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這段時間大家都延期上學,在家裡悶的慌嗎?我家兩個孩子並沒有,因為他們熱情澎湃地投入了一個新項目,就是拉著雲朋友們一起來學英語。短短兩天,孩子已經更新了7個課程視頻,以及收集了很多雲朋友的調查問卷,這幾天正興致勃勃地整理他們的一個月課表 。▼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在設計課表的時候他們來找我討論,問我以什麼標準比較合適,然後我們把學校的課綱和這三年的課程內容都翻遍了後,最後決定了以專門針對英語非母語國家的ESL+EFL的模式作為我們英語活動的體系基礎,既可以讓孩子們從生活中學英語,還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空間(我家孩子可是重度的“孩子愛問”愛好者啊),一舉多得。

作為兩娃媽和教育研發創業媽媽,我當然支持他們的想法,同伴共學共同促進的學習氛圍是很珍貴的。因為有時候同齡人的影響和鼓勵,遠遠超出我們成人的想象。比如現在已經有朋友反饋本來不愛學英語的孩子,開始跟著哥哥學起來了。▼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我們在1月31日學習群裡做的一場答疑,答疑一直進行到半夜兩點,回答了20多個問題,一共上萬字。公號跟大家分享的是其中4個問題,也是我在公號後臺收到的比較多的提問。

希望無論小朋友們基礎在哪裡,對英語的興趣如何,父母在英語啟蒙上有多少困惑,我這個陪孩子渡過好幾年英語啟蒙的過來人,也能給大家在一些力量和思路上新的啟發。

1、Joshua的英文是自學的麼?有沒有報什麼線下的輔導班之類的呀?

Joshua3歲開始系統接觸英語,現在6歲。在幼兒園期末評定中,Joshua是4和A+,算是為數不多的全優;6歲參加了國際英語小托福考試得了全滿分,之後參加英語演講比賽,自己獨立原創了一個500字的英語故事,這些都可以算是他英語綜合能力的一些小證明。

之前我也寫過文章分享:

也有很多朋友問過我,是不是因為學校有教,或者因為報了什麼輔導班。學校的確是我家孩子英語學習的基礎環境。我家孩子因為籍貫問題,只能讀國際學校(我之前一直在香港)。在國內讀國際學校,對孩子的英語口語和興趣培養都會有蠻大的幫助。

但需要澄清一點,讀國際學校不等於孩子英文好哦。我在去年的幼兒園期末評級看到,英語水平稍差的孩子裡也包括了混血兒和外國孩子。按照我們的常識,他們家裡人都是說英文,學校又是全英環境,圈子也是說英語的,怎麼可能會差呢,對吧。後來聽年級主任介紹,學校對英語能力的評定不是以“你聊天的時候會不會說英語”為標準,而是對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衡量,這才是英語的核心。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整體來說,任何孩子學英語的過程會遇到很多環境因素,比如學校是否雙語、報了什麼輔導班,上課體系是什麼、社區文化等等,但要讓孩子真正把英語變成自己的能力,這些還不夠。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孩子自己是否對英語世界充滿好奇心,並且渴望去探索那個世界。

從Joshua3歲開始接觸英語,到如今6歲多,我在家裡和生活中做的很多事,都是來幫助孩子通過英語學習和提升各種能力,比如好奇心培養、科學探索、故事想象力、數學學習等等,3年幾乎每天我們都會做這些。每天其實時間不長的,可能一個小知識也就5分鐘以內,但是水滴石穿的影響力還是很可觀的。

2. 我好奇的是美芽平時工作量那麼大那麼忙,在啟蒙階段會監督Joshua學英語嗎?怎麼從要他學過渡到他要學的?

