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仗時是要衝在前面嗎?

HY69070


看過人與自然沒有?頭狼帶著狼群圍攻獵物,都是頭狼站在山坡上指揮,小弟們衝鋒,

有經驗的獵人,就先打頭狼,頭狼死了,狼群群龍無首,馬上就跑開了,

《神鵰俠侶》看過沒?楊過殺死了大汗,蒙軍就撤退了。

朱元璋如果在前面衝鋒,就流箭射中了,軍隊是不是就全軍覆沒了?

他是小隊長的時候,肯定就衝鋒陷陣了,他是將軍了,成了軍隊的大腦,就會在距離軍隊數公里的地方駐紮,遠程操控,後來成了“上位”,當然就在南京待著,比較集團首腦的安全最重要,


南朝居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不是了,聽說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嗎?

電視劇《兄弟連》裡面,溫特斯少校在擔任排長、連長期間,都多次身先士卒,甚至獨自一個人向十幾個德軍衝鋒槍戰。

但成為營長以後,溫特斯就再也沒有開過槍,更談不上衝鋒了。

因為營長是全營數百人的大腦,他需要決定很多事情,也決定數百人的生死。

所以,營長如果被打死了,全營就會癱瘓,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就算全營死光,營長也不能死。

不僅僅是美軍如此,我軍也是這樣。

電影《淮海戰役》中有個生動的場面,劉鄧曾大罵6縱政委杜義德。

其實,這是劉鄧關心杜義德,而不是隨便罵人。

為什麼罵他?

因為杜義德已經是縱隊政委了,卻冒險抄近路,從國軍陣地前面越過去參加劉鄧的回憶。

結果遭到機槍掃射,連帽子都被打飛了,棉襖的胳膊也被子彈打破。

所以劉鄧罵他:冒失鬼!還說:要留在你的指揮崗位。

就是這個意思了。

一個縱隊司令無論如何不能如此冒險,一旦死了對縱隊的影響巨大。

培養一個縱隊級的優秀軍官是非常困難的,這是關係整個軍隊的大事。

朱元璋也是這樣,他在郭子興麾下擔任小軍官的時候,當然是身先士卒,還很勇敢,足智多謀。

所以,他才被郭子興看中,認為這個小夥子很有前途,將養女嫁給他。

但在朱元璋部隊攻下滁州,他已經有數千人的規模,不可能自己帶隊衝鋒了,可以由徐達、湯和等人負責。


薩沙


朱元璋在起義初期,絕對是身先士卒,打仗衝到第一線,也只有這樣的領袖才能攏住人心,讓一群良臣名將為之效力。在《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朱元璋戰場表現,每遇敵,智勇奮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由此能看出,朱元璋是帶著兄弟向前衝的狠角色。正是因為朱元璋的勇猛和善於學習,所以出身貧窮的他在實踐中積累戰鬥經驗,很快就成為了出色的軍事家,戰略家。

當然,在朱元璋一生經歷的戰鬥中,他不可能一直衝在前面,至正十五年,朱元璋在和州收編了病逝的老丈人郭子興的軍隊後,開始執掌全軍,此時他已經不需要衝鋒戰鬥了,而作為全軍的統帥運籌帷幄,掌控大局。但以朱元璋的膽識卻不會龜縮在應天,而是親臨前線指導作戰,在取得輝煌戰績的同時,也給他帶來極其危險的境遇。

在至正二十三年,六月,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大決戰,朱元璋率舟師從松門進入鄱陽湖七月二十日,兩軍在康郎山遭遇,陳友諒艦船實力很強,聯巨舟為陣,樓船高十餘丈,綿互數十里,族旗戈盾,望之如山,而且從上游而下,兵鋒甚銳,在戰鬥中,朱元璋的艦船被陳友諒團團圍住,擒賊先擒王,倘若朱元璋被抓或者被殺死,萬事皆休。在這緊急的關頭,牙將韓成穿上朱元璋的衣冠,跳水自盡,陳友諒以為朱元璋已死,遂減緩進攻,這才讓朱元璋撿回一命。

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滅了陳友諒,至正二十七年滅了張士誠,將湖北、湖南、河南東南部、江西、安徽、浙江等地收入囊中,此時朱元璋的部隊士氣昂揚,兵力雄厚,便開始對元朝進行征討。在討伐元朝期間,朱元璋已經不在前線指揮戰鬥了,而是派常遇春、徐達等名將攻城拔寨。朱元璋在多年戰爭的磨礪下,已成長為頂級的軍事戰略家,戰略家才是戰爭中最高級別的存在。

