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驕傲:大漢東都洛陽(上)


有詩嘆曰:

煙愁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司馬光《過洛陽故城》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學者段鵬琦在他的著作《漢魏洛陽故城》一書中,毫不掩飾的讚美著洛陽城的昔日輝煌:“故城揹負四百里巍巍邙山,南臨流不斷千年洛河,蒿榛叢莽的古城垣,斷斷續續地逶迤於伊洛平原之上,清晰地勾勒出故城遺址的宏偉輪廓。寬廣的太學廢墟、高大的靈臺舊址、壯觀的永寧寺木塔基址,依然透露出昔日大國京都的雄姿!”

洛陽名聲在外,先後有十多個國家在此建都,是中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瑰寶。而東漢與曹魏兩代王朝,則是這一段輝煌的開拓者,雖然強盛一時的漢魏洛陽城已經消失於歷史的煙波浩渺之中,但它仍然使無數後人禁不住展開遐想,追憶那段偉大而又辛酸的往事。


概況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光武帝劉秀在鄗地稱帝,同年十月遷都洛陽。從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東漢建立初期,朝廷上對於遷都長安還是繼續定都洛陽有過十分激烈的爭論。最終,洛陽無可媲美的天然地理優勢和時局成為決定性因素,使它作為大漢王朝的第二個首都開啟了一段傳奇。

首先,洛陽“當天下之中”,從三代時期開始就成為了全國交通體系中扼控四方的樞紐,之後西漢又對洛陽周邊的交通道路進行了改進、重建,並且利用豐富的水資源開發了水路交通,可以說在東漢建立之前,洛陽不僅在地理位置上當天下之中,在功能上也被建成了四通八達的“天下之重”。【……乃營成周雒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理均矣。——西漢·劉敬】

洛陽位於邙山與洛水之間的開闊地帶。邙山是秦嶺餘脈,山勢險峻,連綿不絕。洛水自西向東流過洛陽城南,然後繼續向東在洛陽東南方向與伊水匯合,又繼續向東注入黃河。考古勘察結果顯示,洛水北距洛陽城南垣2公里。這種南臨河、北倚山的格局,即所謂的“山河拱戴,形勝甲於天下。”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又孕育出了洛陽肥沃的土地。《尚書·禹貢》把洛陽劃為豫州,稱豫州之地“其土壤,下土墳壚,田中上,賦雜上中。”豫州西部山地較多,但洛陽卻位於盆地,伊水和洛水寬闊的沖積平原和黃土臺地,適合很多農作物生長。除此之外,洛陽周圍還有大片森林能夠提供優質木材用於城市發展建設,比如崤山、首陽山、熊耳山、邙山、伊闕山、嵩山、王屋山等等。

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使洛陽不出意外的也成為了經濟中心。《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洛陽“東賈齊、魯,南賈梁、楚。”在西漢時期已是僅次於長安的商業都會。

如此重要的大都市,安全保障當然也是第一位的。洛陽“左據成皋,右阻澠池。前鄉嵩高,後介大河。建滎陽,扶河東。南北千里以為關,而入敖倉;地方百里者八九,足以自娛。”正所謂進可攻、退可守。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期,正是因為周亞夫率領的軍隊控制了滎陽,漢軍才最終取得了勝利。


城市佈局

東漢洛陽城的規劃尚不完善,而且依據當時的社會形態以及生活習慣,城市的規劃佈局也不盡合理,如:洛陽城主要分為皇宮、內城、外城、鄉四大部分。內城,古文中多用“城”代指,包括皇宮和上流人士居住的區域;外城,即古文中的“郭”,指的是護城河與城牆之間的區域,大多數平民居住在此,規劃比較混亂,通常認為由最原始的聚落形式自然形成。內城與外城之間的城牆主要用於區分貴族與平民,而非軍事防禦,這在之後會提到。此外,由於兩漢、魏晉時期,中國實行坊市分離,即居住區和商業區明確區分,所以生產、經營活動主要集中在外城,甚至更外面的鄉。

這個局面直至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才稍有改觀,他在重建洛陽城時第一次提出了現代的城市中軸線的概念,為後世的北魏進一步擴建打下了良好基礎。

按照不同設施的功能,洛陽城大概可以分為基礎設施、政治區、居民區、商業區、祭祀區五大部分。但由於洛陽的主要區域劃分是以身份等級為主,因此各功能區的劃分並不是非常明顯,尤其是郭與鄉的情況則更為複雜。本文將著重按照地理佈局進行逐一介紹。

