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陽氣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自由9271


人體有各種各樣的氣

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輸布、血液運行、津流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都是通過氣的作用來實現和維持的。《黃帝內經》裡講的最重要的氣有四種。


第一種氣叫元氣。就是源於先天、從父母那裡繼承的氣,是生命的原發性的“氣”。這個元氣也叫做真氣,也就是《上古天真論》裡面所說的“真”。這個真氣主要是來源於腎臟,因為腎臟藏精,精又可以化成氣。道家稱為“先天之氣”。




第二種氣叫宗氣。這個宗氣主要來源於後天的呼吸,是呼吸之氣,所以它可以看成是一種心肺之氣。肺是主管呼吸的,又主管一身之氣。



第三種氣叫做營氣。營氣是流行於人的血脈當中的。營的意思就是營養,營氣對人體起到一種營養滋養的作用。



第四種氣叫衛氣。它是運行於経脈之外的,基本上是在體表。衛就是保衛、護衛。衛氣起到一種保衛人體、抵禦外邪的作用。



我們講養氣,最主要的就是保養這四種氣。養氣對身體健康是絕對有利的。那麼大家一定問我:怎麼養氣呢?其實很簡單,用不著學那些稀奇古怪的氣功,只要保持內心平靜,不拘在什麼地方,不論是在辦公室,或者是在馬路上,走路走疲勞了,停下來,做兩下養氣工夫,精神就來了。

怎麼做這養氣工夫呢?不要用鼻子吸氣做氣功,馬路上灰塵大,空氣髒,所以我們在都市千萬不要用鼻子呼吸做氣功,只要心境寧靜,不必用耳朵去聽,只要感覺到呼吸的往來就好了。

我們本來就有呼吸,不必再用意去練習,或者對呼吸加以控制管理,只要感覺到我們原有的呼吸狀況就好。如果感覺到什麼地方不順有阻礙的話,只要思想繼續寧靜下來,靜上一段時間,自然就調和順暢了。這是最好的方法,不要再特地做什麼工夫。


遊騎兵257


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養生,其實就是在養陽氣。下面我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生活中可以升養陽氣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太陽

古人把陽氣比作天地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天地都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

太,盛大、洪大的意思。太陽就是天地間最大的陽氣來源。所以善加利用陽光是排寒氣的竅門,借天地宇宙之力驅除自身的病。

二、早晨

早晨是陽氣升發的時候,萬物隨著太陽昇起開始甦醒。早睡可補腎陰,早起晨練可補腎陽。所以身體不大好的人,萬不可跟著別人鍛鍊,更不可晚上鍛鍊,白白損耗陽氣。

當然,若你掌握了一些道家的靜功,那些功法只要身體允許隨時可以練。

前面指的鍛鍊是指我們平時接觸的那種鍛鍊方法—有氧運動。那種運動損耗很大,運動之後要及時培補。並且早晨的太陽光是非常純淨自然的,對體弱的人尤其適合。


三、睡眠

道醫講人養生要睡子午覺,從子午流注來看,子時和午時是膽經和心經運行活躍的時間,也是培補正氣,陽氣的最佳時間。子時就是23點到1點,午時就是11點到1點。

我們大家可能都有體會,早上起來精神最好,上了一上午的班,到中午精神就開始有些疲憊了,這個時候休息一回打個小盹,20分鐘到30分鐘即可,睡不著也行,就可以培補身體。


