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院的工資待遇如何?

陳新詩


設計院的待遇怎麼樣?

本人畢業以後一直在設計院工作,所以對設計院的薪水待遇比較瞭解。

設計院的待遇一般由好幾個部分來構成。

首先就是基本工資,我們一般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呢?主要有以下幾類。

工資主要包括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崗位津貼,生活補貼,租房補貼,其他補貼,伙食補貼,電話補貼,交通補貼,註冊補貼,取暖費,降溫費,物業費,衛生費,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公積金,工會費,水電費,企業年金等等。

工資以外的,其他的基本上就是獎金,一般就是年終獎,但是每個月都會有預支獎,這個預支獎就是從年終獎中扣除。除了預支獎金以外,每個月還有外出的出差補貼。年終剩餘的獎金,沒有發完的會補發。此外就是每個人在工地的一些額外的收入。

設計院的開支主要就是衣食住行方面吧,那麼住的有單位提供住宿,吃飯有食堂,還有水電都是全部免費的,另外就是,自己穿衣服要自己買。然後洗衣機也是公司的,洗衣機的洗衣粉,也是公司的,水電費也是公司的,上網的網費,是自己的。你出差的車費也是可以報銷的,當然一般就是坐公司自己的車。



土木學苑


雖然大師兄沒有在設計院待過,但是身邊有不少設計院的朋友,可以簡單的說一下。


我們都知道, 設計院也分國企性質的和私企性質的。不同的設計院,待遇差別不小,很多大院裡,不同的設計所,待遇也相差懸殊。

不過一般設計院的待遇分為底薪➕獎金的。對外的都是說的底薪,一般也就是當地平均水平,大體可參照一般事業編或者老師的工資水平。

可是,重點來了……設計院的獎金,可是非常豐厚的,有的設計院一年的獎金有可能是基本工資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都有可能。具體要看設計院的效益和領導怎麼分配了。



第三,就是要看你是什麼樣子專業了,一般建築設計師待遇高與其他設計。如果自己努力,拿到註冊建築師證或者註冊結構,岩土之類的證,那你基本上可以一生生活無憂了。


據大師兄瞭解,很多設計院職場環境還是比較單純一些。基本上算是知識分子階層,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建議你去哪個設計院具體哪個所,要跟單位裡的老同事多方瞭解一下情況。


喜歡我的回答的朋友點個贊吧,謝謝您!



土木工程大師兄


我目前在一箇中字頭的能源央企設計院,簡單說說我們的近況!

工作六年,單位起點工資還算可以,比其他類似設計院都要高些,但待遇漲得幅度很小,甚至在行情不好的兩年工資砍半!

設計院加班是家常便飯,什麼五加二白加黑,很頻繁!想當設計院領導,你最起碼要坐的住,也就是你的能熬得住加班!

搞設計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搞建築的責任終身制,搞能源設計的,甲方的要求讓你無語!搞設計的脾氣的好,甲方說的你多做事少反抗!


而立未立80後


工程設計行業收入大揭秘

原創: 巴蜀明月 【攻城獅茶樓】

本文僅針對奮戰在畫圖一線的普通工程師在公司內的收入進行探討。

Jack Ma說錢有什麼用?錢對於JackMa是沒用,錢太多對於他來說反而責任越大。但是對於需要養家餬口的普通工程師來說,不能只談奉獻和情懷,不計回報啊,勞動是光榮的,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相應的報酬,這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談錢也不應該傷感情!有朋友在明月的知乎帖子裡評論:"答主你工作近13年,還是高工,畢業學校也還可以,為何收入還那麼低呢?是不是你不夠努力呢?"可能很多業外人士,其實也有些業內人士都對工程設計行業內的收入有些誤解。他們會覺得畢業學校好、學歷高、公司名氣大、工作年限長的人就理所當然地該獲取高收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詳見下文分解。

業外人士可能就是各種道聽途說,在工程設計公司的某某同學、親戚、朋友年終獎一拿就是幾十萬,當然這種情況肯定是存在的,明月絲毫不懷疑,因為明月自己也有可靠的渠道瞭解,但是(敲黑板、劃重點了)那絕對不是常態。所以也不要用這些個例信息去誤導別人,如果別人進去了年終沒領到那麼多錢,找你補齊的話,看你到時如何收場?

