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今年酒類行業的發展變化?

大江聊酒


今年酒類整體萎縮,特別知名度不高酒業,可以用雪上加霜來形容。疫情會影響餐飲業蓬勃發展,從身體健康角度也驗證,酒銷售量要比去年減少,個別名酒有可能好一點,比如茅臺,五糧液,也面臨業績承壓,日子稍微好點,其他酒類基本都是抗寒流階段,熬過今年明年會有所恢復,


熱愛黑土地


今年的白酒市場前景不錯,疫情爆發是個拐點,李蘭娟院士說酒精消毒是對付病菌的有效辦法,成了人們湧躍喝酒的誘因。頭條上有人發表的“喝酒可以長壽"也是酒市場的廣告。就現在為躲疫情家裡蹲的人群都想開了喝好酒,有五糧液五糧春,夢海藍天,國緣,廬洲老窖,芬酒…,我的鄰居整箱整箱朝家裡搬廉價酒,例如迎駕三星,洋河敦煌,等無法造假的低檔酒,都成了首選。另外還有一批更低檔的牛欄山,步鳳大麥衝子酒都成了酒鬼們的首選。雖然也有人喜歡喝沙洲優黃以及女兒紅和酒,但是優黃要分二年沙三年沙,時間長的有沉澱物,所以還是白酒市場有前景。

今年的酒市場將翻江倒海,洶湧澎湃,老酒仙伴新酒海,加之一群閒靜無聊的酒鬼,為了快樂!為了健康!為了養生!為了生意,為了知已,為了降壓,為了解愁,為了消滅細菌而千杯少,一醉休!

來來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也是一種最高境界的酒文化。

所以說,酒商莫愁,只要不被人仿假,信譽好,就能,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快樂人生40206654


我認為過去五年其實白酒雖然是五年的一個牛市,但是其實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它其實是從坑裡爬起來的,也就是說五年的起點是從2014年底,2015年開始,其實在之前幾年白酒是經歷了一波大幅度的調整,所以整個白酒五年的牛市應該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從2014年,是估值修復年。

整個行業雖然沒有出現往上走的趨勢,但是整個行業已經觸底,這個時候大家都記得2013年底的時候,茅臺的股票在2013年底對應的估值僅僅只有9倍,所以在那個時間我們也做過一次研究,當大家發現這個公司它的盈利預測,或者說2013年的三季度這個時候它的業績的預測沒有再出現低預期的情況,就是當你預測這一季度,其實這個報表都很差,在這個時候就像一個人穿過一條河流,你往前走一步,你會發現這條河流越深一步,那你心裡是沒有底的。當你走到河正中間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河水並沒有把你淹沒掉,這個時候其實它被砸得很低的估值就被修復了。所以2014年全年,其實作為我們食品飲料的分析師,在白酒上面的關注度其實沒有這麼多,但是你回首發現,其實整個2014年白酒經歷的估值修復帶來的行情一點都不小。

第二個階段,到了2015年的春節,第一次發現茅臺酒在春節的時候出現了斷貨,這個時間就是整個行業開始復甦,我記得2015年的2月份當時我們寫了一篇報告,寫的是瀘州老窖,這時候整個市場預期是降到了最底部,但是在2015年的春節出現了一些復甦和反轉,

我們當時寫的報告的題目是四個字,一個成語,叫“深蹲起跳”。就是整個行業其實老窖是一個最典型的代表,它是這一輪行業當中調整最多的一個公司,所以在那個時間這些瀘州老窖、五糧液,包括茅臺開始出現了業績的復甦。

第三個階段應該是從去年開始,這也是包括華創的董老師講的,就是整個行業已經開始有長線的資金流入,大家都在講長線的資金是外資,我其實並不完全這麼認為,我在雪球上看到大家的評論,這種分享,包括我自己去國內的一些基金公司路演,這些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是在受這些理念的感染和洗禮,所以整個的資金,長線資金的比重在逐漸的提升,整個估值是在被重構的。

第二,我認為其實為什麼這個白酒能在五年之間回升回來,最大的原因它是一個創造價值的行業,剛才5G的分析師講了很多的國產替代,其實白酒它是全球最好的烈性酒,這個話也不是我第一次講的,這句話第一次講的是茅臺的季克良,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海外的烈性酒都是工業發酵、單一發酵、快速釀造,它的出酒率非常高,香型比較單一,只有中國的烈性酒是天然微生物的發酵,這是非常難替代的,裡面的香型有非常多的成分無法分析出來,截止到目前。

所以應該說是整個白酒行業的回升是一個價值的回升,過去有一個指標城鎮居民的最低工資標準,一個月的最低工資能買一瓶茅臺,這個指標在2010年之前是高度吻合,但是2012年出現了偏差,2012年整個茅臺酒的價格已經漲到了2000塊錢,但是人均最低工資標準是1000,現在應該說是這一輪下來之後是一個價值的回升,這個回升到今年,茅臺已經2300到2500,基本上這個價值回升差不多了。

