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元璋的分封在真实历史上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柴创6


众所周知,明朝年间对宗室子弟大搞分封(确切的说是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口口声声说是“遵古先哲王之制”,所以文章开始,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古代帝王是怎样搞分封的,然后再看看朱元璋又做了哪些损益。

西周纯粹的分封自不必说,天下不是大半而是绝大部分均分封给了宗室以及功臣,而后出现了烽火戏诸侯,西周不复存在。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也进行分封,起初是同姓王和异姓王并存,后将异姓王渐次削夺,只保留同姓王。这些同姓王权力非常大,在分封国内有政治、军事、经济大权,后来终于酿成“吴楚七国之乱”,虽然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但在景帝杀掉晁错之后仍不退兵,明显的是要争夺皇位。

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且握有军政实权,后酿成“八王之乱”,并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东晋建立流亡朝廷。

唐代虽然也封皇室子弟为王,但“有名号而无国邑”,都要住在京城的宅院里,由宦官进行管理,只有小部分宗室可以出任外地为官,然而权力仅仅是和其对应的正常官职一样,并不会因为皇室子弟身份而拥有特殊的职权。

宋代大体沿用了唐代的做法,只是稍作改动。宋代各王只及自身,不得世袭,可以像庶民子弟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为官。

元代封皇子为王,派往各地行中书省,专制一方,俨然是地方的军政首领,明显带有监视的色彩。

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汉代的分封办法比较好,使封国和郡县相间,便于监视。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分封制度。朱元璋和汉初的刘邦很像,幸苦打拼建立基业,但坚持自家一家亲,稳固之后大量功臣遭到诛杀,以为凭借宗室血脉就可以让国家安定成千上万年。当然,他也吸取了汉代的教训,并没有盲目照搬,他所分封的诸王在地盘和权力上远不如汉代诸王。然而现实是骨感的,这种制度不仅对于后来的朱棣本人,而且对明代的政治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朱棣

按照明制,皇子封为亲王都授予金册金宝,年食禄米万石。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但这就只是一般情况而言,像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由于情况特殊,所统兵上都大大超过此数。例如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朱元璋本就相信自己的亲儿子,朝廷出于军事需要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藩王的府第、服饰和车旗均“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

藩王的嫡长子就是世子,即藩王的未来接班人,10岁时就授予金册金宝。其它诸子则授予涂金的银册银宝,封为郡王。以后各世子孙都有封爵,自六世孙以下都封为奉国中尉。他们出生的时候要向宗人府请名,年龄大了则要请婚。但他们不能从事士农工商类的行当,朱元璋想让他的子孙坐领俸禄,但他显然忽视了皇族强大的生育能力。明中期以后,皇室成员的俸禄成了国家财政沉重的包袱,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

明初的藩王并没有西汉权力那么大,没有行政权,只有军事权,然而仅仅一个军事权就是关键所在。朝廷调地方军队,地方守镇官还要得到当地藩王令旨后才能调动。遇到战事,即使是元勋宿将也要听藩王节制。当燕王朱棣率军征讨乃尔不花时,像傅友德那样的大将也要受他差遣。朱元璋感到他这套制度比以往历代都严密,大明江山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万万没想到,他刚死,就爆发了著名的“靖难之役”。

对于这种分封的弊端,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早就看出来了,只是很少有人敢公开说。著名的文士解缙率直敢言:“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厉长、吴潞濞之虞”。说的最直率的大概就是平遥县的训导叶伯巨了。洪武九年,叶伯巨上书言事,说明太祖“太过者三”,第一条就是“分封太侈”: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天灾越多,藩王与普通百姓反差越明显

