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運營商的iptv盒子一點不卡,但市場上有些網絡盒子卻卡得很?

長劍空引


運行商的盒子是運行在專用網絡,網絡有帶寬有保障、片源正版授權。互聯網盒子掛在公共互聯網。在線人數使用帶寬不可控。


天堂火柴33378724


IPTV最開始的時候做過幾年的IPTV,也對這塊有所瞭解。說一說我的認識,不過也可能這10幾年又有新的技術出現了說不定。我儘量用比較簡單的語音來描述。

運營商的IPTV盒子一點兒也不卡,是由於運營商的傳輸資源足夠,外加上組播技術也節省了部分帶寬,而且IPTV業務被設計了比較高的優先級或者是預留了保留帶寬,外加上運營商為了IPTV上了不少設備決定了IPTV盒子不卡。而那些小的運營商資金可能有所不足,導致盒子可能會卡一些。而那些專門賣盒子的之所以大的廠家的盒子也不怎麼卡,完全是託福於運營商設置的緩存服務器的原因。

先來談一下三大運營商的IPTV。

1.組網方式決定了用戶距離內容服務器的距離比較近。

三大運營商的IPTV組網,根據網絡下所帶的IPTV用戶不同,組網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這個是比較大的網絡的組網方式。

一般而言,現在的運營商的IPTV都是和光貓的寬帶一起的附帶業務,組網一般是EPON和GPON組網,不過現在GPON組網可能更多一些。

首先是從廣電方面推送過來的電視和電影節目,有一個最大的核心機房來和廣電的機房連接,任何IPTV的內容都是廣電方面通過光纖推送過來的,再從核心機房的服務器把節目推送到各個點播服務器和組播服務器。

關於IPTV,運營商們設置了很多設備來保障IPTV業務。首先是點播服務器,簡單的說,點播的電影這類的在這些服務器裡存儲著。而且,這些服務器還很可能不止一臺,根據網絡不同可能會佈設很多臺,分佈在運營商比較大的節點機房裡。這樣就保障了用戶點播電影之類的業務所經過的路徑比較短,最大程度的保障了點播業務的時延比較小。

同時被部署的是組播服務器,也就是電視直播類節目,這些組播服務器同樣複製了廣電推送過來的電視類直播節目。

總而言之,正是這些層層的內容服務器,把IPTV的節目和電影推送到距離用戶比較近的地方,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用戶的光貓到服務器的時延比較短。

2.電視類直播節目是使用了組播技術。

從這樣圖就可以看到,組播技術對於整個網絡而言,可以節省大量的帶寬。從而保障了從光貓到組播服務器不會因為帶寬不足而導致卡頓。

相比而言,點播對系統帶寬的壓力就比較大了,但是由於目前點播的服務器更加靠近用戶,再加上目前三大運營商的傳輸資源比較充足,完全可以保障用戶看點播節目的流暢性。

3.運營商對光貓的業務使用了預留帶寬或者劃分業務優先級的辦法來保障IPTV的帶寬不被上網業務所佔用。

保留帶寬的辦法就不用說,有的地方運營商給IPTV預留了專門的帶寬使用,不管看不看電視,這部分帶寬都是預留的,上網業務也無法佔用。

還有的地方使用了劃分優先級的方法來保障IPTV,一般而言,這種方式是語音的優先級最高,IPTV次之,上網的優先級最低。這樣一來,看電視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上網速度明顯變慢。

綜上所述,運營商話費了大量的資金擴容傳輸資源,並且上了大量的相關設備,而且還給IPTV業務預留了帶寬或者很好的優先級,這樣一來,用運營商的光貓看IPTV就不會卡頓了。

一些小的運營商的OTT盒子比較卡頓,很多是因為資金不足,傳輸帶寬租用不足或者是沒有投入資金上這些中間的服務器造成盒子卡頓的,也有的小運營商也上了相關的服務器,就不會很卡頓了。

那些專門賣電視盒子的廠家,也有的看電視並不卡頓,就像目前我們訪問大的視頻類服務器也不卡頓的原因是一樣,因為三大運營商為了減輕用戶對互聯網的壓力,在各個比較大的節點局設置了大量的緩存服務器,大的廠家的用戶購買比較多,很多的節目內容都被這些緩存服務器存儲,所以就不卡頓了。而那些比較小的盒子廠家不行了,由於體量不足,很多都是直接去最上端的服務器取節目源,這樣一來就比較卡了。不過這些所有的專門賣電視盒子的公司,由於本身無法保障電視的優先級,使用這些專門的盒子看電視的時候,如果你開下載等多線層業務,看電視經常就會特別卡頓。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目前小米盒子、天貓盒子的新款,妥妥的配備了2GB的運行內存,CPU性能也大幅提上、還配備了語音遙控、杜比音效等。性能如此強勁,其實用它門看直播也卡。而辦寬帶送的盒子通常只有1G的運行內存,CPU也一般,它們看直播卻不卡。

