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1月23日深夜

湖南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第二天

長沙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此時

已是一級響應第13天


13天裡

醫護人員、專家學者等

毅然奔赴疫情防控的“戰場”


在“戰場”外

13位平凡湖南人做著不起眼的小事

卻依然讓我們熱淚盈眶


01

大年初六早上,著急去上班的望城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生陳瑤叫不到車。


長沙的哥陳先華瞭解後,主動承擔起每天送她上班的工作。


“我只是幫助了她一個人,但是她可以幫助很多人。”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長沙的哥好樣的!

正是因為你溫暖的守護

一線醫務工作者們才能安心前行


02

90後常德小夥郝進捐了1.8萬個口罩,口罩來源大家都沒想到。


去年,他曾在一家口罩廠打工,後來工廠效益不好,他辭了職。


廠裡沒錢,就給了價值兩萬元的口罩抵工資。


春節前後,郝進聽說疫情緊急,口罩緊缺,立刻想到把這批口罩捐給需要的人。


村支書要給他錢,他說:“一分錢都不要,我不能發‘國難財’。”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生活不易,而你心有大義

這樣的你

值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03

紀博知,湖南聖湘生物科技公司科研人員。


2019年底,紀博知的年假被公司的一通緊急電話中斷了:“武漢發現疫情,急需研究新的試劑。”


他預感事態嚴重,與家人匆匆告別後便返回公司。


他隨即被拉到了“疫情防控戰鬥群”,群裡200多人,如臨大敵,這驗證了他的預感。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2020年1月10日,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公佈。由紀博知和老搭檔譚德勇牽頭的試劑研發小組及時獲取了序列,短短几天后,成功研製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但能否通過審批,還需按流程上報國家藥監局。時間緊迫,紀博知和譚德勇兵分兩路。


紀博知守在後方,每天在實驗室連軸轉,研究方案、做實驗、做檢測、比對數據、優化產品;譚德勇則趕往北京,將試劑送往國家藥監局審批並參與答辯。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1月28號,譚德勇從北京回來了,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一個好消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已通過審批。


目前紀博知研發的這批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最快30分鐘可以出示檢測結果。“檢測試劑盒正在加緊生產,日均產能最高50萬人份。”

你們以最快的速度

緩解了前線緊張的醫療物資

說你們是驕傲,一點也不為過


04

1月22日,在長沙雅禮洋湖實驗中學任職的張錫,正與家人在希臘旅行。得知國內口罩等醫療物資極為緊缺後,張老師一家幾乎逛遍雅典的藥妝店。

張老師還與遠在西班牙的華人朋友包昌宇聯繫,並通過他在馬德里採購到了200只N95口罩、2000只FFP2口罩以及1萬隻醫用外科口罩。

可這批“龐大”的物資該如何運回國內呢?情急之下,張老師又聯繫上了此前旅遊認識的上海華程旅行社領隊張曉寒,她剛好帶團在巴塞羅那,即將啟程回國,可以幫忙將這批物資轉運回來。

馬德里距離巴塞羅那還有600多公里,怎麼辦?一位當地的華人司機伸出了援助之手,他連夜開車6個多小時,火速將物資順利送達巴塞羅那機場。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隨後,張曉寒及全團的遊客作出了讓人暖心的決定,他們自發縮減各自的行李,為救援物資騰出空間,通過全團人員分散攜帶的方式,將這批物資運送回國。

這是一次華人的愛心接力

無論我們認不認識

在異地他鄉,我們都是中國人!


05

長沙天心區一家酒店裡,有40多名湖北旅客被集中安置在這裡。


1月27日清早,天還未亮。附近一家包子店老闆潘壬子,帶了幾十份熱氣騰騰的包子來到酒店。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每一份早餐袋子裡都留下了一張小紙條:“我們是親如手足的兄弟姐妹。現在你們遇到了暫時的困難……每一個長沙人都會力所能及地給予你們關心關愛,請你們照顧好自己……”


疫情期間,長沙絕大部分早餐店都關門了,但潘壬子的包子店卻一直在忙活。

自1月27日起,老闆每天早晨都為湖北旅客提供早餐,並堅持不要錢。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潘老闆

啥也不說了

祝您生意一直興隆!


