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01

前天,李兰娟团队发布了一项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这条消息令人振奋,也为我们打赢“疫”战指导了明确思想,而这么伟大的研究成果,她仅用了72个小时。

无数网友面对屏幕,激动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

很快,我又看到了一条消息: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这个“老太太”,当然就是李兰娟。

年轻人每天睡3个小时都远远不够,更别说一个“老太太”了。

哪有什么天赋异禀,只不过是为了百姓健康,争分夺秒,一刻都不敢耽误罢了。

这个时代从来都不缺为民请命的人,但缺的是,在耄耋之年依旧满腔热血、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人。

毫无疑问,钟南山是,李兰娟也是。

02

第一次认识李兰娟,是在除夕之夜。

那晚,我的手机被一张照片刷屏: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阖家团圆之日,急忙奔赴北京,参加“新冠肺炎”疫情会议。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除夕夜晚9点多,路上行人寥寥无几,这时的李兰娟因为工作太忙,来不及吃晚饭,只能在机场点一份饺子。

她还罕见地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了,由郑院士代替,手术刀改厨刀。”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一边是家人团圆的祈盼,一边是国家有难的号令,73岁的她为了守护人民健康,依旧马不停蹄。

她一直在向国家申请,要去武汉,要去最前线。


当接到出征命令后,她立即出发,终于在凌晨4:40抵达了武汉,没时间休息,匆忙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不分昼夜接收病人…

虽然她已经老了,熬不起夜了,但国家向她召唤时,她依旧坚定:“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国家大事,义不容辞。”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疫情下的武汉,人心惶惶,没有人知道病情的最终走向,但李兰娟院士的出现,无疑给每个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是她最早向政府提出,武汉必须封城。

也是她埋首实验室多日,最早向国人呼吁:病毒可通过口鼻飞沫传播,病毒可通过酒精与高温抑制。

中国能迅速采用酒精消毒和口罩防,这一份应对的背后,正是这位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的老人。

她被称作医学界的铁人,不眠不休只为救人。

她亦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以一己女儿身,扛起了国人的生命。


03

这次的“新冠肺炎”,很难让人不想到03年的非典。

你能想象那种局面吗?

一种极易传染的病,得了可能就没命,但医院并没有采取最高等级的防护措施,病人也以为情况乐观,拒绝就医,结果出现了超级传播者,导致医护人员一批批的倒在岗位上,病人身体一天天的恶化。

当众人皆六神无主的时候,李兰娟带领团队,仅用了5天,就确认了新型H7N9病原,并关闭活禽市场。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这么一来,才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于此同时,她还决定:立即将确诊病人的家属和所有接触者全部实施隔离观察。

当时舆论一片哗然,没人支持她。

但她力排众议,要求团队人员立刻马上展开工作,仅在一夜之间,她就找到了1000多名接触者,并全部隔离。

隔离完病人后,她又立即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后来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拯救了很多人!

浙江没有医务人员感染,创造了SARS“零严重后遗症”、无二代病人的奇迹。

有人评价她:其心若兰,心系苍生。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我想,她也没那么厉害。

她不过是在众人反对之时,顶着全省上下的压力,在一夜之间隔离出1000个病人罢了;

她不过是在无数个夜晚中,抢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把国家从灾难中拯救回来罢了。

她不过是千万个逆行者中的一个,但她却成为了每一个国人心中的救命恩人。

后来,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分离到病毒?

她说:“我们日夜兼程,把原来治疗SARS、H7N9的经验都用上了。”

成功不是偶然,不管是17年前,还是17年后,她的每一刻都在和时间赛跑,她这一生,都在为国家谋福祉、为百姓谋健康。

04

说李兰娟是神,她当之无愧。

但她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神,她的一生,历尽坎坷。

她生于贫寒家庭,父亲患有眼疾,无法劳作。

母亲每天要挑着山货步行30多公里,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小学毕业,家里食不果腹,差点就辍学。

高中期间,家里只剩5元,交不起学费。

高中毕业,碰上文革,成为“赤脚医生”。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1970年,她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在这之前,她未曾读过一天医书,却救死扶伤好多年。

她说:“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

所以,她不仅感谢了很多人,她还救了很多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是世界第一乙肝大国,这种病的死亡率高达80%。

而且它还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没有医生敢为此发言,我国在肝炎治疗这一块,束手无策。

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正是李兰娟。

她说,励志要研制出乙肝疫苗!

此后,她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医学研究当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挣扎了3600多个日夜。

73岁老太太在前线抗“疫”:一天只睡3小时


这么一来,中国终于摘掉了“乙肝大国”的称号。

当她被万人敬仰的时候,她却回忆起一件往事:

“有个20多岁的年轻人进院不到十天,消化道大出血,浑身血淋淋,家属都不敢接近。我没有治好她,得让她一路走好。”

多年后面对病人的离世,李兰娟依旧满眼泪光。

而她对乙肝的研究,被称为医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5

何谓医德?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当疫情肆虐在中华大地,我们恐慌,但73岁的李兰娟身体依旧强健,这是家国之幸。

作为我辈楷模,国之栋梁,她不计报酬,不论生死,17年过去了,依旧全力奋战在一线。

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这是我在李老身上看到的魄力,也是我们堂堂华夏民族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