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臭名遠揚的漢奸,被百姓用縫衣針縫死,他的墓至今有人祭拜

文|武品文史

此人是臭名遠揚的漢奸,被百姓用縫衣針縫死,他的墓至今有人祭拜

賣國求榮的漢奸歷來都是個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別看他們一時的風光,只要主子倒臺,下場是相當慘的,就算是死後也是遺臭萬年。

淄博博山的孫氏墓園裡,就埋葬著一個歷史上臭名遠揚的漢奸,孫之獬,他最後的下場很悽慘,說來也是奇葩,他竟然是被百姓用針縫死的。那麼這個臭名遠揚的漢奸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會讓人如此痛恨呢?

此人是臭名遠揚的漢奸,被百姓用縫衣針縫死,他的墓至今有人祭拜

孫之獬,明末清初有名的大漢奸。明朝天啟年間,孫之獬的中進士後官授檢討一職,後因攀附權勢加入到魏忠賢的閹黨。

崇禎皇帝即位後魏忠賢被處死,他的朋黨也被剿滅,而孫之獬運氣好只是罷免官職,趕回了老家。

後來闖王李自成攻佔了北京,不過他並沒能呆多久,最終這座皇都還是被滿清人佔領。孫之獬是個十足的小人,他深知朱氏家族在位他永無翻身之日,只有改朝換代自己才能東山再起,如今機會來了,為了向新主子滿清表示忠心,孫之獬帶著一家老小早早剃頭留起了大麻花辮子並換上滿服,當清軍打到山東孫之獬主動投誠並做起了內應,如此一來清軍輕輕鬆鬆地拿下了多座城池,戰後,孫之獬被召入京任禮部侍郎之職,終於心想事成了。

此人是臭名遠揚的漢奸,被百姓用縫衣針縫死,他的墓至今有人祭拜

然而作為一個頂級大漢奸,孫之獬又向清廷主子獻媚,說所有漢人都應該剃髮留辮,那樣才是征服他們的標誌。

這個建議正合多爾袞的心意,於是剃髮令下達全國,宗旨就是“留髮不留頭”。

然而中國自古重視孝道,髮膚受之父母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怎能輕易屈服於你的剃髮令,各地都有人起來反抗,為此無數的漢人慘死在滿人的屠刀之下。

孫之獬為滿清鎮壓漢人出了大力氣,然而滿清人坐穩了江山孫之獬也就沒了利用價值,孫之獬再次被罷免回了老家。

此人是臭名遠揚的漢奸,被百姓用縫衣針縫死,他的墓至今有人祭拜

不過這次孫之獬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在家鄉的第二年,農民起義如雨後春筍般的暴發,後來一支農民軍攻進了淄川城裡,活捉了孫之獬,百姓們對這個大漢奸恨之入骨,他們將孫之獬五花大綁,然後用細針在他的身上紮了數不清的小孔洞,接著全部插入毛髮,以此來回敬孫之獬一手促成的剃髮令。

孫之獬臨死還嘴臭大罵百姓,於是乎人們把他的嘴巴縫上,活活折磨而死,就連他的家人也無人能倖免,這就是做漢奸的下場。

不僅如此,作為一個漢奸,就算死後化成了灰也會世世代代遭人唾罵,他的一切再也洗刷不乾淨了。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是如此,又為何會給這個漢奸修建一座孫氏墓園來供人祭拜呢?

其實這座墓園並非後人修建,早在300多年前就已經修建完成,是當時的孫之獬為其父親修建的墓園,而他被縫死後,也被埋葬其中,幾百年來一直有人祭拜。

參考文獻:《明史》、《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