在搞清楚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知道幾個概念。

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廣電的數字電視廣播,就是我們通常俗稱的閉路電視服務。

OTT (Over The Top)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就是通常我們用的直播軟件。

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互聯網協議電視,簡稱網絡電視,目前電信等運營商的互聯網電視就是這種。

看到這大家有個疑惑,OTT和IPTV都是利用寬帶網實現視頻播放,為什麼OTT看直播就卡,而IPTV就基本不卡頓?

其實IPTV雖然也是利用寬帶網進行直播,但通信運營商在寬帶公網的基礎上建立了專網(有別於傳統的同軸電纜有線電視網絡)用於承載IP化的數字視頻內容,並通過Qos安全機制來解決網絡延遲和阻塞,保證視頻的流暢觀看,用戶只需安裝運營商的機頂盒進行流媒體接收和解碼,就可以使用數字電視業務了。

好比寬帶網是一條馬路,車多,速度又不一樣,如果超車的和變道的多了,自然就會堵車。但是這個時候,運營商在這條馬路上規劃出專用車道,專門給IPTV用,專用車道上的車速一樣,也都規規矩矩的往前開,也就保證了專用車道不堵車。

而直播軟件雖然也是通過互聯網看直播,但它沒有專用車道,網絡有點堵塞是它就堵,直播就卡嘍


信通老宋


截個光貓的配置圖,關鍵的秘密就是在這裡了。使用專用的接口,然後做QOS設置,如圖所示,優先等級為電話>電視>互聯網。

運營商的IPTV本身就有足夠的帶寬來支持自己的業務拓展,完全有能力支撐大量用戶同時收看高清的直播電視。

智能電視或者盒子上安裝的網絡電視APP雖然是免費的,但由於帶寬不足的問題,卡頓的正常現象,而且廣告很多。運營商自己的IPTV是收費的,用的人相對較少,帶寬又足,所以基本上不會出現卡頓。



阿約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必須知道關於光貓的插口的名稱,這樣就能更好的理解,到底為什麼運營商iPTV盒子不卡頓,反而網絡盒子可能會出現卡頓。

我們在這臺光貓的接口中看到了,在黃色的接口中,有三個千兆口,還有一個iTV口(我們要知道IPTV和iTV雖然有不同,不過都是專門性的網絡,比如ITV是通過互聯網提供視頻內容和應用,面向的是互聯網用戶,實際上也能說iTV是指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商推出的基於IPTV的電視業務。)

雖然說我們都使用同一個光貓,可是在網絡的上端,其實除了我們俗稱的寬帶之外。還有一個ITV網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辦理寬帶業務的時候,有一個另外的收費,高清互聯網電視,每月10元。所以,它和寬帶是兩個概念。


所以,它不會佔用我們的寬帶業務,在看電視的時候,會非常的的流暢。

所以,運營商的機頂盒因為使用了自己獨有的線路,在通過QoS控制下,能夠保證電視的流暢運行(QoS:一個網絡能夠利用各種基礎技術,來解決網絡延遲和阻塞等問題的一種技術。)

相比之下,我們使用的網絡機頂盒,能夠連接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寬帶,因為寬帶會因為各種原因波動,自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卡頓,比如家裡用的WiFi比較多,都會影響卡頓。


LeoGo科技


現在的電視機頂盒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定是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得到的網絡機頂盒,另外一種是運營商隨寬帶一起附贈的機頂盒。他們在使用上各有優缺點。

我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的網絡機頂盒,它的優點是可以隨意安裝第三方的軟件,比如各種直播軟件,還有各種點播軟件,甚至聚合型的軟件。她像一個手機或者電腦一樣,使用互聯網資源,觀看直播或者點播直接使用的是互聯網流量,會佔用我們家庭中的互聯網帶寬,並且根據你所下載的直播或點播軟件的服務器性能還有當時帶寬的利用情況,有可能會出現緩慢卡頓的情況。



而運營商隨寬帶贈送的機頂盒,使用的是一種IPTV業務的流量,這種流量走的是單獨的通道,並不會佔用家庭中的互聯網帶寬,所以一般都需要單獨通過網線連接光貓。一般來說都不能隨意的安裝第三方的軟件,優點是可以有相對穩定的直播保證大部分情況下,點播都是需要另外付費的。如果你大部分時間只是觀看直播,那麼建議你使用運營商的IPTV機頂盒會更穩定可靠流暢一些。


