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

李显,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三儿子。他曾被封为周王,后来改为英王,并在母后武则天的辅佐下登上了帝位。但可惜的是,唐中宗李显在皇帝的位子上连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又被母后赶了下去。后来过足了官瘾的武则天在寿终正寝之前,经过最终评估,竟然再次将李显扶上大位。李显也因此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二进宫”的两朝天子。让人感到滑稽的是,作为一国之君,李显一生的命运却全部操纵在几个女人的手里。其中3个是与他有血缘关系的:母亲武则天、妹妹太平公主、女儿安乐公主;另两个则是他的妻妾:皇后韦氏、昭容上官婉儿。客观地讲,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窝囊的皇帝,但这些皇帝从来都没有像李显那样俯首帖耳甘愿承受别人的摆布,或多或少地为改变自身的被动地位而做过一些努力和抗争。可李显对于别人的摆布却乐此不疲,他甚至都没有萌发过掌握自己命运的想法。因而,李显应该算是这类窝囊皇帝中的杰出代表。继位内幕自古以来,被称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之位都是群雄逐鹿的政治平台,为了爬上这个象征权力威严的神圣岗位,历史上曾上演了无次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李显的两次登基,从表面上看,是其皇子身份的优越感所致,但其实都是其母后武则天背后政治博弈后的权力盘算。因而,在李显两次继位中间,插进了一段母后武则天一手导演的“武周大戏”,虽给历史增加了不少的看点,但却也给李显这颓废颠簸的一生平添了一些佐证。

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由于唐高宗李治身体不好,因此就委托武则天代理自己来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像李治那样久不决,很为群臣敬服。高宗虽讨厌她的独行独断,但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则天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一起接受群臣朝拜,天下人称为“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国家权柄,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后来,唐高宗感到自己无权,行动不自在,就与上官仪等大臣密谋废掉武则天。可是,唐高宗又哪里是武则天的对手呢?很快,唐高宗的图谋就被武则天发觉了不仅上官仪被处死,而且自此之后,每逢高宗上朝,武则天就在后面垂帘听政。李显在众皇子中排行第三,他之所以能够打破排序出任太子,并非因为其能力超凡,而是他的母后武则天在政治舞台上频频发力的结果。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唐高宗有意让太子,同时也是自己的长子李弘即位。太子李弘不甘心受武则天的摆布,于是,武则天用毒酒杀死了他,改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同样不愿意做武则天的傀儡,因此,武则天又把李贤贬为庶人改立第三子李显为太子李显这个窝囊废是个令武则天十分满意的优质傀儡。最终,公元683年,在唐高宗去世之后,李显在武则天的扶植下登上了皇位,史称唐中宗唐中宗即位后,武则天以皇太后的名义继续临朝听政。

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

李显即位之后,按照高宗的遗诏,裴炎等任宰辅,军国大事由武太后决策。

但是,从傀儡变成了皇帝的李显忘记了自己的处境。要知道,武则天正当壮年,威望如日中天,李显即便当上了皇帝,也仍然只是个傀儡皇帝。李显被自己身上的天子光环晃花了眼,认为只要有了皇帝的名份,就等于掌握了全盘局势,根本就没有想过虚名与实权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一登基就不把武则天放在眼里了。公元684年正月,李显封韦氏为皇后。紧接着,在韦氏的要求下,韦氏的父亲韦玄贞被封为了豫州刺史。李显和韦氏不愧是两口子,就连在政治上的弱智表现都极其相似同李显一样,当了皇后的韦氏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她竟然得寸进尺地要求李显封自己的父亲做侍中!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只有尽心尽力几十年的功勋老臣才有可能登上的高位,更是对一个大臣来说几乎是最终极的荣耀可是就算是韦氏提出的这样一个无理要求,李显也打算答应她,甚至还要破格为韦玄贞封王!这时,受遗诏辅政的裴炎终于看不过眼了。不是瞎胡闹吗?韦玄贞何德何能,仗着裙带关系当个小官可以,怎么能担此大任呢?在李显眼里,当皇帝就是为所欲为。

