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的孩子不想學習,做作業時總是安不下心怎麼辦?

小豬乖寶


教育孩子都是要以身作則,靠壓、說教和打罵是不行的,甚至適得其反。比如說,如果父母文化水平可以的話,孩子做不出來的作業,父母卻能做出來,而且能夠有多種方法解答,並能舉一反三,衍生出許多類似題目的解答方法,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應該會有幫助;如果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每天只能為生活而辛勤的勞作,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勞動,這樣也許孩子自己會產生壓力,然後父母給他/她鼓勁加油,這樣也許孩子會將壓力變動力,學習勁就會上來了。祝你好運。


拉里雲


我作為一個老師說說我的看法。

你兒子的這種狀態,在我們學校學生身上也不少。

我也常常想,這些孩子是怎麼了?不跟他談學習,談作業,挺好,一談作業,他煩,亂做,老師也煩。

後來我們一群老師在一起聊,就發現這些不願意學習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每天就是學習,做作業,餘下的時間就是玩遊戲,玩手機。即便週末,暑假、寒假也如此。很少有參與實際生活的勞動,所以他們根本體會不到勞動的艱辛,也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在他們眼中,玩遊戲、玩手機和學習這三樣,學習當然是辛苦的,枯燥的。學習哪裡有什麼樂趣?當然就不喜歡跟學習相關的一切。

所以我自己的孩子,我絕對不會讓他只學習,一定會讓他參與與他年齡對應的力所能及的勞動,並且持續下去。勞動和學習並不矛盾,我覺得在認知上是相互促進的。

因此,我的建議是利用一個寒假或暑假部分時間讓他去參與勞動,在這一段時間,按照8小時工作制,每天堅持,讓他體驗到和勞動比起來學習是輕鬆的事。如果他能感受到這一點,我相信他才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以上是我個人想法,希望能幫到你。


一線老師的教書心得


每個孩子的教育與父母習慣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我就分享一下我的辦法吧。

我孩子剛上一年級,因為是單親家庭,我媽幫我帶,我很少在家,他每天放學不寫作業,貪玩,鄰居家孩子和我孩子同班,他也是每天放學就玩電腦,我孩子去他家就在旁邊看著。

最後我就和孩子商量,我也給你買電腦,也讓你玩,但有條件,一,放學後先寫作業,作業寫完才可以碰電腦。(每天作業老師都有發微信群)二,家庭作業必須認真做,不能有錯題,學校不能因為家庭作業被老師點名。三,玩電腦就只能玩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後不能再玩,禮拜天可以兩個或三個小時。

我記得大概一學期,我就把他習慣改過來了,現在孩子都很聰明,多心平氣和的和他溝通,跟他做朋友,別拿出一副老子氣派,你做的不對我就揍你,那樣會起反作用。

上初中後,學習總是在中游遊蕩,有次我就約他出去玩了一天,然後找了個餐廳,父子兩就很正式的聊天,和他談心,最後我說要不給你報個培訓班試試吧,我記得當時他沒答應,一個禮拜後吧,他給我打電話說他找好了補習班,我沒過問那個補習班,為什麼選擇那個,我只說好,多少錢?我交學費。這是給孩子的信任。

第一學期提升不明顯,他好像也有點不想去了,我就不停的鼓勵,終於第二學期堅持下來了,期末考試班級第二名,他成績出來就給我打電話,嘰嘰喳喳半天就說他考的好,做學霸的感覺就是爽之類的,我就靜靜的聽著,最後就是鼓勵及獎勵。

初二的時候,我和他聊天,我說感覺怎樣,他說做學霸可以藐視很多人,學習好的也喜歡和我玩了。我就和他說在努力一把,爭取做到全級前三,他說可以試試,記得初二第二學期末他考的全級第二名,他告訴我他玩的最好的同學都是全級前十名的,(我覺得一起玩的也很重要,學霸在一起討論的是怎麼學習,學渣在一起討論的是段位等級)。我也感覺孩子自信了好多。

