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如何能够快速掌握?

书香苑360


学习书法没有任何捷径,也没有任何快速掌握的方法,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找对老师!



刘坤书法诗词


说到快速学习书法,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先说一下毛笔字的练习,做为一个70后,当时练字的时候,家中是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买纸笔的。 就连用旧报纸练字也是一种很奢侈的事情。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平房屋顶的水泥面上练字。夏天,头戴草帽,手拿一支毛笔,端着一杯水,在水泥房顶上尽情的挥舞着毛笔,大胆的写,把自己对笔画的认识,理解都表现出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让我学会了怎样用毛笔的技巧。毛笔字的“笔感”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出来的。想想就痛快,在那个时候,自己想怎么写就怎样写,因为是在夏天,这个字都刚写完,那个字就干了。当然,现在是条件好了,我们可以用“毛边纸”来练习毛笔字,但是一定要勤奋,多练,勤悟方是捷径。

再说一下练习硬笔字,在练字的时候我们找来一个方格本,一笔一画认认真真的练习,这样,特别容易让我们掌握字的结构,只要认真观察,用方格本练习也是一个不错的捷径。

平时在练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认真观察,勤思考,“发现笔画之美,领悟结构之妙”,在具体书写的时候,把自己对笔画的理解和对结构的认识表达出来,把自己对每一个字的认识表达出来。

再说一下章法:我们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写得很漂亮,但是在组成文章的时候不能各自为政,要通篇考虑,该收的收,该放的放,要注意和谐。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要扬长避短,相互包容,才会和谐。这样我们写出来的字,整个篇幅看起来才会美观。

其实,练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国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蕴含了太多的中国智慧。“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有太多的词来形容中国汉字的美,和中国人的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真正了解了中国汉字,你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所以我们每个人才会有那种深入到骨子里的民族自豪感。


长青硬笔书法课堂


先说一下毛笔字的练习,做为一个80后,当时练字的时候,家中是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买纸笔的。 就连用旧报纸练字也是一种很奢侈的事情。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平房屋顶的水泥面上练字。夏天,头戴草帽,手拿一支毛笔,端着一杯水,在水泥房顶上尽情的挥舞着毛笔,大胆的写,把自己对笔画的认识,理解都表现出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让我学会了怎样用毛笔的技巧。毛笔字的“笔感”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出来的。想想就痛快,在那个时候,自己想怎么写就怎样写,因为是在夏天,这个字都刚写完,那个字就干了。当然,现在是条件好了,我们可以用“毛边纸”来练习毛笔字,但是一定要勤奋,多练,勤悟方是捷径。


涛锅a


简单说一下我个人当初学写毛笔字的情况吧。小学六年级时突然很喜欢书法。在妈妈的支持下我根据姥爷的指导三块钱买了一支羊毫,五块钱买了一块砚台,一瓶一得阁墨汁,一本描红。我两个表弟受我的感染也各自买了一套文具。我们仨就一起在姥爷家练。我想我自己是真喜欢的,练得很认真,写一笔是一笔,从不在写好的但不完美的笔划上修补。老三比较爱取巧,遇到写得不完美的地方就要描描补补。老四和我一样,写过的从不描补,但他似乎不像我这么喜欢。一段时间描红练下来,手不像刚开始那样抖了,对大多数笔划的控制也好一些了。这段时间,老三总能得到家里长辈的表扬,我和老四则只是练。练了几本描红后,我开始买了大楷本,借姥爷的《勤礼碑》开始临帖了。老三和老四看到我临帖他们有点急了,也弄了本子开始临。但慢慢地他俩就放弃了。只有我是真爱。姥爷原来的大班授课就成了和我一对一的授课了。不过,虽然姥爷的字写得真漂亮,但他不太会教,只是在大的原则上给我一些指导,大多数时候我只是自己摸索。他教给我的有颜体的起笔藏锋,运笔中锋,捺画雁尾等等。他跟我说学字别急,先好好练楷书。但十几岁小孩子哪能沉得住气……楷书刚练出一点样子就急着想练行书和草书。所以那个时候除了我大楷本上的颜楷外,常能见到旧报纸上我没人指导乱临的《十七帖》、《书谱》、《古诗四帖》、《圣教序》等等。直到现在,我的水准也就是能在过年时写颜楷的春联。而从初三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因为课业繁多,参加工作以后直到现在,因为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好好练字。虽然练得少,但读帖很多,眼光也渐渐开阔了一些。小时候很容易被行草作品吸引眼球,现在则常能体会到楷书、隶书的美。现在,身为一个三十多岁已成家的人,回想从我懂事起就看到姥爷每天十几页几十页大字颜楷的功夫,一直到他去世,心里真地满是敬佩。可惜现在手头上留下他的遗迹,却只有他临的《右军草法至宝》。


