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篇章」如何从专注中找到幸福?

假期已经过去了一半,你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有趣吗?


希望【新年新篇章】这个话题,让你收获到了更多一点的幸福。


我们常抱怨工作太无趣,放假才好玩。真的给你几天时间,很多人会很郁闷地意识到,自己除了吃睡发呆,你也并不会玩——春晚无聊、聊天无聊、看书也挺无聊的。 小时候那种专注又投入玩的状态再也找不到了。


那么如才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做事情投入、享受过程的人?


一个概念


你一定曾经投入地做过一件事——画画、写作、谈话、下棋、上网,当你完全投入其中,你也许会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长时间坐姿的背疼,忘记上洗手间……如果你经历过这种情况,你就有过心流的体验。


心流这个概念由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他定义为:


“对所做的事情全身心投入的感受,心流产生的时候,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


他观察了很多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发现他们创作时,经常忘记饥饿、疲劳和不适,灵感源源不绝,心灵平静灵活。但是一旦作品完成,他们的兴致马上消失,又重新掉回到真实世界里面来。显然艺术家们进入了另外一个精神状态。


在随之而来的扩大研究中,他发现很多顶级的运动员、企业经理人、作家、主持人与讲者都有这样的体验。这是一个人类的普遍现象。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心流”(Flow)。


如果你有过潜水经验,你就能马上理解什么是flow。海底有很多看不见的流,一旦你进入,你不需要动作,只要专注地保持浮力呆着,水流就能带着你在海底移动,进入看不见的通道,与世界摩擦力为零。《海底总动员》里面的主人公马林就是坐着洋流去找儿子的。

“心流”需要意会,早期的大陆翻译是“流畅”或者“沉浸”更加直接,而台湾的翻译“神驰”则更有意向上的精准。


米哈里总结了“心流”的5个体验:


* 高度专注一直到结束

* 自我消失,忘记很多生理需求、也不在意他人评价

* 时间感停止

* 有控制全局的感觉

* 过程即回报


这不就是你逛淘宝的感觉吗——不眠不休,点击“放入购物车”的时候感觉掌控全局,看看就好,过程即回报。


另一个体验是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你仔细思考下这个游戏,既不救公主,也不杀恶龙,唯一的结果就是死。但是为什么你还是喜欢玩?—— 因为其中不断调整的难度和技术,让你进入了心流状态。 为了体验这过程的快乐,结果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如果工作和生活也能像游戏一样好玩,那该多棒!

但是专注目标并且保持结果心态,难道就不对吗?专注目标并没有不好,但是也应该学会在过程中获得专注的幸福,这就是心流的意义。

「新年新篇章」如何从专注中找到幸福?

人怎样才能进入心流?

这里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正念冥想 ”,你今天就可以试试看。有兴趣可以了解更多。

“正念冥想”叫做Mindfulness Meditation。正念简单来说,就是“ 不加判断地观察当下的自己 ”。动作是 观察 ,对象是当下的自己 ,要求是不加判断, 没分别心 。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很难。

最简单的是从观呼吸开始。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设定能即时反馈的目标,控制技能和难度比,找到心流通道。


1.设定能即时反馈的目标


清晰的目标和即时反馈相辅相成。没有清晰简单的目标,根本不可能有反馈——因为你不知道做到了没有。大部分人和心流无缘,是因为他的目标充满形容词,而非名词。

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你大脑还需要在努力的时候反复思考“是不是尽力了?”,很难投入;但是设定到:“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实在做不到就放下”,就是个清晰能反馈的目标。

又如写作,如果设定为“把文章写好,让读者喜欢”,很容易写不下去——你写作的时候会持续的自我批评和思考,“这一句好不好?读者会怎么看?”,但其实读者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没法反馈;但如果是 “第一遍写,列出所有想法,大概4千字”,这个目标就很容易获得即时反馈。

也有人会建议“别管读者,自己写爽”,其实意思也是—— “自己写爽”,就是个能反馈的目标。

做事情之前先问问自己,你这个标准是能获得反馈吗?如果自己设定不出来,那么就信任一套靠谱的方法论,好的方法论一定给你具体能反馈的指标,而不是“靠感觉”、“心诚则灵”这种路子。


2.控制技能和难度比


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容易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容易焦虑。但在焦虑和无聊之间,有一个神奇的空间,人在其中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这就是心流通道。更加精确地说,当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


3.找到心流通道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新事物,都会有这样的学习路径。

一旦过了新鲜期,一定要有人点拨,展现专业系统——教你东西,注重细节,这时你又会重回通道 ,觉得“好玩!”这好玩之中就有“心流”,所以很多人玩游戏的时候特别专注,那也是“心流”的一种表现。

几次进出焦虑、无聊区,个人对于自己的心流通道就变得熟悉。你就能让自己持续保持在心流里,这个时候进步神速。别人夸你“有悟性”,你自己则感觉“迷上了”。天天练习,水平上升就很快。

为什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打磨这种你对于心流通道的感知。 很多人因为对于自己的观察不够,一辈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心流通道的存在,不是无聊就是焦虑,学习不可能有乐趣。


4.设计心流通道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完全可以自控的过程,工作则比较难控制——因为任务的内容和难度都不是你设计的。你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找到心流,这就需要你的内在设计。

你需要持续调整难度与挑战的关系。如果工作难度比较高的时候, 第一步不是动手做,而是学会寻找方法论,把大目标拆解到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馈的小目标开始。

好的方法论一定是你自己就能即时评估和评价的,也就是佛门说的“法门”。

一万小时理论虽然不一定学术正确,但至少给希望成为专家的人一个楼梯入门,我100小时了,我500小时了。等你真到了7000小时,其实你已经充分理解真正高手的标准,无需这个楼梯了。


5.当工作难度太低,尝试给自己设定成长型突破


很多人认为不投入是因为工作不适合自己,但实则工作越来越多的是一件事,而不是一个组织或固定职位。 卓越的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兴致勃勃,这不是外在适合的结果,而是内在设计的结果。适合对他们来说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6.沟通的心流


你是否发现和有些人沟通,常常会被带入另一个世界,完全忘记现实的时间流逝——一抬起头已经到大半夜了。谈话也有心流通道。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其实就是两个人的谈话目标不同。 所谓“聊不下去,不会聊天”,其实是有一方不懂得给即时反馈;所谓“我和你没啥好说的”,其实是双方的技能和挑战不同。一个人还在无聊区,另一个人已经在焦虑区了。要找一个知己,真不容易。

在我看来,杀人游戏、讲鬼故事和黄段子最容易有集体心流也是这样——目标明确、讲的好不好马上有反馈、技能和挑战达到平衡——一个人讲完,另外一个人则搜肠刮肚地在大脑里面搜索,然后说——我也有一个!


心流通道和技能、挑战相关,是在倦怠和焦虑之间的神奇状态。带着一个清晰可即时反馈的目标进入心流通道,时刻觉察自己的状态,能让你保持在心流中。根据这个原理,设计自己的学习通道、完成工作的内在设计以及设计沟通的心流。


“收获‘心流’的那件事,往往也是让你感到幸福的事”。——福韵编辑部


以上文章是福韵数据过年期间开展的一个‘幸福’专题,希望你拥有幸福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