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文化水平如何?戶籍顯示初中文憑,真實學歷讓專家感到慚愧

他從三歲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隻蟈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個不明所以的名詞。長大了,他以為可以改革,卻被軍閥趕出了家,他以為他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卻最終做了日本人的傀儡。他就是末代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晚年的他,從帝王降為平民,從絢爛歸於平淡,卻依然受到人們的關注。

1959年,被特赦的溥儀從撫順回到了北京。面對著當時的新中國,溥儀的心裡有著激動和恐懼。但現實的情況卻容不得他遲疑,新中國的公民人人都要辦理戶口,溥儀也不能例外。但照片記錄下的戶籍照片卻顯示,溥儀的學歷只有初中水平,實在令人愕然!大清宣統帝,從小錦衣玉食的皇族,名師大家教導的帝王,文化水平難道真的只有初中學歷嗎?

溥儀的文化水平如何?戶籍顯示初中文憑,真實學歷讓專家感到慚愧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都將培養接班人作為重要任務,也都建立了不同的皇家教育制度與教育場所。清朝建立後,皇室為了培養和訓練皇子皇孫們成為合格的繼承人,專門建立了“上書房”

清朝皇子們學習的內容包括滿、蒙、漢等語言和文字以及《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與此同時,皇子皇孫們還要學習騎馬射箭,可以說,皇室子弟,從小就開始接受當時全國最好的教育,選聘各路名師就是為了給大清朝培養出文武雙全的接班人,使得大清能夠國運昌盛。

據史料記載,溥儀僅滿、漢、英三門課就有八位老師,且這些老師也是各個領域裡的精英。漢文老師朱益藩、陳寶琛、梁鼎芬、徐世昌等都是名震一時的大家,其中朱益藩更曾擔任過北大的校長一職,可見其水平。

溥儀的英文老師—

莊士敦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在給溥儀上課的時候,莊士敦主要教授英文和西方歷史等科目,也會給溥儀講解西方的數學、地理等內容,但除此之外,莊士敦對溥儀影響最大的是思想的啟蒙,也正是通過他,溥儀才能更快的接受西方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

溥儀的文化水平如何?戶籍顯示初中文憑,真實學歷讓專家感到慚愧

可見,溥儀的老師們都是數一數二的,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不說一定自有建樹,但一定不是泛泛之輩。

此外,俗話說,見多識廣,耳濡目染。溥儀從小生活在紫禁城,家裡擺的都是各式各樣的文物,接見的都是各國各地的來使大臣,這樣的環境薰陶,即使後來他被廢棄,驅趕,但在皇宮中長大,見過的世面和眼界必然是高於普通人的。

當今社會,文憑學歷是我們找工作的重要標準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無論你知識有多麼淵博,讀的書有多麼多,只要沒有國家頒佈的官方文憑,都是沒有學歷的人。

但其實學歷的分類是我們依照我國現行教育體制按階段劃分的,清末明初的中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是文盲,識得字會用字的基本都是貴族子弟,畢竟是當過皇帝,受過教育的,與不通文墨的普通百姓相比,溥儀的文化水平必然不會低。

溥儀的文化水平如何?戶籍顯示初中文憑,真實學歷讓專家感到慚愧

其實通過研究史料,我們可以發現溥儀的文化程度絕不僅僅只是初中水平。

首先,溥儀的文物鑑賞水平極高。文物鑑定的能力,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以大量文獻知識作為基礎,按照書本內容進行文物鑑定;第二種是通過日常的不斷接觸,

見過無數次,憑藉經驗進行鑑定。兩種能力來源不同,但歸根到底是根據文物自身的歷史痕跡進行鑑賞,而溥儀的文物鑑定能力,明顯屬於第二種,他的鑑賞多依靠經驗。

溥儀在紫禁城住了十幾年,從小用的,看的都是實打實的珍品文物,有一則頗有風趣的故事中,別人問溥儀為什麼能鑑定出是否是真品,溥儀回答說因為和他小時候家裡用過的不一樣。雖然是一個真真假假的小故事,但溥儀的文物鑑定水平可見一斑。但溥儀的鑑定水平只針對於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如果不是故宮的文物,那麼溥儀的鑑賞能力就派不上用場了。

溥儀的文化水平如何?戶籍顯示初中文憑,真實學歷讓專家感到慚愧

其次、溥儀的文字功底不俗。在晚年,溥儀為自己立傳,寫了《我的前半生》一書。這本書時間清晰,事實明瞭,有對自我的反省,也有對新生活的嚮往,從醇親王府的生活到特赦,從溥儀少時開時,終結於他晚年特赦回京之際,這本書都寫得很詳細,並且還經過了許多次的修改。

洋洋灑灑四十萬字,若只靠一個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來寫,恐怕難以登天,況且彼時的溥儀已不是萬人之上的大清宣統帝,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國公民,凡事都要他自己親力親為,由此可見,溥儀的文字功底著實不俗,即使放在當下,也會令很多大學生難以望其項背。

溥儀的文化水平如何?戶籍顯示初中文憑,真實學歷讓專家感到慚愧

最後、溥儀的英語水平也可圈可點。在洋帝師莊士敦的教學下,溥儀不但能進行英語的口語交流,還能寫一手漂亮的英文字,他寫的英文文章字句通順,語義連貫,條理清晰,字體優美。雖然這在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在清末明初認字率不到10%的情況下,溥儀能掌握一門外語,也表現出他確實是有文化之人。

退位後,溥儀依然享受著皇室的優渥待遇,也代表著大清皇室的顏面,大清朝絕不允許一個皇帝不學無術。因此,享受著當時全國頂尖資源的溥儀又怎麼會只有初中文憑呢?他真正的文化水平恐怕會讓許多專家都感到慚愧。

溥儀時期的清朝已岌岌可危,大清朝廷在風雨飄搖中苟延殘喘,溥儀也只是那個大時代裡一個無法左右自己命運的小人物,註定在歷史洪流中成為悲劇人物。而所謂的初中文憑,不過是填寫戶口時,文憑無法評定的無奈之舉,是是非非,曲曲折折,都是後世之人的探索與解讀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