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中考越来越难,每年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很多,是不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考上高中?

7798888777


读书长知识,不是为排名。中考难考,大学更难。难上是名校,名校要求高。高中已普遍,大学也普通。硕士博士研究生,教授导师博士后。步步高升升到顶,顶峰不是人人站。


时空开悟


我不支持这种说法。

现在的中考并不是越来越难,而是越来越简单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以我们读初中那时为例,我们在一所乡镇小学读初中,共有6个毕业班,每个班有60多位同学,每个班考上中师中专的每个班有2~3人,考上重点高中的有1~2人,考上普通高中的有20多人,有一半多的人没有考上高中,他们要么选择复读,要么走向社会,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职业技术学校。

而现在的那所乡镇小学有三个毕业班,每个班有30多位同学,在中考中,能够考上重点高中的每个班有10人左右,只有几个同学考不上普高,班主任会动员这几个没有考上普高的同学去读职业技术学校。从考上高中的比例来看,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二方面是由于高中扩大了招生名额,三方面是由于考试试题难度有所下降。

在某些重点学校的初中部,很多班上的所有同学都考上了普高,这在以前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目前来看,要想考上高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毕竟很多地方的中考,也是初中生的结业考试,试题难度有所下降,学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读高中的机会越来越大。

中考犹如高考一样,要想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要到重点学校去读书有一定难,毕竟很多重点学校是选拔性的考试,不通过一番努力,想进入重点学校的学习是不现实的。

去年,我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我们班上共52位同学,考上重点高中的有37人,14人考上了较好的普通高中,只有一个学生没有考上普高。从最近几年的中考来看,90%以上的同学都能考上高中,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有少数人才能考上高中。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3235836832504938"} --}

Lance课堂


那可不一定,得分学校,我儿子他们上的私立学校,一个班48—50来个人,共6个班级,每个班只有2—3个没考上高中的,还有4—5个考的普通高中,余下的都考的高级中学。平常考470—500分左右的,中考都考五百多,差不多六百来分。得看平时学的知识难度。一般每个月都要月考,期中、期末再考,还要本地区的比拼和联考。正式考时都不咋难了。


云彩139423797


确切地说:“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考上一级一等完中。”考上一级一等完中,意味着一只脚已经稳稳地迈入了985/211学校的大门。

题主说每年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很多,这话不完全对,其实每年多一半的初中毕业生能考上高中,只是,高中也分一级一等、一级二等、二级一等、二级二等等,但是真正能考取一级一等的学生人数少之又少,其它的分类,哪怕考取了,对于三年后考大学来说,前途未知。

朋友的儿子去年考取了本市的一所一级二等完中,听着还不是很差,可真正上了学,发现真实的现象让人很着急。老师敷衍的多,学生自我放弃的更多,整个学风不好,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睡觉的,下课抽烟的、谈恋爱的,可以说,你能想到的高中生叛逆现象,他们班上都有,整个班风也学风没法说,家长即使再督促、学生即使想学的,也同流合污,开始混日子。

已经是一级二等的高中,前景就如此堪忧,更何况二级的高中呢?

所以现在中考越来越难是正确地说法,并不是题的难度大的让人无法接受,而是竞争太激烈。好学校就那么几所,考不取,大学基本无望。即使中途想退学或转学的,对不起,档案提不出来,都白搭。

为了孩子的大学梦,家长挤破了脑袋也要让孩子想办法上一所一级一等完中,所以现在的初中生学习的压力堪比高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玲珑科目


每年考不上高中的不是因为试卷难,而是招生计划。

想起我的中考,一个年级4个班,200个学生,那时候能够考上高中的也就不到50个人。那届还是考得最好的一届,升学率也才25%。

现在即使加大职业高中教育力度,像我们这里实行的是普高与职高1:1比例,实际招生普高大于职高,大约入学率在65%以上。

和我读书时相比,普高升学率远远大于那时。

再说试卷难易,这个衡量主要是因人而异。我中考时,以数学为例,我考了差一分就满分了,用时也只有45分钟。

出考场时却又许多同学抱怨题目太难,时间不够用。

国家现在普及大学教育,比如今年高考报名就有一千万,以江苏为例,今年还有扩大普高的录取率。

综上所述,题目难易因人而异,读高中也不是只是小部分人的事。普及大学教育,是我们国家重要战略,只会提高不会降低。所以不要谣言吓唬自己,努力学习,增强竞争力,考入高中才是明智之举。


青衫李探花


就在上周,刚好有朋友托我打听我们当地的技校实际教学状况,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是关于初中阶段承担的双重任务,另一个是关于中考的难度!