四、夏天

道醫講“冬病夏治”,中午是一天裡陽氣最盛的時候,夏天則是一年四季之中陽氣最盛的時候。

有的人一到夏天就要躲避太陽,說曬太陽要流汗,很不舒服。豈不知,流汗是寶啊。尤其對身體積寒很深的人來說,夏天簡直是我們的黃金季節。

夏天屬火,對應五臟屬心。夏天每個人心火都盛,這個時候不用運動也會流汗,而這個汗都是心火逼出來的,排毒的作用最大(這裡的毒泛指一切外邪,包括寒)。

對於體寒的人來說,夏天也會非常難受,因為體內心火復甦,開始推動寒氣向外走。

所以夏天曬太陽是最好最便捷和天然的方法,若你想排寒氣,每天利用工作學習之餘曬曬太陽,時間因人而異。

這個方法外借太陽之力,內借心火之力,但是每個人心火有限,若覺力不從心,則需要休息了,切忌心急。

還有的人說曬太陽要得皮膚病,其實皮膚病也是排毒的表現。是你的經絡不通,毒素不能隨正常渠道排出,為了不傷及內臟,只好從皮膚出來。

聰明的朋友們可能想到了,夏天可以借心火之力排寒,那我能不能培補心火使得排寒氣更快呢?老話大家都聽過“冬吃蘿蔔夏吃薑”,早晨起來,切兩三片生薑,加紅棗三五個,捏破用水來煮,如果你體質很寒還可以加紅糖(體質很熱則不適宜)。

正如前面所說,早晨陽氣升發,早晨喝姜棗茶幫助身體提升陽氣。

但是下午就不要喝了,從中午開始一天的陽氣開始往下走,至日落完全消失。老話也講“晚上吃薑,如飲砒霜”,當然若你感了風寒需要喝薑湯發汗則不受此限,吃薑培補身體的人則要注意。

想排寒氣的人要注意避寒,尤其是空調為害甚大。你在外面曬了太陽本來要出汗的,一進到屋裡空調一吹,本來用於發汗的心火馬上轉去防寒,本來要排出來的寒氣又被逼了回去,這個時候如果吹了空調,寒氣反而會走得更深。

五、寒氣向外走的渠道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明明外面很熱,卻感覺身體某個部位很涼,明明沒有風吹卻覺得涼嗖嗖的。不要怕,這就是排寒氣的表現,另外還有幾個排寒氣的渠道,都是大家熟悉的,打噴嚏,打嗝,流汗,大小二便……

不要小看這些生理現象,都是人護衛自身的法寶,比任何靈丹妙藥都要好。其實吃藥也無非是輔助身體排病,排病的是身體而不是藥。

留心觀察一下自己,你有多久沒有打嗝了?


六、艾灸

有些人寒氣累積了十幾年,厚厚的壘在背部。夏天外邊的太陽曬不進,裡面的心火頂不出。這種體質叫做“冰包火”,這個時候就要再艾灸。

艾灸是通過給身體一定部位強制性的輸入熱能,臨時提高人體局部溫度,從而使人體局部增強免疫力和新陳代謝,達到療養局部影響全身的作用。把氣血灸活了,再借助天時與自身之力,則寒氣可排。


七、功法

道醫講督脈乃諸陽之海,意思是人身體的陽氣的通道在督脈,督脈運行的地方就是脊柱這一條。所以鍛鍊督脈是我們培補陽氣的最佳方法。

中國自古就有很多養生排病的方法,比如站樁、正坐、金雞獨立、撞丹田等這些都是適合體弱之人的鍛鍊方法,練的時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則只補不損,借心靈之力無損身體。

這些都是適合體弱之人的鍛鍊方法,練的時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則只補不損,借心靈之力無損身體。

若你的體質有了增強,或者本身體質不弱。想尋找更剛猛的功法強身健體,其實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遺產。《五禽戲》、《六字訣》、《八段錦》、《易筋經》俯拾皆是。

八、心靈的陽光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那麼我們自己身體裡有沒有太陽呢?有的,就是自信心。為什麼我們說人要挺直脊樑呢,現在大家知道了,脊樑就是督脈,脊樑挺的直就是一身正氣的表現。

希望有緣人都能找到自己心靈的陽光,找回自我,重拾自信。

九、睡覺補陽氣

如果您經常感到手腳冰涼、腰背發冷,這是由於腎陽不足所引起的。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門,如果腎陽虛衰,溫煦人體的功能下降,就會出現以上症狀。教你兩招讓你陽氣十足。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說到底,睡眠是補腎良藥!人們在勞動、工作、學習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飲食來補償外,還需要靠睡眠來補償。古人有“服藥百裹,不如獨臥”的說法,意思就是安穩地睡個好覺勝過服補藥。

一個人假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好,往往會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渙散、頭痛、眩暈、肌肉痠痛,甚感疲勞。一個人如果長期缺乏睡眠,處於過度勞倦的狀態中,機體就會產生耗氣傷血的病理變化,損及五臟。