一树梅花香


我也是刚刚学习写毛笔字不久,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要有发自心底的那种喜欢,是自己真正喜欢书法,真心的爱好毛笔字,这样你才会铺下身子好好对待每一笔。因为写好毛笔字除了好的老师的指点外没有其他捷径,从古至今唯一的出路就是多练,你想练上几天就能写好毛笔字,我觉得那是天方夜谭,毛笔字不光是写的规矩就好,还要有韵味在里面,有你自己的气质在里面。


纳卡茶业


70年代,我还是小学生时,喜欢上了隶书,就靠临帖自学隶书,后来又喜欢上了行书,也是靠临帖自学,从小学到高中,我的书法在学校有了点小名气,后来参加工作,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系统和县里展出获奖,书法零基础也可以自学成才的。



我是自学书法的,分享我的个人经验。

首先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因为喜欢很重要,自己都不喜欢的字体怎么可能有耐心学。

每天抽个一小时半小时的临帖,临贴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先通临十多遍,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熟悉字帖内容。

基本笔画

练习基本笔画,这点很重要,每个字都是由不同的笔画组成,只有基本笔画基础扎实了才会不惧写任何字。

基础笔画也是有字帖的,包括写法用笔都是有讲解的,新手一定要每天坚持临一遍基本笔画,一遍是指达到自己要满意,有句话叫悦人先悦己。

单临

单临是指每天只练习一个字或者几个字,尽量做到形似 。其实能写好一个字,就能写好下一个字的一部分或者更多。时间长了自然能写好所有字,这就是功到自然成。

结体

结体是一个字写完的最终提现,这个字好不好看取决于结体。当基础笔画扎实了,只要认真观察字帖,做到形似是不会很难的,我们之所以写的不像,主要是基本笔画写的不好,出现扭曲变形等等。结体我建议先练小字,字小更容易掌握结构。可以大量的练习小字来达到结体形似。

书法是没有捷径的,一百个老师,一百个都会这样说,所谓的捷径只是找到正规的学习方法,少走弯路,很简单的列子,比如写个树勾,自己琢磨也许几天都写不好,看别人写几遍,在加以练习就掌握技巧了。

选自己喜欢的字体,苦练基本功,戒骄戒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练好一个字体我觉得就很不容易了,当然书法想有突破,故步自封是难以成大家的,当一种字体难以进步的时候不妨临临其他字帖。看看别人写字视频,多多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蜕变的效果,行成自己的体。

爱好书法,学习书法。

祝:大家都会学有所成。


静心练字


书法是中国人的心画,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是玄妙而艰深的。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功夫是练出来的,找对方法很重要。

 

学习书法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古人学书法有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从楷书的基本笔画入手,一点一横,都需要认真的练习。从“永字八法”的八种笔画“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开始练习。

 

其次,要懂得书理。书品如人品,人正则书正。明代项穆就曾由“心正笔正”提出正心-正笔-正书的书学次序,通过“笃行”达到“深造”,书法就可以出新意、妙意、奇意。书法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唐穆宗问柳公权说“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得更加完美呢?”柳公权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只有先“正心”才能在书法造诣上有进步。

 

最后要专一,找一个大家的书法字贴临摹,而且只取一家,决定自己练字的方向后就坚持练习,力争持续进步。古人云:大字以顔为法,所以建议初学者从顔楷或柳楷入手。原因如下: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用楷书所书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可以选择比较端庄遒劲的《颜勤礼碑》以及在天宝十一年书写的《多宝塔碑》来临摹。

 

而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融会自己新意,自创"柳体"楷书 ,他的字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可以选择其碑刻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摹。

 

“要成功,先用功”,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欲望暴涨,使人产生一种浮躁的心态,急于求成,想方设法地快速达成自己的欲望,这在书法上不值得仿效。只有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习,勤勤恳恳练习,依次从“临贴”到“背贴”再到“出贴”达成书法的三种境界,几十年如一日方能获得成功。