可惜的是,朱元璋见疏大怒,认为叶伯巨离间他们一家骨肉,要亲手射杀他。叶伯巨终于为此事死在狱中。更可惜的是,叶伯巨的话成了现实。

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吸取了自己的教训,对分封诸王的礼仪、军事、经济、活动范围都做了严格的限定,即使是这样,在他死后不久,汉王就谋反了。宁王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出人出钱帮助燕王,朱棣即位后视其为心腹大患,将他迁到了南方,他的后代在明武宗的时候还是造反了,叛乱最终被王阳明平定。此外,西部的安化王也发动过叛乱。这些藩王大多无所事事,吃喝玩乐,有些藩王还欺压百姓、强占民舍农田。明相张居正的祖父就遭辽王欺凌致死,张居正当权后报了一箭之仇。内地藩王在明前中期无战事的情况下给朝廷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一旦发生天灾人祸、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流离失所无奈起义的时刻,金碧辉煌的王府就成了寻常百姓发泄的对象。在明末朝廷内忧外患、李自成和张献忠横行的年代,被农民起义军俘虏的藩王基本上没一个好下场,最出名的就是明神宗和郑贵妃的儿子福王分封到洛阳之后,生活愈加奢侈,在河南连续数年遭到天灾和瘟疫的年代仍旧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洛阳失陷后愤怒的起义军将福王重达三百斤的身体扔锅里煮掉分吃。

王阳明

不得不承认的是,历史上所有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都爆发过同姓暴乱。分封制在国家刚建立的时候不会出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只有血缘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诸王的眼中就仅有皇位了。即使在寻常生活中,我们愿意相信一个从小到大一直熟悉的人还是愿意相信一个二十年没见的远房亲戚呢?答案不言自明。当然,不分封也不能保证祖宗社稷传到万世,但至少能降低作乱风险、避免藩王的动乱。即便朱元璋和朱棣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分封,明王朝仍然出现了数起藩王叛乱的事件。相比之下,唐宋清的宗室制度相对稳定,诸王只享荣华富贵,除个别能力极强、与皇帝关系很好的王爷可以参政外,其余一概遵守礼制、安心生活。皇室子孙确实开销很大,这是皇族避免不了的事实,但是和平定一场叛乱带来的损失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跨越三八线的重逢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做了大明皇帝,为了让大明基业万世永存,于是精心设计了宗藩制度。万一朝廷出事了,各地藩王及时回来救援,就是所谓的勤王。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把整个大明帝国通过管理、规范形成一套制度,只要后人严格遵守,大明王朝安定、巩固,长治久安便可实现。

雄才伟略的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西汉“七王之乱”,但还是要实行分封藩王。朱元璋分封他的诸位皇子为王,其实也是有多方面的考量。朱元璋的心想,别人都靠不住,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最可靠的,因此把土地分封给他们,让他们好好管理,皇帝才可以放心,大明江山才能够稳定。

“昔者,元失其驭,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朕躬率师徒,以靖大难,皇天眷佑,海宇宁谧,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把北元残余势力赶到漠北,称帝后的朱元璋,面对中国庞大的版图,要巩固统治,建立庞大的帝国也是不容易的。朱元璋为了达到“藩屏帝室,国祚永久”的目的,给了藩王诸多的权力:有一定的军事权力,亲王以亲王护卫的名义可以有一定的兵马,人数从3000人到10000人不等,这部分人马直接归亲王领导;亲王可以带兵打仗是个军事统帅,例如朱元璋曾派晋王和燕王亲征蒙元残余势力。地方政权想要出兵,必须有朝廷御印文书和亲王指令才能出兵,亲王实际上成了地方政权的监视人。只有分封,才能稳定皇权统治。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吸取周朝的教训而没有分封,可是在秦始皇死后三年的时间里,强大的秦朝就这么灭亡了。

鸟飞尽,良藏弓,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考虑到外臣对皇权的威胁太大。于是将功臣宿将手中的军权转移到自己儿子手中,削弱勋贵,有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废除宰相制度,防范权臣把持朝政,因此赋予诸王“清君侧”的权力。天下大定之后朱元璋便把屠刀伸向了开国功勋中除了早早病死或陨于战场的,其他人全部没得善终!他们被朱元璋以千奇百怪的手段或借口清除。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因病去世,65岁的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将皇权接班人给了朱标之子朱允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逝世,朱允炆即位。朱元璋认为自己通过严格限制藩王们的行为,避免了“家族内斗”的可能,而朱允炆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王权和皇权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燕王朱棣造反,短短时间就推翻了朱元璋的既定方针。

朱元璋的分封制大方向进行国家体制改革,也可说成是一个农民给儿孙们平分家业,再选出一个大掌柜而已。朱棣夺权后,削藩大幅削弱了王府护卫并剥夺军事指挥权,而且逐渐去除了藩王的一些政治特权。因此对藩王而言,永乐朝形成了一种与洪武朝极为迥异的政治环境,原先显赫的藩王在靖难之后被置于密切的监视之中。此后的诸王刑事犯罪变少了,可是经济犯罪却愈演愈烈。特别是明亡以后,朱元璋所设立的制度根本没有派上用场。


