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到什麼程度需要B超導管引流?

無與倫比


經常聽到病人講,醫生,我怎麼得了胸腔積液啊?什麼是胸腔積液呀?為什麼要做B超呢?因此很有必要進行科普一下:

胸膜腔是一個密閉的腔體,由壁層胸膜和髒層胸膜以及膈肌所形成,正常人體的胸膜腔是有少量的液體的,大約在15-50毫升左右,主要是起到潤滑作用。

什麼是胸腔積液?

通俗的說,當胸膜腔裡的液體異常增多時,這時候就稱為胸膜腔積液,簡稱胸腔積液。

由於胸膜腔腔體空間相對比較大,所以100毫升以下的胸腔積液在胸片上一般表現不出來。100毫升到300毫升可以表現為了肋隔角變鈍。300毫升以上的胸腔積液在胸片可以表現為典型的外高內低的高密度影。

因此只要在胸片上看到這種內高外低的高密度影,大多數要考慮胸腔積液的可能。



胸腔積液的處理

胸腔積液的處理,主要是要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以及引起胸腔積液的原因,也就是說要對因治療。但是如果胸腔積液量比較多的話,可以造成對肺組織的壓迫,引起肺不張,嚴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因此這時候除了要積極查找原因外,還要給予對症治療,就是要行胸腔穿刺抽液,減壓排液。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B超引導穿刺(引流)

因為B超對於水比較敏感,所以當發生胸腔積液後,首先的就是要進行B超定位和測量,明確具體哪一個部位,液體最多最深。

要進行B超引導穿刺的情況,一般就是因為積液量比較少,或者位置比較特殊。最常見情況:

1、胸腔積液量在300毫升以下,估計盲穿可能失敗。

2、葉間積液。需要進行引導穿刺,以免刺傷肺組織。

3、鄰近大血管或重要臟器的位置積液,比如靠近心臟。

4、部分包裹性胸腔積液。由於包裹性胸腔積液已經形成了蜂窩狀,所以需要進行引導,穿刺到積液最深的位置。

當然,如果液體量比較多的話,也是可以進行B超下引導引流的,但不是最佳適應症,因為進行B超引導下是要收費的,花費更高,並非必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