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8090後的農民工,紛紛回鄉蓋房“留後路”,到底為啥?

周豪楠


看了朋友們的回答,我認為很重要的三點沒有回答出來。這三點能夠充分說明80、90後回鄉蓋房既不是農村“怪象”,也不是“留後路”,尤其80後。

一、未雨綢繆,築巢引鳳

80後現在多大了?30~40歲。他們因為某些原因,沒有繼續讀書,早早地外出打工。他們不像上大學的青年那樣,畢業後想著離開農村,紮根城市。因此,當年他們的父母催促他們趕快談對象,如果他自己不能談,就張羅媒人說媳婦。所以,相對於上大學的青年,他們結婚比較早,大都在20歲上下。這樣,他們的孩子現在也將近18~20歲了。而這些孩子,因為他們外出打工,又有很多沒有被教育好,以後仍然要在農村落戶。他們該談對象了,有些不是讀初中就談戀愛嗎?主要就是這部分孩子。80後趁早打算蓋房子,先把“巢”築起來,鳳凰正向這兒飛來。這是他們的責任啊!



二、磚瓦漲價,房價攀升

磚瓦在漲價,為什麼?“土”要買,並且越來越難買。煤矸石要從外地買。設備更新增效益減汙染。老闆還想多賺錢。這些年由原來的每塊0.2元增長到現在的0.3元,加上運費達到了每塊0.4元左右。更何況磚瓦廠還要停工防汙染。


隨著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農村“建築隊”越來越少。前些年幾乎每個村都有建築隊,比較大的村往往不止一個。現在不行了,很多村沒有了。青年人嫌這活兒髒累,工作低,不願意幹。所以現在建築隊人員都是出不去門打工的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他們眼饞農民工收入高,把日工資提高到100~150元,給人家建一座房子6~8萬哦。

另外,沙子、水泥也再漲價……

三、城市過客,根在農村

他們根在農村,只不過是城市的過客。妻子兒女在農村,父母在農村,城市裡除了身和影兒就是吃飯的碗筷了。對他們來說,值得留戀嗎?再說了,家裡不是還有幾畝地嗎?農村空氣多新鮮啊!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我是80後,但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農民工了,因為我根本不會種地,什麼時候播種插秧施肥灌水翻地都不知道。戶口也不在農村了,一年才回三四次農村老家。但父母卻是實實在在的農民,現在好像也不種地了,種地太辛苦了,種糧地都荒著,只是屋邊種點蔬菜什麼的自己吃吃。

我家的房在2013年蓋好裝修好的,花了五十多,現在估計一百萬都蓋不下來。我拿回家十七八萬,我弟也十七八萬,父母存了五六萬,借了十來萬蓋的。佔地160多平三層外帶可以停兩輛車的兩層車庫,房間有12間,衛生間9個,雙廚房間,雙餐廳,雙客廳。因為我還有一個弟弟,我爸都給我們設計好了到時如果分家怎麼分。但我和我弟兩應該不會分家,因為我和我弟一個在杭州一個在上海工作,分不分家沒任何意義,並且我也結婚在杭州城裡有房了,弟弟今年也要結婚也打算在外面買房。

也就是說這房只有我爸媽兩人住。我們也就節假日回去玩幾天。農村人不管是兒子是女兒每隔一代成人後都要造一次新房。我記得我爺爺那輩住得是茅草屋,爺爺後來造了一幢帶有庭臺樓閣長廊花園的房子,我爺爺平常種種花草養養鳥喝喝茶,畫畫國畫,練練書法,弾彈琴,拉拉二胡,房子裡有嶺南畫派的半丁老人陳半丁題詞雲峰書屋,家裡掛著各種牌匾,那字體我和我弟很多都不認識,雖然我和我弟對書法很喜歡。現在家裡也掛了一塊我弟弟題的。原先的掛在我二叔家的大堂。

到我爸那輩又造了新房,和叔叔們分家後。當時和大叔的新房是連起來起造的,二叔分的是爺爺留下的那幢房子。我家分的是一個很小的店門房,大叔去當兵了。我家房太小,幾年後大叔退伍。爺爺考慮後讓我們和大叔的房連起來造。但後來房造好後大叔退伍留在杭州沒回老家住,那房直到倒了大叔一家人都沒住過一晚。不過現在在鎮上買了房,等有錢還是打算回老家蓋一個。宅基地在我現在的家的左邊這塊地,村裡都把地圍好了。

農村造房只是祖業祖父輩的延續,有落葉歸根的意思。現在的農村越來越好了,只要有宅基地更多的人願意回農村建房,尤其在江浙這邊的農村,這邊在搞新農村基礎建設,搞特色觀光休閒農村。











車馬相士帥士相馬車


農村怪像,8090後的農民工紛紛回鄉蓋房“留後路”,到底為啥?