總之,朱元璋是馬上天子,而且得位最正,堪稱文武雙全的千古一帝。


弘毅說歷史


這與朱元璋的出身有關,他從小就捱餓吃不飽飯,後來得了幾次大病都沒有死掉,算他命大後來為了吃飽飯跑到廟裡做了小和尚,過了幾年後江浙一代鬧瘟疫,朱元璋又投奔農民起義軍郭子興軍隊,這回老朱(元璋)吃飽飯了,他是倍加珍惜在軍隊的時光,每次打仗都勇敢的衝在最前面,而且他頭腦靈活有眼光和想法,郭子興看在眼裡把他由士兵提升到親兵九夫長,朱元璋再後來的幾次戰鬥中是猛打猛攻機動靈活,後來郭子興和其它幾位義軍的領導人產生了分歧,幾位心術不正的義軍領導人綁架了郭子興,是朱元璋冒死帶領自己的士兵把郭子興給救了出來。郭子興和老伴一商量把義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做老婆,也是拉攏也是報達朱元璋的救命之恩。

後來郭子興戰死,朱元璋做了這支軍隊的元帥,但是朱元璋每次打仗還是衝在前面,一是鼓舞士兵的士氣也是多年領兵打仗養成的習慣。





隱者康司馬


朱元璋從小兵爬上龍椅,絕對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這種概率低到比喝水嗆死還低,當小兵時往前衝那是不得已而為之,當了頭頭了,滿腦子想的是怎麼讓手下人拼命往前衝,這是人之常情,誰嫌自己命長啊。老朱鬼的很,當了頭頭了,怎麼可能再衝在前面,那是要死人的,你看看老朱打勝仗的秘訣,每次軍隊出征前,老朱就把手下的妻兒老小集中起來統一照顧,說起來這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屬,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能一心一意殺敵立功,其實呢,老朱才沒安好心,這些可都是人質啊,誰臨陣退縮或者投敵,這一家老小的下場你就不用想了吧。

大夥也就只能感恩戴德,拼命去呦




每日一點小歷史


朱元璋從一個農村孩子到大明開國皇帝,有著非常傳奇般的經歷。他從小父母雙亡,連個下葬的地方都沒有。最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能讓父母安葬。

之後他去皇覺寺做了一個小和尚,在朋友湯和的邀請下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這隻軍隊以反抗元胡朝廷為起義目標,他們勢必要推翻這個朝廷,還漢人江山。朱元璋加入這支軍隊也算有了一口飽飯吃。

參軍之初朱元璋每次打戰仗他都一往無前,衝鋒陷陣,把生死置之度外。作為一個最底層的士兵他別無選擇,只有衝在最前面才能讓長官相信他,這樣才能夠得到長官的重用,久而久之也就小有名氣,都知道他是個不怕死的勇猛戰士。隨著他參加戰爭勝利不增不斷增多,自己戰功也逐漸擴大。

隨之而來的是引起了義軍首領郭子興的注意,在郭子興對朱元璋初步考察之後,發現他相貌異常,智商過人,能文能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決定收他為義子,讓朱元璋成為自己得力干將,為自己建功立業。

這樣一來朱元璋在軍中的地位是直線上升,這時的他已是一個將軍。然而朱元璋並沒有懈怠,每次打仗還是衝鋒陷陣,並沒有因為自己是郭子興的義子和將軍,就改變自己帶頭衝在最前面的作戰方式。

在這點上,我想朱元璋是非常聰明的,因為此時作為郭子興義子的朱元璋,如果有了點成就,就改變以前在戰場中一馬當先衝鋒陷陣的作戰姿態,或許會讓郭子興對朱元璋感到失望,認為他稍有成就,就忘乎所以。

這樣對朱元璋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甚至可能還會影響朱元璋在軍中得到提升的機會。朱元璋只有比以前更加努力拼命,才會得到郭子興加倍信任。所以這時的朱元璋,在每次打仗時還會衝鋒在最前面。

後來郭子興義女看上了朱元璋的才華與本事, 在郭子興撮合下他們結了婚。這時的朱元璋在戰場上就不用那麼辛苦了,不用每次打仗都衝在最前面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因為他的老婆是郭子興結拜兄弟的女兒,郭子興對她視為己出非常的疼愛她,對朱元璋來說也算是愛屋及烏吧。

此時朱元璋成為了一個真正統兵將軍,儘管時常率兵出征,可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每次都捨生忘死衝在最前面。

