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從去年臘月至今,病毒成為了全球性的話題。冠狀病毒的肆虐造成了中國諸多城市的封閉,市民不能出門。幾乎與此同時,據美國疾控預防中心(CDC)估計,美國流感也造成千萬人感染,過萬人死亡。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2020年開局,一系列病毒危機引發全球恐慌,也讓人們重新審視人類作為生物,該如何應對自然界的不速之客。面對病毒肆虐,普通人們該如何臨危不懼,克服困難,政府該如何應對危機?在諸多喪屍題材電影中,其實都有過高度相似的思考,並且給出了深刻的答案。

一、看喪屍電影,知人性善惡

喪屍電影最初的靈感,來源於海地盛行的巫毒教(Voodoo,最早來自非洲)。這個宗教的巫師宣稱掌握一種巫術,能將人變成“會行走的屍體”,讓他替自己幹活,也可以用巫術把死去的人喚醒。

這種“會行走的屍體”喪失了記憶和自主行為能力,介於生與死之間,非常恐怖。後來經過人類學家研究,海地的這種巫毒教法術,其實是讓人吃下了一種毒藥(含有河豚毒素),使被害人處於中毒狀態,然後任由其他人支配,至於死而復生,當然是以訛傳訛。但是電影導演卻受到巫毒教的啟發,發展出了喪屍題材電影。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早期的喪屍片如《白色喪屍》、《蛇與彩虹》,都以海地為故事背景,展現了被巫師施法後的喪屍形象——毫無個人意志,不分晝夜幹活,不知疲憊。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影觀眾不再相信巫術,導演們為了把這些商業片拍得賣座,就剝離了巫術的環節,而將喪屍的形成原因,改成了病毒、瘟疫或者是原因不明的輻射,更能貼近現實。並且在電影裡把病毒渲染得極具感染性,一旦正常人被咬傷,也會淪為喪屍。

這一劇情設計的改進,不僅增加了商業片的恐怖程度,而且更能夠引發觀眾對倫理、法律、宗教等各方面的思考。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人的選擇就變得非常微妙。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喪屍片從最早1930年代出現,經過八九十年的發展,佳片層出不窮,已經脫離了單純恐怖片的範疇,如經典的《生化危機》、《釜山行》等電影,在全球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成為了題材電影的代表作,究其原因,便是電影的文化內核,感染了世界各地的觀眾。

喪屍題材電影通過展示極端化的喪屍形象和人在逆境中如何求生,揭露社會的種種問題,導演以沒有思想的喪屍為陪襯,為觀眾呈現了人性的善惡。

二、是誰造成了喪屍圍城?

系列電影《生化危機》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保護傘”公司:

它壟斷了普通居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不僅是一個巨無霸公司,更影響了政治和國家決策。就是這樣一個無所不涉及的公司,私底下卻從事著具有高額回報、見不得人的生化武器研製。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病毒流行的肇始,正是源於保護傘公司的地下研究所。其員工為了發財,私自竊取了生化T病毒,參與倒賣,並將其中的一支故意打破,製造了地下研究所被汙染,所內控制系統為了阻止病毒擴散,關閉了所有出口,待在地下的研究人員最終被感染T病毒,成為喪屍。

隨著劇情的發展,研究所所在的整個浣熊市都被感染,保護傘公司的負責人在轉移市民過程中,發現城市開啟的唯一入口已被病毒侵襲,下令關閉出入口,要求市民返回浣熊城。

保護傘公司為什麼要研究T病毒?

其本來目的並不是製造喪屍,也不是用來傳播感染,而是用T病毒開發生物武器(B.O.W.)。這些生物兵器包括地獄犬(Cerberus,僅指一代的狗),獵食者(Hunter),暴君(Tyrant,包括寄生了Nemesis的追擊者)等等。

這些生物武器,明顯有著現代生物科技的影子,如克隆、器官再生、病毒研究等等,代表著人類對這種生物技術的擔憂,一旦失控可能引發災難。

這些生物武器的研製是用來參與戰爭,對付人類自己。病毒的流行從根本上講,是因為富商、壟斷者、政客等組成的既得利益集團,對權力和金錢的無限追求。

他們不會顧及普通人的生死,保護傘公司不過是這些人的代言者而已。正是這些既得利益者的私利,最終引發T病毒的指數性傳播,造成了無辜市民的喪命。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另一部韓國喪屍電影《釜山行》,2016年席捲全球,不但打破韓國影史上最高開畫票房紀錄及單日票房紀錄,更在戛納影展首映上獲得了全場起立鼓掌。

《釜山行》的開頭,一位養豬農戶開車通過檢疫關卡,並向負責檢疫的人員抱怨因為疫情,又要掩埋活豬。檢疫員告訴他這次集中掩埋生豬,是因為附近生物園有不明物質洩漏。從卡車司機的反應來看,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之後農戶在一條鄉村公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卡車撞上了一頭野鹿,被撞倒死掉的野鹿沒過多久便扭動著身體突然站了起來,顯然它已被病毒感染。

