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一個剛失去妻子的日本男人將一把獵槍送給他的非洲導遊,非洲導遊把槍賣給一個摩洛哥人,摩洛哥人讓孩子拿著槍去放羊,熊孩子卻用槍瞄準了山下經過的美國遊客大巴。

被槍傷的蘇珊跟丈夫理查德正陷於婚姻危機中,他們因此無法按時歸家,他們的墨西哥保姆急於回去參加兒子的婚禮,不顧自己非法入境的身份帶著理查德的一雙兒女出了門。

送出獵槍的日本男人並未如願把自己的痛苦一起送掉,他的聾啞女兒越發放浪形骸,形同陌路,零交流的父女倆都深陷痛苦的隔閡之中。

由這把獵槍牽涉其中的這十二個人彼此陌生,階層不同,生活地不同,卻在同一個偶然事故的作用下,使得人生方向逐漸偏離正軌……

以上就是上映於2007年,豆瓣評分高達8.0的電影《通天塔》故事梗概。

這部電影當年以微弱分差惜敗於《斷背山》,僅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第59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第64屆金球獎電影類 最佳劇情片(提名)。

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是金球及奧斯卡獎的常客。

多重敘事更是他的拿手好戲,其“命運三部曲”的前兩部:《愛情是狗娘 》、《21克 》都是多線敘事的典範,這第三部《通天塔》更是以往多重敘事的豪華升級版。

所謂多重敘事就是多角度、多人物的交叉敘事,每部電影至少有三條各自獨立的故事線,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且都奔赴同一個主題。

《通天塔》的結構和主題較之前作更宏大深化,結構上從三線敘事躍升為四線交叉,往返循復,主題也從個人情愛救贖上升到人類固有的交流隔閡上,以及因此造成的,多米諾骨牌般連環性傷害。

我將從電影敘事手法出發,試分析多重敘事構建下的電影主題魅力,以及解決這一人類痼疾的可行性辦法。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1,四條故事線彼此相依又各自獨立,千迴百轉中呈現的是永恆主題

摩洛哥黑人小兄弟,扛著父親買給他們打狼的獵槍放羊,百無聊賴中拿遠處駛來的一輛旅遊大巴當靶子打賭射擊。

美國夫婦理查德與蘇珊為挽救他們瀕臨崩潰的婚姻,來荒涼的非洲旅遊,大巴車途徑摩洛哥境內去往向下一個目的地。

遠在美國的墨西哥保姆瞞著主人夫婦,帶上兩個孩子偷回去參加婚禮。

同時那位送出獵槍的日本中年男家中也不太平,妻子自殺離世,聾啞女兒無法接受,以放縱發洩痛苦。

多重敘事一般最少有三條獨立故事線,本電影中有四條。

與它的姊妹敘事手法——多重選擇敘事相反,多重敘事無論有多少獨立故事線,每條獨立故事線上的故事多麼迥異,它們的內核始終都是相通的。

所以有經驗的觀眾們喜歡在各故事線之間找他們的共通點,就本片而言,我們分析可見,四條故事線裡十二個人的共通點,顯然就是缺少溝通。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黑人男孩偷窺姐姐洗澡,被哥哥揭露給父親,一般家長的做法,肯定是要跟孩子好好溝通,談談人生了,至少找出孩子窺私慾的成因,著手化解開這一危險源頭。

但這位父親不僅沒重視此事,反而把獵槍送給他們看家,自己又跟人出了遠門,這樣一個慾望無處發洩的野性孩子,拿著把獵槍能幹出什麼好事?

而理查德蘇珊夫婦更是離譜,婚姻感情出現問題,倆人面對面坦誠的交流不好麼,非要跑到蠻荒之地去旅行,假如旅行就能治癒婚姻情感的話,那人類還要語言幹什麼?

