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四年大学,助学贷款32000元,毕业后靠父母还,这样的做法对吗?

小明养了一只猫


<strong>

个人认为助学贷款,毕业后靠父母还,该做法对与错只有当事人能明白,旁人无从批判的。比如我自己就感受颇深:

我读大学的时候贷款的国家贫困助学金是在建设银行,好像每年6000元左右,后期了解到助学贷款是针对专科或者本科生,在校期间贫困助学的贷款利息是国家偿还,如果毕业生毕业后立即还款,也是不用给利息的;毕业后2年内呢,每月可以先返还利息,不用还本金;毕业后的第三年到第六年则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贫困助学金的利息是比较低的。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家里我和双胞胎哥哥同时上大学,他的学费每年12000元/年,我的是6000元/年左右,八九年前,这2笔费用在农村家庭算是相当高额费用,短时间时间也凑不齐2个孩子的学费。我们家讲究自力更生,尽管穷,但却从没有向学校或者老师申请过补助什么的,看着父亲焦急蜡黄的脸,本来当时我都决定好辍学打工了。高中班主任给了我一个电话,告诉我有一个国家贫困助学的消息。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他抽着烟,想了一下,告诉我,贷款什么的他不懂(那时候理解贷款就是高利贷,要还大把的利息,贷款是不好的事情),但你听你老师的,去贷款,毕业后,爸爸一定把你学费筹齐,把款还了。听了父亲的话我润湿了眼睛。

后来我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申请的大学助学贷款,我非常感谢老师、感谢大学生活,让我的人生阅历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性格比较内向,在大学期间,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了解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基本原则,毕业时,我和父亲说我想自己还款,但是作为他们那一辈,对贷款这个词还是比较敏感,觉得欠国家的钱不好,担心毕业后的利息情况,也心疼我刚毕业,实习收入微薄,就用4年的血汗积蓄帮我把大学助学贷款还了。我不知道其他的人返还助学贷款的情形是否和我类似,但是我知道父亲的爱于我是高山稳健,让我安心、踏实。

这是我个人的经历,如果朋友们有其他意见和看法,欢迎点赞留言哦,我们一起讨论。


驶梦千帆


我小孩现在在读小学,我都告诉她,等她读大学了,就申请助学贷款,让她知道,父母不易,因为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们要是也读大学了,也一样会贷款。她们成年了,应该要自己学会承担一些责任,为父母减轻一些压力。家里现在有点经济压力,为了建房我们得借外债30万。现在基本能省则省。办年货都省了一些。


简单爱12315


助学贷款是国家给贫困学生的福利,在校期间及毕业后两三年内大部分助学贷款是无息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支付。也就是说,毕业三年内只需要偿还本金,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支付。第四年开始,贫困生未偿还本金才需要支付利息。大学四年,助学贷款32000元,贷款金额并不多,毕业后的三年内如果好好工作,完全有能力自己偿还贷款。毕业后,才32000元贷款要靠父母偿还,是不是子女和父母都得反思一下呢?

1、子女自己为什么不偿还贷款?

按照助学贷款的还款要求,在毕业后三年内可以无利息还款。大学毕业后,放下架子,不要“高不成低不就”,一年内也能存到32000元。现在好多大学生,嫌弃工资低或者嫌弃工作辛苦,“毕业等于失业”,高不成低不就,浑浑噩噩混了一年又一年。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又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想一步登天。如果毕业后,好好找个工作,以现在的平均工资完全有能力自己偿还助学贷款。

2、父母的溺爱,助学贷款由父母偿还,有些大学生认为是理所当然

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但自力更生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却越来越差,过于依赖父母,而父母却过于溺爱孩子。父母的溺爱,养成了孩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认为都是父母理所当然的责任。父母是有义务扶养孩子长大,但孩子满18周岁就已经成年,有责任分担和担当,但在大部分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即便孩子六七十岁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更加溺爱孩子,有些父母认为助学贷款是父母偿还的义务。偿还助学贷款的父母大多数是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结语:父母偿还孩子的助学贷款,是家庭内部的家务事,没有对错,只不过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挨”。