緊接著,影片的主角石宇出場,他是一名唯利是圖的基金經理,整日在辦公室盯著數字,接打電話,影片的一個細節是他接到基金高管的電話,讓他拋售某生物化學公司的全部股票,期間他隨手瀏覽了網站的一則新聞:“晉陽水庫魚類離奇死亡”。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影片的第三個暗示鏡頭,是乘客在列車上看到車載電視的新聞報道,報道並沒有提及各地出現的異常情況是生化感染,只說是多地區發生暴力遊行活動。

可見生物公司的洩露,及其造成的嚴重後果,官方和一些富人階層已經完全知曉,但官家極力地想要把事實情況壓下去,富人階層早已利用信息差所爭取到的時間,成功逃離到安全地帶。

而普通平民,如列車裡的絕大多數乘客,看到官方對付“遊行”人群的新聞,還在閒聊,不知危險早已經悄然來臨。

我們將這些細節串聯,進行一定的推理:生物園區病毒洩露,晉陽湖中魚類死亡,野生動物飲水感染病毒,野鹿將病毒傳染到人身上……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病毒傳播形成了完整的因果鏈,但是可悲的是,電影中官方為了掩蓋這種新病毒的爆發,訛稱大家的安全不會有任何問題,全面封鎖了消息,並將城市的喪屍化,報道成遊行活動。最終,病毒肆虐成為了必然。

如果電影裡的既得利益者,能夠及時披露病毒的傳染性和可能造成的後果,電影的主角和女兒就不會踏上那趟火車,列車上的人被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大大下降,也就不會有大量平民最終受難。

可以說,生物園區的病毒洩露只是表層原因,官方的掩蓋,既得利益集團的自私貪婪,以及廣大民眾的被矇在鼓裡,才是造成電影中災難的根本原因。

三、誰能化解病毒帶來的危機?

美國商業電影,總不乏超級英雄的身影,超人、蜘蛛俠、蝙蝠俠、鋼鐵俠、羅賓漢、超級特工……

一系列熒幕形象至今為人熟知。以至於打不死的“超級英雄”,發展成為題材電影的固定套路。

超級英雄的流行,也在於市場的認可。《生化危機》的女主角愛麗絲,就是這樣一位超級英雄。她美麗、善良、身懷絕技、自帶抗體,有著頑強的性格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愛麗絲總能在一次次危機中,勇敢衝上去,化險為夷,這種超能力,雖然不乏人為設定的因素,但總是代表著與邪惡的鬥爭。

不管是世界上哪裡的人,都喜歡看到災難中,英雄的出現。他們利用自己的超級技能,救民於水火,為大家指明方向,衝到前線,不在乎個人的犧牲。在《生化危機:終章》裡,愛麗絲最終勇闖浣熊市,拿到了解藥,拯救了全人類。

不過大眾除了喜歡看超級英雄,還喜歡看普通人展現英雄氣概,表現出善良的品性。

《釜山行》拋棄了美式喪屍片“英雄拯救世界”的老套路,重點挖掘了複雜的人性,圍繞大逃亡,講述了普通人的相互援助以及自我救贖。

電影主角石宇是單親父親,雖然事業有成,但是婚姻糟糕。他最初是一個自私冷漠,只求自保的父親,但在逃亡過程中,他受到善良的女兒,樂於助人的懷孕夫婦的感召,自覺承擔起守護者和救助被困乘客的責任,最終因自己被感染,他把生存的希望留給了女兒和曾經救過自己的孕婦,自己選擇了跳車自殺。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影片還有許多配角,如客運公司高管金常務。他不僅不顧別人意見讓列車開往釜山,還誣陷男主角感染病毒,慫恿其他乘客將他趕走,還把列車員推入喪屍群中,自己逃生,害死了救過他的列車長和棒球情侶。

在他身上,展現了人性的醜陋、無恥和自私,當然這也是災難中,最尋常的人性表現。在他被感染屍變的最後一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報上了自己的地址,掛念在家等候他的老母親,可見醜陋的人,也總有柔軟的一面。

病毒肆虐,躲在家中看喪屍片!我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病毒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最終,孕婦盛京和主人公女兒秀安代表著人類的希望,活了下來。她們的倖存,是那些善良的人,耀眼的犧牲所換來的。

從表面看,喪屍電影都是在跟病毒,跟背後的邪惡勢力作戰,但文化內核其實是人類跟自己作戰,是人類的自我戰勝。不管是超級英雄,還是普通人,都需要打敗社會的陰暗面,戰勝人性的惡,從而獲得人性的昇華。

電影,是人類現實社會的投射。電影裡的思考,對當下的現實不無借鑑。

從喪屍電影,我們能夠看到,最初看起來可怕的病毒,往往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墮落的人性,是人類自己的相互構陷,是災難中被放大的私慾……是這些人性之惡,阻礙了社會秩序的重建。

對付難以預料的病毒,我們最終要依靠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依靠人性的善,依靠社會信息的公開透明,依靠專業工作者的努力,依靠一個值得信任的政府有效的管制,而非一群患得患失的既得利益者。

喪屍電影能夠長期流行,正是因為它在不同時代,都能激起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