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當我敲下鍵盤寫出這段文字時,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人間已經有 30 天了,最近寫的文章我本應是在辦公桌前喝著咖啡敲出來的,但卻因為這場疫情,讓我只能在家穿著睡衣碼字。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疫情的到來,不僅改變了我們日常的辦公方式,也讓我們的社交話題也發生變化。平日,朋友群都會聊搶哪雙新鞋、誰又中上了搖號,但在今天,我幾乎每天都能在群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哪哪哪上架了口罩,快買!

但通常不久後,就能看到這樣的回覆:

嗐,又是瞬間沒了。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口罩因為疫情的突然殺到而成為「緊缺資源」,為了應對口罩的供應問題,諸如廣州等城市都陸續出臺了預約機制保證口罩供應。然而即便如此,口罩在電商、藥店依然「一罩難求」。

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從口罩本身說起。

口罩的分類

當下應對疫情的口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平面口罩),一種是對非油性顆粒過濾大於 95% 口罩(N95)。

但無論是普通口罩還是外科防護口罩,它們的防護原理都基本一致,只是在顆粒物過濾等級上有不同的定位。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帶閥門的 N95 口罩.

影響口罩防護等級的地方,在於口罩表面的防液處理和過濾層。比如防液處理,就是在口罩表面添加特殊的防水塗層,通過這層塗層,口罩能避免和空氣中飛濺的液體接觸,減少病菌入侵的可能,通常醫用口罩都會在表層有防液處理。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種口罩能有效防止冠狀病毒以飛沫為載體入侵人體。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普通醫用口罩結構.

而過濾層則是由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組成的熔噴布,這些纖維每根直徑大約只有 0.5-1.0 微米,通過隨機交錯織成一層。在通過對這一層纖維進行「駐極處理」後,帶有微弱電荷的過濾層能在佩戴者每次呼吸時將空氣中的顆粒物進行吸附,把有害物質隔絕在外。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熔噴布是口罩的必需原料

此外,隨著口罩的防護等級不同,過濾層的重量也會不同。比如我們常見的平面醫用口罩,它的過濾層一般是 20 克重,而防護等級更高的 N95 口罩則通常是選用 40 克重的熔噴布作為過濾層。

因此,在使用 N95 時,我們會感覺到呼吸比平面醫用口罩要略微更吃力一點,那是因為它的過濾層和麵料都要比平面口罩更厚、纖維密度更大,以換來更好的過濾效果。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三種認證標準口罩分類. 圖片來自:SIFIC 感染官微

通過前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大致瞭解口罩的原理和結構。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口罩都適合用於前線醫護或接觸病患,對於口罩的防護等級,國際和我國醫療部門都有著明確的分層認證。

比如 GB19083-2010(醫用防護)和 YY0469-2011(醫用外科)這兩種標準的口罩是符合抗水和血液滲透要求的醫用口罩,其中 GB19083-2010 口罩更是目前各大醫院的急需物資。

此前有熱心同胞向醫院捐贈 GB2626-2006 標準的口罩,但這類口罩主要用於工業防塵,不適用於前線的醫護人員。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該口罩為 GB2626-2006 認證,因此是 KN95 工業防護口罩,不適用於前線醫護

換言之,N95 和 KN95 兩個型號只是表明該產品能符合美國或國標「有效過濾 95% 顆粒物」的標準,具體是工業還是醫療用途,需要看口罩上印有的認證編號。

物流、人力是口罩生產的主要障礙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及出口國,在過去 5 年裡,我國的口罩生產技術逐步成熟,產品生產總值逐年遞增。

根據賽迪顧問公佈的數據,我國的口罩商品生產總值從 2015 年的 63.18 億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102.35 億元,若是將 102.35 億元的總值換算成商品數量,那麼約等於 50 億個口罩。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圖片來自:賽迪顧問

單從數字上看,50 億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冠狀病毒會通過飛沫等途徑傳染,因此我們需要將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區分出來。但由於未能獲得每種口罩的具體數量,所以我只能通過賽迪的產品總值來進行估算:2019 年我國的醫用口罩產值為 54%,工業防塵口罩為 16%,日用防護型口罩是 12%。在撇除其他因素後,符合應對疫情使用的口罩數量實際不到 50 億。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今年 1 月公佈的人口數據,目前我國大陸地區人口為 140005 萬人(14.05 億),如果我們將 50 億的口罩數量和 14 億人口進行粗略計算,那麼每人只有 3 個口罩(數據結果僅供參考)。

但按照口罩需要每 4 小時更換一次的規律來使用,3 個口罩只能給每人維持最多 3 天使用,遠遠不足以應對長達數十天的疫情。

更何況,這只是在最理想的 50 億個醫療口罩的基礎上進行估算。在日常情況下口罩需求量不大的情況下,醫用口罩的庫存量可能就沒有數十億這麼多。突然的醫用口罩需求激增,自然會在短時間內把醫用口罩的庫存搶光。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京東 1 月 23 日公佈防護類產品供應情況,其中口罩存庫為 2030 萬個,但面對激增的需求,這 2000 萬個口罩被瞬間搶購一空

根據京東 1 月 23 日公佈數據,在疫情剛爆發的 1 月 19 日至 1 月 22 日期間,平臺在短短 4 天內共售出了 1.26 億隻口罩,單單就 22 日一天的銷量,就已經是平日的 48 倍。