第三,為什麼白酒會像其他資產,跟其他資產有很多不一樣呢?白酒這個資產太特殊了,我把它定義成為令人上癮的稀缺資產,極具護城河和盈利能力。我總結了幾點白酒的特點,其他的產品是不具備的。第一點,你可以想一想,白酒是沒有保質期的,也就意味著這些企業的庫存它是不會出現減值。第二點,白酒很少有食品安全,包括2012年的塑化劑,它其實也是工藝上是無意,不是有意的編制。第三,白酒是一個令人上癮的發酵品,發酵的產品對於很多產品來說鑄就了口味的黏性,所以令人上癮的發酵品使得這些企業它的消費者有不停重複消費的特徵,和白酒相類似的特徵,除了白酒之外,像包括咖啡,像包括煙,還有像包括可口可樂,其實都有這種特點。

第四,它是一個社交品,大家去喝白酒,包括像茅臺這樣的產品,它不是一個人喝,是一群人喝,這時候它變成了需求曲線是彎曲的,就是經濟學上講的所有的產品都是價格越高,購買者越少,但是對於白酒來說,價格越高它在一定合理的範圍內,價格越高,反而讓大家認可了它的價值。所以在2016年的時候,當時有很多媒體在報道茅臺的價格一路往上漲,當時很多人覺得是負面的,但是我在其中也看到了正面,就是當時的報道很多時候央視,還有微信很多都在報告,其實它反而是變成了一種廣告,一種宣傳,讓大家知道了它的價值。所以結合這個特點,其實茅臺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是非常具有特殊屬性的稀缺資產,這就是為什麼包括上午我們這麼多的球友都提到了這個公司,都提到了行業,這就是背後的一個商品的屬性。

對於當前來看,白酒進入到了一個什麼階段?我的定義,這個行業是從青年到壯年,這個過程中,這個人還是在不斷長大,不斷更有力氣,不斷的創造收入,但是在過程中會有一些感冒,或者會有一些發燒頭疼腦熱,但是並不逆轉和妨礙這個行業的趨勢。第一,我認為整個白酒行業已進入到一箇中速的增長階段,2017年三季度,茅臺的三季度報告出來之後,



K線博士


2020年的白酒行業將會是一個徹底洗牌的機會。首先在2019年各廠家已經出現了分化,強者恆強,馬太效應越發的明顯。就是上市酒業公司排名靠後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在苦苦掙扎。而本次疫情的出現更是加速了白酒的行業洗盤速度;最簡單的一點就看現金流,可以說上半年的白酒行業的現金流基本上都會減少到很恐怖的地步,在這半年之內能否熬過去,活到中秋節的白酒旺季,已經是擺在各個企業面前的一道生死線。

第二,白酒行業在2018-2019年已經出現新的營銷模式,特別是結合互聯網模式賣酒方法,已經在摸索和試驗中,而各大名酒廠家感覺並沒有特別重視互聯網+的營銷模式,依然是地面推進模式為主。在2020年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必然會有一個大的發展。

第三,通過這次疫情,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的心理必然會有微妙的變化,或是享受當下,或是健康養生,不一而足。如何與消費者深度溝通,白酒的消費場景會如何變化都是新的課題。

第四,白酒行業始終都是依附於中國大經濟條件下的快消品,只有中國的經濟發展,白酒行業才會發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菲戈345


現在市場上的“酒”魚龍混雜、一個品牌10幾種價格相差天壤之別、讓人摸不著頭腦、一頭霧水、還是感覺太雜、個人認為一個品牌價格主要在酒度多少衡量價格(比如53度、45度、39度各一個價格、簡單明瞭、太多了會影響自己品牌形象和發展的)。今年以至於以後發展還是強者越強、比如酒中老大“茅臺”、傲視群雄[贊]、其他五糧液、郎酒、劍南春、瀘州老窖、董酒、洋河、酒鬼等幾大名酒緊跟其後。節日送禮、親朋聚會不二選擇……但是想收藏一定要00年以前的、以後上漲空間無限[祈禱]


美好的理想2018



多營936


多因素驅動,白酒行業迎來複蘇,景氣度持續上揚。目前在大眾消費佔主導的消費結構中,高端白酒的價格更為合理,新的量價支撐可延續性強。因此以往慣有的週期曲線被拉平,高景氣度具有長期持續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0月,白酒行業累計產量已經突破1000萬千升,達到1048.6萬千升,比去年同期增長5.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長近30%,利潤同比增長44%,高端市場表現亮眼。

隨著三公消費的限制、投資活動放緩、中高端白酒性價提升,大眾和商務活動消費成為中高端白酒的消費主力,尤其是在節假日宴請、婚宴、商務宴請等活動中更為頻繁,社交屬性背後的面子消費和精神消費不斷推動白酒消費向高端化名酒轉變,且需求的週期性弱化,升級趨勢穩定。


深飄小曾


我是一個農村人,自己弄的純糧食白酒小作坊。

白酒行業還是很好發展的,只要你技術夠硬,良心放正,前途無限量


農村小酒坊


開車的越來越多,喝酒的越來越少。糧食如不進口,人人考慮溫飽。


哈吃西瓜蜜


應該望純糧酒,老工藝發展,這才是酒的精神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