06

26歲的湘雅三醫院神經外科重症室男護士趙曉勇,大年三十和未婚妻中午提前吃過年夜飯,晚上就進了醫院病房。在隔離病房上班,穿防護服不方便上廁所,大小夥子穿上了嬰兒的大號紙尿褲。

護目鏡在臉上勒出了一道道印子,他騙媽媽:我長胖了。笨重的防護服像蒸籠一樣,動就一身汗,閒時就會冷,下班時衣服溼透,感冒頭痛,幸虧睡一覺就好了。這些他都不怕,就怕跟未婚妻視頻,怕她哭。


醫者仁心

感謝撲在前線的你

在一直保護著我們


07

疫情爆發後,長沙唯一口罩廠90後女廠長伍海灣,陸續接到多筆緊急購置口罩的訂單。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大年二十九下午,她打電話召回了已經放假的工人,要求大家全部返回工作崗位。

隨後,伍海灣陸續向交警、醫院、電力等部門捐贈了10萬隻一次性無紡布口罩與2萬隻KN95型口罩,其餘庫存則以平時的出廠價提供給相關部門,其中有9萬隻KN95型口罩已被運往武漢支援一線工作者。

1月26日,伍海灣口罩廠的工人已經全面復工。8條生產線同時啟動,全自動機和半自動機全部打開,從早上6時30分到晚上10時持續運轉,到1月28日,工作時間又延長到了凌晨2時,工人兩班倒輪流作業,口罩廠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一件事,早日讓大家都能戴上安全的防護口罩。”

本本分分做生意,從不顯山露水

但關鍵時刻

你們捧出了一顆紅心!


08

1992年出生的宋英傑從大年初一起,就加入了高速路口排查團隊堅持值班,他是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除了值班外,還要獨自負責衛生院倉庫醫療物資分發,連續十天九夜奮鬥在防控一線。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因多日連續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3日零點,宋英傑值班結束交接完班後回到宿舍,因過度勞累引發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

不到30歲的你就這樣離去了

我們會永遠記住

戴著防護鏡依然帥氣的你


09

1月27日上午,長沙縣安沙鎮萬家鋪村堯塘衝組上,村民楊永勝背著自家的藥壺,正在為組內十餘戶居民義務噴灑消毒藥水。


從大年初一開始,這個質樸的村民,已經連續第三天進行噴藥消毒作業了。

他的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這麼冷的天還揹著藥壺在外面打藥,了不起。”一時間,他的舉動也引來了村民們的關注,紛紛為他的捨己為人點贊。

別人在家烤火避險

他卻“放棄”自己

只為換取大家的平安


10

1月28日,雷神山建設現場,敖文偉正在施工現場操作中聯重科汽車起重機,吊裝剛剛運到的設備;同一時間,他的二哥敖文龍領著隊伍和7臺中聯汽車起重機,正在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敖文偉1月23日9時40分發的朋友圈,寫的是“今年可以好好休息了,天天不出門”。

“哪曉得當晚接到中聯重科的指令,立即為火神山醫院建設作準備,從大年三十把設備開到現場起,這些天吃盒飯、睡車上,變成了天天不回家。”敖文偉同時表示,能為武漢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也是挺自豪的。

我們所謂“無聊的家”

正是他們牽掛卻暫時回不去的地方

我們,等你們回家!


11

2月2日,湘西龍山縣人民法院收到一筆200元的匿名捐款。監控顯示,一名身穿環衛馬甲、戴著口罩的中年男子騎著摩托車,來到龍山法院安檢室,放下200元現金和一張紙條後便匆匆離開。


紙條上寫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別問我是哪裡人,中國人。”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從男子推門進來到離開,只有短短5秒。保安急忙追趕,卻並未追上。

這是環衛工人的血汗錢

他們拿不出更多的

卻能拿出他們的全部


12

這雙手的主人叫胡佩,是一位護士,1998年出生的她明明還是父母眼裡的孩子,卻在這次疫情裡選擇了迎難而上、挺身而出。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都說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但因為工作需要,她終日用84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消毒液浸泡著自己的雙手。

無法想象她每一次洗手時是怎樣的感受

而在醫療戰線上

這樣的雙手還有很多


13

一架包機就要降落武漢了,機上乘客全是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


降落前,乘務長例行開始廣播:“我們的飛機就要開始下降了……今天,你們不僅是天使,也是英雄,辛苦了……”


說到最後,乘務長忽然哽咽:“待你們完成任務,我們接你們回家!”


淚目!一級應急響應第13天,這13位湖南人的故事讓人感動


這次哽咽不是工作失誤

而是內心謝意和敬意的誠摯表達

謝謝醫護人員!也謝謝你,乘務長!


13天裡記錄下來的遠不止這13個故事

而是13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這些閃閃發光的普通人

讓我們溫暖,安定

讓我們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感謝有你

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