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红孩儿之事,充分体现了观音的高明之处:高深莫测,恩威并施

导读:在西天取经的道路上,观音菩萨曾经不止一次的帮助孙悟空,降服了许多强大的妖怪。号山枯松涧的红孩儿就是其中之一,这件事情对于观音菩萨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个小插曲。

然而在一件小事当中,却又往往隐藏着大智慧,以及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比如观音菩萨收服红孩儿之事,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她处理问题的高明之处。菩萨在这件事情中,虽然一直都表现得十分从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

收服红孩儿之事,充分体现了观音的高明之处:高深莫测,恩威并施

这样的姿态给人一种十分自信的感觉,似乎已经把对手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完全是手到擒来。但实际上她却并没有小看红孩儿,反而十分重视这个对手。那种从容自信的态度,也都是她为了给人留下一种高深莫测的印象,而刻意营造出来的气氛。

然而这也正是她的高明之处,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但凡出手就要做到十足的准备,绝对不会留下任何漏洞,以至于让所有人都看不透她的深浅。这种对待问题的方式,为她保持了非常强大的神秘感,同时也让人们更加坚信,她是一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佛门高人。

因此观音菩萨每一次出手,都等于是在更进一步的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在她的面前,所有的问题都能够用一种最从容的方式解决,每一次都要做好必胜的把握,而且到最后还要用一种十分完美的方式收尾,达到无可挑剔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强大。尤其是她对待红孩儿的时候,最是能够体现这种感觉。

做最充分的准备,打最有把握的仗

《孙子兵法》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观音菩萨再出山对付红孩儿之前,她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孙悟空的口中,尽量了解对方的信息,然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

收服红孩儿之事,充分体现了观音的高明之处:高深莫测,恩威并施

但是她却没有向孙悟空直来直去的发问,而是用一些巧妙迂回的对话,逐步从对方的口中套出了红孩儿的消息。比如菩萨看到悟空之后,首先问他:

“悟空,你不领金蝉子西方求经去,却来此何干?”

这一句话真可谓是明知故问,孙悟空若非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肯定是不会来找她的。不过她就是要故作高深,让孙悟空亲口说出他所面临的难处,主动交代出所有的信息。这是为了凸显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自己增加神秘性,没有了解到对手的底细之前,她不会做出任何明确性的表态。

这种状态就像是《易经·乾卦》第三爻中所说的那样:“或跃在渊,无咎。”在未曾弄清楚问题状况的时候,时刻都要保持一种深藏不露的姿态,这样就不会出现任何闪失。

在观音菩萨的引导之下,孙悟空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地描述了一遍,尤其是对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做了非常全面的介绍。此时她终于掌握了对手的所有信息,以及对方最强大的依仗,接下来就要开始做准备了。

她针对红孩儿的三昧真火,采取了非常多的应对策略。譬如她用自己的玉净瓶,在五湖四海中转了一圈,借来了一海的水装在里面。之后还让惠岸行者去托塔天王那里,借来了三十六把天罡刀。此外还在号山附近布下幻境,将此地变成了和南海珞珈山一样的景象。

这些都是她为了收服红孩儿所做的准备工作,如此做法真是应了那一句俗话:“狮子搏兔尚且全力以赴。”不管红孩儿的实力究竟能不能和她匹敌,她都要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十分完善的地步,只要一出手就让对方没有还手的余地。

收服红孩儿之事,充分体现了观音的高明之处:高深莫测,恩威并施

如此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处事态度,的确非常值得人们借鉴。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是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自己走向了失败。对待事情小心谨慎,就等于是在对自己负责,否则一旦出现了什么差错,就将悔之晚矣。

运筹帷幄的观音菩萨,让人看到了一种十分高明的智慧

古人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最讲究的便是攻心为上,观音菩萨同样也懂得这个道理。想要战胜一个人,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抓住对方内心中的弱点。

根据这样的指导方针,观音菩萨决定变被动为主动,在最大程度上为自己争得优势。她的具体做法是让孙悟空去引诱红孩儿,而且是只许败不许胜。而她自己则留在提前布置好的幻境当中,静静等候对手的到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对方制造一种假象,让红孩儿觉得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任何人都不足为虑。

这样一来就能够让他放松警惕,逐步进入为他精心设计的圈套当中。为了能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观音菩萨用借来的三十六把天罡刀,特地为红孩儿量身打造了一个陷阱。她将锋利的天罡刀变作一个莲台,然后在上面盘膝而坐,以逸待劳。

年少无知的红孩儿果然没有出乎她的意料,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连续几次战胜孙悟空之后,红孩儿的内心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一路追赶着孙悟空来到了幻境之中。

这是一种十分缺乏人生阅历的表现,特别是在人的少年时期,总是容易被种种假象所迷惑,从而对眼前的形势产生错误的判断。可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无情,一旦走错了一步,就再也无法回头。

