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馬龍一村民逮6只“野雞”獲刑5年,罰款1萬元

2019年12月4日,曲靖市人民法院舉行公眾開放日暨憲法宣傳日系列普法宣傳活動。許多市民參與旁聽了一起公開開庭審理的非法捕殺野生動物案件:雲南馬龍一位無知村民,因涉嫌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通過“下釦子”非法獵捕6只白腹錦雞,最終換來了5年徒刑,並處罰款10000元。

雲南馬龍一村民逮6只“野雞”獲刑5年,罰款1萬元

今年45歲的王某富是曲靖市馬龍區月望鄉人,2019年4月期間,被告人王某富到馬龍區月望鄉深溝村委會火燒菁村大坡山,採用下釦子的方式,獵捕了6只白腹錦雞。經鑑定,6只白腹錦雞系國家II級保護野生動物,價值人民幣30000元。馬龍法院一審審理後,鑑於王某富到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庭審中認罪態度較好等情節,對王某富犯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0000元,對非法獵捕的6只白腹錦雞予以沒收。

宣判後,王某富不服,提出上訴。12月4日,曲靖中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該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曲靖中院二審認為,上訴人以其家庭困難、法制意識淡漠、認罪態度好為由請求減輕處罰、免處罰金,沒有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於是作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的終審裁定。


雲南馬龍一村民逮6只“野雞”獲刑5年,罰款1萬元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錦雞


(雉科錦雞屬動物)

白腹錦雞,Chrysolophus amherstiae (Leadbeater, 1829),雉科錦雞屬的一種鳥類。雄鳥全長約140釐米,雌鳥約60釐米。雄鳥頭頂、背、胸為金屬翠綠色;羽冠紫紅色;後頸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緣;下背棕色,腰轉硃紅色。飛羽暗褐色。尾羽長,有黑白相間的雲狀斑紋。腹部白色。嘴和腳藍灰色。雌鳥上體及尾大部棕褐色,綴滿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雲南馬龍一村民逮6只“野雞”獲刑5年,罰款1萬元

棲息於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動於多巖的荒蕪山地、灌叢及矮竹間。以農作物、草籽、竹筍等為食,兼食昆蟲。4月下旬開始繁殖,築巢於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枝下或巨巖縫隙裡,以枯葉或殘羽為材,非常隱蔽。每窩產卵5-9枚,淺黃褐色或乳白色,光滑無斑。孵卵期為21天。 分佈於中國和緬甸。

雲南馬龍一村民逮6只“野雞”獲刑5年,罰款1萬元

種群現狀

白腹錦雞主要分佈在中國,在中國曾有較廣泛的分佈和種群數量,但由於狩獵和生境破壞,當前種群數量已明顯減少。據吳至康1980年4-5月在貴州威寧主要棲息地的調查,平均種群密度為1.4只/公頃;據韓聯憲1986年4-6月在雲南主要棲息地的調查,平均種群密度為3.61只/平方公里。應加強種群管理,控制獵取。

至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棲息地破壞。雲南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及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是白腹錦雞的主要分佈區,這些地區人口密集,農耕地的開墾日益擴大,森林面積日趨減少,嚴重破壞著白腹錦雞的棲息環境。二是過度亂捕濫獵,也使白腹錦雞的野生資源數量逐年減少。三是非法偷獵被為謀取不義之財的商人獵殺擺上餐桌。四是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白腹錦雞,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用,有止血解毒的功能, 因此被利用。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雲南馬龍一村民逮6只“野雞”獲刑5年,罰款1萬元

法官提醒:

1、白腹錦雞於1989年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我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建設綠色家園,維護生態平衡,保護野生動物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每個公民加強學習,引以為戒,摒棄個人狹隘自私思想,加入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來,為建設美麗中國盡到自己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