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經》中“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的涵義?

小莉²º¹²


無貪得無厭奉若神明,亦無無惡不作明目張膽絞盡腦汁。

佛教中國化後,融入道家儒家的從事處世之道。


股經匯播


這個講的是十二因緣支,從“無明”開始,到“老死”結束,總共十二個環節,包括了三世因果的所有內容,《心經》對這段內容的描述,分為兩個角度,“無無明”是聖者的角度,“無無明盡”是凡夫的角度,因為文字過於精煉,理解起來,可能需要做一些填充。

聖者“無無明”,凡夫“無無明盡”。

“無明”就是煩惱,斷除煩惱是佛教修行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從小乘的角度講,則是整個內容。普通的凡夫心裡面的煩惱無窮無盡,所以叫“無無明盡”,聖者則通過修行將煩惱斷盡了,所以叫“無無明”,這是兩個角度的不同情況。


十二支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在這二十支裡面,無明、愛、取三個為煩惱支,行和有兩個是業支,由於煩惱的原因,導致我們做出了各種錯事,這個叫做“業”,而這些“業”,又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痛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起煩惱、造惡業、感苦果,具體來說,前世在煩惱(無明)的驅使下,開始造作各種業(行),然後得到了今生的果報(識、名色、六處、觸、受),然後在受今生果報的過程中,又起煩惱(愛、取),又驅使造業(有),又導致來生的果報(生、老死)。

聖者(佛、菩薩、聲聞、緣覺)們的煩惱都斷盡了,所以他們造的業不受煩惱影響,這在佛教裡術語叫做“白業”,所以生死自己是可以作主的,可以隨願而往,不象我們,煩惱很重,造的都是“黑業”,或者被染汙的“黑白業”,所以自己的生死自己做不了主,是隨業輪迴。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無明煩惱,本來是沒有的,原本是凡夫認識不到世界真相的產物,這就象是一個人害了眼病,看著天上總是有飛蟲,本來是眼睛的問題,但他自己不知道,就覺得天上的飛蟲是真的,這個就是“無無明”,本來就沒有。

本來是“無無明”,但因為我們的智慧沒有力量,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越看不到越想知道,結果就開始揣測,最後就揣測出了各種結果,然後再想當然的認為這些結果是真實的,並頑固的將這些“真實”執著起來,成了牢不可破的觀念,這就是“無無明盡”的道理。

就象上面的例子,本來天上沒有飛蟲,這就是“無無明”,但眼睛害病了,這個眼病就是“無明”,結果視力受“無明”的影響,就看到了飛蟲,只要不把眼病治好,這些飛蟲永遠都會在眼前飛來飛去,這就是“無無明盡”。

這些“飛蟲”一直在眼前飛,自然就討厭,這樣一來,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飛蟲”,如此這般就讓我們產生了一系列的煩惱,如果我們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知道問題的根子在眼睛上,不去治眼病,而是整天在琢磨殺死這些“飛蟲”,那這就是造惡業了,這樣十二支就全來了。

關鍵全在智慧力量強弱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無明”的本身是不真實的,它的產生源自智慧力量的不足,智慧的力量足了,自然就能見到事物的真相,這樣“無明”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所以智慧力強,則“無無明”,智慧力弱,則“無無明盡”。


順著這個思路往下走,我們就摸到了佛教的總竅門:慧力強則無無明,無無明則無後面的行、識等其它十一支的出現,就得自在解脫,慧力弱則無無明盡,無無明盡則會起惑、造惡業、感苦果,永遠在十二支中輪轉不息。


澡雪堂主談國學


這個句子很短,但這個話題很大。因為《心經》很短,但背景很深。

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儘可以寫一部大書,依我的劣根,非一長篇亦不可理喻,即使到現在也不能完全理解,更何況用定義式的來一番說教,空空而談於己無用,於人誤人。所以戰戰兢兢談一點個人的理解。