帝國的驕傲:大漢東都洛陽(上)

漢魏洛陽故城假想平面圖(可放大觀看)

  • 1. 城牆與城門

漢魏洛陽城的城牆東、西、北三面都有牆垣殘留,南面牆垣由於洛水河道的北移已被沖毀。《續漢書·郡國志》記載:【城東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因此洛陽人稱“六九城”。根據考古得出的數據,東城殘垣長3895米,西城殘垣長4290米,北城殘垣長3700米。推測城牆周長總長度合漢代約31裡,與記載吻合。

城牆上開12門,每門三闕,考古已經探明的城門有10座,確定為漢魏洛陽故城城門的有8座。《洛陽伽藍記》的記載:

“東面有三門:北頭第一門,曰建春門,漢曰上東門……魏晉曰建春門,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東陽門,漢曰中東門,魏晉曰東陽門,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青陽門,漢曰望京門,魏晉曰清明門,高祖改為青陽門。北面有二門:西頭曰大夏門,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夏門,宣武帝造三層樓,去地二十丈……東頭曰廣莫門,漢曰谷門,魏晉曰廣莫門,高祖因而不改。自廣莫門以下至於大夏門,宮觀相連,被諸城上也。西面有四門,南頭第一門曰西明門,漢曰廣陽門,魏晉因而不改,高祖改為西明門。次北曰西陽門,漢曰雍門,魏晉曰西明門,高祖改為西陽門。次北曰閶闔門,漢曰上西門……次北曰承明門。承明者,高祖所立,當金墉城前東西大道。”

這是目前考古已經確認的9座洛陽城門,陸機《洛陽記》載:“洛陽十二門,門有閣,閉中,開左右出入。城內大道三:中央御道,兩邊築土牆,高四尺,公卿尚書章服從中道,凡人行左右道。左入右出,不得相逢。夾道種槐、柳樹。”其中承明門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新建的城門,東漢與曹魏時期無此門。而雍門因為是“斜出”,所以後來北魏時期被孝文帝廢掉了。史料中提及了一個金墉城,這是位於洛陽內城西北角的一個小城,魏明帝曹叡在太和元年(公元227年)修建,又在裡面造了包括西宮在內的各種各樣的宮殿樓臺。曹魏後期開始,被廢的皇帝、皇后都被囚禁在這裡,晉代魏時期,曹氏宗族和宮人也被拘押在此處,在金墉城蹲過的名人包括曹芳、曹奐、晉惠帝司馬衷、廢太子司馬遹、賈南風。自從賈南風以後,幾乎形成了慣例,歷代朝廷每有皇帝皇后和權臣被捕,大都囚禁於金墉城內監管。

由於南面殘留城垣被洛水沖毀,所以考古只能大概定位,尚無實物發現。不過《洛陽伽藍記》很清晰的記述了南面的情況:

“南面有三門:東頭第一曰開陽門。初漢光武遷都洛陽作此門,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來在樓上,後琅玡郡開陽縣言南門一柱飛去,使來視之則是也,遂以開陽為名。自魏及晉,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平昌門,漢曰平門,魏晉曰平昌門,高祖因而不改。次西曰宣陽門,漢曰津門,魏晉曰津陽門,高祖因而不改。”

南面城門是爭議最多的,主要問題在於平城門的定義模糊。按照《後漢書·五行一》記載的蔡邕發言:【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連屬,郊祀法駕所由從出門之最尊者。】即平城門是洛陽城的正門。但因為有《後漢書·百官志》的如下記載,產生了意見分歧:

史料①城門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雒陽城門十二所。司馬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兵城門。每門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雒陽城十二門,其正南一門曰平城門,北宮門屬衛尉。其餘上西門、雍門、廣陽門、津門、小苑門、開陽門、旄門、中東門、上東門、穀門、夏門、凡十二門。
史料②宮掖門,每門司馬一人,比千石。本注曰:南宮南屯司馬,主平城門;宮門蒼龍司馬,主東門;玄武司馬,主玄武門;北屯司馬,主北門;北宮朱爵司馬,主南掖門;東明司馬,主東門;朔平司馬,主北門:凡七門。


