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流感》於2013年上映,是一部韓國的災難片,我此前看過的韓國災難片不多,只有《漢江怪物》以及《釜山行》,這兩部電影的情節和主題都是我喜歡的類型。

所以當我知道《流感》這部電影時,我立馬就找來看了。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影片講述的是隨著一個載滿偷渡客的集裝箱到達韓國,來自東南亞的豬流感病毒逐漸在韓國的盆塘市蔓延開來。

面對多方的危險和壓力,救援隊員姜智久(張赫飾)和醫生金仁海(秀愛飾)共同將帶有抗體的小女孩金美露(樸敏荷飾)平安帶離了危險,最終由抗體研發出的治療劑將結束這場災難。

整部電影看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不是姜智久的無私和勇敢,也不是金仁海和金美露的母女情深,而是所有的盆塘市民作為一個整體,面對災難時的心理表現。

接下來,我也將簡要分析一下影片中的"群體心理",並結合現實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WHAT:面對危險,人類總是無法保持冷靜——比病毒傳染更為迅速的,是群體心理的傳染。

影片中,從豬流感病毒被發現開始,人們的心理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的變化:

1.恐慌和無措

醫學專家在新聞發佈會中表示,此次新型流感已經被歸為嚴重等級,並且沒有治療劑,可能會導致上萬人的死亡。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人們開始感到恐慌,在超市瘋狂地搶購物資,甚至為了爭搶口罩,而產生肢體衝突。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在看見超市中有感染者已經產生吐血的症狀時,恐慌進一步擴大,尖叫聲、吵鬧聲不絕於耳,所有人都像無頭蒼蠅一樣四散奔逃。

隨後廣播聲中傳來將要封鎖超市的消息,讓恐慌達到了頂峰,所有人都往超市外面擠,即使面對特警的封鎖,仍然想要衝出去。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可就算衝出去了,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影片中的總理下達了一道命令,將所有的盆塘市民,無論有沒有感染,統一收容到大本營中進行隔離。

2.暴躁和衝動

總理承諾,如果48小時之後沒有出現感染的症狀,那麼將會把這一部分健康的人放出去。

所以雖然有很多人表示不滿,但迫於軍隊的壓力,還是得忍過這48小時。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可60個小時過去了,所有人仍被關在大本營之中。原本就緊張的氣氛,變得一觸即發,暴躁而衝動的人們隨之引發了一場小範圍的騷亂。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正當市民們和軍隊對峙時,傳來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根本沒有所謂的治療方案,軍隊口中的救助,竟然是被扔進坑裡焚燒。

這個消息直接導致了市民們的全面暴動,瘋狂的市民們開始打、砸、搶、燒,不管是軍隊還是醫生,只要不是自己人,統統上前攻擊。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3.偏執和極端

面對這些瘋狂的市民,軍隊和醫生紛紛撤離,市民們得以從大本營中闖出來。

出來後的市民們不但沒有平息自己的暴躁,反而變得偏執甚至極端,他們一路往首爾方向前進,並得出一個荒謬的結論:"要把首爾市民也感染,這樣才能得到重視,才能有辦法得救"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市民們突破了一道道關卡和圍欄,直奔軍隊而去,但顯而易見的是,這樣的行為只會為自己招來滅亡。

面對軍隊毫不留情的射擊,市民們退了回去,可他們還在準備第二輪的前進......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不能一味地去指責這群市民,因為錯的不僅僅只有他們,可恐慌、暴躁、偏執等等心理,確確實實都是群體中常見的心理特徵。

那麼這些心理特徵是怎麼產生的呢?又是為什麼傳播得這麼迅速呢?

WHY:群體心理為何傳染如此迅速?

要分析群體心理,就必然繞不開一個人——古斯塔夫·勒龐。

勒龐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他曾經寫下了一系列有關社會心理學的著作,其中最有名,也最具影響力的,就是《烏合之眾》。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接下來,我將結合書中的觀點,來對之前的問題進行解釋:

1.匿名性:一旦進入了群體中,我們就看不清彼此的臉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經特別流行的一個詞"中國式過馬路",說的是無論在哪,無論紅燈還是綠燈,只要湊夠了一撥人,就可以大搖大擺的過馬路了。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為什麼一個人或者少數幾個人的時候不這樣做呢?為什麼一定要攢足了一撥人才動呢?