《心經》260字,字字珠璣,若不明白需上推至《金剛經》,《金剛經》5130字,品品精華,若再不明白,需看《大般若經》,該經書唐譯本約600卷,多少字沒有具體的統計過,用佛學界的話來講部帙巨大,可想而知其佈局是何等的宏巨、其內容又是何等的博大精深,此經稱“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像龍樹的《大度智論》,瑜伽行派彌勒的《現觀莊嚴論》、無著、世親的《金剛般若經論》、陳那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等等,無不從此經出。

從總的方面來看,《心經》是大乘經典大般若經的極縮極簡版,又加之歷史的淵源,要了解其經句的原貌非對原經典略知一二不可。

佛教從小乘發展到大乘,歷經千百年的分裂融合,說到底分成大小乘兩大陣營,但每個陣營又分為“有”與“空”之爭,所以說佛教的發展及分裂後的爭論中心點就是在有與空上,故形成了小乘的空宗與有宗、大乘的空宗與有宗四個派別,這只是一個粗略的分法,空宗又稱為性宗,有宗又稱為相宗。

所以,大般若經就屬於空宗或性宗,那麼《心經》也就是空宗的精華之中的精華了。
這就定性了,《心經》也就講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了。所以佛所說的一切都是空的(自性空)不實在的,雖然空,但還是有假有的現象存在。

這個世界本質上來講,本不存在,空的,但是呢,卻有個世界的假象,打個比方,我們看電影,裡面的人物本質上是空的,你沒法從屏幕里拉出一個真實的人物來,但是,這個人雖然本質上是空,即性空,但是確實有個虛假的象存在,即幻有。這樣,性空幻有的基調定下來了。

下面開始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了。

佛教空宗把對世俗認識的一切對象,均看成幻有,是假而不實的,所以對世俗認識是否定的。但對於我們世俗之人來說,明明感覺到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即使是部分出家人也感覺到這個世界確確切切存在,即使我們在理性上對自己說上一千遍,背上一萬遍,也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存在的真實性,這不是瞪著兩眼說瞎話嗎?

如果站在佛教空宗的高僧大德們的立場來看我們,恐怕要說:你真是個糊塗蛋啊!

因為我們“無明”,說白了就是不明白,糊塗,無知。並且這個無知有一個標準,不是我們世間知識的無知,而是指不明白佛教的“緣生法”。

什麼是緣生法呢?

在小乘經典的《雜阿含經》296經中有“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

說這個緣生法,無論佛是否出世都一直存在的,如來出世後悟到此法後,開始為我們宣說,這個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後來簡化為十二個環節,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我們常稱為十二因緣,在這個鏈條中,無明處於鏈條的第一環,無明就是不明白緣生法,所以導致行,因為有了行,故生了識,然後就是名色,六入處,一直到老死。一環套一環。

這些佛學名詞是佛學必學基礎,如果只是從字面上望文生義是不行的,如無明緣行的“行”,如果說是現代漢語的行動就鬧大笑話了,這裡用《俱舍論》裡對世界的看法簡單地說一下,《俱舍論》裡把宇宙的所有分為五類又稱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法、無為法,其下又細分為75法,其中的心所有法就是一些心理現象,總計46種,把其中的受、想兩種心理理象除去,有44種屬於“行”了,這還不算,在心理現象之外的心不相應法還有14種,這樣就有58種趨向於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意識作用稱為“行”,或者“行蘊”。如:思、觸、欲、慧、念、信、恨、害、無明、等等共58種,你看,大跌眼鏡吧。我們這裡就不展開了,我們就知道,在這些行蘊裡,由於無明,或者無知,導致了一大堆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意識,佛教籠統地稱為遷流造作。