史料③衛尉,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宮門衛士,宮中徼循事。丞一人,比千石。

按史料①,莫名其妙多出來一個【北宮門】,在洛陽十二門之外,而平城門顯然在十二門之列,屬城門校尉管轄。如果平城門是洛陽南邊的城門,為什麼要附在平城門之後記述北宮的宮門?按史料②,守衛南宮宮門的南屯司馬一職是平城門的負責人,那麼平城門就是南宮的宮門,而非洛陽的城門。但是這也無法解釋南邊的門與北宮有何聯繫。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生院教授錢國祥在自己的學術報告中認為,南宮宮牆十分接近洛陽南城牆,南宮的南門與城牆的平城門相連,且距離很近。北宮門指的就是南宮的南門,之所以稱為北宮門,是相對於平城門而言位於北側。(漢魏洛陽故城沿革與形制演變初探)因此可以推測,平城門實際由兩道距離很近的大門組成,北側門即南宮南門,南側門即洛陽城正門。雖然兩個門距離很近,既是洛陽城門也是南宮宮門,但畢竟是兩個門,因而南側的平城門屬城門校尉管轄,北側的宮門歸衛尉所屬的南屯司馬管轄,明確區分皇宮職責與洛陽城的職責。

  • 2. 皇宮

洛陽兩座皇宮:北宮、南宮,是皇帝生活、理政場所。

《史記·高祖本紀·正義》注引《括地誌》提到“秦時已有南北宮”,此說仍有待考證。但兩座皇宮在西漢時期可以確定存在,並且南宮已經頗具發展規模。《史記·高祖本紀》“高祖五年置酒雒陽南宮”,王莽地皇三年“司徒王尋將十餘萬屯雒陽鎮南宮”,可見西漢時代的南宮一直在使用中。劉秀定都洛陽後,也是先住在南宮裡的卻非殿,因此卻非殿大概就是西漢時期的建築,之後又在南宮修建了重要的前殿,章德殿。雖然南宮尚未被髮掘,具體位置也存在一些爭論,但東漢初光武帝統治時期,南宮是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包括朝會等在內的大型活動都在前殿舉行。南宮中軸線兩側5排30餘座宮殿臺觀,根據《元河南志·後漢城闕古蹟》記載,南宮裡的宮殿有:崇德殿(正殿)、卻非殿、章德殿(前殿)、玉堂殿、嘉德殿(漢靈帝母親董太后居住,也稱作永樂宮)、宣德殿、樂成殿、承福殿、宣室殿、明光殿(尚書郎奏事場所)、顯親殿、建始殿、含章殿、敬法殿、銅馬殿、清涼殿、鳳凰殿、黃龍殿、壽安殿、竹殿、中德殿、平朔殿、千秋萬歲殿、溫德殿、靈臺殿(靈帝中平二年,南宮火災,燒靈臺殿、樂成殿,後向西蔓延至嘉德殿、和驩殿)、楊安殿(獻帝東歸,將軍張揚以修復洛陽宮室以為己功,遂以楊命名)、蘭臺、雲臺、阿閣、長秋宮、東宮、西宮、東觀、承鳳觀、承明堂、萬金堂、嘉德署、南署、侍中寺。《元河南志》引《後漢東都城圖》上面還有金馬殿、建德殿。

北宮在東漢明帝永平年間進行了大規模重建,歷時五年。其中最重要的是德陽殿,這座宮殿規模宏偉、氣勢磅礴、金碧輝煌。【德陽殿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壇,激沼水於殿下,畫屋朱梁,玉階金柱,刻鏤作宮掖之好,廁以青翡翠,一柱三帶,韜以赤緹。天子正旦節,會朝百僚於此。——蔡質《漢儀》】蘭臺令史李尤寫了一篇《德陽殿賦》,從中可以看出德陽殿的奢華,有水池、竹林,果園裡還種了葡萄、橘子、柚子、桃子,連鴻雁都被吸引來這裡棲息。此外,德陽殿前面還建有五個高聳入雲的闕樓,名為朱雀五闕,四十里外都能看到。【自到偃師,去宮四十三里,望朱雀五闕、德陽,其上鬱律與天連。】西晉崔豹所著《古今注·都邑》曰:“……蒼龍闕畫蒼龍,白虎闕畫白虎,玄武闕畫玄武,朱雀闕上有朱雀二枚。”值得一說的是,西漢長安城的建章宮與洛陽北宮級別相當,門前有個鳳闕,是雙重闕,闕樓上畫了一隻風。而洛陽北宮德陽殿門前的朱雀五闕是三重闕,闕樓上畫兩隻朱雀,從裡到外蓋過建章宮一籌,德陽殿的排場簡直牛的一批。還是根據《元河南志·後漢城闕古蹟》的記載,北宮裡面的宮殿包括:德陽殿、崇德殿、和歡殿、安福殿、宣明殿、溫明殿(此殿存在爭議,因“溫明”是冥器,蓋在屍體上的喪葬用品,用以殿名似乎不妥,雖然史料有明文記載,趙王劉如意也有溫明殿,但後世學者普遍認為北宮的溫明殿是筆誤)、章德殿(光武帝、章帝、和帝三代在此去世,推測環境很好,適宜養老養病)、壽安殿、含德殿、章臺殿、天祿殿、溫飭殿、迎春殿、永寧殿、崇正殿、永樂宮(桓帝母親居住)、增喜觀、白虎觀(章帝與群儒講五經之所,一次經學史上的重要會議,史稱“白虎觀議”)、九子坊、東掖庭、西掖庭、崇德署、掖庭署、朔平署、鉤楯署。《後漢東都城圖》上還有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永安宮、平洪殿。