心勞則血損、肝勞則神損、脾勞則食損、肺勞則氣損、腎勞則精損,進而為許多疾病埋下禍根。

如果每天子時(相當於晚上11點—次日凌晨1點)前不睡覺,看病時很多老中醫就會說:“不給你治了。”其實不是不給治,而是治不好了。

長年熬夜的人,無論男女,直接傷肝,日久傷腎,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土一片。

這時候就是天天營養品,天天鍛鍊身體,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帶來的傷害。

因此,早起沒關係,但晚睡絕對不行。許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習慣,這往往容易傷肝傷精傷膽。這樣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鬱,快樂的時候不多(肺氣也受影響,長期得不到有效宣發的原因)。

還有的人認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補回來,其實根本補不回來,要麼睡不著,要麼睡不夠,即使感覺補過來了,其實身體氣血已經損傷大半了。

兩種睡覺姿勢有補腎奇效

1、還陽臥

練習時,首先熟練還陽臥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練習。

方法:身體自然平躺仰臥,胯關節放鬆,兩腿彎曲,小腿向內收,兩腳心相對,腳後跟正對著會陰處,兩手心放於小腹處,掌心向著腹部。

擺好姿勢後,微閉眼,心中默唸「虛」字,以鼻吸氣,意想氣聚於小腹處,再滾動到後腰;以嘴呼氣,意想體內的邪氣隨著呼氣排出體外。每晚睡前練習半小時。

2、混元臥

還陽臥練習一個月後,再高層次的練法是混元臥。姿勢依舊為仰臥,兩腳心相對,兩手十指交叉放在頭頂的百會穴處。

這個姿勢既能補腎氣又可放鬆頭部,對失眠、神經衰弱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通過練習還陽臥、混元臥,可很快使陽氣充盈起來!


女王朱瓊


養陽氣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陽氣是我們人體十分重要的東西,陽氣不足的人通暢會表現為虛寒怕冷,手腳冰涼,畏寒喜暖,怕風怕冷,神倦疲乏等的,中醫將其稱之為:陽氣不足。

為什麼說冬病夏治,冬病就會在冬天容易發的病,這些病的易發人群多是虛寒性體質,也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火力”。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季節是我們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陽虛體質在這個時候更要好好呵護自己的身體。

那麼養陽氣有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嗎?

(1)動則生陽


運動可以昇陽氣,現在的上班族都是久坐黨,這樣的工作條件再加上每天待在空調房,很多都有陽氣不足的情況,建議週末或者平時下班多步行,平時多做一些運動,出一出汗水,好處多多。老年人建議做一做太極,八段錦等。

(2)夏天早上一杯姜棗茶

天熱之後本身脾胃就容易虛弱,提前服用姜棗茶可以補補脾胃,同時生薑尤其是老薑有祛寒驅趕病邪的作用,大棗又可以保護我們的腸胃,還可以補充體內之陽氣以溫中,又可以助陽氣發散來排寒,這樣一個夏天就可以把身體的病邪驅趕出去了。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


養陽氣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人之生長壯老,皆有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有陽氣為之花。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人的身體狀況,養生,其實就是養陽氣。下面我分享生活中最簡單的養陽氣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太陽

這個天然的陽氣庫,一定要合理利用。古時候人們把陽氣比作天地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天地都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體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浸入。所以善加利用陽光是排寒氣的竅門,借天地宇宙之力驅逐自身的問題,在此就最簡單的方法:曬太陽。


一般曬太陽的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11點之間,此時陽光比較充足,光線也比較柔和,效果最好。曬太陽的時間長短可因人而異,中青年每次1-2小時,老年人也就30分鐘左右即可。



二,睡眠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人養生要睡子午覺,從子午流注來看,子時和午時是膽經和心經運行活躍的時間,也是培補正氣、陽氣的最佳時間。子時就是23點到1點,午時就是11點到1點。