你就在我身邊,而我卻覺得隔著一個銀河,捨本逐末說的就是他們了。

墨西哥保姆也是如此,沒跟僱主談好就擅自帶人家孩子去墨西哥參加婚禮,完全不顧及自己非法出入境的危險。

日本男人送走獵槍,以為就送走了痛苦,卻不知自家女兒正選擇用裸露身體衝嘲笑她的人示威。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人向來是群體性動物,沒有哪個願意封閉內心,獨來獨往。

但現代人生性慵懶,總想擁有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友情,親情或愛情,既想有人理解有人陪伴,又懶得去交流溝通。

寧可在網上徹夜聊天,也不想跟身邊人就日積月累的問題,坦誠面對交流一二,如此問題越積越多,最終導致關係脆弱到不堪一擊,遇到任何一點風雨,就會瞬間分崩離析。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和你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科技帶來的不僅是便利,還有人與人的距離。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主要表達方式。

人們藉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而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即便同居一室,也多愛選擇用手機文字交流,而不是面對面。

相較於文字交流,面對面的語言交流更能反映人的情緒、情感,因為這種交流有溫度,有情緒。

而當我們把同樣想表達的東西用文字打在對話框裡時,縱有多少情緒,溫度也都被過濾掉了,同樣的話,面對面說出來跟讀一段冷冰冰的信息,效果大相徑庭。

所以說,面對面溝通才是足夠有效架起一切的橋樑。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夫妻之間夠溝通得好,能增進感情和信任,同事朋友之間溝通的好,能化解矛盾,解除誤會。

和子女、父母溝通的好,能順利的護佑孩子成長,體諒父母因日漸衰老而敏感多疑的行為。

但切記不要在溝通時左右而言他,不肯直面問題,不要在溝通時東拉西扯冷言冷語,諷刺挖苦打擊,一定要就事論事。

不要在溝通時滔滔不絕,不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不要在溝通時使用冷暴力,對對方的任何見意都毫無反應。

心中謹記我們是在誠懇溝通,而不是參加競賽考試,不存在誰輸誰贏的問題。

無論同事還是朋友抑或親人,既然肯坐下來交流溝通,那就代表著雙方都有想改進彼此關係的意願。

溝通的目的是為解決阻礙著彼此的隔閡,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為逞一時口舌之快,爭個你死我活。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2,蝴蝶翅膀翕動,故事線迂迴,外因種種都來自躲閃逃避加掩蓋的內因

黑人男孩槍傷了蘇珊,在當地警方搜捕及國際壓力下,開始跟父親,哥哥逃亡。

蘇珊重傷無法啟程,大巴車上的旅客強行讓司機開走了車子,導致他們夫婦無法按時回家。

因此渴望參加兒子婚禮的墨西哥保姆才冒險帶著倆美國小孩越境回國參加婚禮,在回程時因各種失誤導致自己被捕,兩個可愛的孩子生死未。

日本男人看到自己女兒正滑向危險邊緣,唯一能跟她交流的媽媽自殺身亡這件事,帶給她的打擊不亞於那隻獵槍帶給蘇珊,以及因此開始逃亡的黑人男孩的厄運。

多重敘事又有兩個分支,一個是網狀敘事,一個是中心車輻敘事,前者幾條故事線有無數處匯合點,像一張大網彼此銜接在一起。

後者幾條故事線則只在中心點彙集或出發,本電影故事正是後一種多重敘事的分支結構,四條故事線彙集的中心點就是那支獵槍。

電影裡的這把處於中心點的獵槍是一個暗喻,暗喻了四條故事線中的十二個人丞待解決的內心隱患。

槍對於黑人男孩而言,就是他那顆蠢蠢欲動,無處安放的野性之心。

槍對於蘇珊,理查德而言,就是他們拿不起,又放不下的感情與婚姻。

槍對於墨西哥保姆而言,就是她渴望天倫與愛情,又被貧困現實束縛的心。

槍對於日本女孩而言,就是她無法原諒母親自殺,自己殘疾又超級自尊的心。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類似獵槍的危險隱患存在。

也許是跟愛人常年冷戰,彼此都到了爆發的臨界點,也許是家庭不堪重負,上有老下有小,公司解職名單上又成了第一個,滿腔怒火無處發洩。

也許是戀愛長跑十年,你為之付出青春與熱血的摯愛,突然劈腿你閨蜜amd兄弟,還頻頻在你面前秀恩愛。

也許是你案牘勞形設計出的圖紙被上司據為己有,且因此一戰成名,名利雙收,而你依舊住地下室,吃白麵條,連每個月連房租都快要交不起......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能把人逼瘋,從人變成魔的恐怖誘因。