北宮建成以後,就取代南宮成為了東漢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皇帝即位和日常朝會等活動多數都在北宮的德陽殿和崇德殿舉行。北宮的南門是正門,門洞寬達46米,是洛陽城中規模最宏偉的門,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秦漢史專家王子今先生說,漢代車軌寬1.5米,而北宮南門的寬度可以並行30道車軌,是西漢長安城直城門三個門道總和的192.5%。另外,漢靈帝是個瘋狂的雕塑愛好者,他在南北兩宮的很多宮殿門前放了無數銅人、銅馬、銅獸,銅鐘,還派張讓在平城門外鑄了噴水的天祿(類似鹿和麒麟的靈獸)、蝦蟆(蛤蟆)和翻車、渴烏,並引水分別入皇宮和郊外,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套城市自來水系統。【《漢記》記載:靈帝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昌門外橋東,注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灑南北郊。】曹操的孫子曹叡繼承了漢靈帝這個“光榮傳統”,不僅在宮裡鑄了高達三四丈的銅龍、銅鳳,更把長安皇宮的大批古董雕塑搬到了洛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對銅駝,據陸機的《洛陽記》記載,銅駝高九尺,脊背比太尉府還要高。它們被安置在北宮南部新建的閶闔門外道路兩側,而這條道路即曹魏一手打造的城市中軸線,直通城南正門,人稱銅駝大街,洛陽八大景之一“銅駝暮雨”由此誕生,時至今日仍為旅遊打卡聖地。

【東晉華延儁《洛陽記》雲:“漢有兩銅駝,在宮之南街四會道頭,夾路東西相對,高九尺,漢時所謂銅駝街。”】駱駝象徵著連接跨越歐亞大陸的商隊,事實上自東漢開始直至隋唐,洛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取代長安成為了絲綢之路的東邊起始點。

南、北二宮中間還有一個重要的建築,便是“複道”。複道是架在半空中,上下皆可通行的空中走廊,上面還覆蓋有屋頂,從北宮朱雀門至南宮玄武門相連。南北宮的複道有三條,中間皇帝專用,左右兩側分別是官員與侍者,每十步設置一對侍衛。可以想象,皇帝過複道的時候一定氣場十足,他看著腳下巍巍大地,大概一種唯我獨尊感覺。

但是,這樣的待遇大概漢靈帝之後的皇帝們就無福消受了,因為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一把大火將洛陽城燒了個乾乾淨淨。

【大駕即西,(董)卓部兵燒洛陽城外面百里。又自將兵燒南北宮及宗廟、府庫、民家,城內掃地殄盡。又收諸富室,以罪惡沒入其財物;無辜而死者,不可勝計。——《三國志·董卓傳》注引華嶠《漢書》】


【(董)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後漢書·董卓列傳》】

(筆者內心獨白:啊!!這個禽獸!!毀了幾十代人建造的大洛陽!!!)