本來這個世界本質上是空的,你之所以認為有,這個有是從哪來的,就是“無明緣行”,就是說你不懂“緣生法”,造出一大堆的精神或者物質的虛幻不實的東西,而這些都是在一定的原因和條件之下臨時結合的產物,即幻有。比如說做麵包的麵粉,本來就不存在的,把小麥種子播種到田裡,小麥種子在哲學上叫內因,在有陽光、水、空氣、氣候這些外緣的條件下發芽、生長、結穗,這些叫外緣,兩者結合便成了因緣,這個小麥的果實就形成了,由張三而不是李四磨成了麵粉,這也是因緣。這樣你在這個小領域裡明白了麵粉的緣生法,再推開來看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緣生法的大際會了,但是也有個問題,難道整個宇宙都是這種緣生法嗎?至少佛教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從科學的角度去考察,估計也有八成是這個道理,別的不說,就這八成就已經很了不得了。所以說如果你不明白緣生法,也就不懂得因果規律,認識不到這個世界的因緣和合,只是一味的喝雞湯用蠻力,不按規律辦理,對因果早已註定的事,違背規律盲目地追求快樂追求結果,妄自行動,這樣肯定要痛苦要煩惱了。

所以說,無明就是無知,對緣生法無知,對因果律無知,有時世人也叫無明為煩惱,這個叫法也對,因為無明歸類於心所法的大煩惱地法,但為何煩惱呢,所以要明白怎麼來的,原來是不明白緣生法、不懂因果律。

所以這只是教理上說的無明,但緣生法一說就懂嗎,也不見得,我都能倒背如流,理也算通了,但就是不明白,你說世界是虛幻不實的,但我的人民幣還是不願意給你,就是這樣執著。

所以說宗教的教義碰到世俗教義就是水和油的關係,分離。

無明這個詞宗教性太強,在一些佛經裡把無明也稱為“痴”,感情色彩就出來了,親民,這樣無明就變成“痴情”了,把痴情作為人生煩惱的本源,也作為情感的終結點,這樣倒像個情感劇,情為何物?斬斷痴情就少了煩惱,但哲學上不行。

這樣一來,雖然大小乘教義不同,但是都承認緣生法,搞懂了緣生法,你能才搞懂那麼多佛教流派從哪裡分家的。

所以講到這,無明也大概知道了什麼意思,在無明前面再加個否定詞,就變在了“無無明”,那就是明白了緣生法,明白了因果律。“無明盡”呢?,如果你從字面上看,明白完了,沒有你不知道的,看透了世界,原來宇宙本質上是個空,只是幻有,這樣說勉強過的去。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打個比方,A問B,王五死了嗎?B回答說,沒死;A又問B,王五還活著嗎,B回答說,沒活,於是A就想盡各種辦法尋找王五存在的情況,想辦法達到“無明盡”,結果怎麼說都不對,原來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這個A和B講到的王五根本不存在,你看本來就是空嗎,哪還來得有什麼死活呢。這樣來看“無明盡”,宇宙本來性空不實,只是存在的一個幻象而已,虛假的幻象有什麼盡不盡的,本來“亦無”“無明盡”嗎。

說到這裡,你可能對“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有個大概的瞭解了。

這只是一般性的理解,如果上升到哲學上,你會發現,在出現了“無明”後,佛教才更像一個宗教。我們再來看無明緣行。即由於無知導致的“行”。

人類初期的生存活動中,和其他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是勞動。但如果從佛教的五蘊論裡去考察的話,有情生物之所有“行”,注意這個行就是上面所說的58種的精神的或心理的意識作用,從生物學的角度考察,這些“行”一開始純屬於動物的生物性決定的,看到美女,心裡癢癢,是不是荷爾蒙的作用,聞到香味嘴裡淌口水,是不是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這些都離不開生物學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基礎,即使是進入到社會學範疇來說,只要你得到了你應得的那一份,也不能否認其生物性的一面,當然出現多吃多佔就要用社會學的道德法律標準進行判斷了。但是在佛教“無明”概念出現以後,你的多吃多佔就由生物的本能性和社會道德法律判斷之外,上升到了理性上的不自覺性了,如果從一般哲學上講,這是一種社會學的認識論的升級,但是在佛教裡,這不是一個認識論的問題了,而是上升到一個宗教上的盡越,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個論題有那麼重大嗎?