我們可能都有體會,早上起來精神最好,上了一上午的班,到了中午精神就開始有些疲勞,這個時候休息一回打個盹,20分鐘到30分鐘即可,就可以培補身體,養固陽氣。



三,功法

督脈乃諸陽之海,意思是人身體的陽氣的通道在督脈,督脈運行的地方就是脊柱這一條,所以鍛鍊督脈是我們養陽氣的最佳方法。


自古就有很多養生的方法,比如站樁、呼吸吐納、易筋、正坐、撞丹田等這些適合體弱之人鍛鍊的方法,練的時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則只補不損,借心靈之力無損身體。


若你身體有了增加,或者身體不弱,想尋找更剛猛的功法強身健體,其實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遺產:易筋十二式、洗髓功等俯拾皆是。



最後再次分享兩種睡覺姿勢養陽氣的小妙招


1、還陽臥

練習時,首先熟練還陽臥,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練習。


方法:身體自然平躺仰臥,胯關節放鬆,兩腿彎曲,小腿向內收,兩腳心相對,腳後跟正對著會陰處,兩手放於小腹處,掌心向著腹部。


擺好姿勢後,微閉眼,心中默唸“虛”字,以鼻吸氣,意想氣聚於小腹處,再滾動到後腰;以嘴呼氣,意想體內的邪氣隨著呼氣排出體外。每晚睡前練習半小時即可。


2、混元臥

還陽臥練習一個月後,再高層次的練習是混元臥。姿勢依舊為仰臥,兩腳心相對,兩手十指交叉放在頭頂的百會穴處。


這個姿勢既能養陽氣又能放鬆頭部,對失眠、神經衰弱有好用處。



通過以上生活中簡單的方法,再結合其他特殊方法練習,能很快使陽氣充盈起來!找回自信,一切好起來!


養髮健康系統知識


我認為最簡單、最廉價的養陽氣方法是冬天多用太陽曬背。

在講原因前,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地方--江蘇省如皋市,它是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90歲以上老人4000多人,80歲老人40000萬多,為全國第一。如皋人的長壽與當地的水土、人文及飲食文化息息相關,他們長壽的秘訣也很多,其中一條就是冬天多太陽曬背。


那麼冬天太陽曬背是什麼目的?對健康有什麼益處?

原來,中醫認為背為陽之陽,如果背部遇冷受涼,則風寒之邪極易通過背部經絡入侵,陽氣受損而導致疾病,年老體弱或久病虛損之人就容易舊病復發,加重病情。另外,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陽氣來支持,陽氣充足身體就能抵禦疾病的侵入。

那麼,太陽曬背可以藉助太陽的熱量,讓充足的陽氣趕走盤鋸在背部的陰氣,身體一年四季都會曖和,同時也可以改善陽虛體質、增強人體免疫力。

所以,聰明的如皋人正是利用太陽這個免費資源來補養了陽氣,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他們不但長壽還很少生病,生活質量非常高。這也是我認為冬天多用太陽曬背是最簡單的養陽氣方法的原因。


中西醫林醫生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終日號而不嗄"。何者?

如果能懂得這兩句話,就離懂中醫不遠了。

說的是小孩一降生,天生的有吸吮奶水的能力;天生有抓握的能力,如果膽大的話,讓他抓住你的手指,可以把他提起來;小孩孩還有天生的朘作之事,他的小雞雞會堅強的站起來;他們成天號哭但嗓子不會嘶啞。這些都是為什麼呢?

陽氣也,元氣也,和氣也。

元氣,通常指先天之氣,生於腎,當腎元耗盡便會撒手人寰。握固指元氣足,握松元氣損。

陽氣,指陽剛之氣,有的阮小二,恐怕就是陽氣損,陰氣盛所致。

後天之氣,是指水谷之氣。天地藏精氣於五谷,五穀藏精氣於五髒,水谷之氣為脾胃運化之氣。其他之氣不再贅述。

氣是什麼,中醫之氣除了呼吸之氣外,重在力氣,也就是勁!換成今天的話叫作能量。也可看作器官體現出的活力、光澤、功能。

陽氣,可視作朝氣蓬勃,幹勁十足,活靈活現,欣欣向榮。與心動力關係密切,與五臟六腑的協調暢達均有關係。

所以,養陽,一是心情舒暢,氣機條達。對養生均有50%以上功用。二是運動。運動可對各臟器良好的刺激,使之興奮而調和,陽自然而生。三是飲食養陽。春天多吃一些蔬菜,蔬菜多數生機勃勃,對養陽有利。四是可在醫生指導下吃一些補陽的東東。


山神001


關注妙手小聖醫,每日推送養生乾貨!