這是個人經驗,可以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紅荳相思


孩子做作業總是分心,磨蹭怎麼辦?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聽到客廳有聲音,就馬上跑出來看看;看到桌子上的手機就拿起來玩個不停;窗前有小鳥飛過,孩子就放下作業去看個究竟;父母一會兒招呼喝喝水,一會兒又吃吃水果,磨磨蹭蹭,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撓撓那個。於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就逐步養成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習慣。 上述現象,主要是分心刺激太多,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針對這種情況,致學教育研究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一、消除分心因素,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孩子學習時,家長應當儘量給他創造一個安靜的、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此時家長儘量不要上網玩遊戲,不要給朋友打電話嘮嗑,不要不時地去問寒問暖。如,“你累不累呀”“你要不要吃蘋果呀”,即使是在做家務也要儘量避免發出很響的聲音。 二、與孩子一道商定擬完成的作業與期限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打算做一項工作時,如果規定了明確的任務與具體期限,我們就會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但如果沒有時間限定,我們就會一拖再拖,或者懶懶散散去做。所以,請家長不妨幫助孩子把日常學習任務和自由玩耍分別規定明確時間,確保孩子學習時全神貫注,玩耍時如痴如醉。堅持數月,孩子就會逐步養成專注做事的好習慣。 三、對日常作業進行考試化訓練

考試要求考生在有限時間內快速準確地完成一份試卷,對學生的注意力要求比較高,需要做題速度和做題準確性都很棒才行。要想在考試中勝出,在平時作業過程中,家長要對孩子進行作業考試化訓練,不僅要限定各科作業時間(家長若把握不準各科作業時間,可以事前請各科老師標明時間),而且要消除作業過程中各種可能性干擾因素,如上網、用手機、吃零食、聽音樂等。長此以往,孩子做作業就會保持一種相對緊張的學習狀態,到了正規考試,孩子就會比較適應,不會感到時間緊張,準確率也會有所提高。



魏星河


你好!我是一名從教20年的資深小學教師,同時也是一箇中學生的家長。對你所提的這個問題提煉一下,中間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不想學習”,另外一個就是“安不下心”。其實這兩者是存在一個前因後果的關係。你所說的是上五年級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其實我覺得在小學各個年段,包括初中、高中的學生,都普遍存在你所說的這種情況。在此,我將針對你提出的這兩個方面的困惑,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解答。

明確學習目標

五年級的學生屬於小學高年段了,已經快到畢業的年級了,他到現在都還不愛學習,說明你的孩子對於學習缺乏明確的目標。和其他很多厭學的孩子一樣,他可能認為自己是為家長或者為老師學習的,而不是為自己學習的。在他的心目中,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可能就是在老師的要求,父母的命令下才做的事情,學好學壞,對自己也沒有多大關係。

針對這種情況,作為家長,應該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幫助孩子樹立清晰的學習目標。不需要給他樹立多麼遠大、高尚的學習目標,至少要讓他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以後成長、進入社會更好生活的一種起碼途徑。青少年時期不好好學習,不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技能,長大以後既不能養活自己,也不能報答家人,更不能對社會做貢獻,基本上就是一個閒人,甚至廢人。所以學習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端正學習態度

在我看來,學習態度包括作業是否保質保量完成、字跡是否書寫工整規範、上課是否認真聽講及積極動腦、課堂中是否能合作探究、學習後是否有及時而深刻地反思,書本保管是否整潔有序、難題是否敢於探索挑戰等。綜上所述,如果各方面都表現突出,那麼說明你孩子的學習態度才是端正的。

當你給孩子確立了學習目標以後,他的學習就有了一定的方向和動力。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能安安心心,紮紮實實地學習。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讓他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那就是在學校要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遵守各項紀律,取得良好成績,等等。

現在有不少學生在學校學習,可能也是在按部就班地上課、做作業,但往往是出出工不出力。始終有一種惰性,顯得很懈怠,總是被動地被老師和家長推著走。一定要讓他發自內心的有願習學、想學好的這種態度。這樣,即使沒有父母和老師的督促,他也能夠自覺地去認真學習,並取得較好的成績。