首先初中阶段的结束代表着学生顺利走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程,初中教育的双重任务由此分化:一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二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很明显,为了完成这样性质截然不同的两项任务,中考的性质肯定是定位选拔性考试,只有通过选拔才能优胜劣汰,选出合格的适应高中学习的新生,同时没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新生要进入技校进行岗前业务技能培训,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双重任务的界定确实会让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止步于初中!

其次关于中考的难度,可以说难度肯定是会有的,但是不会过高超出学生的学习范畴!

换句话说,初中四年只要认真听课,努力学习,通过中考进入高中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是竞争就会有淘汰,经历一次考试总会分出个优良中差,势必会造成一部分人被淘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试题设计的难度也是考虑到了成绩分层以利于选拔学生的需求!


最后,我们务必要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止步中考绝不意味着止步灿烂的人生,同样进入高中也不一定就能主宰未来的成功!

目前的技校跟以前相比,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在业务技能方面都有了飞速的提升,而且得益于不同教育类型的日益融合与互通,比如技校一样可以申报高一级学校的大专或本科学业,使得学生又多了一重选择,此外很多技术类学校出来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精湛技艺实现人生理想的也比比皆是,未来社会需要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方面的通才,更需要精通技术业务的专业人才,甚至可以说更需要,只要用心、不断坚持,未来的成就与辉煌丝毫不亚于普通高校出来的学生!

中考难度大是一个客观存在,没有必要过分纠结,不管结果如何,接受现实并且在新的起点争取创造出不一样的业绩,心若在,梦就在,不同的起点,同样精彩的人生!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决定能否上高中的,是由当地高中教育资源决定的,教育部门是根据现有高中的学位来制定招生计划的。

由于实行9年义务教育以来,生源人数比以前增长太多,而高中学位虽然也在原来基础上连年增加,但是增长的速度,还是赶不上初中生源的增加。从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看,现在每年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大约占整个初三学生的50%,进入职高、中专或技校的20%左右,剩下的基本无学可上。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由于高中学位较少,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人数只有20%左右,现在比我上学那时多多了。

随着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地政府也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增加普通高中学位和中职学校,继续接受教育的初中学生将会增加,那么考入普通高中的人数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中考的难度是相对的,它跟考试的分数关系不大,跟学位多少有关系。


大海陪同孩子成长


我有靠谱的答案,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中考是否难了

看一下我们这里2019年的中考,英语成绩还是可以,但是数学成绩全市的平均分53分,满分150分,大家都在喊数学太难了。拿到试卷分析了一下,首先考察的知识点是没有变化的,还是那些。变化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于知识点的考察更加灵活了,题目新颖了。第二个是后面大题的顺序有所改变,之前的中考题,模拟考试题目的顺序是一定的,尤其是大题,哪一题考哪个知识点是一定的。所以总体说,题目也并没有加大多少难度,只是学生们所面对的试卷,试卷里的题目有所改变。



二.学生怎么应对

对于这张试卷后面解答题部分78分,很多同学是全军覆没的。问了一些同学原因,她们的回答是当时看到题目和之前模拟考试不一样就慌了。这里的不一样前面说了一个是题目新颖了,一个是题目顺序有所变化。就这两个方面,同学们平常应该着重练习掌握知识的灵活度和临场应变的能力,要做到考场上不管出现什么情况,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临危不乱。


三.是否考上的学生少了

考上的学生并没有少,高中录取的人数是一定的,比方说录取2000人,那么排名前2000的就会录取,和难易无关和排名有关。

中考并没有多难,只要你认真努力,方法科学,高中是属于你的。


数学会说话


题主说的这个的确是事实。

当前,国家实行人才分类分流培养,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大部分地区实行普通高中6:4或5:5的招生比例。也就是说,有40%到50%的同学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