书为游艺


既然书法靠持久的积累修行,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还是一种相对缓慢的修炼打磨,需要程式步骤,需要时间去积淀,这个是免不了的。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字还是要一笔一画的写,想得到那种高人指点,番然了悟,立地成佛的效果,那是永远也不可能的。

抱庸个见,最好的方法就六个字。

一是深临。临摹尤其是初临,务必要系统扎实。先临一家,临个一年半载,从单字到通临,从笔法到章法,从形态到神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一家临懂了临像了,就掌握了临摹的方法论,以后換帖临就很快能上手入局。

二是慎思。要多思考总结,既总结进步的原因,又总结无效的教训,怎么用笔线条生动鲜活有张力,怎么结字和谐灵动有神采,要始终认真考虑这些东西。睁眼看,然后低头写,不过大脑,不去分析总结,是在搞画字的熟练度,如此而已。

三是勤写。好书法百分之八十是靠写出来的,实践出真知。道理明白了,规律搞清了,功夫就全在手上笔下。理论要读,道理要通,初学者可以去读去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写,技法技巧最终要从白纸黑字中寻找磨砺,书法学养也才能真正转化为能力。

抱庸略谈。一家之见,仅供参考。插图为抱庸习作。


抱庸詩書


首先,这个命题是大家喜欢的,学习当然都希望能快速学好,但书法真的不是能快速学好的。必须经历学习、思考、再学习的个过程。期间通过临帖等学习,会改变自己对书法的认知,而这种意识的改变,是学习书法非常重要的,有了一次这种意识的改变,就有了一个进步!

这种在理解上的提升改变,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但同样学书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避免了弯路,进步会相应的快一些。虽然具体学习的过程和内容因人而异,但总体的学习路径,根据本人多年的学习及教学经验,下面的几条是可以借鉴的:

名师指路,避免南辕北辙。初学书法就像站在一个多条分支的岔路口,走对了,直达目标;走反了,走的越远,付出的辛苦越多,反而离目标越远!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实,但在今天社会上学书法的人中,正在南辕北辙的大有人在。当然,学书法的初衷不同,有的是修身养性、陶冶性情,有的是社团活动乐在其中,但不管处于怎样的目的学习书法,走一条正确的学习路径总之还是好的。

在初学时,自己对该领域还不了解,所以,有老师指引一下,是避免自己走弯路的最好办法。古人学书法就采用“口传身授”的模式。今天,已经设立书法专业的高等院校一百多家,从这里走出的学生还是能接收到比较完善系统的专业教育,同时,社会上很多名家工作室等多种教育模式都是我们学习书法可采用而且不错的选择。

打好基础,避免盲目。学书法,临帖是一项必修课,但不是一上来就直接临帖的,首先还是在用笔上系统的训练一段时间。这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开阔视野的过程。篆籀笔法、中锋行笔、逆锋顶纸等等这些用笔,先让自己上手。如果这时用笔、临帖一起来,要体会的东西太多了,很难照单全收!所以,就是单项练习,效果更好。这时,最好有老师指导,没有老师指导的,推荐参考邱振中的《愉快的书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里面的用笔练习比较系统。

在练习笔法的同时,开始学习书法发展的历史,对各个阶段的书法面貌有所了解,广泛地涉猎各个历史时期的碑贴,打开自己的视野,为自己下一步,确定所学习的方向做好了准备。

专注一家,稳步提高。很多人学书法,是由于自己认识的某个人,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于是这个人所写的书法,就成了自己判断优劣的标准。但自己学起来,又很难得心应手,为什么?就是由于个人的性格偏爱等因素,有些未必适合自己,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对象,也会事半功倍。

中国书法漫长的发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可学习的范本。甲骨文、金文、篆书、行草、楷书,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代表性碑或帖的存在。比如很多人初学时选择楷书,其实没有必要一定锁定唐楷,魏碑楷书、晋楷、明清名家楷书,其实有很多的选择!首先是自己打开视野,从浩瀚的优秀书法传统中,找的自己喜欢,更便于学习的范本。在确定学习某一家,临习某一碑帖后,就是坚持持之以恒,不用求快,在临帖的同时不断反思,同时也多看其他的碑贴,去参照从而理解各自不同的特点所在。多看展览,和古人、和名家直接对话,看看他们的真迹,是怎样塑造笔法、字法、章法,来获取营养。在学习取得一定效果后,再去酌情开始学习第二、第三家,来不断提高自己。总之,学书法,多练多思考,就是学习书法快速见效的不二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