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花氣薰人帖》氣定神閒,淡然天真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生於宋慶曆五年(1045),卒於崇寧四年(1105),享年61歲。少有才名,23歲成進士,後以詩文見知於蘇軾。詩為江西詩派宗主,與蘇軾齊名,世稱“

蘇黃”。與張耒、晃補之、秦觀俱遊蘇軾之門,稱“蘇門四學士”。書法與蔡襄、蘇軾、米芾並稱“宋四家”。

黃庭堅《花氣薰人帖》氣定神閒,淡然天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花氣詩帖》,或稱《花氣薰人帖》,紙本,縱 30.7 釐米,橫 43.2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帖無款印,原附在元祐二年(1087)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後,前有識語:“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懶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

帖書七絕一首:“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破禪”一語,我不甚懂,揣其文意,蓋花氣薰人,動搖禪心之謂。

黃庭堅早年楷書、行書,多仿蘇軾,《王純中墓誌》即元祐二年作品,乃作“蘇體”。蘇軾不長於草,黃庭堅的草書,另有所學。

黃庭堅說:“

學書三十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字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大約也是就草書言之。周趙有書跡傳世,《花氣詩帖》與之也不甚相似,結體上或許有點《瘞鶴銘》的意思,用筆上則基本上是顏真卿的況味。

黃庭堅《花氣薰人帖》氣定神閒,淡然天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花氣薰人帖》的好,其實無需多說,用筆如篆籀,入紙三分;結字奇宕,放逸而不粗野;章法前緊後松,“實過中”三字得法得勢,“中”字長豎分割空間,造虛布白,為章法之字眼;

黃庭堅《花氣薰人帖》氣定神閒,淡然天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全篇不激不厲,有水流花開之境,令人玩味不盡。

黃庭堅《花氣薰人帖》氣定神閒,淡然天真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