在红孩儿进入幻境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掉进一个环环相扣的圈套当中。观音菩萨依然在继续放纵他的行为,当红孩儿手持金枪冲到面前的时候,菩萨不战而退,表现的十分仓促。如此一来便导致他对局势的判断,产生了更进一步的错误认知。

收服红孩儿之事,充分体现了观音的高明之处:高深莫测,恩威并施

他认为眼前的菩萨也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之辈,根本不敢与自己交锋,而且还在匆忙之下把宝贝莲台给丢弃了。此时红孩儿的内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他觉得自己大获全胜,所有神仙都害怕他的三昧真火。于是他兴高采烈的坐在了莲台之上,去享受属于他的战利品。

不过这也正是观音菩萨想要看到的局面,诱敌深入的计划至此已经完美成功,接下来就是翻盘的时刻。随着她的一声令下,那座莲台随即变回了原来的面目,三十六把无比锋利的天罡刀,瞬间刺穿了红孩儿的血肉之躯,将之牢牢钉在原地。

疼痛难忍的红孩儿,终于明白自己上当了,可是显然已经太晚了。凭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想要斗得过大名鼎鼎的观音菩萨,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对方只是略施小计,就能够让他自投罗网,两者之间的差距当真宛如天地之别。

自始至终观音菩萨都没有与其正面抗衡,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多说,根本没有做出任何冒险的行为,她的表现只能用深不可测这四个字来形容。可见真正的强者,所依仗的并不是自身的力量,而是藏在内心里的智慧,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一个人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可以非常巧妙地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手段。

恩威并施的收尾方式

观音菩萨虽然凭借自己的高超计谋,成功降服了狂妄无比的红孩儿,但是要想让对方真正对她心悦诚服,光凭武力和计策是远远不够的。她还需要用一种更加高明的方式,去收服对方倔强的内心。

收服红孩儿之事,充分体现了观音的高明之处:高深莫测,恩威并施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中有言: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让一个人信服自己,不仅要让对方感受到强大的力量,同时也要表现出让别人认可的德行,这也就是古代人常说的“恩威并施”。

观音菩萨接下来的做法,就非常符合这样的理念。她先是借助天罡刀的威力,让红孩儿在口头上表示愿意归顺,甘愿摩顶受戒。为了做到仁至义尽,她给对方开出了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

“你今既受我戒,我却也不慢你,称你做善财童子,如何?”

面对她的循循善诱,红孩儿没有断然拒绝,依然在口头上答应了她的要求。但红孩儿之所以会这样做,纯粹是为了骗取她的信任,根本没有真心归顺的意思。当然菩萨也明白这只是对方的权宜之计,一旦重获自由必然会再次倒戈相向。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常人都会选择暂时伪装出顺从的样子,进而麻痹对手的内心,之后再伺机寻找翻身的机会。

这种心思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如出一辙,根本不足为奇。

但是如此浅显的心思,又怎么能够瞒得过观音菩萨?她当然不允许有人在自己的眼前耍弄心机,因此便用现实行动再次给了对方一个教训。她拿出珍藏已久的第三个紧箍,牢牢套在了红孩儿的身上,让其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红孩儿其实已经被她完全制服,即使对方心有不甘,但也无能为力。然而这并不是她最终想要的结果,因为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西游记》中的佛教讲究众生平等,不愿意强人所难,观音作为佛门的菩萨,自然也要做到这一点。她要让红孩儿心甘情愿的皈依佛门,而不是被迫跟随在她的左右。

收服红孩儿之事,充分体现了观音的高明之处:高深莫测,恩威并施

所以她没有撕毁之前的承诺,依然让对方做了自己手下的善财童子。这样的做法在无形中体现出了她的宽容和大度,尽管对方曾经反复无常,但是她却坚持以德服人,没有过多的计较。

在观音菩萨的恩威并施之下,红孩儿终于彻底打消了反抗的念头,他真正感受到了对方的强大,决定跟随对方好好做一个善财童子。比如孙悟空后来到南海找观音菩萨的时候,红孩儿还曾经笑嘻嘻的跟他开过玩笑,可见他的心中已经放下了那一段恩怨,是真心实意的皈依了佛门。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远比真正的战斗交锋更有意义,最终的结果也更有价值。在这件事情中,观音菩萨一直都做的十分完美,尤其是最后对待红孩儿的态度,更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典范——“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个真正的强者并不是让别人屈服在自己的脚下,而是用一种平等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这样的行为会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源自于内心的强大,从而才会产生彻底的信服,这也是为人处世最高明的境界。

结语

在收服红孩儿这件事情上,观音菩萨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示了她处理问题的高明之处。她不仅为自己塑造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形象,同时也展露出了一种非常完美的处事态度,可以对我们的人生观念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让人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所有的问题。

她虽然是《西游记》书中虚构出来的神话人物,但是她的故事中却包含了许多深刻的人生感悟。这件事情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在这个人物形象的身上,还有更多的智慧与启发,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品读古代的经典,感受真实的人生,这样的解读方式,更有助于我们完善自己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