默默走……

王阳明说,“心即理也”,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这是一个阴阳运动的描述,只有心与物相遇,才能发生反应,才会有后来。正如那句“知行合一”的警示言,“合一”才可成,花人相遇,阴阳相交,然后有了现在的人间。


古代哲学思考


通俗一点说就是:你不在意的东西!再美,在你心里也是一坨翔,你真欣赏一个东西,一坨翔你也能看出一朵花。

也就是说,一切的东西,你的心里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就如同某一个人,你无视他,不管他是达官贵人还是土豪劣绅,他都不关你的事,爱咋咋的。而你真正在意的那个人,就算他是个平常人,你也觉得,哇撒,太厉害了。

换句鸡汤文就是,心态决定世界。你孤独无助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黑暗的,你春光灿烂的时候,世界是充满阳光的。所以,每个人心里有一个世界,心外有一个世界。心里的世界决定心外的世界。

所以,我们老是说要有正能量,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澄净我们心里的那个世界,这样,你身边的世界才会跟着明亮起来!

如果你内心对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觉得无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和你一样阴暗。而我们主动去欣赏外界的事物,接受它们,了解它们,发现他们的美,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着各种色彩!


大嘴大师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王阳明强调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比客观事物的存在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这句话很经典,也很有争议。

众所周知,王阳明的学说被称之为“心学”,其中“心外无物”的最佳脚注就是王阳明的这句话,这句话也是给王阳明打上“唯心主义”世界观烙印的证据之一。因此,王阳明成为了一“唯心主义”哲学家。

其实,哲学在古代中国并没有过独立的存在,直到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人了解到西方现代科学把关于世界本源以及人的认识基础这类的学问称之为“哲学”的时候,后人们几乎是按照“按图索骥”,“对号入座”的方式开始给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思想家“智者”进行了“甄别”,甄别的结果发现,中国历史上符合西方思维方式的“哲学家”实在是太少了。

但王阳明算一个。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有着很多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其中,很重要的差异是方法论上的差异,中国的思想家的方法论是以“感悟”为主,西方的思想家的方法论是以“思辨”为主。

所以,中国文化的传承性要牢固一些,因为“感悟”的实质,是对过去的,发生过的事物的总结和认识,所以,中国的思想,离不开历史。

中国历史上,主要以自然界为感悟对象的人真不多,最有名的也就是老子和王阳明。

老子的《道德经》当中,通过对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来感悟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核心经典,老子的感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走向(假如说孔子影响响了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走向的话)。

但王阳明的思想,能够理解和践行的人实在是不多。

王阳明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及“理在心内,不在于物”的观点真正能够理解其精华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停留在王阳明的观点很“高级”和“高深”的层面上,所以从普及的角度上看,王阳明是被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偶像和象征供奉的。

就王阳明的这段话其实并非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一,王阳明是同意“花”的存在的。并且花的存在是客观的,人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当花和人之间没有交流的时候,“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而已。这就是说,自然界的事物如果和人之间没有关系的时候,仅仅是各自“独立存在而已”。

第二,物质的存在经过人的感受而变得有意义,这个意义就在于“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花的颜色只有在人的感受之下才会“明白起来”。这种明白可以是“鲜艳”,“多彩”,“美丽”;也可以是“暗淡”,“枯萎”,“丑陋”,这和人对花的感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而感悟是主观的,同样的盛开,在心情,环境,心态等因素的影响下,得到的结论回完全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主观主义”,但主观主义绝对不是“唯心主义”。

王阳明的这段话并不是简单的否认花和花的颜色只决定于你是否“看他”,而是决定于你是否对花和花的颜色有感悟。

同样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条件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人和自然界之间,要有交流,只有研究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探究其内在规律,对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才会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所以王阳明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确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在王阳明那个时代)世界观和方法论。

王阳明的世界观就是“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是一个整体。

王阳明的方法论就是“知行合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亲自感悟和总结,得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指导人的行为。

王阳明还是非常厉害滴。


步武堂


我用潜意识即我也叫第六感觉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错误百出,但这可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经验结晶呀!

我认为人类认识世界包括它的具体形态大致分五大层次。

第一,常规认识。比如,我们看见风来树叶就动起来等。

第二,科学认识。也就是数理化生等的认识,比如,常规认识以为太阳绕我们居住点转,但科学认识则不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

第三,哲学认识。对物质的认识,对物质与认识的关系的认识等。

第四,宗教认识。题中例子就是宗教认识,它将形而下也上升到形而上,在唯物论者看来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第五,诗意认识。这是我命名的一个概念,它与宗教认识的区别在于,不仅“花明白了”

而且花还会说话,调情,逗乐,即有行为甚至行动。

至于说有关神的认识另当别论。牛顿晚年研究起神学,不觉为怪,正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言,认识是无限的。

我要强调的是以下几点。

一,帅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顶层设计者们,无可置疑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要发展并丰富它。

二,宗教不能丢掉唯心意念,否则,宗教就不存在了。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有的认识逐渐淡化。

三,诗歌要美必须“唯心”,否则,就成了分行的政论文或散文了。

总之,在宗教与艺术上,只有允许存在多种认识,才能丰富多彩。因此,题中道理到此,不讲自明。

大家同意我的就是“根言木语”的观点吗?

根言木语的诗语,是靠哗啦啦的绿叶说出来的……





根言木语


王阳明心学几近于道,几近于禅,有批评为“唯心主义”者,也有推崇为“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阳明先生的心本论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经典的例子,见《王文成公全书》记载: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对话并不难理解,即便是初中生也能读懂,然而在不经人事的孩子们看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们或会认为,阳明先生说“花不在你的心外”定然是对的,所以心内自有乾坤,花花草草不过是心内之物而已,因为自己念及此花,此花此时方有颜色,自己若不念,此花便与心同归于寂,但是花如何开,花又如何寂灭,并不知晓。

孩子们长大以后,经历一些事情,见闻增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便复又有所疑问,心真是广袤无边的?世间万物又怎会存在自己心中?“地球不会因为少了谁就不转”,不管自己愿意与否,花树犹自开落,于是内心开始积尘蒙尘,花影开始朦胧。

及至中年,历经悲欢离合,尝尽酸甜苦辣,内心逐渐放空,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方才发现,原来自己曾经种种俱是空幻,每个人自有自己的天地,方寸之外并无他物,一念花开,一念花寂,于是开始明白“薛定谔的猫”,于是明白意念原来可以改变现实。

或许每个人对于阳明先生这段话的理解都不会是一样的,您也不会理解我此时的感想,我也不知您此时的所悟,我们本来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您是不是我的花,您的花期长或短,您的在与不在,都不过在我一念之间罢了。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