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我們都知道做人要善良,要懂得寬恕和饒恕,我們曾經看過電影《黃飛鴻》裡面的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那句“以德服人”。

黃飛鴻也是以德報怨的好例子,而中國也是這樣,對待曾經殘酷的敵人選擇了饒恕。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瓊瑤阿姨的臺詞說的好,饒恕是人生最大的美德。

對於已經失敗的敵人,中國人選擇了饒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大度的選擇饒恕。

還有一部分人是嫉惡如仇,睚眥必報的。比如說二戰後對於日本戰俘的處理,各個國家就有所不同。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二戰,我們都在歷史教科書中瞭解過。那場戰爭是全世界的戰爭,是反法西斯的一場全球規模的戰爭。

在那場浩大的戰爭中,死去了數以萬計的軍人,戰俘,平民還有一些因為戰爭帶去傷害的人們。

雖然在反法西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使得人類受到極大的重創。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今天我們就看看曾經對我們國人做出巨大傷害的日本,看看日本戰俘受到了怎樣的對待。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首先我們已經知道了,中國對於日本戰俘採取了遣送回國的寬恕政策。

我們再看看蘇聯對於日本戰俘,那可就不是簡單的遣送回國了,而是進行了殘酷的虐待和懲罰的。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當時近有60萬的日本戰俘,其中有一部發配到西伯利亞充當勞動力。

西伯利亞我們最常聽說的就是西伯利亞寒流,可想而知,那有多冷。

西伯利亞那裡是極寒之地,最冷的時候有零下60多度,簡直是一種能凍死人的冷法。

日本戰俘去那種極寒之地還要進行艱苦的勞作,凍死餓死的戰俘可想而知一定是他們的結果。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而且還有就是充飢的糧食,日本戰俘在蘇聯想吃飽飯再幹活簡直就是痴人說夢一樣。

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住不好,還要挨鞭子,挨槍子等等。

還有一部分人相對比較好,被安排去女澡堂做工。

然而就是我們覺得還可以的一份工作,日本戰俘卻寧願去極寒之地做勞役也不願意去女澡堂做工。

原來原因在於日本人的人知,是他們對於女性的人知。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在日本,女人地位都是很低的。

在日本,等級觀念深入人心,女人永遠處於最低級的層面。

日本女人需要在家裡相夫教子,還要尊重男人,尊重所有的男性。

甚至要去仰視男性,這就是他們的愚昧的一種認知,一種愚昧的文化。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而且,在日本,軍人是至高無上的。讓一個至高無上的軍人去伺候低級的女人。

在日本戰俘看來是比生命受到威脅更為嚴重的侮辱,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我們或多或少看見過影視劇中,日本人一覺得羞愧就擅長切腹,其實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日本軍人把信念和等級以及自尊看得極為重要,甚至不惜隨時切腹自盡也要保全顏面。

所以當蘇聯讓他們去給女澡堂子做工的時候,他們寧願去西伯利亞極寒之地去做那些砍木頭的苦差事也不願意在安全的環境中伺候女人。

因為這是對他們最大的侮辱。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其實二戰後的日本戰俘待遇雖然各有不同,中國的饒恕,蘇聯的虐待,還有菲律賓的槍殺,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

似乎都在成全著善惡有報的因果關係。

儘管看到處理他們的手段各種狠辣,各種殘忍,但還是不可饒恕。

也許就是因為他們曾經對中國做出的傷害吧!

二戰被蘇軍俘虜的日軍,為何寧死也不願給蘇聯澡堂工作?

鐵一般的事實和證據讓我們無法從內心去原諒曾經那些殘忍的日本軍人。

所以儘管他們成為戰俘,成為了別國砧板上的魚肉,也無法勾起我的同情心和不忍。

也許這就是善惡到頭終有報的結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