鄉鑑為您答疑解惑。說實話,這個問題的真實性值得考究。首先,農民工回鄉蓋房其實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沒必要扣上“怪像”的帽子;其次,回鄉蓋房的8090應該不是主流人群,畢竟8090後的思想與5060後有很大區別。

這些年,不少地區的農村農民深感僅靠種地,是越來越難養活家人了,因而許多老少農民朋友無奈地放棄曾經視如生命的土地,選擇進城務工掙錢。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企業的用工要求在不斷變化,農民工找份滿意工作的難度隨之增加。

為什麼在城裡的農民工會回鄉蓋房呢?

筆者有位發小,他因為父母殘疾而初中沒畢業就輟學打工了。這些年他一直在省城打工,有一次聊天說他打算回老家重新蓋房子,就是不知道現在村裡的宅基地好不好申請。

當時筆者就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不直接在城裡買房呢?然後把老家的父母都接過去住,城裡條件對叔叔阿姨的身體穩定有好處。他回答說之所以決定回老家蓋房,主要還是基於這些考慮:

一、城裡沒有歸屬感,農村才是最終歸宿

農民工為城市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很大,苦累髒活兒幾乎是這些人在幹,但是農民工職業卻在城市的地位很低,他們也不受人尊重,在公交車上都擔心把座位給弄髒了。不少農民工清楚地意識到,農村才是他們的歸宿,城市只是掙錢養家的臨時地方。因此,不少農民工朋友攢的錢,多用於供兒女讀書上學,或是蓋房改善居住環境。



二、上有老下有小,回鄉蓋房孝敬父母

在進城的農民工裡,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夫妻兩人得有一個人必須要留下來照顧老人和小孩。而農民工朋友掙錢回鄉蓋房子,這既是為了讓家人有個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體現出孝敬父母的一份孝心,讓其晚年生活得更安穩一些。


三、逢年過節回鄉有個棲身之所

雖然農民工一年裡大部分時間都在城裡,但逢年過節,但遇到春節、國慶等是會抽時間回家看看的。然而,農村的房屋如果長時間沒人照看維護就容易逐漸破損,基於為了讓回到家鄉有個落腳之地,自己也不至於落個“進城打工這麼些年,最終還是混得這個樣子”的口舌,以及農村才是最終的歸宿等種種考慮,一般都會翻建或新建農村房屋。


鄉鑑


以前我們農村的孩子從農村出去以後都不願意回農村,因為農村的醫療,教育,交通各個方面都比不上城市。但是現在隨著國家基礎設施逐年投入,農村通水、通電、通氣,醫療、教育都逐步的趕上了城市,每年從城市打工回家會發現生活差距沒那麼大。再加上現在交通越來越發達,農村人現在也有很多小車,從城市開一兩個小時的車到農村生活也很方便(農村離城市雖然有幾十公里,不過以現在的交通情況真的不算遠),與其在城裡花那麼多錢還心裡不舒服,不如花少量錢到農村過舒適的生活。

其次,我們現在不說一二線城市,隨便的三四線小城市房價也在好幾千塊每平方米左右。一個月不吃不喝只夠買一平方米。不吃不喝一年只能買個廁所,這麼說真的一點都不誇張。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城裡的房子一般都要含樓梯間、電梯間的公攤面積,一般公攤面積都有二十以上平方米左右吧,折算成錢都有十幾萬了吧。

而我們在農村簡單點都夠蓋一套房子了,花大筆的錢買自己根本住不到的面積,實在是很不划算。在農村蓋房子成本很低,每個朋友都能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辦一塊兒宅基地。出一點材料費,人工上呼朋喚友的基本上不出什麼錢。一套三層小樓兒房子蓋起來簡單裝修,三十萬到四十萬也就差不多了。同樣的三層小樓城裡叫別墅,沒有幾百萬我們是想都不能想的。

現在我們農村的宅基地將會是越來越值錢,農村宅基地是可永久使用的。在城市買的商品房的使用期只有70年,而宅基地的使用權是永久的(只要宅基上的房子不倒塌,城市戶口的繼承人也可通過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

農村宅基地可以在村集體內部進行轉讓的,現在是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城市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但並沒限制宅基地在村集體內部轉讓,只是規定了村集體成員轉讓宅基地後,不得再申請。退出宅基地可以獲得一次性補償。目前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國家鼓勵農民進城發展,也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在城市裡落戶定居。


農人顧流芳


我也是個八零後,雖然不是農民工,但是我身邊好多農民工還有像我這樣在城裡買了商品放的也願意回家蓋房。一是本來家裡就有房祖祖輩輩生活在村裡家裡老爺子習慣住在鄉下村裡環境熟悉熱鬧有相熟的老友在老家自在,這為了接送孫女上學才來的城裡但是老家的老房子也都翻蓋了,就是為了老了回去養老的,農村家裡還有好多好處農村消費低,環境好,吃什麼菜自己房前屋後種點又幹淨又方便還新鮮,我們這離城裡也不遠就二十來公里家裡都有車。我本人八零後以後退休我也會選擇回農村養老,所以老家的房子會翻新,那是我們最終的歸宿是我的根!





