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傳承的歷史現狀與前景(下)

問:目前經方傳承的現狀如何?

黃煌:與本世紀初期相比,近十年來國內的經方傳承已經明顯升溫。由於經方思維的簡潔明快,所以大批基層醫生在西學中過程裡學習熱情高漲。近幾年來,公立醫院的臨床醫生開始經方探索,如廣東、無錫等地經典病房的開設尤為引人注目。2016年,南京中醫藥大學率先成立國際經方學院,並相繼在瑞士、美國、加拿大建立分院。瑞士、美國分院已經開始招收經方博士生。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國際經方班蜚聲海內,成為推廣經方的重要品牌。北京中醫藥大學經方學堂採取“經方名家專題講座”的形式,以“學經典,厚基礎,重臨床”為指導,強調對經典原著的理解和臨床運用。上海、浙江、湖南、山西、河南等中醫藥大學也有各自的探索。

近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經方的發展更加迅速。經方相關的網站與微信公眾號有黃煌經方沙龍、經方醫學論壇、經方循證情報、經方爭鳴、經方質難、經方學苑、王寧元漢方與腹診譯介、肖相如頻道等。

這些年,經方相關著作的出版也非常火。有古代傷寒家、經方家著作的再版校訂,有現代經方家以及青年經方醫生的醫案經驗集,還有日本漢方著作的翻譯出版,更有許多大型經方文獻的編輯整理,這對經方的學習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資料。

民間對經方文獻的研究,如常立等幾位青年編輯的《增廣傷寒雜病論》,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核心,萃取唐以前諸家經方,撰用古醫籍善本及出土文獻21種,提供了研究經方的最佳文本,實屬難能可貴。

一批經方學者湧現。如馮世綸、黃仕沛、婁紹昆、劉方柏、彭堅、陳雁黎、暢達等來自臨床的醫家堅持研究並推廣經方。他們獨到的思維、與眾不同的視角、鮮活的臨床經驗引發讀者的關注。另外,七零後、八零後的經方愛好者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可以預料,在未來的十年內我國經方研究還會出現較大的進展。

在國家的鼓勵下,經方中藥製劑的研發正在火熱進行中。去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了《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其中有30首左右是經方。這批古代經典名方的高品質中藥製劑研發,對經方的推廣將有積極意義。日本和中國臺灣已有較成熟的經方製劑研發經驗,並且有良好社會反響。所以,我國開發經方製劑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但是,經方的發展現狀是基層熱,高層冷。高等院校對經方的傳播和發展尚在觀望,無明確的對應思路和做法。中醫醫療機構從經濟效益出發,對經方的的推廣缺乏熱情。面對基層出現的經方熱,相關部門尚缺乏引導。關於如何發揮經方在傳承發展中醫學的作用問題上,各界看法不一。所以,經方的推廣難度還很大,有許多工作要做。特別是大力開展經方的宣傳和推廣,調動廣大臨床醫生特別是基層醫生應用經方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國內外經方的教學研究力量,促進中醫界學術思想的變革,營造一個有利於經方發展的社會氛圍,顯得十分重要。

問:您主持的國際經方學院成立不久,但已經有較大的知名度,同時,您的工作也影響了很多人,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您在經方研究推廣上做的工作?

黃煌:我的工作是南京中醫藥大學許多老前輩打下良好基礎的繼續。首先,江浙滬是經方家的搖籃。宋代有許叔微、朱肱;清代有徐靈胎、尤在涇、柯韻伯、王旭高、餘聽鴻;近代有曹穎甫、章太炎、餘無言、范文虎、陸淵雷、祝味菊。南京中醫藥大學有研究經方的傳統和基礎。第一任校長承淡安就著有《傷寒論新注》,副校長葉橘泉更是一位著名的經方家,他倡導方證相應,臨床擅用經方治療現代疾病。其後,宋愛人、樊天徒、曹仲苓、吳考槃、陳亦人、張谷才等,都在《傷寒論》《金匱要略》的研究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先賢的啟示和激勵下,我們從上世紀末開始,致力於經方的推廣。1999年開講《張仲景藥證》,2004年,開通首家公益性網站《黃煌經方沙龍》,2006年開講《經方應用》選修課。我們編寫了上百萬字的經方專著,《張仲景50味藥證》《中醫十大類方》《黃煌經方使用手冊》《藥證與經方》等,並分別譯成英、日、德、韓等多國文字出版。國際經方學院成立3年來,已經成立了瑞士分院、美國加州分院、加拿大多倫多分院。我親自為美國、加拿大、瑞士分院中文博士班、英文博士班、經方醫學專業研究生授課,並聯合培養碩博士研究生。還分別在英國倫敦,美國奧克蘭,德國法蘭克福,澳大利亞墨爾本,悉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新西蘭,中國臺北,中國香港設立教學點,與當地中醫學院或中醫協會合作開辦講座,面向當地中醫師、針灸師、自然療法師介紹經方應用的經驗,推廣經方醫學。這十多年來,我在海外推廣經方,開展140多場、近7000多人次的經方培訓,以及國內180多場,4萬多人次的經方培訓,有力地提升了南京中醫藥大學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我們在經方的推廣上重視經典原文的解析,強調方證,並結合現代臨床對經典方證作發揮,摸索出一套客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模式。國際經方學院已經成為南京中醫藥大學一個新的學術增長點和富有活力的教學特區。