風來了156


網速決定電視盒子卡頓還是順暢的首要因素

視頻節目對網絡要求比較高,一般標清的視頻佔用帶寬4M左右,高清的節目就達到了8M,現在很多4K節目佔用帶寬已經高達25M以上了,並且視頻佔用帶寬時間長,如果稍微出現一些問題畫面出現卡頓用戶立馬就能感覺出來,這就對網絡的帶寬和穩定性帶來了要求

這種要求不僅是對網絡,對路由器要求也很高,如果長期使用路由器發熱量過大,也有可能造成視頻質量不穩定的情況。

機頂盒性能和質量也決定了收看質量

機頂盒起著接受信號,轉換成視頻和音頻的功能,現在網絡上節目的清晰度越來越高,對硬件的要求同步增長,某個配置的機頂盒推出之後用不了多久可能就沒法應對更高質量的節目源。

運營商採購的機頂盒質量更穩定,尤其是通過補貼廠家,在成本上投入更多,機頂盒的性能更高。

影響節目內容的還有節目的分發

大家知道,我們收看電視到時候是作為客戶端,需要向服務器發出請求,幾千個用戶服務器就要發出幾千個節目流,這就給服務器的處理能力和帶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這方面的資源不足,網絡忙時就會出現問題。

再者互聯網企業服務器可能都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部署,到用戶家需要漫長的路由,網絡情況也隨時發生變化,也給收看質量增加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而運營商IPTV業務往往在自己的機房裡都有部署的服務器,縮短了數據傳輸的距離,運營商有網絡方面的主動權,可以改造自己的網絡更適合IPTV業務的傳輸,比如組播網絡的部署,就避免了每個用戶都直接訪問服務器增加服務器壓力和傳輸壓力的問題,甚至信號從用戶側光貓直接到機頂盒,不佔用路由器的處理能力和寬帶的帶寬。

運營商對播放質量有更高的要求

幾家運營商通過運營寬帶積累了豐富的運維經驗,現在設備的監控功能都很強大,可以及時發現用戶播放質量,如果發現有問題會及時分析解除,正是這種持續的優化和改善,讓用戶取得了良好的播放效果。


老財迷的發財夢


什麼是IPTV

IPTV也就是一種基於寬帶網,並通過機頂盒接入寬帶網絡實現數字電視時與電視互動電視等服務的網絡電視IPTV網絡電視。

現在除了廣電網絡的機頂盒外,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都有IPTV。網絡上互聯網公司的網絡盒子,像以前的樂視、小米等,也有直播和點播,不過兩種也是有區別的,總的來說運營商的IPTV比網絡盒子快,這個是為什麼呢?

我在運營商從業十多年,雖然都只從事移動網通信,但是通過請教固網同事,學習了下,對於IPTV比網絡盒子快,還是有點理解,其實這個也不難解釋,現在分享如下:

為什麼運營商的iptv盒子一點不卡,但市場上有些網絡盒子卻卡得很?

簡單的說,因為運營商的IPTV已經緩存到本地,只要保證本地的帶寬沒有問題,IPTV就會不卡,而網絡盒子的的內容還是在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上,是無法保證帶寬,隨著高清和4K的視頻業務,網絡盒子會越來越卡。換句話說,就是網絡盒子要去服務提供商服務器取信息(就像遠程服務器上取東西),運營商只是在本地網絡取信息(就像本地局域網內取東西),隨著用戶量越來越多,遠程服務器越來越卡,而本地網絡,因為都是就近取,速度和帶寬都是越大的。

我們通常把網絡盒子的實現方案叫做OTT方案,運營商機頂盒實現方案叫做IPTV+OTT方案,通過如下的組網,應該會比較好理解。

OTT方案

OTT方案,就是直接由統一OTT平臺就行內容分發,實現方式單一,而且約束性比較大,帶寬也無法保障。
OTT 解決方案是主要為了解決互聯網和電信網的融合問題, 通過電信平臺對外提供OTT的視頻業務

IPTV+OTT解決方案

IPTV+OTT解決方案是主要為了解決廣播電視網、 互聯網和電信網的融合問題, 通過電信平臺對外提供IPTV和OTT的視頻業務
由下圖的組網方案,可以看到,IPTV機頂盒,是直接從CDN節點取出內容分發,也就是內容分發本地化,對於上層的內容怎麼獲取,做為用戶就不用去管了,OTT方案,有些互聯網商也做了CDN,但是互聯網商的CDN可做不到運營商的電信級別網絡。