這裡有一個關鍵點,在佛教裡,“無明”出現前,主要是原始上本能產生的“行”,在“無明”出現後,是理性的不覺的導致了“行”,這樣一對比,你看出了原始本能和理性上的覺有什麼區別?,原始本能屬於物理和精神的混合,而“無明”則純屬於精神了,前者屬於唯物論,而後者則實現了從精神到精神層次大變身。也實現了對外部世界的認知飛越到對內心世界的認知上。

這種認識在東方來說,就是“格心”。


佛學漫話


《心經》白話譯文:

  以般若智慧觀照自心而獲得解脫自在的菩薩,修行極深的般若智慧時,觀察洞見到集聚構成人我的肉體,感受,思想,意志,心識等五種要素,是因緣相依的生滅關係。他的本質是空,而非實體的存在。 菩薩因徹見這五種集聚的要素是緣起性空,所以脫離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體以及一切的物質現象,不是真實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所以物質和空並無差別;而空和 物質二者在本質上也沒有不同,因此空不異於物質。 有人認為空是沒有,物質是有,而菩薩以般若智慧觀照徹見到物質就是空,空就是物質,猶如水和水波的關係,二者既是各別的,也是一體的。感受,思想,意志, 心識,同樣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這五種集聚的要素,從它緣起性空的本質來說,它既沒有生起或滅失,也沒有所謂汙垢或清淨,更不會增多或減少。所以,在緣起性空的本質上,物質,感受,思想,意志,心識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人對外界的認識,需透過眼,耳,鼻,舌,身體,意識六種感官與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種外境,分別相對應而認知一切,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認識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的識別作用共十八種,它們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不經由佛教導而獨自開悟的緣覺聖者,因觀照十二因緣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照見十二因緣是緣起性空的,所以不論是導致生死輪迴的主因無明;或是滅盡無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滅盡無明而脫離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實體的存在。 親自聽聞佛說法而證悟得聲聞聖者,因觀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見苦,苦的原因,滅苦而解脫,滅苦的方法這四諦是緣起性空的,不是實體的存在。

  菩薩所證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證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證得的境界,因為菩薩徹見一切是緣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 的,心不執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眾生都獲得開悟的菩薩,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達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沒有一絲牽掛及煩惱障礙;因而不恐懼生死,遠離一切錯誤,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終於達到寂滅無為的最高境界。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達成涅磐妙果無與倫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 苦,災厄,是真實不變的真議真議。因此,宣說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與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願迅速同證正覺,獲得大成就!


願從無明夢中覺醒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一些難度。難度在於,以我們三維物質世界的人的理解、感受去揣摩佛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佛學中不可說,不可說的道理。

很矛盾,如果不說的話,廣大信眾永遠也不會明白,說了吧,又是詞不達意,總之就是一個字,難。

下面筆者試著去闡述一下心經中,儘量地用語言去接近這句話的含義。

理解這句話,首先講一講無明。

無明,可以理解成為拋去意識後一動不動的平靜。引入兩個詞,一個詞叫做明覺,另外一個詞叫做覺明。首先先說明覺。

明覺,是先明後覺的意思。明,可以理解為形成意識的意思,覺,可以理解成為覺知的意思。明覺,就是由於意識的形成從而產生了覺知。

覺明,可以理解為反向的。正是有了覺知,才知道明這個意識是人的最終歸處。

那麼讀者現在可以明白了,無明是什麼,無明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無意識的平靜。而這個平靜的歸處,就是覺明開始的地方。

無無明,連個無明都沒有了,叫個什麼?叫佛,叫菩薩。這就不能叫做狀態了,叫境界。

這個境界,有無限趨於終點的盡頭嗎?沒有!