矯正作業習慣

關於你家孩子作業不能安心去做,其實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他過於心浮氣躁,不想靜下心來去耐心地思考,認真解答這些題目。第二點,可能就是他基礎知識比較差,做起作業來有相當的難度,所以他覺得很為難,同時又怕吃苦,於是就消極怠工。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一方面要積極鼓勵他,對他會做的、做的正確的題目給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針對他有難度的題目,給予講解,或者幫助他查閱資料,尋求答案。如果他能夠在你的協助下順利做出來,就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自然不會把做作業當作一種頭疼的事。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可能家長或老師佈置作業的量比較大,使孩子感覺到難以完成,內心存在牴觸情緒,也不想心甘情願地去做。所以要適當的考慮孩子做作業的時間、作業題目的數量和難度,在這方面儘量做到比較平衡、合理,讓孩子樂於接受,易於達成。以上三點回答,沒有高深的理論,謹結合自己從教的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提出的這個問題能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備註:以上圖片,均為原創,來自我的班級群。)


王老師語文微課堂


學習方法很重要

常聽見家長說:“你要認真!”你要拿好成績!””你不能粗心!“做完要檢查!”

但至於要如何做到,家長卻常常置之不理,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家長又開始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認真,為什麼不仔細,為什麼不好好檢查?”然後,父母的教育就終止了,等下次類似的情況發生,父母又重複童同樣的做法。

孩子真的很冤枉,如果一個士兵,只被告訴槍是什麼構造,卻從未被教過如何瞄準,如何射擊,卻又抱怨他總打不準目標,就是毫無道理的。一個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並非僅僅要學會認字和計算,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因此,家長不要只問孩子要結果,要學習好,要認真,如何讓如何。其實,更重要的是耐心引導還,讓她輕輕的踏上通往這些目標的道路。比如,低年級的孩子,考試的時候常常會有不看題的現象,有的時候是因為粗心沒看見,有的時候是因為做這道題的時候覺得有些難,本來是想做完試卷再回頭做。結果回頭就給忘了,再加上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沒有養成獨立檢查的習慣,結果常常因為看題而丟分。家長看到這樣的試卷,尤其是發現孩子丟的是會做的題的分的時候,往往就更生氣上火了。這時候家長除了責怪孩子粗心或提醒他下次要認真檢查,就再沒下文了。實際上在這個時候,你對孩子提出如何避免粗心和如何檢查試卷的任務,在他沒有這方面的訓練之前,出錯是不可避免的。

“作業做完了嗎?”這幾乎是家長下班回家見到孩子後的第一句話。他凝聚著父母的許多希望,又包含著不少焦慮。

適當的做作業是有必要的。問題是有些孩子討厭做功課,家長督促太嚴,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之間做法看法不一,更為家庭增添煩惱,這個頭痛的問題是折磨著不少的家長,他們對自己的孩子說“我跟你一起受罪”

要正確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具備科學的方法:

有的話天天說,卻不一定有效果,如果你公司的老闆在你每天下班的時候在門口問每個人:“今天的任務完成了嗎?”你一定很不高興。這和一回家就問孩子功課引起的心理反感,恐怕差不多,為什麼我們不問問“你今天什麼可上的最有意思”“你向老師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班級裡有什麼新鮮事?”加入我們對孩子的精神生活表示漠視,缺少起碼的關注,只會查列成績,長此以往,孩子的熱情和求知慾望就會減退,學習日益被動,關於這一點,國內外不少心理學家早已告誡過老師與家長,同時,對孩子的精神生活缺少關注,還會造成兩代人感情上的隔閡,而感情一旦淡漠,心靈就很難溝通了。

有些話孩子聽不進去,可能是道理過於籠統,如果把道理說的具體一些,效果會好一些。

艾賓法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速度並不均勻,開始學習後的第一天遺忘的最快,可能遺忘60%,以後則遺忘變慢,因此在學習的當天及時複習加以鞏固,對提高記憶效率將事半功倍。家長可把這個道理,結合作業用通俗的語言講給孩子聽,讓他們親身體驗,讓他們切實感到及時完成作業的好處,從而自願接受作業。如果只是籠統地將學習的目的和對待作業的態度,甚至施加壓力,效果都不會很好。

在兒童的學習動機中,興趣該佔很大的比重,可以引發奔放的熱情。人類文明史上卓有建樹樹的偉大人物。對此都有深切感受,家長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做作業時,不時會閃現興趣的火花,家長要善於捕捉並及時助熱,小學作問造句,可以幫助孩子創設一些有趣的情景等等。只要多加留意,這樣的機會很多。

大人尚能關注真理,何況孩子求知呢?愁眉苦臉是什麼事也做不好的。有些家長將一味宣傳苦讀的文章給孩子秀,而且似乎越念越高尚,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在力求愉快的進行工作,我們為什麼要使孩子認為讀書做作業是苦呢?