總結來說,主要還是因為,運營商有電信級的帶寬,而且實現了CDN本地內容緩存,做到本地讀取,而互聯網盒子,只能做到遠程存取,或者少量的CDN節點,所以說,運營商的IPTV會比互聯網網絡盒子快。

以上為個人淺見,有什麼不對的,歡迎批評指正
覺得的回答的有道理的,點個贊,再走唄

精彩1day1night


運營商的IPTV不卡是因為第一有自己的服務器,第二系統鎖死禁止裝第三方軟件,並且是大廠做的量大成本低質量好當然好使了。山寨盒子講低成本高配置一般用第三方阿里的雲系統,各自配件不同系統兼容性不好。13~16年用的英菲克的盒子,剛開始很好使,資源多軟件多。後來廣電發文件限制第三方應用,沒有許可證不能發佈電視軟件。好點的軟件全用不了,只剩下一些資源。天天升級系統,各種播放軟件禁用,使得盒子卡得不行了。16~18年用移動的魔百盒,電視直播很快,但其它資源少且在收費。一直用到現在寬帶合約要到期了,移動操蛋網速最近掉線頻繁,且卡得很。報修過來檢測說沒問題,準備換個電信的。又拿出以前舊盒子用了,把以前裝的不用軟件全卸載了,只留一個視頻軟件和電視家,盒子竟然不卡了,好使得很。應該是這兩年系統及軟件都我穩定了,幸好沒扔。


呵呵噠噠咕噶


這裡的運營商僅僅是指中國電信吧,如果是中國電信的話,那麼答案非常簡單,中國電信給你的發放ITV業務是,是單獨分配了帶寬的。

我們先看看網絡盒子的視頻流量可能的阻塞點在哪,阻塞的意思就是帶寬不夠了,視頻流量好多被網絡丟棄了,視頻要卡了,如下圖,當我們用網絡盒子看電影時,網絡可能由兩個地方容易阻塞

阻塞點1:當有多個用戶點播網絡盒子流量時,運營商的網絡可能會帶寬不夠了,例如4K帶寬75M,100個用戶看4K電影就要7.5G,如果這個時候恰好運營商網絡裡可用帶寬只有70G,那麼自然5G視頻數據包會丟掉,此時必然會有一些用戶看視頻卡了。而且視頻源離點播用戶越遠越容易卡,想想如果電影都存儲在北京,而全山東用戶都需要到北京獲取電影數據,那麼多電影流量同時從北京發到山東,就像春運所有車子從北京高速出去一樣,那麼肯定是容易道路擁堵的


阻塞點2:運營商賣給你的帶寬是100M,這個帶寬是視頻盒子和你上網流量共享的,如果恰巧你兒子在用電腦下BT電影,那麼你家20M帶寬被P2P下載佔據了60M,此時你購買的帶寬只有40M給你看一個75M的4K電影,那麼當然帶寬不夠了視頻又卡了


那麼運營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如下圖:

針對第一個阻塞點,運營商用了組播技術,組播技術就是不會每個用戶看一次電影視頻就從視頻源發一份給用戶,而是隻有一份視頻到離用戶最近的網絡設備,那麼運營商網絡流量從N*視頻帶寬,變為1*視頻帶寬,自然不卡了。舉個例子,原來是10個家庭的小汽車從北京出發,把道路堵的死死的,現在改為坐大巴到濟南,到濟南後各自做各自家庭的小車回家,北京到濟南的道路自然不會擁堵

其次,運營商也建立了IPTV的本地視頻緩存,就是如果濟南想要看電影,那麼不會從北京獲取,而是從濟南本地的電影服務器獲取了,那麼就避免了北京和濟南之間的道路擁堵。

針對第二個阻塞點,實際上中國電信解決方案很簡單,就是在自己的光貓和網絡設備商給IPTV單獨分配了帶寬,你上網獨佔帶寬50M,看IPTV獨佔帶寬80M,互相不影響,當然就不會擁堵了。好比濟南單獨劃了一個公交專用道(IPTV),那麼在公交專用道開車自然順暢的很

所以有些運營商為了保證互聯網盒子順暢,在本地也仿照IPTV,為小米、愛奇藝這些視頻盒子提供商建立本地緩存,那麼這樣可以解決阻塞點1的問題,但是對於阻塞點2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所以建議使用網絡盒子看視頻時,就不要下載大數據的東西啦


我是從業近20年的IT工程師,如果回答的讓您覺得有點道理,您可以關注我,我將持續奉獻個人對技術和行業的見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