但無論哪一種,我們都要正視直面它,積極尋找消解這顆定時炸藥的方法。

人生的路哪有總是一帆風順,你覺得山重水複疑無路時不要恐懼絕望,直面心中隱患,消解掉它,就會再次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光景。

不要心存僥倖的隱藏遮掩,或像理查德夫婦那樣隔靴搔癢,南轅北轍,妄圖靠旅行解決問題,也不要像黑人男孩一樣縱容野性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日本女孩的行為更不可取,那樣只能令痛苦加劇反噬。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3,一個結束會造就數個開始,一個開始也會誕生無數結束,再炫目的敘事手法也是為彰顯故事主題服務

黑人男孩逃亡中親眼見哥哥被圍追的警察殺死,痛苦之餘砸爛獵槍,高舉雙手去處自首,只求放過他父親。

蘇珊跟理查德終於乘上了回國的飛機,突變之中的患難與融化或者說暫時掩蓋了他們的情感問題,就像《傾城之戀》中說的那樣,僅憑這段患難與共的感情,他們也可以彼此相安的生活個十年八年的了。

墨西哥保姆得知自己看大的那對美國小孩安然無恙後放下心結,被遣送回原籍時,看到孝順的兒子媳婦早就來等著接她回家。

四條故事線發軔之初的日本這條上也迎來結局,故事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日本男人送出的獵槍又回到家中——就是赤身裸體躺在陽臺上的女兒,他默默上前擁抱了悲傷的女兒,選擇與送不掉的痛苦直面應對。

如果從故事開始,他們父女直接就因失去女主人造成的情感隔閡對面交流,想必也就沒有了通天塔這部優秀電影的存在。

多炫目的敘事手法都是為電影主題服務,就本片而言,四條故事線的多重敘事其實是在強調一個核心問題——人類的希望之光是交流與溝通。

有了問題不恐懼不逃避,當你直面問題時會發覺那問題根本就不足以成為問題,令你害怕的只是直面它的勇氣。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怎樣才能擁有敢於直面問題的勇氣呢?

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想的要是什麼!

就電影中而言,黑人小男孩在目睹逃亡的哥哥被槍殺後,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家人平安,於是他摔爛了獵槍,主動迎著追捕他的警察走去。

日本中年男目睹女兒赤身裸體躺在陽臺上後,明白了她心中無法排除的痛苦,主動上前擁抱了女兒。

同樣的,如果你跟親人、愛人之間出現隔閡,假如你還想挽留這段關係,你就該主動去找他交流,溝通你們之間出現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

當面對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時,橫隔其間的什麼障礙都不再是問題,只有你猶豫不決到底值不值得為之付出時,它們才會顯得尤其可怕。

其次,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知道多少道理,不去踐行也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把交流與溝通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不要再在被動的等待默然中任由親情,友情與愛情漸行漸遠。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4,結語

通天塔的故事出自《聖經》創世紀:世界分化前,人類之間只存在一種文字和語言。為了防止洪水再次來臨時無處可躲,人們開始著手建造一座能通天的巨塔。

這種做法違背了上帝的意願,於是他弄亂了建造者之間的語言,使得他們失去了溝通的能力,這項必須依靠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浩大工程最終夭折。

這部同名電影以四線交織的多重敘事手法,將十二個故事中人,因沒有有效溝通而導致的連環性人生悲劇生動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黑人男孩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願那位父親也能從中吸取教訓,把跟家人的溝通交流放到第一位,所有的錢財都是身外之物,人沒有了,那一切都毫無價值。

蘇珊夫婦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後,想必不會再因感情糾葛去捨本逐末的尋求外因,同樣的還有墨西哥保姆以及那對日本父女,大家想必都已經明白,所有一切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在我們自身,需要我們去坦然的積極面對,打破隔膜,交流彼此。

生活中的我們也是如此,發現任何問題都不要驚慌恐懼,一定及時跟信任的人去溝通交流,不轉嫁,不逃避,無論何時,只要我們肯直面問題,肯開始溝通交流時,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大半。

就像導演在故事的最後,於屏幕上打出那行字:“獻給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想改變,有行動,一切都為時不晚,當你起而行之時,你的永夜就已經被打破,湧現了一束名叫希望的,最亮的光。


《通天塔》:多重敘事的同一命題,打破隔閡方能避免的多米諾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