家長在不懈的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應當勸阻孩子不要經常挑燈夜讀,在肯定其熱情的同時,要講清危害。如果仍未及時完成,家長還應協助他們消除內疚感,使其心情多雲轉晴,在他感到愉快的同時,在不失時機的鼓勵他攻一下。

會有一天,像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學校所規定的作業會被當做一種禮物來接受:那時,爸爸媽媽們透著孩子興致勃勃的做功課露出欣慰的笑容。。。。。,這不僅僅是一種美還家庭的理想。

2/3

興趣是愛上學習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聽起來毫無新意,但它的確是一句真理。

現在許多孩子對學習都沒有興趣,包括成績較好的學生,孩子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除了懶散外,還有很多,如學習形式單調,學習時間過長,遇到難題無法解決等,求知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本途徑,而追求快樂又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用因為求知而被剝奪了快樂。,在苦學的狀態下學習,缺乏認識的需要,他們便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往往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是無法體驗成功的快樂的。因此也就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比如,對於一個完成家庭作業有困難的孩子,父母不要老是說他笨,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做幾道容易的題,讓他能親而輕而易舉的完成,當孩子做的很好的時候,父母應該表揚,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然後,父母再調整作業的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家庭作業。

把孩子的興趣引到學習上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怎樣處理學習與愛好的關係是許多孩子的難題,因為孩子的自制能力較差。孩子愛看課外書是一個良好的習慣。課外書能夠讓孩子學到許多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但是,如果孩子主次不分,無節制的的看課外書,甚至有意逃避正常的學習,這是不利於孩子的發展的。孩子無節制的看課外書是因為孩子的自制能力差,因此,如何讓孩子處理好課內學習與課外興趣的關係需要父母的幫助。

興趣愛好者是孩子課外的精神寄託,父母不應該剝奪孩子的權利,尤其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顯示出自利的精神,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把握,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孩子已經有了自主能力,只要孩子能夠把握好學習與興趣的度,父母要多鼓勵,多表揚孩子的這種處理能力。強化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和對自己認可,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更好的處理。

父母要有意識的淡化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再鼓勵孩子發展興趣愛好,當然也不該過分限制,例如:當孩子看課外書已經影響到學習時,父母就不要鼓勵孩子看態度的書,讓孩子明白書籍要有選擇的看。有些書有啟迪作用,但是有些書則可以看,可以不看。因此父母一方面要稱讚孩子的學習精神,一方面要引導孩子讀那些有啟迪作用的書籍,最好與學習內容相結合,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雖然知識越多越好,當有些知識也不用過多的瞭解。只有做到學而有用才是最好的。這樣把孩子的興趣逐步地引導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

讓孩子決定自己的興趣。

中國的父母在一起談論自己的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問:“人家的孩子這次考多少分?”見到孩子總是喜歡問:“今天有沒有聽老師的話?”而美國的父母在問孩子時候則說“今天問了老師什麼問題?有什麼新發現?“儘管孩子只是學會了簡單的搭積木的方法,但是,聰明的美國父母卻善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位教育家說過:”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並不是由於他們與生俱來具有很高的天賦,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幼年的時候的興趣和熱情的幼芽沒有被踩掉,並且得到了保護和順利發展的結果。“也許很多父母會感慨:“我們家孩子真是沒治了,對什麼都沒有興趣。”生活中有些孩子確實不論幹什麼總是提不起興趣。整天稀裡糊塗地過好日子,這樣的孩子確實讓父母很擔心。但是,這種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的孩子比較少見,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有些孩子喜歡畫畫,做手工,有些孩子連續幾個小時觀看動物而不厭煩。有的孩子喜歡看動畫片,有的孩子喜歡研究機械等。父母的職責就是要仔細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併為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孩子能夠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當孩子們專心致志的投入到他所喜歡的活動中去的時候,他就會熱衷於這項活動,並從內心充滿成就感。如果這項活動能不斷帶來成就感,孩子就會越來越產生興趣。從而表現出別具一格的才能,難能可貴的是,這種才能不是與別人比高低的結果。而是孩子再反覆多次的主觀體驗中累積而產生的。