2018年全国中考落榜生共计是575万。这么多的中考落榜生,被分流到职高、中专,或者技校就读。

有人说:现在的中考比高考难了;也有人说:孩子,决定你命运的,再不是高考,而是中考。

这些说法其实就是针对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严格受限而言的。

中考改革以后,普通高中的确是不好考了。

前几年,孩子初中毕业不管学业成绩如何,最后绝大部分都上了高中。而现在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受限后,学业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根本没有机会进入普高就读的,只能选择上职高、中专或者技校。

目前的问题是,中考改革还没有完全被家长所接受。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里,根本就接受不了孩子考不上普高而去上职高、中专、技校的现实。

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认为只有孩子上了普通高中,将来考大学,这才是正统的求学之路,上职高、中专、技校,那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业之路失败了,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其实,这是陈旧观念在作祟,这是不正确的人才观。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孩子在上普高、考大学这条路上举步维艰,根本就走不通,家长却非得要把孩子往这条路上逼,这其实是一种人才不配位的做法。

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来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些孩子虽然在学习道路上走得很艰难,几乎是走不通,但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很好的创意天赋,走其他道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其实是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未必就不好。

目前,中考难就难在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严格受限,而不是难在中考考题难度增大。

实际上,中考已经成了选拨和分流的考试。普通高中每年只招一半的初中毕业生,另一半将被分流到职高、中专、技校就读,因此上,大家就会觉得中考越来越难。


教育探微


中考是进入高中的一道门槛,其实它就如同高中生考大学一样,每年都有一定的录取比例,不过现在的高考录取比例比以前提高了好多了,说白了考上了高中,三年努力考上大学的难度不大,其实中考是高考之前的一次筛选,在高中没有普及之前,中考就是一道关口,没有考上高中的话,你基本上就无缘大学了,想要考上好大学的前提是你要上高中,对于说中考越来越难,每年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很多,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从我们小学到大学甚至以后工作,就一直是处在一个竞争与淘汰的循环中,这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必然结果。

中考难度一定,因为各个地区的录取比例一定,试题难度只是一种选拔方式。

苏州昆山这边,总分740分的中考,没考到620分以上基本上没有高中可以上,而且好的中专分数线也不低,看到这个分数线是不是感受到了激烈的竞争,江苏省是中国的教育强省,而且江苏省的高考也是以“难”著称,实际上江苏省都很重视读书,而且竞争很激烈,无论中考的难易,其实每年的录取比例都是一定的,像昆山这边以前一直是40%的这样比例,最近两年才提升到50%多,录取比例决定了中考的录取分数线,而且这边620分是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像我老家那边,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超出百分左右,这就是城乡之间的差异,农村的生源没有城市充足,自然有这样的差异性,中考试题的难度只是一种选拔方式而已。

并非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上高中,中考的录取比例不是你想的那么低。

我们都知道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而且河南省也是高考人数破百万的省份,位居全国第一,这也造成了河南省高考剧烈的竞争,河南考生想考好大学不是面临全国考生的竞争,它们本省考生数量就很庞大了,可以说河南考生想考好大学,还要看你的高考成绩是否优势明显,据我认识的河南朋友了解,河南省中考录取比例并不低,高考的考生人数是与中考挂钩的,其实从高考考生的数据就可以知道哪些省份的中考录取比例,毕竟中考录取的学生数基本上就是报考高考的学生数,并非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上高中,这是完全没有依旧的推测,还是那句话,初中努力提高成绩才是你考上高中的保证。

考上高中与没考上高中的区别,作为家长是否做好的相应准备。

中考考上了高中好说,继续上高中考大学,全日制学历都是高考统招的大学生,也是含金量最好的学历,考上了高中就是为了想考大学,尽管现在的高考录取率接近百分是九十,但是想考好大学没那么容易,对于中考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而言,你基本上除了读中专技校或者职高,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出去工作你还没有成年,家长也不放心孩子这么小就出去打工,说白点没考上高中上中专技校就是在校园混几年,毕竟学习不好的待在一起,学风好不到哪里去,对于没考上高中的学生来说,家长更要加强管理,因为这个时候没管理好很容易学坏。

初中也是很重要的阶段,很多人没考上高中不是学不好,而是家长疏于管理,很多家长喜欢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态度不认真,导致最后高中没考上,这全是马后炮的鬼话,你不承认自己孩子笨,但就是没考上高中,再聪明也无用。所以说,家长多找找自身的原因,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可以考上高中,一般成绩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很好,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不努力的话人去哪里都会很被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