陽氣嚴格來說是養的不是補的,養護是不能破壞一些陽氣生存的規則。人體陽氣不足,破壞的不僅是身體狀態,還有心情,心情搞得冰冰涼,陰翳感很強,也可能就是陽氣不足引起的。


為什麼感覺身體冰冰涼,心情冰冰涼的人,中醫建議喝——姜棗茶,這也是養陽氣的一個方法。


春天是提升陽氣的最佳時機,在這個季節,多運動踏青旅遊等等,動則生陽,慢慢堅持下來,陽氣自然就可以充足起來。


其次就是睡覺,睡覺可以培育陽氣,但是不能睡懶覺,我們一天中的清晨開始,陽氣慢慢增加,早上能早起運動則是最好,千萬不能熬夜,這樣會導致陰損陽耗。



用戶82314583398


陽氣即正氣,正氣內存,邪不可幹。

因此,養陽氣就是養命。

養陽氣可以從飲食、運動、起居、情緒等調理:

一、飲食

1、忌暴飲暴食

任何食物攝入體內都由脾胃來消化吸收,這個過程需要消耗脾陽。

暴飲暴食會增強脾胃負擔,使脾胃虛弱,水谷精微的吸收會減少,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會減少,容易出現陽虛。

2、忌冷飲、生冷食物

冷飲和生冷食物和體溫有溫度差,入口把寒氣帶入身體,會消耗體內陽氣。

3、少吃清熱解毒類藥物或涼茶

大家應該都有過上火的經歷,如口腔潰瘍、便秘、痔瘡等,讓人痛苦不堪。

很多人會買清熱解毒藥或喝涼茶來降火。

過度降火使陽氣消耗,引起陽氣不足。

4、少吃西藥

西藥屬化學合成製劑,大多數性寒,經常吃會影響人體陽氣。

二、適量運動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現代人大多久坐少動,容易體寒。

每週抽2至3天運動30分鐘至1小時,可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昇陽。

但不建議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容易出太多汗,而氣隨汗脫。

以運動微微出汗最佳。

三、充足的睡眠

自然界也分陰陽,白天為陽,適合運動、工作可助昇陽;晚上屬陰,適合靜養以幫助養陰藏陽。

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肝臟解毒、修復的好時機,這個點適合睡眠。

因為,臥則血歸於肝,肝藏血,肝好氣血就足,氣血足身體陽氣自然就足。

因此,少熬夜是養陽氣的最簡單方法之一。

四、情緒

凡是向上的、積極的、陽光的屬陽,消極的、向下的、陰暗的屬陰。

保持陽光、正能量、快樂的心態可助提升陽氣。

五、曬太陽

太陽為陽,月亮為陰。

太陽為自然界的真陽,經常曬太陽是補陽氣最簡單又管用的方法。

特別是冬天,曬頭和背部更佳。

因為頭為諸陽之會,背上有人體最大的陽經(膀胱經),經常曬頭和背,可藉助自然界的真陽,激發體內的陽氣。





琴姐聊健康


中醫長說的一句話:“陽氣足,百病消”。

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決定因素之一。

而人的正常機體運轉、工作、運動、情緒波動、適應氣溫變化、修復創傷、包括性生活等各項活動都是需要消耗陽氣的。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氣如果不足,人就會生病,陽氣完全耗盡,人就會死忙。

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

陽氣衰弱則百病生

陽氣不足最直接的表現為氣血運行速度變慢,機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下降。一些病理產物(如痰飲、瘀血、結石等)及外來物質(如風、寒、溼氣等)不能及時排出而瘀積成疾。

陽氣不足有兩個階段

1、陽氣稍有不足,但人體功能基本能維持

在這一個階段,人就會有肥胖、手腳冰涼、腰痠背痛、頭暈乏力、頸椎腰椎病、亞健康、早洩滑精陽痿等各種不適症狀。

2、陽氣嚴重不足,人體物質代謝率和和生理功能足跡下降

在這一個階段,人的一些原有疾病,舊傷或者先天缺陷處瘀積堵塞現象會更為嚴重,致使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顯失常而導致嚴重的疾病。

既然陽氣這麼重要,我們平時又該怎麼樣來補足陽氣呢?