這就是"匿名性",也就是常說的"法不責眾"。

一個人的時候,目標太過顯眼,人們擔心被別人注意到,擔心別人的指責,同樣也擔心法律的懲罰,所以能夠剋制,可一旦人多了起來,在群體裡面每一個單獨的個體就都被模糊了。

這個時候,人們的原始慾望開始佔了上風,大家都有這樣的慾望,大家都這樣做了,我也這樣做了,誰能注意到我?

影片中的那些市民們,平日裡都生活在公寓樓裡,都是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在疫情爆發後,所有人的原始慾望都開始暴露。

哄搶、暴躁、衝動、偏執等等平時受到剋制的心理,在這個特定的群體之中,統統被釋放了出來。

2.易受暗示:整個群體都是易感人群

勒龐表示:

群體總是被無意識的因素所控制,思想和情感通過暗示的方式相互傳染,在一瞬間將想法變成行動

如果說每一個因為"匿名性"而在群體中釋放原始慾望的人都是"傳染源"的話,那麼因為群體"易受暗示"的特性,整個群體都是"易感人群"

所謂的"無意識",就是之前提到的原始慾望。

在群體中,每個人都在釋放自己的原始慾望,同時又在通過暗示不停地接收別人的原始慾望,最終在群體中形成了統一的心理,就像一個個點,瞬間被全部連接在了一起,成為整體。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所以群體心理的傳染甚至比病毒還要快,"發作"也同樣很快,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導火索,就能瞬間引爆。

影片中從公佈新型病毒,到最後著手研發治療劑,前前後後也才三天左右,就在這短短三天之內,市民們就完成了超市瘋狂搶購、騷亂、暴動等等行為,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HOW:面對如今的新冠病毒,我們應該怎麼做?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群體已經不單單隻侷限於線下了,現在的人們很容易在網上形成一個個的群體。

面對我們目前正經歷的新冠病毒危機,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出現影片中那樣的群體心理呢?

我們可以根據之前分析的原因,對症下藥:

1.不只要"慎獨",更要"慎眾"

《禮記·大學》中曾記載: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意思是我們即使在獨處時,也要注意約束自己的行為,謹慎不苟,不能因為沒有人監督,就放肆自己的慾望,這是修養個人道德所必須做到的。

我認為,我們不僅僅要做到"慎獨",同樣也要做到"慎眾"。

影片中有這樣一幕,金仁海和姜智久衝出超市的封鎖之後,姜智久想要回去把剩下的人救出來,金仁海勸他不要救,因為這裡沒有人知道他是救援隊員。

可姜智久說:"我知道。"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這就是"慎眾"。

正如前文所說,一個人到了群體之中,就會存在"匿名性",這和獨處時的情況相同,無論你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沒有人來監督、約束你,這個時候我們更不能隨意放鬆對自己的約束。

別人不知道,但我自己心裡知道,人除了慾望,更重要的是良心和責任感。

2.不接受暗示很難,但我們可以選擇接受好的暗示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提到:

能夠抵抗暗示的人是稀少的,在逆流面前,最多能夠通過不同的暗示來改變方向。一句甜美的言語,或者一個被適當喚醒的形象,就能夠制止群體最殘忍的行為。

在影片的結尾處,軍隊準備再次射擊走向前的人們,這個時候金美露和金仁海母女二人卻不顧警戒線,奮力朝著對方跑去。

我本以為接下來的一幕會很心痛,可受命開槍的那個士兵一直在猶豫,最後雖然還是開槍了,但幾乎全部打偏,只有一顆子彈打中了金仁海的肩膀。

冷血的戰爭兵器,在一對柔弱的母女面前,動搖了。

豆瓣17萬人評分7.8|《流感》中比病毒傳染更快的是群體心理

一個好的暗示,可以制止最殘忍的行為,那麼如果從一開始就都是一些好的暗示呢?

群體是由許許多多的個體組成的,如果每一個個體都能夠做到"慎眾",那麼整個群體之中就會充滿良好的暗示,

整個群體心理也就充滿了陽光和正能量,一切的問題就都會不攻自破了。

結語

古人曾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群體的力量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力量,但這種力量稍不注意便會走向極端,引發很大的破壞。

在如今我們所面臨的新冠病毒危機下,我們所有人都屬於一個共同的群體,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早日打敗病毒。

這個時候我們要先做好自己,然後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的群體心理,不要輕信謠言,也不要輕易被帶節奏,相信我們終會渡過這場難關的。

我是 ,一個慢性子的95後,喜歡音樂、閱讀、電影,寫一些關於情感和心理的文字,歡迎大家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