問:您認為我國的經方推廣前景如何?當下經方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黃煌:雖然預測是困難的,但我也談一下比較樂觀的看法。我國現階段經方發展的前景是好的,發展的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方與人工智能的結合。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經方專家系統將是中醫學與人工智能結合的最佳領域。經方的爭議性最小,方證相應的思維方式最簡潔,數千年的經方應用經驗規範性最強,也最便於計算機進行推理和判斷,模擬醫生的識別方證以及處方過程。目前國內有家公司已經根據本人的“方—病—人診療模式”以及應用經驗,開發出計算機程序系統,用於臨床後效果理想。而且,該系統能將海量的臨床醫案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對每張經方的主治疾病譜、適用人群特徵、劑量區間、加減變化、不良反應等每年的變化作出統計,這對經方的研究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當然,難度也是有的,要提高專家系統的處方用藥準確性,首先要解決的是中醫本身問題而不是程序設計問題。臨床上還有不少內容是人工智能不能及的領域,比如望神態。

第二,經方與循證醫學的結合。方證是安全有效使用經方的臨床證據。經方研究必須與循證醫學相結合。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是在醫療決策中將臨床證據、個人經驗與患者的實際狀況和意願三者相結合。其臨床證據主要來自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和系統性評價或分析。目前經方研究可以利用的循證醫學中的證據可靠性雖然不高,但這條路是必須走的。《黃煌經方使用手冊》正在修訂中,第四版新的版本將會增補很多循證醫學的證據。

第三,經方走向基層,走向民眾。由於互聯網的出現,經方的大眾化成為時代的大趨勢。目前,渴求學習經方的主要有兩大類人群,一是基層醫生,特別是那些需要轉型的社區醫生和鄉村醫生,為了儘快掌握中醫藥的適用技術,需要療效確切、上手快的經方。二是家庭主婦,為了讓孩子感冒咳嗽不掛水,為了讓雙親老人少生病,為了讓小病不出家門,他們需要中醫藥,而不花錢能治病,花小錢治大病的經方成為她們的最佳選擇。我們必須順應這個時勢,編寫實用的經方教材,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幫助基層醫生儘快掌握部分經方的實用技術,向大眾傳播以經方為標誌的中醫學理念以及實用的生活經驗。

第四,經方走入高校。在社會上經方熱的趨勢下,也需要將經方的內容滲透到高等中醫院校教學內容中。比如,加強目前的《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教學權重,以經典原文為主、案例教學為輔的經方教學,將訓練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為重點等。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已經編寫了《經方方證》《仲景藥證》《各科經方》《各家經方》《經方概論》等教材,開始了經方專業教學的探索。

第五,經方走入臨床專科。在醫學不斷專科化的趨勢下,鼓勵專科醫生用經方,有助於發現經方在專科的應用規律和特點,有助於經方方證的規範化研究,也有助於專科臨床思維的全科化。經方需要與臨床專科結合,研究才能深入。我們已經成功主辦了多期專科與經方的培訓班,發現經方在消化科、呼吸科、婦科、皮膚科、兒科、口腔黏膜科、內分泌代謝、腦科的前景廣闊。目前許多專科的學術大會,也邀請經方醫生參加並演講。

第六,經方在海外的發展。由於經方的規範性以及成藥化,這些年經方在海外越來越受到重視。經方應用必將成為海外中醫人員繼針灸之後,又一個希望掌握的臨床技術。或者說,經方有望成為第二次國際中醫發展高潮的重要載體。這些年來,日本漢方製劑的成熟經驗,中國臺灣的科學中藥製劑,都為國際經方熱的持續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我們必須順應這個走向,儘快制定發展對策,為維護我國在經方醫學的原創權和話語權,做出充分的準備和必要的努力。

總的來說,經方熱的出現是以中華文化復興為大背景的,是中醫界堅持文化自信的一種自發行動。經方熱不僅僅是某種臨床技術的復興,而是中醫思維的迴歸之旅。經方熱,有利於中醫學的傳承創新發展,當今中國的中醫藥界應該高度重視這次由下而上湧動的一次學術變革浪潮,順應它,利用它,由此推動中醫藥的學術進步。

— THE END —



1、文源:中國中醫藥 編校/小竹茹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