人得興趣是在生活實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同樣要在學習中培養。沒有天生就對學習感興趣的孩子,也沒有天生就對孩子不感興趣的孩子,孩子不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學習上,而對孩子的興趣橫加干涉,從而讓孩字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

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一對兒女進了教育家的辦公室,他認為兩個孩子都不是他希望的類型。他的兒子,身材瘦小,對父親希望他參加體育運動,他兒子不感興趣,更願意吧時間花在電腦繪畫上,而且,她在這個方面也確實顯露出了才能。相反,這位父親希望他的女兒能夠文文靜靜,但是,但是他的女兒卻痴迷與體育運動,對父親希望她好好學習卻一點也不感興趣。

這位父親花費了很長時間和很大精力,試圖讓兒子喜歡上體育運動,讓女兒喜歡上學習,但是,結果卻總是與他的希望相反。孩子們感到非常沮喪,這位父親也倍感勞累。

聽了這位父親的講述,教育專家對他說:“那就孩子自己決定他想要做的事情吧”

其實這位父親的問題就在於,他不應該強迫孩子做他不感興趣的事情,無論是學習還是運動,只有孩子願意,有興趣去做,他們才能夠真正獲得樂趣,並不斷進步,可見,父母應該防守讓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讓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作出一點成績。

3/3

消除孩子對學習的恐懼

孩子厭學問題,似乎最近幾年才走進人們的視線,但是卻儼然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已經認識了孩子厭學的嚴重*,並努力改變,從過去一味的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開始認識到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幸福的原因大多相似,不幸的原因卻各種各樣,要想徹底消除孩子對學習的恐懼,最重要的是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害怕或者不喜歡某個老師。曾經有個孩子,以前很喜歡數學,但是有一次數學測驗不理想,老師把她驚叫到辦公室,談話中老師說了一句:“我教數學教了十年,就是沒見過你這麼笨的。”結果從那以後,這個孩子只要一上數學課就緊張害怕,成績也越來越差,以至後來只要哪天有數學課,孩子就不想上學。這個例子非常典型,在學校中經常會出現,儘管這種後果是教師素養不夠造成的,但畢竟西安市中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家長有的時候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

當這樣的事情出現在孩子身上時,家長首先應該找到任課教師,和老師把孩子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溝通,如果老師意識到自己一句不負責任的話造成孩子的心理恐懼,而且對此感到內疚,那麼老師一定會配合家長轉變孩子的這種恐懼心理,而且很快就可以改變孩子的心理狀況。但是,如果家長去和老師溝通的時候,老師堅持自己的行為沒有錯,或者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言辭激烈,引起雙方在態度上的相互牴觸,這時候通過溝通的方式讓老師去改變孩子的心理狀況就不太現實了,不僅如此,情況可能會更糟糕,家長這時候必須要和學校交涉反應情況,通過校領導來干預老師的行為。

如果從老師的方面沒能夠很有效的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那麼家長一定要這樣去做。家長通過各種渠道去尋找一位有愛心的數學老師,請這位來給孩子做家教,並且把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與此同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媽媽給你請了一個真正優秀的老師,他看了你的卷子和作業覺得你很聰明,很有潛力,之所以成績不夠理想是因為以前你們老師教得不夠系統,以後,你跟著這個老師學一定沒有問題。。“通過這樣的開導方式,家長能夠解決的系在孩子心中的死結,而一旦孩子的成績真得出現明顯的轉變之後,孩子的信心就會倍增,甚至有些孩子又看到自己的能力,會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數學,給自己的老師看一看。

總之,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記住,一定想辦法給予孩子幫助。否則,一方面孩子會感到自己無助,另一方面,孩子會在心裡上增加了對老師的怨恨,這些都是無助與解決問題的。家長在孩子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應該是積極樂觀的態度,要對孩子進行充分肯定,安撫孩子受傷的心,同時家長積極著手通過上面的幾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某一學科學的不好,讓孩子產生恐懼