1、艾灸穴位保健

人過了四十歲之後,人體內的真氣就會開始逐漸的衰退,為了保證人體正氣充足,陽氣不虧,進而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提高生命質量。


適當艾灸並按摩關元穴及腰眼穴可起到提陽的作用。

關元穴:肚臍下四肢處,關元穴位於人體“陰脈之海”的任脈,肚臍之下3寸。的位置,又稱為下丹田,具有培補元氣、強壯身體的作用。

腰眼穴:腰眼穴為經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開約3.5寸的凹陷中。

2、踮腳走

動作示範:儘可能的邁開大步,腳尖著地,走路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彎曲膝蓋。另外腿往前邁步的時候,腳尖要伸直,就好像在跳芭蕾一樣。 前腳在落地的時候,後腳腳尖要踮起來。每天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將休閒的散步變成大步走練習即可。

功效:用腳後跟先著地的走路方法,實際上是刺激了腎經的穴位,可以有效的防止骨質疏鬆症。


3、深呼吸

動作示範: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儘量的用鼻子吸氣,呼吸要保持柔和、緩慢、均深長。每次的深呼吸以6次為-組,然後就可以平息調整,然後再做。

功效:深呼吸可以讓肺部的空氣得到更換,每次的深呼吸之後可以促進體內廢氣的排出,新鮮空氣的吸入,頭腦更加清醒。

4、提踵顛足

動作示範:提踵的時候以五個腳趾抓地,兩腿併攏,同時提肛收腹,肩部要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的時候,身體放鬆,輕輕的咬牙,可以先慢慢的下落一半,然後輕輕的震動地面。

功效: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和腎經,輕震地面則可以按摩到五臟六腑。

5、摩腎俞

動作示範:雙腿併攏,坐在床沿的位置上,兩個手掌互相搓,直到感覺到手心發熱為止,然後兩手分別按在後背腰部位置,上下按摩腰背的腎俞穴,一直到感覺到熱感為止即可。最好每天早晚各進行一遍,每遍各200次左右即可。


健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引起重視的,根據一項數據調查顯示,80%的現代人都有陽氣不足,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並且這個數據還是持續的上升。如果你的健康被不斷的透支,身體就會感覺到特別的不舒服,腰疼、背痛、落枕、感冒、身體痠軟等症狀。出現此類的症狀,一定要趕緊引起重視。

以上呢,只是粗略了的介紹了一些方法,如果還想更有針對性的一點的,可以去看看(歐陽傑卿重拾自信)一文提到的方法,我老公以前也是腎虛,通過使用他的方法之後,現在每次行夫妻生活都能20分鐘了,還是很輕鬆的。

最後呢,還要重點跟大家說一下,想要腎好、性生活和諧,一定要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以及每天鍛鍊的習慣。這樣才能有助於你的身體越來越健康的。


腎大壯養成記


養陽氣最簡單的方法是正確飲食。

首先要明確何為陽氣,陽氣即上升之氣,氣能上升是一定的能量作用的體現。在地球上空氣上升是太陽加熱的體現,水汽加熱上升成雲,空氣加熱上升成風。空氣中氮氣佔78%,氧氣佔21%,餘下多種氣體僅點1%,可忽略不計。氮氣的容重比氧氣輕,上浮能力比氧氣強,氮氣在常溫下不與它物發生化合反應,而氧氣極易與它物化合生成氧化物而沉澱。二者相比氮氣為陽氣,氧氣為陰氣。所以陽氣之中必有無形的能量,陽氣上升為天氣,陰氣下降為地氣。為此在易傳中說:輕清上浮之氣以成化萬物之能,重濁下墜之氣以成生萬物之質。所以陽氣是能量的代名詞,陰氣是物質的代名詞。在生命學研究中陰陽是特定的,陽是氣是能,陰是形是質。