悠然读史


朱元璋的分封给大明江山奠定了基础。

首先给儿子们的分封,无可非议,总不能封给异性人为王,再说分封的王爷主要为了守边疆,守国门。就是哪个王爷做大了,那江山还是朱家的。

至于淮西将勇的分封其实就是个套,先装满了再说。先让你死前风光,疯狂,尽显人性丑态,先忍住,然后一网打尽,像蓝玉等名将直接灭门以绝后患,这些骁勇战将,后来的皇帝怎能驾驭的了,像亲家李善长都没放过,这些国之重臣,像胡惟庸阴险狡诈等之徒,他们有罪没罪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皇帝来说是个隐患,杀了他们最多是皇帝自己留下恶名,但子孙收益坐稳江山,除非子孙真是个窩浪费。回想当年血战鄱阳湖,完全是朱元璋一个人的智慧,能够判断陈友谅是临死一战冲着自己中军而来,其它突围都是假象,善于知道对方的心态,在生死关头连刘伯温都不如,纵然陈友谅兵强马壮又如何呢,智商不行呀。

治国跟开国一样艰难,没有智慧难以维系江山,开始的分封看似论功行赏,其实是阎王点名,这些武将文臣不去天下何安,这些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不是魔鬼是什么,只有刘伯温能知老朱他的心思,赶忙退隐。

后来的大明走势也确实没有收到武将文臣的把持。所谓的宦官乱政也只是皇帝的御用之术吧了。





双夹


众所周知,明朝年间对宗室子弟大搞分封(确切的说是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口口声声说是“遵古先哲王之制”,所以文章开始,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古代帝王是怎样搞分封的,然后再看看朱元璋又做了哪些损益。

西周纯粹的分封自不必说,天下不是大半而是绝大部分均分封给了宗室以及功臣,在烽火戏诸侯之后,西周不复存在,紧接着出现了春秋和战国,周天子地位衰微,这些是教科书上的必学知识,无需过多论述。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也进行分封,起初是同姓王和异姓王并存,后将异姓王渐次削夺,只保留同姓王。这些同姓王权力非常大,在分封国内有政治、军事、经济大权,后来终于酿成“吴楚七国之乱”,虽然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但在景帝杀掉晁错之后仍不退兵,明显的是要争夺皇位。

汉代分封领地很大

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且握有军政实权,后酿成“八王之乱”,并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东晋建立流亡朝廷。

唐代虽然也封皇室子弟为王,但“有名号而无国邑”,都要住在京城的宅院里,由宦官进行管理,只有小部分宗室可以出任外地为官,然而权力仅仅是和其对应的正常官职一样,并不会因为皇室子弟身份而拥有特殊的职权。

宋代大体沿用了唐代的做法,只是稍作改动。宋代各王只及自身,不得世袭,可以像庶民子弟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为官。

元代封皇子为王,派往各地行中书省,专制一方,俨然是地方的军政首领,明显带有监视的色彩。

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汉代的分封办法比较好,使封国和郡县相间,便于监视。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分封制度。朱元璋和汉初的刘邦很像,幸苦打拼建立基业,但坚持自家一家亲,稳固之后大量功臣遭到诛杀,以为凭借宗室血脉就可以让国家安定成千上万年。当然,他也吸取了汉代的教训,并没有盲目照搬,他所分封的诸王在地盘和权力上远不如汉代诸王。然而现实是骨感的,这种制度不仅对于后来的朱棣本人,而且对明代的政治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一名小小搬砖工


前期的分封制是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但最终导致朱棣以藩王身份占了皇位,朱棣登基后逐步取消了分封制

朱元璋的分封是充分考虑了西汉分封藩王和唐代藩镇割据的利弊而采取的措施。朱元璋面临的实际上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北部边镇的防御。元人虽然被赶出中原地区,但依旧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实力。这就意味着朱元璋需要在北方布置非常强大的兵力。

于是他就开始分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朱元璋的性格让他不信任自己的将领。

他的分封制为以后的王爷争夺皇位,埋下了隐患,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的稳定,同时加强了人民的负担人民。明朝后期兼并土地,等

也是明朝的灭亡的重要原因






独孤求败谷


诗词都是一面大旗,都站在了那个时代的顶尖


不贰过者


分封制的作用,最终导致了各地藩王的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