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風俗的由來

算命首先是從古代人民相信人有不同的命運開始。命運簡稱為命。本來“命運”是既包括永生的命,也包括暫時的運氣的,但是它主要是指“命”。這從俗話中已有反映。年老的被別人祝為“長命百歲”,天折的被別人稱作“短命鬼”,有錢的稱“富貴命”,拾破爛的稱“花子命”,談戀愛的說“命中註定相愛",死了人的說“由命不由人”等等。相信各式各樣的命,至今在社會上仍有廣泛的影響,所以它在古代是必然更加盛行。

算命風俗的由來

信命說

遠在春耿時代,孔子便是信命的,所以他在《論語●顏淵》中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這句名言,至今仍有強烈的影響力。他在《論語●憲問》中甚至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意思是說:子路出去做官,原是為行道,但他的道如果將行,那是命裡定下的,道如果將亡,那也是命裡定下的,公伯寮雖能毀謗子路,他又怎能拗得過命?這說明孔子是一個非常相信命的人,所以他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列子,我們姑且把他看成一個人,不像莊子將他認作“御風而行”的神仙。他也是信命的。《列子》中有專門的《力命篇》,那是認定天下一切事情都是命中註定的。他說:“力謂命曰:‘者之功奚若我哉?’‘命曰:‘奚功於物而欲比朕? ’力曰:‘壽天、窮達、貴賤、貧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 ‘彭祖之智,不出堯舜之上,而壽八百。顏淵之才,不出眾人之下,而壽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諸侯之下,而困陳蔡。殷紂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無爵於吳,田恆專有齊國。夷齊餓於首陽,季氏富於展高。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壽彼而夭此,窮聖而達逆,賤賢而貴愚,貧善而富惡邪?’

力曰:‘若如若言,我固無功於物,而物若此邪,此則若(你)之所制邪? ’命曰:‘ 既謂之命,奈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聯豈能識之哉?聯豈能識之哉?’”

這一段力與命的對話,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列子認定命是不可抗拒的天意。唐人盧重玄“解”雲:“命者,天也;力者,人也。命能成之,力能運之。”可見命比力的神功大得多。

春秋戰國時代,信命的人很多。諸子百家中,莊子也是信命的,他說:“知不可奈何,安之若命。”似乎只有墨子反對信命,所以他寫了《非命篇》。至漢代,淮南子也是信命的,他說過一句名言:“仁鄙在時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楊雄之《法言》也信命,他認為“命者天之命也,非人為也。”他認定:“命不可避。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他反對迷信,卻相信命,他說:“

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適偶之數,非有他氣旁物壓勝感動使之然也。” 他對命的定義作了完滿的解說,認為命決定人一生的吉凶,是自然的法則,並且有適合的數量標準,是不可抗拒的,不會受任何其他東西所影響的。所以他甚至說出這樣虔誠地相信命的話:“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所以古代連唯物主義者也相信命。

信命觀念從先秦至兩漢的流傳,給算命風習之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礎。但算命風俗的產生還要經歷複雜的流變過程,有一個最主要的特徵,即其他信仰風俗的發展為算命風俗的起源準備了條件。

算命風俗的由來

算命風俗的起源條件

第一,占卜術的發展為算命風習的起源準備條件。占卜術在我國產生甚早,殷商出土的辭中已大量存在,那是在公元前十六世紀左右。到周代而有了占星之官,《周禮》雲:“保京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展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辯其吉凶,以星土辯九州之地。所封之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保京氏用星佔來卜人的吉凶,這本身便向算命跨進了一步。故兩漢從占星以卜知命運大為盛行,《漢書●藝文志》雲:“探知五星日月之會,兇厄之患,吉隆之善,其術皆出焉,此聖人知命之術也。”《後漢書》亦云:“命星工伺侯妖異瑞祥。”

第二,看相術的發展也為算命風習的起源準備條件。從占卜術衍化出看相術,那是在周代,那時還是根據土地住宅來測度人的命運,《尚書》中有“相宅”之說。不過至戰國之時以人的形貌來預言人的命運,開始產生並盛行,這在《左傳》中,和諸子百家論述中,時有提及,並出現了影響廣大的大相術家,把相信人有各種不同命運的觀念,提至極盛,這樣在相術當中,就孕育了算命術的胞胎。

第三,各種具體方術的產生與發展。干支、五行、四時、五方、生肖,是算命術形成的五大思想支柱。

干支(包括陰陽)。《爾雅●擇天》及《史記●曆書》所載,是秦漢之間古人用以紀年月日十干十二支之合稱。十干也稱天干,為甲乙兩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支也稱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故順次以天干配地支,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己、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等等,六十年重複一次,俗稱六十花甲子。當時只是用干支記日,用歲陽與歲陰記年,以後被算命家用來算人的命運了。

