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說不給底薪,只給店裡每個月總營業額的百分之十,而且加班沒有加班費,這樣合理嗎?


老闆不給底薪的話,依我判斷這個店目前的生意應該一般般或者是剛開業的,為何採用這種模式呢,首先我覺得作為老闆的角度看,這個店存在問題或者對目前的員工狀態不滿意,對你剛進去來說是個挑戰同時也是個機會,老闆或許非常渴望能改變目前店面狀況的人才。


模範市民小黃


大哥,你聽錯了吧?是利潤的10%吧?營業額的10%什麼概念你知道嗎?


南朝居士


要問這件事情合不合理,就看你是怎麼定位自己的。做為銷售員起步的我,我覺得這個報酬其實很不錯,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誘人。


我以前初做業務員的時候,我的底薪只有1500,提成看跟產品和最終賣出去的價格有關,只有是1~5個點。不過公司支持另一種選擇:不拿底薪,直接拿自己業績8%的報酬。


對於業務新手來說,一般會選擇“底薪+提成”的模式,因為沒有底薪,飯都沒的吃了,還怎麼去跑業務?但對於優秀的業務員老手來說,他就會選擇

拿自己業績8%的報酬,因為他有自信,相信自己只會拿得更多,不會更少。


大家可以隨意拿一個業績來大體計算一下,比方是5萬、10萬,這樣你們就很容易理解老業務員為什麼做這樣的選擇了。


所以,我為什麼說樓主這份工作的收入模式很誘人。因為這正是你多勞多得的最佳體現呀!而且,不僅僅是你個人的業績才跟你有關,而是整個店鋪的業績都跟你有關。也就是說,不管你在不在店裡,只要店裡有產品銷售出去,你就有收入。


這足以說明,你的老闆並不是把你當做普通的打工者來對待,而是將你當成了創業合夥人!這種機會哪裡好找?你這是有多大的福氣,才能遇到這樣的好工作呀?


當然了,也不排除你這個店是新店,一點客戶基礎都沒有。老闆招你來,就是為了讓你幫他拓展市場、尋找客戶的。


如果是業務新手,對公司的產品和業務鏈完全都不瞭解的情況下,直接選擇8%或者10%的業績提成,這是比較危險的。因為他不知道這個產品好不好賣,他每個月能夠賣出去多少?如果不好賣,那麼他就真的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但是如果產品很好賣,甚至是毫不費力就能賣出去,那你不就賺到了嗎?


所以我才說,看你怎麼定位你自己。你是想安安穩穩地打一份工,拿到一份並不算多的報酬,還是願意接受挑戰,接受擁有廣大收入空間的模式,做一個敢闖敢拼的人?


不過做事情也不能只看表面,然後就盲目地去做。我們需要先做好市場調查,然後再去做出決定。


建議樓主先對這個店的總體狀況做一個深入的瞭解,比如這個店的位置如何?客流量如何?店裡的產品單價如何?容易賣嗎?在你來之前,這個店的銷售額如何?信息瞭解得越全面越好。


如果是一個有發展前景的產品,只是店面位置不好,我覺得樓主都還是可以拼一把的。畢竟對於業務員來說,銷售是要拼能力的。做業績其實有很多的方法,就看你怎麼去做了。



我相信,老天只會青睞那些敢闖敢拼的人!如果你覺得這個店有潛力,那就放手去幹吧!


賣電子尺的元姐姐


營業額的白分之十?比老闆還有錢,

一天賣一套100萬的房子是不是給10萬?

一天賣一套10萬元的傢俱是不是給1萬?

一天賣1萬元空調是不是給1000?

一天賣1000元服裝是不是給100?

一天賣100元信用卡片是不是給10?


超越所見01


總之是想拿高提成就得是很難賣的東西老闆都不是傻子,你覺得自己有能力拿到就幹拿不到就不幹,沒什麼合理不合理,光想收益不想付出親爹也不可能一直這樣對你


非凡


你這個問題不成立。

營業額的10%有可能比利潤還多,難道老闆把全部利潤都給你?

如果是利潤的10%,就看情況。

不管合不合理,只要對你有利就行。

如果利潤每天只有300,給你30,你願意嗎?

如果利潤每天利潤30000,給3000,我就接受,哪怕不合理我也接受。


教育怪才615


你們店賣啥的?一個月能賣多少流水,你自己心裡沒點數麼?


大偉愛叨叨


對工廠來說10%己經很好了,有朋友做數據線頭子批發,他手裡有客戶資源,工廠承擔帳期、品質、服務,他負責客戶維護,他稅後拿10%,不要底薪。

才做了半年月收入5萬多了,估計2020年能賺100多萬。

實際上優秀的銷售,都可以接受無底薪的模式,這種模式會幫你建立老闆心態,快速提升你的綜合能力。

建議你:

1、看目前的業績,如果在深圳,現有的業績至少不要低於5萬,到你手收入不低於5000,你才能活下去。

2、評估一下自己努力一下,半年內能否做到10萬或更多,如果業績沒有增長的機會,建議你放棄。


鄧冠衛


如果是營業額的百分之十,那合理了,我不信老闆會這麼大方


木知茶館


營業額的10% 這意味著你店裡的產品應該是高毛利的產品,並且銷售比較難的。不然的話,老闆不可能這樣說的,行不行關鍵要看你自己對這家店平時的瞭解,每個月平時能有多少營業額,淡季旺季分別如何。未來的前景又如何。

給你按營業額來算的話,差不多就相當於一個合夥人,小股東的形式了。如果按照這樣來,你是否有更大的信心來做的更好?這些需要你自己來分析,因為沒有哪個外人能夠比你更加的瞭解這家店,這個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