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在代漢稱帝后的第一個重大舉措,就是重建洛陽城。【(黃初元年)十二月,初營洛陽宮,戊午幸洛陽。(《三國志·文帝紀》)】

筆者PS:子桓好樣噠,子桓棒棒噠(*  ̄3)(ε ̄ *)

《世說新語》記載,與劉備爭奪漢中失敗後,曹操回到洛陽,並重建了建始殿,用的是濯龍園的木材,大概時間緊迫,沒有精力去城外的山上砍伐大木。不過東漢的建始殿在南宮,而濯龍園位於北宮西側,因此曹操重修的並非原南宮建始殿,而是在原北宮區域內新修的宮殿,只不過與東漢南宮的建始殿同名而已。具體原因裴松之的註釋裡說的很明確,曹丕即位後一直住在北宮的建始殿:【諸書記是時帝居北宮,以建始殿朝群臣,門曰承明,陳思王植詩曰“謁帝承明廬”是也。至明帝時,始於漢南宮崇德殿處起太極、昭陽諸殿。】

同時,裴松之也提到,曹叡重建洛陽時在原南宮遺址上新修了很多宮殿,不過此“南宮”的準確度令人懷疑,因為考古勘探表明,曹丕、曹叡父子重修的洛陽宮殿和建築包括:太極殿、昭陽殿、式乾殿、九龍殿、嘉福殿、陵雲臺、靈芝池、芳林園、景陽山、天淵池、九華臺,以及宮城大門閶闔門、雲龍門,全都位於洛陽城北部以及漢北宮故地,並且與北魏洛陽城相應建築的遺址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說曹丕、曹叡只是在漢北宮的原址上重建了皇宮。那麼曹魏洛陽宮是否也有南宮、北宮之分呢?錢國祥教授認為是的。根據陸機《洛陽記》的記載:【承明門,後宮出入之門】,加上裴松之註釋的【諸書記是時帝居北宮,以建始殿朝群臣,門曰承明】,則可推測曹魏的北宮實際為後宮代稱。加上曹植所作《毀鄄城故殿令》中的內容“夷朱雀而樹閶闔,平德陽而立泰極”(德陽殿為漢北宮正殿,朱雀門為北宮南門,亦因德陽殿前至北宮南門之間有朱雀五闕,故名,前文已述),就更加可以斷定曹叡重建的洛陽宮就是位於原東漢北宮故地,而非南宮。

曹丕、曹叡父子先後大規模重建洛陽城,使其逐漸恢復了昔日風采,而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之前城市建設沒有中軸線的格局,以太極殿、閶闔門(朱雀門)、銅駝街、宣陽門(小苑門)一線為中軸,也就是所謂的“建中立極”(建中軸、立太極),為北魏擴建洛陽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更為後世的城市發展規劃指出了一個明確方向,其影響深遠至現代。從這個方面來說,魏文帝和魏明帝的貢獻還是值得肯定的。

  • 3. 官府與亭

目前考古已明確位置的朝廷機構有三公府,即位於洛陽內城東南角的司空府、司徒府、太尉府,以及內城東北角的太倉與武庫。兩漢的三公府有四個門,用以隨時聽取報告。府中除了辦公室外還有官舍和吏舍,供官吏和家人居住。

《太平御覽》引《風俗通》記載:【漢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語有亭留、亭待,蓋行旅宿食之館也。亭亦平也,民有訟事,吏留辨處,勿失其正也。】可見亭原本的意思就是“停留、休息之處”,到秦漢時期成為獨立的行政機構,除了為行旅之人提供食宿的館驛職能外,還負責治安執法。(筆者PS:劉邦做過泗水亭長,也就是類似片兒警兼旅館老闆的職務。)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十里一亭”並非是指方圓十里範圍設置一個亭,這個“裡”並不是面積或者長度單位,而是古代居住區的特定稱謂,下一個章節會提到。

漢晉時期的亭外觀類似現在的小亭子,但是要大許多,平時有亭吏駐守。洛陽有十二門,以此為基準交互縱橫延伸出二十四條街路,狀似棋盤,因而形成了二十四亭。不過亭與街路並不完全一一對應,具體每個亭負責的範圍還有待考證。根據《元河南志》的記載,洛陽城的亭分別是:芳林亭、奉常亭、廣世亭、昌益亭、廣英亭、定陽亭、遮要亭、暴視亭、廣陽亭、西明亭、萬歲亭、千秋亭、夕陽亭、東明亭、祝中亭、東因亭、建春亭、止奸亭、德宮亭、東陽亭、安眾亭、孝敬亭、清明亭,共計二十三亭,另一亭的名字亡佚。

很多學者認為所有這些亭由於處在都城洛陽的緣故,因而統稱為“都亭”,即都城之亭的意思。亭的主要功能是郵傳(快遞)、司奸盜(派出所)、館驛(旅館),每個亭都有鼓,正式名稱叫做建鼓,用以召集號令,後世的擊鼓鳴冤大概由此而來。還設置有亭舍,就是小旅館,但不是面向所有普通大眾開放,而是隻接待往來官吏及其家屬。有觀點認為亭舍大都位於城牆外及護城河附近,為了給晚上關城門宵禁之前沒來得及進城的人提供方便和住宿(另有接待使節和外賓的正式驛館都在內城,因此城門關閉期間,外城確實需要類似亭舍這樣的地方提供臨時休息)。此外,根據《後漢書》的記載也可推斷,亭的建築比較牢固,可以駐軍,最多能夠達到數千人。