雖然沒有衝在最前面,但是他帶的兵在戰場上作戰同樣非常勇猛,取得了很多不錯的成績,最後郭子興提拔他為軍中副帥,也就是軍中的二把手,此時的朱元璋更不用每次打戰都衝在最前面了。


晨汐看歷史


這個是相對論,要看在什麼時候。

就像我們一樣,什麼時候說什麼話;什麼年紀做什麼事。

有些事,在一定年齡和場合之下做著非常合適,換一個年齡和場合也許就不是了。

朱元璋帶兵打仗也是一樣的。


在朱元璋剛剛加入起義部隊的時候,不用多說,自然是衝鋒在前的。

他是一個小官的時候也會衝鋒在前,比如說是個百夫長的時候。


但是到了後來,被郭子興看中,成了義子的時候,成了一個小將領的時候,帶兵打仗是一定的,但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你見過哪個將軍打仗會衝在第一個,更多是在後邊指揮。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將軍們自然會有很多的安保措施來保證安全。

至於身先士卒的事情,自然是有普通士兵和下層軍官來完成的。

就像領導到哪裡去都有警衛員,但是普通士兵肯定不會有,除非哪一天他成了領導。

朱元璋自然也是一樣的,慢慢成了朱大帥,成了朱皇帝,哪裡還會衝鋒在前呢?





觀復一鑑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是通過領導農民起義推翻舊王朝,從而建立新王朝的。也就是說,雖然不是每一仗都衝在最前面。但明朝江山是確實是他朱元璋親自打下來的。


朱元璋打仗有勇有謀,又粗通文墨,入伍後沒多久便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郭子興把他由一名普通士卒提升為親兵九夫長,並且讓養女馬氏與他結成夫妻。

軍閥陳友諒,(公元1320—1363年)湖北沔陽(今湖北仙桃)人,出身漁家。陳友諒殺掉徐壽輝自立為帝后,自恃兵力強大,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陳友瓊喜歡玩弄權術,授權部下,自己又不放心。雖是如此,但是他仍是朱元璋的最大敵人,而且佔有江西、湖廣之地。

公元1363年,陳友諒率精銳之師六十萬,進攻南昌。飛梯衝車,數路大軍並進。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陳友諒當場死去。陳友諒一死,頓時軍心大亂。二人鄱陽湖大戰以朱元璋的全勝而告終。

而另一軍閥張士誠,小名九四,泰州白駒場人,以操舟運鹽為業。張士誠抓住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的時機,要挾元朝政府,至公元1363年九月,張士誠自稱吳王。

朱元璋在同陳友諒的戰鬥結束之後,發動了對張士誠的全面進攻。朱元璋採取了“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其羽翼,然後轉取浙西”的策略。1367年六月,張士誠自殺未遂,被關押到應天,自縊而死。不久,無錫、常熟也被攻下,張士誠的割據勢力被消滅。

這年九月,朱元璋拿下平江,平定張士誠後,遣軍分兩路進攻方國珍。十一月,朱元璋與湯和合擊方國珍,方國珍意欲逃出海面,卻遇有大風,未遂,於是黔驢技窮,不得不投降。朱元璋終於平定了這方割據勢力。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皇帝,國號明。


峰迴路轉說歷史


朱元璋打仗時要衝在前面的,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朱元璋出身貧寒,從小深知百姓的疾苦,對待百姓猶如對待自己父母一般。

2、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能當皇帝主要在於他帶領的那隻隊伍是農民的隊伍,農民們非常信任他,都願意跟著他幹。

3、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想要打勝仗就必須得讓士氣高漲起來,而最快的辦法就是自己披甲上陣。



小彪有話說


▲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布衣,他是少有的布衣皇帝,由於他出身貧寒,所以在建立明朝之後十分能夠體會到人民的心情,並對貪官沒好氣。

▲斬殺貪官

毫無疑問,朱元璋一定衝在最前面過,古代的軍官越是官大越靠後,如果要拼殺那麼護衛也多,但朱元璋和白起一樣,都是從小卒幹起。

▲當上軍官

但在朱元璋升官之後,就不會像原先一樣衝殺在前了,他會在後面指揮部隊,運用高超過人的戰術來征服對手,奪取勝利。

▲弩

雖然軍官身穿重甲可以免疫流失,但再面對弩床、弩炮的火力平鋪下只要擊中就毫無抵抗之力,所以朱元璋不會作死站在前排排等著被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