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養老保險在繳費過程中提高繳費指數,養老金會如何提高?

鵲·鷂丶


在同等條件下,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越高,那麼退休後養老金肯定也會越高,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可以具體計算一下影響有多大!

我國退休以後的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的。


其中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這個公式裡面沒有繳費指數,因為繳費指數等於繳費工資比去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我們將它替換一下,就成為下面的公式了: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假設老王工作35年,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6000×(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35×1%

=1050×(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假如一直按照100%的繳費指數,那麼老王的基礎養老金是2010元,如果一直按照300%的指數繳費,那麼老王的基礎養老金是4020元。

而如果是之前按照較低的指數繳費,後面有所提高,那麼就必須將每年的繳費指數加起來,最後除以繳費年限,得出平均的繳費指數,再進行計算。

所以,對於基礎養老金而言,提高繳費指數會提高養老金金額,但並不是300%的指數基礎養老金就是100%的3倍,而是會比這個倍差更小一些。同時,基礎養老金受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影響是很大的。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因為每個月繳納養老保險時,都是將繳費基數的8%存入個人賬戶。所以對於同一個人來說,如果一直按照300%的繳費指數繳納養老保險,相比繳費指數100%,每個月進入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前者是後者的3倍,那麼退休以後每個月領取到的養老金自然也是同樣比例的差距,而不會像基礎養老金一樣會明顯減小。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從這個角度提出問題的的確很少,願意與大家一起來分享我的觀點。

第一,什麼是繳費指數?

在職工養老保險中,除了繳費基數外,更重要的就是繳費指數。繳費指數就是根據繳費基數來確定的繳費比例。目前在我國的職工養老保險中,繳費指數分為三個等級,即300、100、60%,部分地方還有80%,還有40%的等,但多數地方都是三個繳費檔次來辦理的。比如300%就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或是社平工資的3倍來繳納,100%就是按照繳費基數100%來繳納,如果本人實際工資高於社平工資的3倍,只能按照社平工資的3倍來繳納,這就叫社保繳費的封頂,目的是防止養老金的差距過大。所以,即使你拿年薪,每月實際工資超過社平工資的5倍甚至10倍以上的,還是隻能按照社平工資3倍來繳納。

第二,繳費指數是如何確定的?

由於職工養老保險包含在崗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兩個部分,所以對繳費指數的確定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單位在崗職工的繳費指數,主要還是由用人單位班子成員進行研究,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進行充分的的討論、公示後報當地社保部門審核後執行,一年可以變更一次繳費指數;靈活就業人員可根據當地社保部門每年公佈的繳費檔次,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進行選擇,每年也只能選擇一次。

第三,提高繳費指數養老金會提高嗎?

提高繳費檔次,養老金肯定是會提高的。比如按照每月5000元作為繳費基數,繳納300%的,相當於按照15000元來作為繳費基數;按照60%來繳費,相當於按照3000元來作為繳費基數,差距為5倍。在計算退休金待遇時,繳費指數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計算基礎工資時,平均指數化工資佔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比例係數就越高,所以基礎工資也就越高;二是在增加個人賬戶養老金方面,由於最高繳費指數與最低繳費之間相差了5倍,計算到個人賬戶的總額也要增加5倍,每月平均所得也會高出5倍。,綜合所得養老金部分也就高出5倍。比如一個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的人,在同一統籌區內辦理退休,繳費基數都一樣,繳納60%的人,養老金在每月1000左右,繳納300%的人,養老金就要在每月5000元左右。

總之,在養老保險繳納過程中,不斷提高繳費指數,今後的養老金就會越高,這是社保繳費原則,即“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在養老金計算中的具體體現,這也是現在為什麼退休人員中養老金還有一定差異的根本原因。


幫兄愛唱歌


樓主你好,職工養老保險在繳費過程中提高繳費指數養老金會如何提高呢?首先我們知道養老金的這個計算方式主要是三大條件來決定的,第1個條件就是參保年限,參保年限越長的個人,那麼就可以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

第2個條件就是自己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也就是說如果說你能夠提高自己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那麼相應的養老金也會是有所提高的,這個平均繳費指數是計算養老金的一個重要條件。第3個條件就是你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來決定的,也就是說你退休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如果高的話,那麼實際上你所獲得的退休金相應的也會增加。

如果你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比較低,那麼你所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會相應的有所影響,也就是會比較低!那麼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計算養老金的過程中是取決於你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也就是說你不能說我只提高了一年或者兩年的一個繳費指數就可以了,並不是這樣子的,必須要全方面的,很多年都提高自己的繳費指數,那麼最終才會計算到你的平均繳費指數,這個繳費指數提高,才對於自己的退休金有幫助。


懂社保


很多人都知道養老保險的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意思,自然是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繳費基數怎樣影響養老金待遇呢?

繳費基數能夠提高繳費指數

繳費指數的計算:我們當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就是我們當年的繳費指數。

複雜的繳費指數:以北京市的社平工資為例,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是8467元,而2016年是7706元 。

我們的社平繳費基數實際上都是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因此2018年的社評繳費基數就是8467元,2017年是7706元。

如果我們2017年繳費基數是5000元,5000÷7706約等於0.6488,也就是說2017年繳費指數等於0.6488。

2018年繳費基數是5000元的話,5000÷8467約等於0.59,這實際上是不對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不得低於60%,也就是說當年繳費指數不得低於0.6。這樣我們至少就需要按照5080的繳費基數繳費。

實際上,北京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指數可以達到0.4,但是按照國家要求,將在2020年之前統一到0.6。2019年7月1日開始,靈活就業人員最低繳費指數將提升到0.46,2020年7月1日開始將提升到0.52,2021年7月1日開始全部統一到0.6。

如果2018年我們不按照5080元繳納社保,而是按照8467元繳納社保,這樣2018年我們的繳費指數就可以提高到1。

提高繳費指數養老金如何變化?

實際上我們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北京市在1998年6月以前的繳費年限,會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不過現在繳費,跟以前就沒有關係了。

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通過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最終受影響的實際上是平均繳費指數。但是由於牽扯進繳費年限,實際上我們基礎養老金相當於每一年繳費產生的基礎養老金的總和。

繳費指數0.6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待遇是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指數一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待遇是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提升40%的繳費指數,能夠提升0.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還是跟個人賬戶餘額和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有關。

按照8467元繳納社保,每月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數是8467×8%,每月是677.36元,一年累計8128.32元。

按照5080元繳納社保,每月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數是5080×8%,每月是406.56元,一年是4878.72元。

正好相差40%。

只要我們未來退休年齡是一樣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差距跟繳費基數(繳費指數)的差距是比例完全一樣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相差40%,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就相差40%。

其他養老金待遇的影響

另外,我們提高實際繳費指數,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過渡性養老金。不過由於是平均值,再加上以前的繳費年限比較久遠,影響一般不大。

除此之外,退休以後我們每年會根據國家統一的通知調整養老金。一般會有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掛鉤調整會根據養老金水平進行掛鉤,一般養老金水平越高,增加的錢數越多。

綜上所述,其實只要繳費基數(繳費指數)越高是一定的,只不過並不是完全按照比例增長而已。

原因是我們國家用制度保障大家的收入水平,不能保障我們的養老金待遇跟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一樣快。任何投資理財方式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但是首要保障的是低繳費水平人員的待遇。因此,也可以說養老金有一部分功能就是調節社會收入分配差距。

同時也希望大家的養老金越來越高,能夠滿足我們的生活水平需要。


暖心人社


這不是說根據當地的上年平均工資水平而定嗎,還說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