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專家這樣解讀

在2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指出,第五版診療方案與第四版相比較,重點修訂了三個方面:

一、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大部分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應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劑。

二、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三、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對於大家都很關心的,“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李興旺表示,目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和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更多還是發生在家庭成員。

這種病人本身沒有明顯臨床表現,比如發熱、乏力,但是做咽試紙檢查,核算是陽性的。

為什麼說這些人可能是傳染源?從發病機制來講,這些病人帶有病毒就可能造成傳播。這個病人既然是無症狀感染者,相對的他的病情偏輕,而病毒量的多少與病情輕重還是有一定的相關性,這種情況他的病毒量可能會比較少,因此在傳播能力上比重症病人會弱一些。

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專家這樣解讀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免疫應激反應沒那麼強,臨床表現比較潛行,也可能是由於其機體異質性可與病毒和平共處。但值得注意的是,和SARS以及MERS相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症病人的比例更高,而輕症和無症狀往往又沒有一條絕對的分界線 。

因此無症狀也可能是非常輕的症狀,讓患者難以察覺。可能該病例曾有過非常輕微的症狀而不自知,很快就進入恢復期了。是否為無症狀感染者,還需做一系列的病毒學和血清學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張文宏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有沒有可能是持續的無症狀感染者 呢?多了“持續”兩個字,其流行病學意義就截然不同了。

持續感染,說明這個被感染的人始終是個傳染源,可以不斷地造成接觸者感染。上世紀初,在美國紐約曾經出現過一個被稱為“傷寒瑪麗”的持續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叫做瑪麗的家庭廚師,由於感染了傷寒桿菌,卻無傷寒的症狀出現,而無意中先後感染了51人,其中3人死亡。她先後兩次被紐約公共衛生當局強行隔離,總時長30年。

那麼2019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呢?張文宏表示,幾乎沒這個可能性。雖然目前對於已知患者中核酸陽性最長時間的數據還不知曉,但是既往的從流感、副流感、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到之前發現的6種冠狀病毒中任意一種都沒有出現過持續無症狀感染的現象。

應對無症狀感染病例,該怎麼辦?

1、戴口罩、勤洗手、勤擦拭、勤通風

最好的自我保護和保護別人的方法就是正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特別是在春運返程中,在火車、高鐵等密閉的空間中,一定要佩戴防護效果好的口罩,做好嚴格的防護。另外,家裡也要勤擦拭進行消毒。同時家裡的房間也要勤開窗通風,每日開窗通風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鐘。

2、保持1米距離,避免共用物品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明確提出:新型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介紹, 所謂“接觸傳播”,就是接觸到病毒汙染物品,譬如感染者用過的物品、分泌物、排洩物等等。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碰到眼黏膜、嘴巴、鼻子這些部位,就容易侵入體內。可能因為你和潛伏期或者無症狀的患者摸了同一個門把手,你就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病毒潛伏期傳播者。

所以,最好與這些人減少近距離的接觸(1~2米之間或者1.5米的距離),避免共用一些物品。

3、單獨碗筷,56℃以上煮燙30分鐘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很強,存在人傳人現象。所以,要各吃各的,單獨碗筷,56℃以上30分鐘。

在返程的火車上,儘量不要在火車上進食食物。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除了呼吸道傳染之外還可能通過接觸傳染,如果病毒攜帶者或感染者使用了扶手、座椅等,都可能造成汙染,所以,建議在封閉空間裡,不要和其他人共同使用水杯;儘量不要進食食物,如果一定要吃食物,建議在進食之前用肥皂或消毒液做好手部清潔,減少接觸傳染。

如果懷疑自己被感染,或已經出現了一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隔離。有可能接觸到的人,都一定要隔離觀察10天左右。有條件的,最好做一個核酸檢測,這樣減少下一代病毒傳播者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