另有一種說法是缺失一亭的名字就叫做“都亭”,即都亭並非所有二十四亭的統稱,而是單獨某一個亭的名字,因為《後漢書》有多處記載洛陽都亭,並且其中不乏張綱將車輪埋在都亭,以及何進在都亭屯兵的記載,而且有明文記述漢質帝即位前就住在都亭。此觀點認為都亭是洛陽二十四亭中面積最大的亭,可能位於城市中心的交通樞紐,人流量大,因此備有車馬,亭舍也較其他亭更大,治安任務更重,建築也更高大,前面有街和廣場,推測可能更靠近皇宮。

這兩種說法目前還沒辦法進行統一,也無法辨別哪個更準確,只能期待專家學者們進一步考據和發掘了。單就筆者自己的觀點來說,都亭是統稱的說法似乎更具說服力。因為《後漢書·靈帝紀》其實提到了一個【夏門亭】,可能就是失落的最後一亭的名字。【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尉竇武為大將軍。己亥,帝到夏門亭,使竇武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改元建寧。】目前不能確定的是這個夏門亭在漢靈帝之後有沒有改名,變成了《元河南志》中二十三亭之一。但需明確一點,亭的職責範圍只是信件傳遞、治安、館驛,並無其他行政職能,與現代城市的區不可等同。

  • 4. 居住區

宋代以前,中國實行坊市制,即居住區與商業區隔離。而坊是在隋唐以後才明確定義為城市居住區(如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引以為傲的一百零八坊)。在此之前居住區多稱為“裡”,漢魏尤其是兩晉南北朝時期,出現裡和坊同時並存的情況,而實際並沒有太大分別。

根據《漢書·百官公卿志》記載,兩漢時期“百家一里,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嗇夫,有遊徼……”也就是說每一百個家庭成為一里,大概相當於現代的社區;裡的長官正式名稱叫做“裡魁”,但里正似乎更被歷史愛好者們熟知,先秦時代的里正和兩漢的裡魁職能差不多,大體相當於今天的社區主任,除了負責處理百姓家柴米油鹽的瑣碎事,裡魁最重要的職責是勸導農桑和督催賦稅。因此這個裡不是指長度單位,不能與漢裡、公里等單位混淆。而且雖然每十個社區設置一亭,但前文已述,亭長並不插手民事訴訟,像經濟案件之類的事情是不予立案的,亭只維護治安,因此亭和裡並沒有上下級的隸屬關係,他們是並行的兩套系統。

根據東漢的人口數量以及洛陽城市規劃佈局,有學者推測洛陽城大約存在140至220個裡坊,多數位於郭區和鄉,內城由於是皇宮和行政機構所在,因此居住區面積不大,主要是上流貴族和皇親國戚才住在裡面,接受城牆的保護。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步廣裡與永和裡,董卓就住在永和裡:【……北有永和裡,漢太師董卓之宅也。裡南北皆有池,卓之所造。今猶有水,冬夏不竭。裡中太傅錄尚書長孫稚、尚書右僕射郭祚、吏部尚書邢巒、廷尉卿元洪超、衛尉卿許伯桃、涼州刺史尉成興等六宅。皆高門華屋,齋館敞麗。楸槐蔭途,桐楊夾植。當世名為貴裡。掘此地者,輒得金玉寶玩之物。時邢巒家常掘得丹砂及錢數十萬,銘雲董太師之物。(《洛陽伽藍記·城內》)】可以得知,由於居住在永和裡的業主都是上流人士,因此被稱為“貴裡”,即“高檔社區”。與此相應,外城南部由於居住很多外族,所以被嫌棄為“賤裡”,即“棚戶區”。儘管這只是後世北魏的稱呼,但魏晉皆承襲漢洛陽,應該也是有所關聯的。此外,還有一個永康裡很有意思,《洛陽伽藍記》記載荀彧在此處有房產:【西陽門內御道南有永康裡。裡內復有領軍將軍元乂宅。掘古井得石銘雲是漢太尉荀彧宅。】