可能大家還會有個疑問,業外人士不清楚情況,可以理解,但業內人士為什麼也會誤解呢?

其實在職場中,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想法:“都覺得別人做的事情少,也都覺得別人領的薪水更多。”因為公司內的薪酬是保密的,所以很難知道別人的收入,但是關係好的還是可以交流,有才來兩三年的工程師發現他的收入比明月還高時,覺得很驚訝(可能他覺得我到了這個階段,應該比他高得多才對,真的很冤枉啊)。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才畢業的工程師以施工圖為主,工作量很容易核算量化,而且他們也比較拼,但是有經驗的工程師一般做項目前期為主,很多工作是沒辦法量化的,所以收入比年輕工程師低也正常。

工程設計行業收入影響因素

1. 工作年限

很多人認為工作年限越長,收入就肯定越高,其實對於普通的畫圖工人來說,這沒有必然的關係。工作年限長短一般說來只對基本工資有一點影響,但基本工資在工程師總收入佔比非常小,提成或叫獎金才是工程師收入的主要來源,很多年輕的工程師身強力壯,加得一手好班,所以收入往往比會比老油條還高(在前文中也提到過),不過boss也會平衡,不會高太多。

2. 畢業學校

很多人都以為畢業的學校越好,收入就應該越高。在工程設計行業,這個影響基本上不存在的。學校只是你進入行業的一塊敲門磚而已,篩選簡歷時,首先會把不滿足要求的學校的同學直接剔除。一旦進入工程設計行業,幾乎就一視同仁了,畢業的學校也最多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對於top 2畢業生,別說跟其他C9,985/211院校區別不大,其實跟普通的二本,甚至三本區別也不大的,至於為什麼,你懂的!此處不展開討論了。

3. 學歷

很多人考碩考博,也就是為了畢業後到工程設計領域一展才學,殊不知除了真正個別很專的領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跟普通本科生差別不大,當然年齡會大幾歲,而且學歷在評職稱時有優勢。有人會問了,那為啥很多工程設計公司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呢?其實很簡單,因為碩士生大幅度擴招,現在畢業的碩士生太多了,工程設計公司的選擇面更寬了。所以學歷跟學校一樣,也僅僅是敲門磚而已!

4. 職稱

職稱也只對基本工資有影響,但基本工資在工程師總收入裡佔比很小,所以職稱對於工程師總收入的影響不大。不過也有一些進了專家庫的老專家可以到處走穴,還能得到一筆額外的收入,但是公司是不喜歡這種情況的,畢竟是領著公家的工資,出去賺自己的外快。

5.

證書

很多大型工程設計公司由於不缺證書,一般也就是300-1000/月的補貼,所以也對總收入不會有實質性的影響,當然個別證書緊缺的設計公司補貼還是挺高的,最近流出的一些文件看出,已有工程設計公司開始與市場接軌。

寫到這裡,可能大家也會有疑問了,寫了這麼多因素,你都說跟薪酬待遇關係不大,那麼到底是才跟收入關係大呢?明月總結以下兩點。

1.行業景氣度

行業景氣才是大的前提,行業景氣了,甲方才會捨得在設計上面花錢,公司的收入才高,公司收入高了個人收入肯定也不會低。所以選對行業很重要啊!去了夕陽行業,就算是類似也賺不了幾個錢的!而在景氣度高的行業,工程設計公司的話語權更大,所以工作反而還沒那麼累,收入卻更高。

2.個人工作量

在行業景氣的前提下,只要工程師願意Lu起袖子拼命加班幹,收入肯定也低不了。但是如果行業不景氣,你幹再多的活收入也不會高。可能在這裡又有同學有疑問了,為什麼行業不景氣還有那麼多的活幹呢?