準備者明


農村在市裡買房大多都是為了孩子上學問題,現在的鎮上各方面也可以。超市,KTV,飯店,醫院,銀行,學校,還都可以。我是70末,40出頭了,為了讓老人和自己有個舒適家才蓋房的。孩子結婚還不知道市裡買房還是在老家,先讓老人住老家新房挺好的,將來我也住老家,市裡的鴿子窩我是住不習慣,停車都是問題






強哥197822


我是糖糖生活,我是一位80後,小時候家庭條件差,家庭變故原因,我上到中學就不讀書了,也許是個人原因,也許是家庭促使我卑微的性格,從小跟父母在家裡幹不完的農活,拿時候出門打工工資不高,就開始我打工生涯,坎坷的生活壓力,我不喜歡城市生活,感覺你走哪裡沒有你落腳點,很迷茫,現在小孩長大,經濟壓力很大。慢慢的我感覺我們要回老家,把老家房子搞好,在老家種植,打工,不城市強,城市沒個月租房都一千多,這普遍租金,伙食,這樣下來,月月月光族,別提存款多少,上有老下有小跟屁股溝要錢,現在社會哪裡不需要錢。所以住農村壓力就減輕了,沒有多餘存款別提城市買房,那是隻能看,不能想。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想創業,可是不現實,只能選擇農村生活。不怕老了沒煤氣,沒菜吃,也不怕風餐露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觀念,我只想沒能力的情況下,這農村生活。子女撫養成人,有能力就幫助,沒能力只能觀望,想成功發財人太多了,可是我就發不了財,普通農民要人當,不當誰為國家種糧食。

以上是我個人心得體會,認為我說的對的評論留言點評,謝謝,我是糖糖生活百科


糖糖生活百科自媒體


這個我感覺非常有發言權:90後,廣西農村,2017年建的房。


原因一:城裡房子貴,小小的縣城二、三千的工資,房價達到六、七千,一家人賺錢不吃不喝一個月都不夠買一平米的;市裡就不用說了,更貴。買了吧,就要月月還貸,農民工工作很多不穩定的,房貸養孩子會顧不過來的。


原因二:相對於買房,建房就來得相對便宜多了,一戶一宅基地,同樣的價錢可以蓋大一點。在我村裡幾十萬可以蓋一套裝修得不錯的二層半小樓了。如果錢不到位,可以不建這麼大,或暫時不裝修,這樣不用背這麼多債,給家庭留點備用金,萬一有什麼事可以扛一扛。


原因三:農民工多數是從事體力的,年齡越大,相對的就業機會就小了,到了一定年紀做不動了。就回老家,在縣城找份工作,或打臨時工農忙時幹農活,進不了城,可以退加農村。沒房子,你住到哪裡去呢?


原因四:父母還在,原來的是老房子,想讓他們住好點,不用為颳風下雨的擔份心。於自己也好,逢年過節、老家有事時,回去有間自己的房子住,不用太麻煩人。



捂緊我的小錢錢


說這是怪現象,只能說是少見多怪。說說我自己,看完了自己想。我是六零後,十七歲考入大學後基本就城裡人,父母在農村。十年前換新房,我們買了一百四十多的帶後花園的一樓房子,計劃接母親來一起住,照顧起來方便。結果未能如願,不願意來。我只好考慮母親養老居住,回老家研究建房。老家院子面積挺大,我按照擴大版的單元房結構請建築隊建了一百六十多平,花了七萬多。後來裝修,配置傢俱電器等,花了十來萬。一共二十萬搞出了與我在城區基本一樣檔次的大三室兩廳一衛單元房,水電氣暖齊全。院子規劃了小菜地,花一千多打一眼井專門澆菜澆花。現在節假日包括週休我們都在老家,越來越不願意回小區了。


雨軒品茗2


我的房正馬上就要竣工了,為什麼選擇老家蓋房呢?首先是別人都蓋新房了,一圈被包圍著,每次回家感覺不舒服😔。再有就是過去老房子夠早不合理,住著也不舒服了。然後呢城裡有了一套房就可以了,房子那麼貴,夠住就可以了。再然後就是老家有套房心裡踏實,外面累了,可以回老家歇歇,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沒有老家住著安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