這條記載的準確性還有待考證,因為曹魏遷都洛陽前荀彧即去世,洛陽為何會有他的宅邸?唯一可能是魏國遷都後追贈給荀彧的房產,如果是這樣,那麼應是荀彧後代繼承房產,荀惲住在這裡的可能性最大,但是荀惲與曹植親善,又與曹丕的死黨夏侯尚不睦,遭到曹丕記恨,因此曹丕和曹叡都沒有道理以給他父親的名義贈與一套內城的高端房產。又或者是贈與荀惲的兒子們的,但差了兩代人,為何要稱作是給荀彧的呢?無論如何,永康裡的房子都不會是荀彧住過的。

根據規定,各家的房門不許面向街路,只有少數貴族和特別地位的人可以臨街開門,這個規制從漢代至唐代一直沒變。另外,由於坊市隔離,且不能臨街開門,所以某些影視作品中前門開店後院起居的形式在漢代也不可能出現。

考古發現的《肩水關漢簡》中記載了洛陽的42個裡坊名字,但《肩水關漢簡》確定的時間跨度是西漢中期至東漢初,因此這42個裡坊究竟哪些只屬於西漢,哪些只屬於東漢,哪些在兩漢同時存在,已經無法考證。除此之外,其他發掘的漢簡中還有5個裡坊,分別是《居延漢簡》的北昌裡、西槐裡、上商裡,《張家山漢墓竹簡》的楊裡,以及《敦煌漢簡》的安裡,除了可以確定兩漢都存在上商裡外,其他4個也都無法確定時間。

根據《元河南志》、《後漢書》、《東漢觀記》等史料記載,可以確定為東漢時期的洛陽洛陽裡坊名稱只有6個,分別是步廣裡、永和裡、延熹裡、上商裡、南許裡、左池裡。另有兩個疑似東漢時期的裡坊,即前文所述的永康裡,以及一個戚里。顧名思義,戚里就是外戚居住的社區,可以確定西漢長安城有戚里(徙其家長安中戚里。(《史記·卷一百三》),曹魏第一個都城鄴城也有戚里(亦有戚里,寘宮之東。(左思《三都賦·魏都賦》),而東漢洛陽城關於戚里的存在尚缺少確鑿證據,唯有《後漢書·卷三十六》稱讚張霸時提到“霸貴知止,辭交戚里。”然而由於戚里常常在文學作品中拿來代指外戚,所以這條記載還不足以證明東漢洛陽城有戚里。《太平御覽》在引用《老君傳》時提到一個神仙名叫陰長生,說他“後漢戚里專務道術。”算是一個關於東漢戚里比較明確的說法,不過涉及神仙鬼怪的史料本不足信,這條記載的真實性有多高還無法確定。

由於洛陽的裡坊名稱實在太多,包括文獻中記載的北魏洛陽城一些裡坊名字也可能從漢魏洛陽沿用下來,因此本文不一一列出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另行研究,或者找我來共同探討。

關於居住區還有需要特殊說明的情況。其一便是內城與外城的郭區不同,內城居民由於家世顯赫,還有一個特殊編制,稱為“閭”。有些文獻說“里門稱閭”,於是便有人認為閭不是居住區,而僅僅是裡的大門。《管子·八觀》說:“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裡城不可以橫通。”因此每個裡實際都是封閉式的,周圍建有裡牆,兩頭各有一個門連通外面的街路,在《說文解字》中也有明確的解釋:“閭,里門也”。但是按照古禮,25家為一閭(《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群侶也。”),所以閭早在周代就是一個常設的城市規劃區,至於里門一說,大約直到魏晉時期才出現,大概率是重建洛陽城的兩個人——曹丕和拓跋宏設立的。

漢魏洛陽內城有閭這個區域應該比較確定,因為還有一個特殊現象,便是兩漢時代著名的“閭巷少年”【其在閭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鑄幣,任俠併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其實皆為財用耳。(《史記·貨殖列傳》)】

這是司馬遷對西漢時期閭巷少年的描述,其實就是一群浪跡與市井之間的少年犯,具有一定黑社會性質,在兩漢時期被視為俠氣。到了東漢,情況有了一些變化,雖然這種任俠之風猶存,可是性質變了,少年不再是原來“單純”的少年。

【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三國志·曹仁傳》】
【漢末,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其後以功為將軍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皆劍客也。——《三國志·許褚傳》】
【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志·先主傳》】
【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三國志·張邈傳》】