這就是大如宇空,小如芥子的真正含義。


老祖宗的智慧


"無明"就是佛法所說的愚痴、煩惱。因為貪嗔痴諸煩惱能使人失去智慧,從而不能正確認識佛法真理,猶如黑暗中看不見東西,故叫"無明";"無無明"就是無貪嗔痴、無煩惱。"無明盡"就是去除愚痴煩惱,"無無明盡"就是沒有所謂去除愚痴煩惱這回事。《心經》是去"有"的,不但"有"要去除,與"有"相對的"空",作為"有"的"負"存在,也是一種存在,也要去除,甚至"去空"本身 也要"空"掉,是一種徹底的"空"。

《六祖壇經》曾經講到,與六祖同時代的神秀大師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認為不徹底,為什麼?只要"明鏡"還在,"時時勤拂拭",頂多只能少惹塵埃,只有將這個"明鏡"也打破了,"塵埃"無有立錐之地,何來塵埃?這才是真正徹底的"空",所以他又題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顯然,六祖比神秀大師"空"得更徹底、也更"空"!這裡的"空",正是《心經》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中國佛教六祖前,都奉《金剛經》為圭臬。自六祖後,則多受持《六祖壇經》,六祖也被譽為"東土小釋迦"。


日月明rym1220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一個人的構成有內外相,

無明屬於內相,

緣起的最初一念,

由此生現行,

由此而顛倒執著,

薰染種子,

再墜無明,輪迴不止,

無明盡則已經覺悟了。

(十二因支成我,五蘊成我,皆因無明)

如果簡單歸納:六根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都可以說還在色相上,無非粗細而已,所以經裡只提五蘊皆空。也就是說,人的一輩子(我)無非都是這樣的形態這樣的境相,如果你執著而放不下,每一個形態境相都會形成掛礙,導致顛倒,沒有一天能夠自在(其實通達內外相者不多)。

記住:內外境相形態是必然,你似乎無法控制或改變,但有一個主人翁是你的自然,那就是心。心不亂,世界自然安好,風輕雲淡,你也自在(無我之心才能空)。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心經〉〉是一部能夠助人成佛昇天離一切苦大經。做為凡夫智慧有漏有為法理解到位是不可能,對於領悟心經做法不如照字從頭到尾念反而可以激發出自身清靜涅槃真如性佛身!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可以解釋為心顛倒或者把錯誤歸咎於周邊事物也可以看成七情六慾喜怒哀憂悲恐驚情緒方面。讀心經誤斷章取義須連貫從頭至尾念,為什麼這麼說從心經開頭先給一個核心價值再接著從色不異空即是色不生不滅等等原因也有先從色(內外)與空之間下手所謂一法破,法法破。橫看成嶺側成峰,橫看佛陀如眾生相側看輪迴六趣眾生都是佛陀。由此原故才會達到空中無色。總而言之這樣解釋是滄海一粟不到。它即可視為經又可視為無上咒。咒語作用心理暗示開異。南無阿彌陀佛🙏🙏🙏


用戶9007098285481


心經是佛教博大精深的經典之一。最濃縮的經典之一。

開篇就提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密多時…這是觀察自己,照亮內心的開始,整篇經文都是講述放下,放鬆身心,寂靜無一物,和天地融化一體。達到真正的一塵不染的境界。自然就徵得菩提。自然三藐三菩提。整篇經文講述空性自在本來面目。六祖慧能那著名偈語,是對心經的最好闡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其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更是提出了,連這個空性的思想都不見了,都沒有了,只當天地一片渾圓真正一體。無生無滅,無動無靜,還歸本源。六祖慧能之所以能成佛祖,自是悟透了心經真諦。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細細思量,堪稱經典註釋


朝虹問卜


儘量說的簡單的:沒有無明,連無明本身的概念也沒有。因為,一但你有了除無明的概念,那就是著相了,因為諸法無相!佛的意思是他說了49年法,其實什麼也沒說。。都是方便法門,為了讓人理解才說的。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嗎?另外,實際根本就是一句話——知見立,知既無明本!好好悟,能通的!祝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