奶爸平哥


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为经济困难生提供了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所以你们是幸运的,我2000年度读的大学,一年3500,四年14000,入学就申请了,毕业后三年内还清,无利息。

大学四年一共32000块,一年可以贷8000块,可以为困难家庭减轻不少的负担。而且还款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还款能力进行偿还,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所以如果满足助学贷款条件的同学,建议去办助学贷款。

关于助学贷款偿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毕业后工作不如意,工资低,根本留不下钱,肯定没有能力偿还那么高的贷款,所以,如果家里四年下来可以积攒一些,自己靠兼职或勤工俭学赚一些,把贷款凑齐及时偿还,这是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




建造师考易通


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对错,贷款是因为你要学习逼不得已才借钱的,父母为了你以后有好的将来让你读书是希望你有好出路,未来过上好日子。而你毕业后还靠父母还钱,这个要根据你自己毕业出来的情况去考虑,如果是刚毕业工作还没稳定下来,收入自然还不稳定你说在大城市工作生活能省下的不多不够还钱都是能理解的,等自己收入稳定工作稳定后有经济基础能力了,就应该主动把责任扛下来,让自己能独挡一面更好的为家庭服务,其实对于这个事情我觉得应该把你父母和你当成一个整体去完成,都是以尽快还款为目的,但为了你更好的独立成长,自己又应该要主动去承担更多或者独立承担!这都没什么问题的!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去操作吧。

父母辛苦努力都是给自己创造条件,自己应该心怀感恩之心不要觉得父母为子女都是理所当然的,要好好孝敬父母关心他们。新的一年祝你尽快把贷款还清,一家人开心快乐过年!


快乐农民头


助学贷款的这些钱,究竟该不该让父母来偿还。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大家反思,想必大家心里的答案是一致的,必须靠自己来还,因为父母本身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才会申请助学贷款供你读大学。可能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刚踏入社会不容易,会帮孩子偿还一部分费用,但这些钱,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偿还一部分。

国家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为了缓解一些家庭的经济困难。在规定的期间还完贷款,是不需要还任何利息的。这对于一些家境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但是大学毕业之后,很多学生便不想自己偿还这些费用,想让自己的父母来偿还这些钱。大学四年下来,学费足足有三四万块钱,这的确不是一笔小钱。对于大学生来说,刚刚毕业离开校园,工作很不好找,刚上班工资很低,这些可以理解。但是助学贷款全部让自己父母来偿还,这未免有些不懂事了。

很多网友透露,有些父母并非真的没有能力支付自己孩子的费用,而是想通过学校这个“绿色通道”,先暂时垫付学费,之后学生毕业独立了,就自己偿还学费。很多家长认为,大学生都已经成年了,应该担负起自己的学费。其实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并不在于少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比较“狠”,因为只有肯对自己孩子下狠心,孩子才能真正地成长。

其实这个世界上,孩子最会对自己的父母察言观色。在孩子羽翼未丰满时对孩子狠一些,孩子反而能更优秀。可能一开始,身为子女并不真正理解父母为何要这么做,甚至一些孩子心里还会怨恨自己父母。但曾经懵懂的少年也会慢慢地被社会打磨成一个成熟的大人,很多坎坷与辛苦,早晚都是要经历的,一件也逃不掉。也许,很多人觉得父母让自己刚上大学就经济独立有些无情,但是我国的法律规定,父母没有义务再为子女的大学买单。

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自己的孩子清楚地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而不是瞒着孩子把苦都默默咽下。身为子女,只有懂得每一针一线来之不易,才会更加明白自己在这个家里的责任是什么。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不过这是有时限的。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不好骗了。小时候告诉他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就可以,慢慢就不相信了。不是孩子不好骗。是父母一开始就选择了欺骗。因此,教育孩子应该坦诚,这对于孩子也是一种尊重。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经济情况,提醒孩子已经长大成年,应该学着独立。这样做,不管对于这个家还是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一般来讲大学毕业后二十多岁,已经成年了,是时候应该经济独立,帮助已经年迈的父母分担经济的压力了。靠自己的人才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置于死地而后生,不对自己狠一把,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所以我认为这个助学贷款应该全部由自己偿还,