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

因此,他毫不思索地对裴炎说:“我就算想要把皇帝的位子让给韦玄贞又怎么样又何况是封他做侍中呢?作为一国之君,说这话实在是太过了。裴炎是一位受高宗遗命辅政的老臣,一看李显如此不可理喻,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可怜李显还在洋洋得意呢,觉得这个讨厌的裴炎终于还是在自己的威严之下屈服了。谁知,裴炎这一走可不是白走的。他直接去了武则天那里,告了李显的状,说李显如何如何胡作非为,要是这样下去,以后还不把朝廷管得乌烟瘴气?甚至建议武则天废掉李显。武则天正打算自己登基做皇帝呢,一听这话,大怒,马上就给裴炎下了一道命令。很快,武则天和裴炎带着羽林军来到了大殿当着众大臣的面,武后当即命人扶帝下殿。大祸临头的李显还一头雾水呢他高声减道:“我犯了什么罪?则天回答说:你都要把天下让给韦玄贞了,还说自己无罪?”一句话,问得李显哑口无言。可怜的唐中宗李显仅仅在位两个月就从皇帝降格成了卢陵王。

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

李显下野后,母后武则天的治国才情确实得到了完美体现,她也过了一段潇洒的帝王生活,并且改写了我国历史上男人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

武则天也确实是位胸藏珠的执政女杰,不但铸造了女性执政的神话,还构建了以武氏家族为依托的官场体系。除了任用酷吏、宠养内侍之外,最令人垢病的是在确定皇位继承权上的摇摆不定。她先是把儿子由皇帝降成皇太子,又想把李家开下改成武姓,以至于她的侄子武三思也眼巴巴地等着继承皇位,还曾把儿子赐姓武不过虽然闹来闹去,估计也没有人真正相信她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你既然是李家的媳妇,就已经打上了李家的烙印,再说,儿子和侄子谁更近,那不明摆着吗?当时的名臣狄仁杰更是明确地告诉武则天,如果立侄儿当皇帝,将来姑祖母的后人们就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了,那么,只好把她请出宗庙。如果立儿子的话,那么还可以千秋万岁配享太庙。武则天觉得狄仁杰的话非常有道理。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1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束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500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武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就这样,这个政治低能儿李显神奇般地完成了自己的皇位“二进宫”。

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还是当年的那副做派,十几年的幽禁生涯并没能让他学会一丝一毫的治国之术。则一登上皇位,李显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王,终于完成了十几年前未完成的“心愿”。不仅如此,李显还让韦皇后参与朝政,却对张之等功臣不加信用然后将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看到自己父亲身边的女人们一个个都成了朝廷里的风云人物,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既然有武则天的范例在前,她还有什么可怕的?因此,安乐公主竟然要求自己的父亲封自己做“皇太女”,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就这样,唐中宗李显虽然身为皇帝,但却被身边这几位掌权的女人摆弄得团团转,最终被韦氏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结束了自己窝窝囊囊的传奇一生,终年54岁。


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

应当说,李显天生就不是玩政治的料,可这么一个政治的夹心饼,却稀里糊涂地成了权力赌场中的一枚棋子,被身边的几个女人揉来搓去,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政治闹剧。不要说李显掌控权力的艺术,就是权力的技能都称不上。整个一个十足的政治蹩脚演员和舞台小丑。李显虽然两次入主政治大位,但由于他的生性懦弱,更缺少统揽全局的政治谋略。作为一个帝王,他甚至连自己的老婆和别人有奸情这等小事都摆不平,更不要说他的执政理念了。正是因为他的过度懦弱,才让他的老婆韦氏有了效仿武则天压皇位的想法,并在公元710年,和女儿安乐公主共同毒杀李显,立李重茂为少帝。

如果对唐朝诸皇帝做一个最悲惨的评估,恐怕既不是战乱中继位的肃宗李亨,也不是最终亡国的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肯定是这位中宗李显。可遗憾的是,这位经历过官场沉浮的昏庸者,却并没有在政治上变得成熟,而成为后人嘲讽的政治弱智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