幾乎每個孩子至少有一門或一門以上的學科是他害怕學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感覺起來吃力,尤其是當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學的挺輕鬆,而自己感到很費勁的時候,孩子更容易產生恐懼的心理,孩子越怕,越想躲得遠遠的,久而久之,成了惡性循環。

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靠家長的說服,鼓勵,效果都是不明顯的,因為鼓勵只會帶給孩子一些短暫的安慰,並沒有給孩子真正的辦法,當孩子鼓足勇氣面對挑戰的時候,一旦失敗了,孩子的這種害怕心理會進一步加重。所以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必須藉助外力,要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輔導。家長首先要問孩子在這一些學科中,那一部分是最害怕的,怕哪裡,就從哪裡開始,不要泛泛地對待。比如孩子怕數學,家長就隨便找個數學輔導班去上,也不管這個班的學生程度怎麼樣,也不瞭解這個班重點教哪些內容,這樣的話,孩子上幾次課之後,如果感覺沒有效果,孩子反而放棄努力,會對自己失去信心。

最好的辦法,家長給孩子選擇專題輔導班,建議家長按照專題來給孩子補習,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把精力集中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上,一旦突破了這個主要問題。就會給孩子解決整體問題帶來機會。

家長的過高期望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

現在有許多成績優秀的孩子中,普遍存在一種來自外界的壓力,由於成績好,老師經常在班上表揚,也經常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家長更是鼓勵,而且把孩子未來的目標定的很高,周圍的叔叔阿姨也少不了誇獎,孩子就這樣被周圍的大人給推到了高高的位置,孩子都不能夠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大人說的那麼優秀,只是認為自己的每一次考試應該很優秀,否則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形成這樣心態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上面那個孩子的問題。一旦一次成績不理想,就會緊張,而緊張又會帶來第二次失誤,失誤的次數多了,孩子的信心就會動搖。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害怕再次出現失利。

從上面的分析,家長們能夠看到,儘管鼓勵孩子表揚孩子是應該的,過高的期望就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孩子會感覺自己的成績只能上,不能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每個家長都把浪尖上推,又真正能有幾個孩子能夠呆在浪尖上不掉下來呢。

留給孩子一點空間,讓孩子知道能夠在班裡名列前謀,就已經是很大的成就了,沒必要一定要去爭第一名,一定不要讓孩子去背這個包袱,那隻能抑制孩子的積極思維,對孩子的學習沒有任何好處。





曉小飛


首先,我現在也是一個大學生,但是對於你家小可愛的話,應該還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問叔叔(阿姨)一個問題 : 你瞭解你家孩子嗎?你知道你家小可愛的興趣愛好嗎?或者從另一方面來說,你瞭解他的不足之處或者是什麼原因造成你家小可愛不想學習的?

其實一個小孩子一方面心思不會像我們成年人一樣緊密,可能有些孩子並不喜歡學習,但是他們都會有一個自己愛好或者擅長的東西,而作為家長,要學會去尋找、發現、並延長這個萌芽的希望,或許對於孩子來說,他會很希望可以發展這一技之長,並很認真地學下去,最後獲得努力的戰果。

從本質上來說,在童年裡,小孩子一般都喜歡貪玩兒,如果確實像你說的那樣,說了他會懂會明白,但一過去了就都忘了的話,你可以抽個時間跟他坐下來好好地談談,問問他內心的想法,是不喜歡學習還是老師方面的問題,因為成績和注意力跟老師都有關係。如果他說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管是什麼,你可以儘可能地去實現他的夢想,或者這個愛好就是他學習的動力。而且不要去打斷他的愛好,那樣的話,他會更加反感的。

作為家長,在另一方面要懂得去走進孩子的心裡,去感受一下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時一個突破口,一旦你不瞭解他,只是慣性地吵罵孩子,他的內心會很難過,有時候這種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卻是負面影響,他會收到極大的傷害,甚至他會放棄學習,成一種逆態度的想法。多瞭解他的愛好,開發他的大腦,讓他去嘗試他自己所愛好的事物,這可能會改變他的現狀

最後希望你家小可愛能夠改變現狀,找到他自己喜歡的事物並去努力完成,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楊瘋子


你好!