我一直在工作中找跟孩子同步的頻率,比如我做優陪早教,孩子跟我一起做,我做孩子愛問,孩子跟我一起做,大家都有在咱們的課程裡看到孩子的身影。過程中他們也是參與很多討論,這無形中也是鍛鍊。在課程研發中我們跟同事一起都是用中文在交流,我覺得讓孩子參與體驗很多東西,不一定非得用英文。中文也是我們的根,而且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孩子也很重要,說句題外話,哪怕英文再重要,孩子也不能丟掉中文。

我平時不會監督他學英語,我只想把英語拉進他的世界。不管他英語基礎在哪裡、年齡多大,這些年我做的最核心的努力就是讓他們發現英語很有趣、很好玩,英語世界很奇妙。熱愛才是他們內心的小火苗,他們可以通過英語感受到大千世界和知識海洋的魅力。我覺得這適合任何一個領域和學科哦。

這跟我是心理學背景有關係,做過太多心理諮詢,所以會很認可一個詞叫“賦能”

,也就是empowerment。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他可以在學齡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最終自己愛上知識。10歲前是賦能最好的時期,因為孩子是一張白紙,他身邊小夥伴的環境,父母的喜好都會影響很大,都可以塑造和培養他受益一生的人格和習慣。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還有一點,榜樣的力量真的很重要!我家Eric從小一起學,在我們的耳濡目染下他3歲時的詞彙量就已經很大了,那時小班老師都跑來問我說怎麼回事。昨天下午他還考我Holy See, Montenegro、Kazakhstan是什麼意思哈(都是國家名大家也可以猜猜,答案Eric都知道)。互相啟發、一起討論、彼此激勵的氛圍,幾乎都是我家孩子所有的學習體驗,效果很好。

此外,每個孩子速度都不一樣,節奏和興趣點也不一樣,所以更需要家長的平常心。舉個例子,去年Joshua5歲多時我就鼓勵他開始看章節小說(全文字、沒有圖片),書都是我選的,但我並沒有太主動去問他看懂了多少,最開始就是讓他每天抽出20分鐘時間去看一下,不懂再說,直到觀察到孩子已經可以安靜下來看完一整本書,而且可能把一本書翻來覆去看幾次了,我才偶爾在他看完一本後問他,這本書講什麼,我很好奇。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想給孩子壓力,但專注啟發他的好奇心,等待種子發芽,總會有收穫的。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包括Eric也是,我每次跟Joshua聊英語,Eric都會在一起,不管Eric聽不聽得懂,我都會跟他說該說的內容,找一個角度問Eric能回答的問題。我也看到有時候Eric知道的東西沒哥哥多,反應速度沒他快,他會覺得沮喪,會覺得自己做不好,所以我一直跟他說,

我們一起學英語,不是為了讓你成為哥哥,而是我們一起去探索美好。我之前在公號寫過《 》的文章(點擊藍字可查看),大家也可以看看。這也是為什麼Eric並不會覺得自己年紀小基礎弱就學不好英語,而是覺得英語很好玩,我還是很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

3. Joshua都在學習哪些興趣班?這時間上如何安排和分配?

Joshua在學校的興趣班有2個,分別是STEAM和建築課(國際學校的興趣班比較多有趣類目的,每三個月換一次課,我8月份報的是正念課和打字班),之前報的還有籃球和足球、中文、編程和鋼琴。

Joshua上學期日程表是這樣子: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國際學校的特殊性是放學早(3點就下課了),所以孩子們回到家更多的時間都是閱讀、做題、看書、玩耍、做實驗等各種主題的學習時間。我們平時也會玩很多新奇的活動,比如昨天我就跟孩子玩了thaumatropes的遊戲,不僅學了藝術和科學,還有英語。

因為鋼琴很難,所以Joshua每天都會有最少半小時的練習時間,對每個琴童來說這還真的是苦力活。然後我每三個月會換一次日程表,因為學校興趣班每三個月換一次時間,會影響以後一週的規劃,但基本原則是一致的。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我同事其實也知道的,孩子下課後我經常去接他們(公司離學校不算太遠),然後先接來公司,他們學習我也工作。坦白說,體力上是累的,但我覺得挺滿足,因為真的很忙,如果不想辦法在一起,忙起來可能真的看不到彼此了,這是創業不得不平衡的難題吧。

