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2020年这个春节让许多人觉得有些陌生又让人有些恐惧,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确诊患者的不断增多,也让有些网友直呼:终于到了呆在家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的时候了,只不过该如何消磨这漫长的闲暇时光成为了不少人需要考虑的问题,看电影也成为打发时光的首要选择之一。

而徐峥导演的春节档贺岁片《囧妈》在新年的第一天就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与我们观众见面,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些人觉得好笑,有些人觉得不好笑。这很正常。但有一点《囧妈》做到了,那就是将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母子关系大喇喇地用电影的方式给展现了出来。


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当父母的“我是为你好”遇上孩子的“我也是为了你好”

电影中的母亲卢小花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对待儿子,却没有想到儿子徐伊万根本就不领情,正如徐伊万所言每次见面在最初嘘寒问暖的阶段过去之后,母子双方总是会意见不合,由于沟通方式的不恰当也就经常会发生争吵。

不得不说《囧妈》就是父母与子女负面沟通的“气话大全”,整体可以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为什么不相信我是为你好?

刚开始徐伊万为了要拿护照,而赶去火车上找自己母亲拿钥匙,但是整个过程中因为恶劣的态度与母亲起了争执,最后不听母亲劝拿到钥匙离开的时候,气急败坏的卢小花在儿子背后狠狠的骂了全剧的第一句狠话。

不容置疑,这是一句非常粗鲁的话,根本不能解决他们母子之间的矛盾,在后面的沟通中徐伊万向母亲反应她管的太多的时候,作为母亲的卢小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越界行为,反而是是在强调“我是为你好”以及“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我相信绝对不只是卢小花一个母亲这样子做,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都曾这样和成年的孩子沟通过。

就像是网上各种催婚的视频中,孩子极力证明自己单身过得很好也有能力独自抚养父母,但是父母强行给孩子安排相亲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遇到奇葩相亲对象之后没有安慰孩子,反而理直气壮的说“我都是为你好,你说你要是自己找对象了,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第二层:你不相信我是为你好,我为什么要相信你是为了我好?

儿子抱怨完妈妈管得太多的这阶段结束之后,就该妈妈抱怨儿子了,电影中的卢小花对于儿子给自己请保姆这件事根本不理解,不仅如此还说出了一句让很多为人子女都羞愧又懊恼的话:

"你无非就是花钱买心安,想让别人来替你照顾我"

事实上保姆是作为儿子的徐伊万专门为妈妈找的,因为创业工作忙身不由己,再加上不愿意和母亲争吵,说到底也是一片好意,作为母亲也应该多理解,而不是反过来以赌气的口吻让儿子更加愧疚。


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第三层次: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徐伊万在火车和俄罗斯美女喝酒,被妈妈阻拦,徐峥辩解自己没喝多少,妈妈依然自说自话坚决阻止儿子喝酒,徐峥情急之下来了一句:"我说话你耳朵听得见吗?"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没错,肺炎封城指出,很多父母与儿女之间关于口罩爆发的长久拉锯战。在父母的眼里,自己连非典都扛过了,还怕这小小的肺炎不成,因此摆出了拒绝带口罩的强硬姿态,而在儿女的眼里,戴口罩才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和有没有经历过非典没关系。双方心理状态的不同也就导致出现争吵不断的尴尬场面。

现实生活中父母和中年子女的沟通也是如此,当然我们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可能更加直接“你不听我的我为啥要听你的”,最直接的肺炎封城之后一幅应景的对联:

上联:

下联:

横批:


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但我们也能从网上看到,有些儿女另辟蹊径还是让他们的父母戴上了口罩,做好了预防工作,那今天就来就借着疫情中儿女劝长辈重视疫情的事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父母与子女之间到底该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的小技巧。

第一、切忌太过直来直去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子女认为让父母戴上口罩会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惊讶地发现让父母戴上口罩的难度堪比西天取经。大多数的父母自认为这小小的肺炎并不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也根本不相信不起眼的口罩能够帮助自己防住这该死的细菌。结果可想而知,面对儿女的好心,绝大多数的父母就是一副吃软不吃硬的姿态,但如果我们易地而处也许就能理解了。

试想一下,曾经在自己膝下咿咿呀呀的小娃娃在自己年老的时候却以一种强硬的语气命令自己做事,哪怕这件事情对自己有益,这心理落差又有谁能立即消化呢?就算心里明白,这也是孩子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但多年的生活经历和对自身的自信不允许自己这么快就败下阵来。我们之前说过,宝宝犯错误的时候,跟宝宝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决定。但其实跟父母讲道理同样也不会起到多大的效果,这是由于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让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话常常会以怀疑的态度对待。因此,在与父母沟通的时候,切忌太过直来直去,太过直率就有可能会让父母面上挂不住,不管是多大年纪的人,心里总是要面子的嘛。太过直率除了让父母有了一种地位陡转的不适感之外,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相反还会增加父母对这件事情的厌恶感,这是得不偿失的。


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第二、迂回战术,戳中痛点

许多朋友看直接劝解的方式没有效果,就开始采取迂回战术,别说,这迂回战术还真管用。既然爸妈觉得空口说白话没有效果,那就用直观的方式让爸妈感受到疫情到底有多么的可怕,比如有让父母观看科学纪录片的,科学纪录片中写实的影像,足可以让父母真切地感受到病毒细菌的可怕,然后再仔细地观察父母脸上的表情,若是从无所谓慢慢厌恶的表情,那么,恭喜你成功了。还有比如说转发一些穿插戴口罩内容的佛教文章,一般来说,多转发几次,父母也就能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了。

再比如巧妙把父母常说的那句话:来都来了,改成买都买了,效果也不错。既然口罩都已经买了,放着不用也是浪费钱。这样也就能让父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口罩给戴起来。虽然作为儿女没有直接跟父母进行对话,但却用父母容易接受的方式代替自己与父母进行了沟通,不是有句话吗,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用在这里也还是蛮合适的,只要让父母树立了抗击疫情的意识,就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沟通。


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第三、审视自我,重新探索

我们常说沟通是要从心出发,可是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子女是在用心地与父母在沟通呢?就跟《囧妈》里的徐伊万一样,看到母亲把一腔热情都献给了那未知的舞台表演,第一反应不是支持母亲,第一反应却是质疑母亲是否真的有那个能力可以参与表演,也许在徐伊万的眼中,自己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庸无知的中年妇女罢了。但他是否真的用心去了解过母亲的过往呢?他并没有。母子双方都只想让对方变成自己幻想中的那个样子,自然,对于现实中真实的模样也就颇有不满。因此,与父母沟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心,用心去感受父母曾经经历过的一切,这样才能够感同身受。只要在真正理解父母举动背后的含义,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劝爸妈戴口罩没效果?《囧妈》:解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矛盾


因此,在跟父母进行沟通的时候,多多用心,从心出发,沟通不能只是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同样更加不能偷懒,若是想要父母认可你的说法,直率命令式的语言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我们常说,孩子有青春叛逆期,但其实父母也会有心理逆反的时候,那么如何好好安抚父母的逆反心理是每个做子女的都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