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校名的題寫者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蔣介石,為何會是他?


黃埔軍校校名的題寫者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蔣介石,為何會是他?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高級將領。這麼著名的學校,校名是誰題寫的呢?

黃埔軍校校名的題寫者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蔣介石,為何會是他?

1924年初,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和"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簡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關於校長人選,孫中山最初決定為程潛,而以蔣介石、李濟深為副校長。但是蔣介石不願在程潛之下,跑到上海消極對抗。並派張靜江找孫中山說情,孫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蔣介石為校長。在此過程中,蔣介石曾辭去軍校籌備委員長一職。

黃埔軍校校名的題寫者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蔣介石,為何會是他?

1924年6月16日,在孫中山的直接領導下,“陸軍軍官學校”在廣州正式成立。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隨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後為周恩來)、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此外還有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面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門前有兩個哨崗,後面的兩間房子是衛兵室。

那麼,黃埔軍校校名“陸軍軍官學校”六個字,又是誰題寫的呢?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蔣介石,而是譚延闓!

譚延闓是清朝封疆大吏譚鍾麟的第三個兒子,生於1880年,從小就恨聰明,也很努力,後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自1920年代初開始跟隨孫中山,孫中山也重用譚延闓。

黃埔軍校校名的題寫者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蔣介石,為何會是他?

譚延闓在廣州政府做過內政部長、北伐軍總司令。黃埔軍校孫中山開始也是讓譚延闓去辦的,因為譚延闓在湖南就會辦教育。黃埔軍校的地都是譚延闓的湘軍整平的。後來譚延闓想到辦普通學校和辦軍校是兩回事,就拒絕任軍校校長。

譚延闓寫得一手好字!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種大權在握的氣象,結體寬博,顧盼自雄,為世人所歎為觀止。是清代之後又一個寫顏體的大家,享有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的美譽。譚延闓一生基本都在專攻顏書,顏體楷書名滿天下。

黃埔軍校校名的題寫者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蔣介石,為何會是他?

黃埔軍校的校名“陸軍軍官學校”這幾個字,就是譚延闓題寫的,以譚的書法功底和政治地位,沒人不服!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後,門樓上的“國民政府”四字也是譚延闓所寫!(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 ,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