陽能和陰質二者是形影相隨,只因能和質所佔比例的不同在人的視覺中呈現的象不同。能佔的比例大於質就是氣態,質佔的比例大於能就是液態或固態。獨陽不生,孤陰不長。在六合之內所有的生命體都是陽能的有序之變促使陰質發生形變或者質變而生壯老死。人有兩死無兩生,陰質、陽能缺一就會死亡,缺陰質死時躁動不安,張嘴不合眼;缺陽能死時平穩安然,象長眠之象。

從上所述我們可明確得知,陽氣是天空中(氣交之中)的氮氣,它承載著四季太陽的熱能,有六種不同的溫度;溫熱暑燥涼寒。即天之六氣,不包括氧氣。所以巜生氣通天論》中雲:“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又云:“陽氣者,若天與曰,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內經中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不僅以食為天,也以食氣為本。地之五味要食,天之五氣也要服。據此古聖人制定了華夏獨自飲食法則,這是人類歷上最早最完善的飲食法則。“毒藥改邪,五穀為養,五果(可代糧的乾果)為助,五畜(高蛋白質肉魚蛋)為益,五蔬(應季菜、根莖)為充,氣味合而服之,補精益氣。”

古聖人認為大自然所產一切植物均含四性五味,因為在它們的生長期內承接了太陽日照大地潤養,它們是天地合氣之物,禸含陽能陰質。成熟時季節不同,所含的陰質和陽能就不同。為此出現性味太偏和平和之分,古人將太偏者稱為藥,將平和者稱為食,藥食同源。藥不是用來補,是攻邪糾偏。食是用來補的,少食或過食某一類食材,可能會引發身體內多或少某一類營養,但可改變生活習性糾正過來,不能用藥補,中醫用藥是中疾即停,再用食補。此即三分治,七分養。

法則第一句是“毒藥攻邪”,人生在自然中難免會受寒邪,就用“姜蔥蒜椒或桂皮八角”等驅寒之藥,通過發汗將寒邪發散出去。是藥三分毒,所以古人將藥統稱“毒藥”,以此警示人們不可濫用藥,內經中僅十三個簡易藥方,古人不濫用毒藥,主要是食養和刺絡脈穴位調氣機。看今朝離道遠矣!

法則第六句“氣味合而服之,補精益氣”。這是飲食法則的精髓,是華夏氣觀念的精準表達,是陰質陽能的完美結合。是各民族所沒明確規定的飲食理念“氣味合而服之”。每一個張嘴飲食的人,首先進入口腔內的就是大氣,然後才是食水,齒嚼舌拌就是把氣食水充分攪勻,在三者混合中,大氣中的氧氣與它物氧化耗盡,只剩下氮氣,(氮氣是陽性之氣入陽明大腸和,氧氣是陰性之氣,入太陰肺),在大腸袋收縮時,壓縮氮氣透出大腸,並攜帶出水谷之精微成為衛氣。衛氣是悍疾的熱氣,是人體內的陽氣,也是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的真氣,衛氣內含陰質陽能。大腸袋在產出衛氣的同時,水谷之精微被大腸壁內的靜脈所吸收成為營血(靜脈血),衛氣營血異名同源,營血為精,衛氣為氣。天之氣地之味和上善的水,由口腔經胃和小腸,到達大腸後完成了“氣味合而服之,補精益氣”的使命。

粥品為天下第一補品,不僅是原料的豐富和軟爛易消化,主要是符合了華夏的飲食法則。伊尹成為商朝三代權相,成為藥膳和湯藥的始祖,歸功於他煲湯的高超技能。有病七分養,飲食的主要種類就是粥類湯品,藥膳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增補體內陽氣除飲食之外,還有依“氣味合而服之”之理,上古先人發明的“服天氣咽津液”之術數。《素問.刺法論》中雲:“所有自來腎有久病者,所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嚥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餌舌下津令無數”。寅時是三陽開泰之時,地氣受左方傳過來的地熱大量昇天,地氣是淨潔的氮氣,此時引頸嚥氣順之,就是大量引氮氣入大腸。餌舌下津令無數,即吞嚥大量的唾液。唾液是水谷之精微。天之氣和水谷之精微共入大腸,必然產出營血和衛氣。氣味合服,補精益氣。

補體內陽性衛氣,最簡單的方法是正確執行華夏的飲食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