阳阳的农村事


对于大学生来说,生源地助学贷款真的是再熟悉不过了,很多大学生在生大学时候都会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因此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便必然会带来一个新问题即还贷款的问题。

但是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很多大学生真的令我有些失望,因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 没有去自己独立偿还这个债务,而是让自己的父母来偿还。

真的是纳闷,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后自己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让自己的父母换还呢?或许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刚刚毕业那里有钱去还呢?经济能力完全达不到要还款的金额啊!!!

我不禁想问这样的理由或者原因合理吗?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吗?你没有经济能力,你还不完?难道你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吗?难道你的工作不发工资吗?难道父母这一辈子都得为你付出吗?所以说那些都不是理由,都是不可以成立的。

真实的情况是,现在的大学生完全没有替父母分担压力的想法,完全是抱着一种我舒服、我惬意就可以的生活观念,根本不会去考虑父母,只顾自己舒服。

同时,有很多大学生开始工作,开始挣工资的时候也不会说是将自己的工资能够拿出来一部分来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庭的经济压力,而是全拿去挥霍了,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当然,这是我看到的事实,或许你会说我建过一些大学生都是自己还自己上学时所欠的所有金额,也是有优秀的大学生的。对。我承认,但是有更大一部分的学生是完全不会这样做的,不还自己的贷款就罢了,居然还会向父母开口,居然还在向父母索取,这样的大学生或许真的是需要认真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在这里我向所有的大学生倡议,在毕业后如果自己有生源地助学贷款,请尽力用自己的努力去偿还自己的贷款,而不是依靠父母,因为你应该开始分担家庭的重担了,你的父母也需要你分担了,他们等这一天很久了,所以请从还自己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始吧!!!


四哥欢乐的一天


上至天文下地理,每天说点有用的,大家好,我是湘西自媒体人“九曲黄河万里沙”,江湖人称“九哥”。



个人认为: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作为称职父母与懂事孩子看问题的角度问题:

一、作为称职的父母来说:

孩子刚毕业,如果没有好吃懒做,能努力工作,有上进心,自己养活自己,没当啃老族,没再伸手问家里要钱,就很不错了,孩子上学欠下的贷款,父母有能力的话,替他们偿还下,以便减轻孩子将来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经济压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二、作为懂事孩子来说:

父母将你养大,已经是对你恩重如山了,父母并不欠你的,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自己欠下的贷款,当然要自己还,因刚毕业,暂时无能力偿还的话,可请求父母资助些,但这笔帐自己必须要认,千万不要认为这是父母的责任。


小结:家庭,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港湾,是讲情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处所。父母对子女,应该是严格而慈爱;子女对父母,应该是孝顺而体贴,有困难,大家一起捧土筑墙,共同面对。只有这样,才称得上父慈子孝,和睦一家。



湘西九哥自媒体


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一无解的题,因为答案是复杂的,人们的看法也是多元的。

你想,为了让孩子上大学,多少贫困家庭,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供儿女上学,那么,家长贷款供孩子上学,也就是自然不过的事了,这是一种亲情,也是一种责任。

再说,三万二千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天下多少父母,即使贫穷,为培养儿女,为了儿女的未来,多少个三万二也付出去了,岂会为了这一个三万二,反复计较是应该由谁来承担偿还的责任呢?

当然,儿女毕业了,出息了,赚钱了,别说一个三万二,再多几个三万二用在父母身上,也是应该的,这也是一种亲情,一种责任。

我反倒认为,把这种问题放在平台上讨论,反而是一种人性的异化,亲情的扭曲,责任的沦丧。

最终只是落得,父母不像父母,儿女不像儿女,纯为一场功利化的算计,生意场上的谈判了。


飞鸟留痕2O16


中国式传统文化,养成更多啃老族群体。离开父母无法承受经济压力!隔代教育严重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