還有竇融“以豪俠為名”,董卓“以健俠知名”,袁紹“以豪俠得眾”,東漢任俠的少年們紛紛投靠有背景的“老大”,甚至很多權貴子弟本身就成了任俠的少年。前文已述,洛陽內城居住的都是權貴,普通的底層少年是不可能住在裡面的,因此內城的閭巷少年更多便是代指那些受兩漢任俠之風薰陶、嚮往自由生活的膏粱子弟們,類似現代“大院裡的孩子”,他們仗著家裡長輩有權勢,每天飛鷹走狗、飲宴享樂、打架鬥毆、欺男霸女,這其中最出名的大概當屬袁紹和曹操了。史書記載曹操年輕時

“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他和袁紹一起搶新娘子的故事應該已經人盡皆知。【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雲:“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婦。(《世說新語》)】

這群閭巷少年以袁紹這樣高門大戶的子弟為首,過著浪蕩奢靡的生活,惹是生非,圈子裡不僅有許攸這種世家子弟,還有何顒這種名士,更有張邈這樣純粹的少年遊俠。

說完內城的閭巷,再來說一說城外的郊區。城牆之內是內城,城牆之外是郭區,護城河再往外就應該算是郊區了。《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有嗇夫、有遊徼……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普遍理解是漢代縣以下的行政區劃為積裡為亭,積亭為鄉,積鄉為縣,但是這樣會有問題:前文所述兩漢百家一里,那麼積累起來一個鄉則多達萬戶,而萬戶已經是大縣的標準了。這個問題若要詳細說起來會比較繁瑣,需要專門撰文論述,這裡簡而言之,縣、鄉、裡是行政區劃,而亭並非單純的區域劃分,只是負責交通、治安、館驛,因此亭不是一個正常的行政區劃,不能與縣、鄉、裡混為一談,作為裡和鄉的中間機構,《漢書》記載的這個亭應與監察系統相對應,而不是與縣、鄉、裡的行政系統對應。行政系統是積裡為鄉、積鄉為縣、積縣為郡、積郡為州,監察系統的區域沒有與之完全對應,監察州的是刺史部,這個與行政區劃是相對應的,也沒有歧義。但是到了郡、縣一級就有了變化,監察郡的是督郵部,不僅負責監察太守,縣一級的令和長也是他的職權範圍,這就與行政系統不同了。小郡只需督郵一人,大郡則需再分部監察,《漢書·尹翁歸傳》記載:

【田延年為河東太守,分所部二十八縣為兩部,閎孺部汾北,翁歸部汾南。】雖然郡督郵的分部沒有明確稱謂,但是分工很詳細。再往下,鄉一級的監察官員是五官,也叫廷掾,且東漢時期的分部情況更多,《續漢書·百官志》記載【五官為廷掾,監鄉五部】【其監屬縣分五部督郵曹掾一人。】當然不是每個縣都要分成五部,四部、三部、二部也很多,甚至不分部,具體要看縣的規模大小。這裡與縣分部對應的行政區域便是鄉,也由此可知,每個縣最多有五個鄉。關於兩漢行政區劃和監察系統的內容還有很多,篇幅有限便不再贅述。

洛陽是首縣,理應分為五部,即有五個鄉,猜測可能分別是東鄉、南鄉、西鄉、北鄉和一個不知名字的鄉,另外還有都鄉,情況與都亭類似,不知是單獨一個鄉的名字還是所有鄉的統稱,另有說法是所有縣都設置都鄉,具體不明,有待考證。漢銖裡有“南鄉三老”印,漢《蒼頡廟碑》文裡記載著萬年縣有“北鄉”,漢封泥裡“東鄉”“西鄉”“南鄉”“北鄉”印都有(《續封泥考略》),以此可以推斷鄉在全國各縣很多都是按照所在方位命名。曹操做過洛陽北部尉,按理說這個職務屬於監察系統,監管北鄉官員是否有貪贓枉法、營私舞弊,不負責治安,但他卻管起了宵禁,還把平民百姓蹇圖打死,這應該是北鄉遊徼的職責,甚至是洛陽令的管轄範疇,曹操實屬越權。有人說曹操擔任的其實應該是郡都尉,但郡都尉一職在光武帝建武六年就已經省罷,職責併入太守,所以曹操不可能擔任郡都尉。

【中興建武六年,省諸郡都尉,並職太守,無都試之役。省關都尉,唯邊郡往往置都尉及屬國都尉,稍有分縣,治民比郡。(《後漢書·百官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