我也經常跟朋友們說,不管做什麼工作,不要完全切斷孩子對工作的理解,最開始孩子可能不能理解什麼是忙碌,什麼是工作,但如果他們能看到父母為了一件事情那麼努力時,他們也會更有動力去進步的。無論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我們單位時間裡能做的專注的事情,也只有一個,所以讓孩子理解我們在做什麼,這個過程的意義是什麼,這很重要。

在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間,positive thinking很重要,就是不要總想自己沒有時間去做什麼事情,而是

去想自己可控的單位時間裡能做什麼事情,把單位時間自己能做的做好就行了。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啟蒙真的要相信靜待花開、水滴石穿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

影響投入產出比的是判斷力,我更看重大方向是不是對的,比如孵化興趣愛好而不是死記硬背等等,這些科學方法都是我花很多時間去研究的。每個孩子節奏不一樣,只要方向是對的,日積月累下,終有一天他們就成長得讓你覺得自己跟不上了。

4. 如何讓孩子持續有興趣學習英語?如何促進輸出?

興趣很重要,但孵化興趣很難,這本身就是人一生的議題。

我之前做心理諮詢,很多成年人自己也找不到生活和人生的興趣,這是最磨人的。所以我一直堅信一點,教育的過程是幫助孵化內心的種子,教育的本質就是人點亮人。

能力啟蒙上其實沒有速成大法,一個孩子最終能走多遠,並不是在於孩子是否從小成績優秀,而是他能否明白學習的意義,並且時刻保持對知識的好奇心,我們在進行英語啟蒙時也需要明確這點。所以如何讓孩子持續有興趣學習英語,那就是激發和保護孩子內心潛力無限的好奇和探索心,這對促進輸出有重要作用。

給大家分享一張照片,這是過年前我家兩個孩子在家裡的“過家家”小課堂,他們想在家裡開一個課堂介紹“鞋子”,我是學生,Eric是攝影師,Joshua的老師,我們就這樣子開展了好幾期。之前跟讀者們說這件事情還笑說孩子們真的是腦熱,不知道能堅持多久,結果過年期間就跟我說,他們想跟更多的雲朋友們一起學英語。▼

為什麼6歲考小託福可以拿滿分?你好奇的英語啟蒙問題,答案在這

實際上這是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驚喜呢?我認為是的,當孩子體會到探索的美好後,他們的勇氣和膽量會讓他們比成人擁有更多的機會。興趣的孵化大人需要給孩子機會,但我們也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這也是啟蒙中的水到渠成。


其實,英語啟蒙方法有很多,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些分享也是我個人的經驗和感受,也是我之前的經歷、狀況、喜好和研究等各種雜七雜八綜合的結果,大家可以合理參考,合理食用!

陪孩子啟蒙了那麼多年,我覺得這一代的孩子要學的東西一定比我們當時多多了,英語只是孩子技能解鎖的一個環節,我想跟他們持續探索的是一個世界。某種程度上我跟孩子去嘗試很多新的項目,是因為我本身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希望我自己童心不老,可以持續保持熱情,不怕開展一個新項目,也不怕邊摸索邊進步。

說來好笑,這兩天我一直在問孩子一個問題,那麼多小朋友跟你一起學英語,你覺得你可以做什麼?我的潛臺詞是你只是一個6歲的孩子啊。

沒想到Joshua卻跟我說,正因為我是孩子,所以我可以想很多很好玩的點子,讓小朋友們也可以喜歡上學習。

我說,你怎麼那麼有底氣。

Joshua說:因為我有個調皮的弟弟啊~坐不住的孩子更需要想辦法好好啟發,我可擅長了你說對不對。

當時我笑到眼淚都出來了,覺得孩子迷之自信,不過昨晚Eric跑來跟我說他也想錄一門英語課,我給他拍著vlog就在感慨,孩子們真的都做到了。無論是啟發彼此,還是創作靈感,他們比成人更有方法。

所以最後再幫孩子們打個CALL,如果也想跟我家兩個孩子一起來學英語的話,可以來加入Joshua和他的雲朋友們大軍哦,在私信回覆關鍵詞“Joshua小朋友”就可以進群啦!看到最後是真愛,在群裡等你 。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