五年級的孩子應該11歲了,TA通過學習,此時會有自己的想法與主見了。而孩子的黃金教育期是0-13歲,這個階段孩子們還比較依賴於家長,所以我們自己不要亂,應多與孩子溝通、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情況,爾後“對症下藥”,還是有機會、有辦法讓孩子迴歸正常、變的優秀的。

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其實孩子很聰明,而是家長沒有很好地、智慧地去引導造成的,而且作為家長的你還愛亂給孩子貼標籤!好孩子是誇/鼓勵出來的,不是打擊出來的——孩子的心理純淨,天生善良、向上、愛好,你地多鼓勵他——他哪方面不行你就誇他行,而且誇不能泛泛地誇,一定要言中有物,孩子才會信服。誇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孩子真的在朝著你誇他的方向進步!

幫孩子建立起好習慣吧,針對孩子目前的情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進行:

1,給孩子做學習作息時間表,母子共同制定,監督遵照執行;

2,平時媽媽應認真陪孩子。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陪他寫作業、玩耍、談心聊天……總之,要向與朋友相處一樣去高質量地陪他!

3,孩子在學習時,媽媽/爸爸要做到率先垂範:孩子寫作業或讀書時,家長搬個凳子坐在他身邊,靜靜地坐在那裡看書、寫字、做事情!千萬不要自己一邊玩手機遊戲或看電視,一邊大聲吆喝孩子快點寫作業。

身教>言傳。

4,給孩子養成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做固定的事情的好習慣、沒事看書的習慣。好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讓他終身受益;

5,當父母的,要多給孩子傳遞正能量,我們自己要正念、正言、正行:存善心、說善言、做善事。

我們在孩子面前說話時一定要注意不說髒話、帶有江湖習氣的話。

6,每週設一天互換角色日,到這一天,讓孩子做家長該做的事情:買菜、燒飯、打掃衛生、洗衣服……多讓孩子體驗自己的工作,多做家務,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就會了解做好一件事情的不易 ,會從心底升起對父母的感恩心。有了這份感恩之心和對工作的敬畏之心,孩子自然會珍惜學習機會,好好學習的。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願改變的心!

如果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有磨蹭的現象,請參考我的“孩子寫字慢的應對之策”之實戰篇。

希望能幫到你![祈禱]



落雨成詩2020


這個年齡的學生普遍都存在這些問題,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強烈、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時期,尤其是男孩子。再加上孩子的判斷與篩選能力有限,無法將注意力與精力投入到那些“應該做的事情”上面。比起玩耍,做作業與學習對他沒有絲毫吸引力。只有激發他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才能逐漸讓他在學習上投入注意力與精力。同時,還要對他的學習活動進行管理與引導,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議您帶孩子到咱們學校來,我們專業的教育諮詢師通過對他全面系統的測評,瞭解他先天具備的智能結構、興趣傾向與性格特點,找到一條最為直接、有效激發他學習興趣的渠道;並針對他“個性化”的特點與需求,設計適合他的輔導方案。在輔導過程中,除任課教師輔導他學科知識之外,學習管理師還要結合他的興趣與性格輔以相應的情緒調節與習慣培養。通過系統的輔導與訓練,促使孩子在成績與能力上都得以提高。


回家路上是否有你


你這應該是開始沒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吧,如果一開始的習慣沒有養成,在以後的學習中只能花大量的精力來應付孩子的各種問題,

我覺得,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起,家長就要花一定的精力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天孩子放學後,要讓孩子養成先做作業的習慣,家長要儘量抽時間與孩子一起完成作業,先讓孩子講述老師今天所講的內容,但要告訴孩子是教爸爸媽媽學習,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就會有興趣了,然後與孩子一起完成當天的作業,並一起被市、默寫、聽寫、速算、背九九表等,然後與孩子一起預習第二天的課程,目的是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基本上應該持續三年,三年後,孩子的學習習慣基本定型,家長就可以很輕鬆的不再過問孩子的學習了,只是偶爾問問就很輕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