在疫情持續蔓延後,口罩廠商紛紛加大產能增速生產,然而口罩「一罩難求」的問題仍然存在,一方面原因,除了短時間超強的口罩需求使得庫存口罩被迅速消化以外,另一方面,還有節假日期間的物料、物流、生產人力的短缺。

儘管根據工信部公佈數據,我國口罩最大日產能達到 2000 萬隻。但由於長假來臨,上游物料、中游製造、下游物流三個分層都處於半休狀態,沒有在前期對熔噴布等關鍵物料進行大量儲備、大量工人開始休假的條件下,中游企業無法大量產出口罩滿足消費者需求。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全國口罩上游、中游企業分佈. 圖片來自:賽迪顧問

具體到上、中、下三層來看,根據賽迪公佈的數據,我國江蘇、山東兩省在口罩原材料和設備供應方面位於全國首位,分別擁有 13 和 10 家企業,其次是安徽、浙江、上海等長三角地區。

而在中游製造環節方面,根據新京報智庫統計,目前擁有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分佈在河南、江蘇、江西、湖北、廣東等 25 個省市共 353 家企業。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 經營範圍涉及醫用口罩類的企業分佈圖. 圖片來自:新京報

由此可見,除上游、中游企業較為集中的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外,其他省市的醫用口罩製造商都需要依賴跨省物流運輸原材料。

比如不生產熔噴布的廣東,其中游企業需要從江蘇等上游廠商獲得原料,然後再次通過物流提供下游渠道銷售。因此,口罩生產就要面臨兩重主要障礙——關鍵原料不能及時輸送、生產人力短缺。

不過,隨著春節長假過去,國內醫用口罩企業已經逐步恢復生產。

根據《中國日報》在 2 月 2 日向工信部發言人黃利斌諮詢獲悉,目前國內醫用口罩的日產能超過 1000 萬隻,復工復產方面已經達到 60%。

部分企業也正在以 24 小時「三班倒」形式加大產能,之後疏通物流和擴大產能後有望超越 2000 萬隻日產量水準,逐步緩解口罩供應緊張情況。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不過從當下口罩庫存緊缺,產能有限的現狀看,醫用口罩的產能仍然不能滿足 14 億人口的需求,即便每天有千萬只口罩登陸市場,部分地區在產能恢復期間仍會出現口罩難買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1000 萬隻醫用口罩只是指常見的平面醫用口罩,而並非是 N95 口罩。由於 N95 口罩採用的是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認證標準,所以國內的生產企業需要先獲得 NIOSH 認證才能生產 N95 口罩。

而由於國內獲得該認證的企業不多(主要分部於湖北、江蘇、廣東、山東等地),因此目前醫用 N95 口罩的日產能為 60 萬 (2 月 2 日工信部數據),所以當前我們更容易能買到的是平面的醫用口罩,而不是 N95。

按需選擇,節約使用

綜合來看, 口罩供應緊張的主要原因存在三方因素,首先是剛好碰上了春節長假,假期前中游產業的原料的儲備和成品儲備不足;其次是物流和人力未能在長假期間全力運作,物流受阻、開工人力不足,需要時間恢復生產。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最後,消費者對口罩的選擇也沒有清楚的認識,「什麼場合可以使用普通醫用口罩、什麼場合該用 N95 口罩?」在沒有選擇指引下,消費者對口罩分類沒有清楚的認知,這也是所有口罩在疫情前期就都被瞬間搶空的主要原因。

為了應對激增的口罩使用需求,目前上中下游的企業和物流都已經恢復運作提升產能,部分地區(如筆者身處的廣州)也通過預約限購等調配方式穩定口罩供應。

不過我們也能通過一些方法來延長口罩的使用壽命,減少當下口罩供應的壓力。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首先是根據使用場景來選擇口罩。儘管當前醫用口罩的產能達到千萬級別,但 N95 口罩產能尚未破百萬,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在不接觸病患、不到達人多或敏感場所的條件下,其實不必使用 N95 口罩,醫用口罩已經足以起到保護作用。

而防護級別更高的 N95 口罩則可以留給前線醫護或疫區人員,尤其是符合 GB19083-2010 認證的 N95 口罩,他們比普通群眾更需要更好的防護措施。

普通群眾很少用 N95 口罩,也不需要,普通外科口罩就可以。——鍾南山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說道

另外,無論是普通醫用口罩還是 N95 口罩理論上是需要 4 小時更換一次,但如果保管妥當,口罩是能夠多次使用的。

為什麼口罩一直都「缺貨」?

但是,筆者並不建議通過二次消毒的方式讓口罩循環利用,根據此前《科技日報》對教育部產業用紡織品工程中心副主任、東華大學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靳向煜教授的採訪,無論通過高溫、水煮、酒精、紫外燈等方式對口罩進行處理,都只會影響口罩的使用壽命。

口罩只要保護得好,把貼臉的那一面疊起來,脫口罩時手不要沾它,這樣放的話就可以繼續用。——鍾南山說道

延長口罩使用壽命的根本,其實並不需要專門對口罩進行消毒,只需要在不用口罩的時候將它保管好就可以了。

進入 2 月,隨著春節長假結束,當下口罩的物料、物流、人力已逐漸恢復正常,口罩的每日產能也在逐步提升,結合各地出臺更科學的口罩調配計劃、群眾對口罩使用有更充分的認識,相信口罩供應緊張的問題在不久後能得到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