五行。古代把構成各種物質的五種元素,水火木金士稱為五行。它產生於周代,《尚書●洪範》雲:“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當時用五行說明,五行是天下一切物質構成的基本元素,但後來也被算命術用來推測人的命運了。

四時。即春夏秋冬。它也產生於周代以前,《尚書●堯典》雲:“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到了秦漢之際而分四季,漢蔡邕《月令問答》已有四季之說,即每時為三月,第三個月為季月,季月完而進入另一時,因四時中都有一個季月故稱四時為四季,也被算命術以人的命運來聯繫。

五方。即東南西北中。《禮記●王制》雲:“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慾不同。”禮記為西漢載聖編定,故五方觀念為秦漢之間完成。

生肖。即用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用記之人的生年,謂“生肖”。人的生年代表的十二種動物稱為十二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十二生肖最早見於雲夢秦筒《日書》中,故它是戰國末之產物。這些四時、五方、生肖等也都被算命術利用來為人算命了。

算命風俗的由來

算命風俗的起源

所以,真正算命術的產生是較晚的,在占卜、看相、五大方術極為流行之後,才在繁榮的唐代,產生了算命術。當然,也似是在初唐就產生了,並有曲折流變過程。唐太宗時人呂才,著《祿命篇》雲:“漢宋忠、賈誼譏司馬季主曰:‘卜筮者高人祿命,以悅人心;矯言禍福,以規人財。”他不提“算命”,只提“祿命”,是西漢卜筮者之舊提,《史記●司馬季主傳》雲:“夫卜者多言垮言以得人情,虛高人祿命以說人志。 ”“祿命”在西漢已產生,是指人生祿食運數。祿者,盛衰興廢也。命者,富貴貧賤也。祿命是占卜形式,與算命雖不是一樣的,但它是算命之骨骼。

至唐肅宗時,有個叫桑道茂者,善於太一遁甲術,所言均為國事而非算命,《新唐書●桑道茂傳》雲:“乾元初,宮軍圍安慶諸於相州,勢危甚,道茂在圍中,密語人日:‘三月王申西師潰。'至期, 九節度兵皆敗。後召待語翰林。建中初上言:“國家不出三年有厄會...’,及硃批反,帝蒙難奉天,賴以濟

”。他的所謂道術,與算命術才不是一回事。

只有到唐憲宗李純時代,元和年間有位李虛中,他善於算命,與他同時的韓愈,在他死時,為之提《李虛中墓誌》雲:“殿中侍御史李君名虛中,最深於五行書,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值日展枝幹,相生勝衰死相王斟酌,推人壽夭、貴賤利不利,輒先起其年時,百不失一二。其說汪洋奧義,關節開解,萬端千緒,參錯重出。”今見有永樂大型本《李虛中命書三卷》,正如《四庫全書總目》卷109雲:“惟永樂大典所收,其文尚多完具,卷帙前後亦頗有次第,並載有虛中自序一篇,稱司馬季主於壺山之陽遇鬼谷子,出逸文九篇,論幽微之理。虛中為掇拾諸家,註釋成集云云。詳勘書中義例,首論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時刻干支,其法頗與韓愈墓誌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合。”所以據此可知此書前半當然不是宋人偽託,而出自李虛中之手。總目又云:“後半乃多稱四柱,其說實起於宋時,與前文殊相繆戾。且其他職官稱謂,多涉宋代之事,其不盡出虛中之手。”總目結論符合事實。李盛中的《命書》前半部反映的是唐人的算命術,它並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有民間的算命術從占卜形式中分離出來之基礎。敦煌本《推十二時人命相屬法第卅五》,在敦煌還是在《占卜書》之中,但是,它已經具備了算命術的基本特點,反映的是算命術剛從占卜形態中獨立出來的一種算命術初級的形態。結合吐魯番出土文書來看,這種推十二時人命相局法,似在唐代前期已經產生並發展,所以在憲宗時代出現李虛中之算命術就並不偶然了。此相屬法是算命術開創時代留下的未經修改的真品。唐代算命術最早在民間算命先生手中完成,經過了輾轉流變,集體修改,越改越細、越玄、越深,花樣不斷翻新。

算命風俗的由來

算命風俗的成熟

算命的成熟期是在宋代。宋代的算命大師徐子平對算命術的重大突破,是他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為四柱,配合干支,合為八字,用來推算人的命運的好壞。這種算命的八字說有深遠影響,從此後世便把算命稱為“看八字”。 而把徐子平創造的這種算命術成為“子平術”,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二“子平算命”、崔灝《通俗篇》卷二一“藝術子平”均有介紹。

總之,算命術起源於唐代,它的發展分為開創期和成熟期。開創期以推人命相屬法為標誌,成熟期則以“子平術”為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