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臭名遠揚,他的兒子卻這樣做,如今蜚聲中外

在古代說起盜墓我們總會想起盜聖溫韜,盜掘唐朝皇室17座帝陵,一如《蘭亭序》等國寶級文物都極大可能被他所毀;而當歷史到了民國年間,說起盜墓人們則更多的會提起一個名字——孫殿英。

作為一個出身貧賤的軍閥,幼年時,他的父親便被旗人戕害而死,這也埋下了他對滿清仇恨的種子,而他也只得與母親相依為命。但是這種貧苦的生活壞境中,卻並沒有磨平他的稜角,反而塑造了他豪放的性格,對於各種社會關係,更是捨得打點,這也讓他在清末民國年間的動亂不安,軍閥混戰之中如魚得水。他先是投靠丁香玲,隨後又落草為寇,再投憨玉昆、葉荃部、張宗昌。而有了這些跳板,他也得以鯉魚躍門,不斷的升遷官職,從營長到旅長,師長,再到最後投靠蔣介石成為軍長。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臭名遠揚,他的兒子卻這樣做,如今蜚聲中外

1928年,薊縣駐防的他接到命令,前往圍剿奉軍慣匪馬福田。而此時的馬福田,正意欲盜掘埋葬有康熙、乾隆、慈禧這樣帝王陵寢的清東陵,待到孫殿英派遣譚溫江趕走了馬福田,如此富麗堂皇的皇家陵寢,也讓他頓升盜墓之心。

此時的大清王朝早已是人走茶涼,雖然清遜帝溥儀退位之時,根據《清皇室優待條件》東陵依舊設置有護陵人員,還有八旗兵勇看護,但是隨著世事變遷,北洋軍閥逐漸強大,護陵大臣也變得名存實亡,這也為孫殿英謀劃盜掘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臭名遠揚,他的兒子卻這樣做,如今蜚聲中外

而在此後,孫殿英便開始謀劃,先是以軍事演習的幌子,趕走守陵人員,封閉禁區,並且調遣車馬,雖然這些人中只是一些門外漢,並不懂墓室佈局,但是這顯然並不能阻礙手握槍炮、利慾薰心的他們。經過周密的部署,他們終於成功的在7月份打開了墓室大門。隨後無數的珍珠、翡翠、象牙等全部被封存裝箱,單單是運輸,便裝滿了30多輛大車,可見寶物之多。

不過,雖然收穫巨大,但是要想銷贓則需要古玩商的幫助,而也就在代銷之時,古玩商黃百川被截獲,如此的驚天大案也終於浮出水面,隨著溥儀等滿人的發聲,媒體的報道,一時間全國轟動。

雖然備受指責,但是孫殿英到底是八面玲瓏。在為蔣介石、宋子文、戴笠等人準備好了禮物之後,他非但沒有受到任何的責難,反倒是累升官職。不過就在隨後,隨著日本人的野心進一步增長,抗日戰爭爆發,而他卻又投靠了日本人,而等待他的命運則是人們的審判。1947年,就在解放湯陰之後,他也被我軍俘獲,隨後病死在收容所之中。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臭名遠揚,他的兒子卻這樣做,如今蜚聲中外

觀瞻孫殿英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梟雄之輩,但是他盜掘清東陵,投靠日本的行動也可謂是臭名遠揚。那麼他的兒子又會怎麼樣呢?

就在孫殿英死時,他的兒子孫天義已經17歲。對於父親孫殿英的盜掘陵墓之舉,他也是十分的反感。自小聰明的他,對語言學 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異。1952年,他在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語言文學 系畢業之後到了西安外國語學院工作,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語言學專家,在執教中不僅僅培養出了眾多的外語人才,還在多次訪問美國、日本的同時積極宣傳中國的文化。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臭名遠揚,他的兒子卻這樣做,如今蜚聲中外

而對於父親孫殿英遺留下來的眾多文物、古玩,他還做出了一項重大的決定,那就是將它們全部捐贈給國家。而後又出於對文化古蹟的尊重,在1992年,陝西成立黃帝陵基金會時,他欣然履職會長的職務,併為黃帝陵的整修和保護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今也成為了蜚聲海外的專家。

​ 參考資料:《東陵大盜孫殿英》《孫天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