Good Question! 行業景氣的時候,甲方就急著上項目,根本不會太為難工程師,因為他們自己錯過了時間節點的話,會更難受。而行業不景氣的時候,甲方就不太急著上項目,就會讓設計公司反覆比較,反覆修改方案,反正不急!但是隻會給一次的錢。

工程設計行業收入範圍

很多應屆生同學都特別關心薪酬這個事情,但是面試的時候HR和boss往往都說不清楚,也確實沒辦法說清楚。

工程設計公司的薪酬體系分為工資+獎金+福利,下面所列舉的數據僅針對普通工程師的平均水平,最低和最高水平差異其實還是很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平均水平20萬的話,那麼最低可能15萬,最高可能是25萬,這樣最高和最低差異就比較明顯,還有就是專業和部門之間也會有不少差異,很可能某部門最高收入只能到其他部門的最低收入。

為了簡潔,數據一律取整。收入中工資和獎金均為平均到手數額。

工作3年內的普通工程師

到手現金收入:

工資1000+獎金(月獎4000x12+年終20000)=8萬

福利收入(均為企業和個人合計繳納):

大型工程設計公司一般會按照上限繳納六險兩金,兩金是公積金+企業年金。

social security(2000x12)+公積金(2000x12)+年金(500x12)

由於公積金可以取出來,算實得收入,僅按照公積金算,2.4萬/年。

工程設計公司的其他福利目前已經基本上取消了,偶爾發個一兩百的購物卡之類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可以到手的平均收入10.4萬,收入區間為

7-13萬

再細分一下下,工作第一年6萬,工作第二年8萬,工作第三年10萬。

具體區間請自己正負3萬即可。

工作4年~30年的普通工程師

到手現金收入:工資1000+獎金(月獎8000x12+年終40000)=14.8萬

福利收入(均為企業和個人合計繳納):

social security(5000x12)+公積金(4000x12)+年金(1000x12)

所以福利收入 僅按照公積金算,4.8萬/年。

可以到手的平均收入約20萬,收入區間為15-25萬

目前工程設計公司的收入趨勢是在整體下降的,以前還會有各種補貼,一年算下來也得有個2-3萬,現在補貼(現場補貼除外)幾乎是全部取消了。

而且現在要想賺到那個平均數,說實話很不容易,得不停地幹啊,加班啊什麼的,都是血汗錢啊!

所以很多時候工作3-5年的年輕同事的獎金收入超過工作15~20年的老同事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年輕人畢竟精力要旺盛得多。

聽說設計界的某富士康,工作前兩年的員工都能給到20萬的高薪,但也是拿時間堆出來的。人家其他行業正常上班一年賺10萬,你工作時間增加一倍,賺個20萬,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優越感啊!

把人體比作一部機器,如果你經常用,而不加以保養,那麼磨損肯定就會越來越嚴重,最後保養這部機器的花銷可能會讓你得不償失的,而且目前設計界機器報廢的現象好像屢見不鮮,很多網上有報道的,更多的案例是在各個院沒有報道的。

下面談談社保和企業年金,對於家庭條件寬裕,不急需用錢的80&90後來說,此處可以略過!

社保

社保是規定要繳納的,必須堅決按照法定最高標準繳納。在80後退休的60/65歲就可以領出來了,非常好的養老保障!但是有想法離職的同學注意了,自己繳納的個人賬戶可以轉移,單位繳納的計入統籌,不能轉移。

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屬於企業性質的養老金,對於準備退休或者還差幾年退休的職工來說,企業年金很划算,個人繳納一份,企業繳納兩份。但是8年內辭職就沒了,屬於白交;而如果8年後離職,企業年金是可以轉移的,前提是下家也有這個機制,否則還是留在原東家。只能死亡,移民和退休才能領取。至於那時價值幾何?天知道!這大餅畫得都快要餓死了!明月的十三萬企業年金就靜靜地躺在那裡,如鏡花水月一般,看得見得不到,其實明月一直幹到65歲退休的話,應該會有6-70w吧,不過那時價值幾何呢?如果可以選擇,相信你應該知道怎麼做的!

不過很多時候企業年金也變相地成了工程設計公司留人的一種手段了。很顯然,是為準備快退休的那部分職工準備的,不是為年輕人準備的。往往退休時一次領3-50w很正常。

工程設計行業boss眼中的收入

工程設計行業的boss經常會說,他們才畢業那幾年比現在的收入低多了,年輕人不要太在乎錢,要想到以後的發展,在設計公司可以學到很多技術,這是自己一輩子都偷不走的財富。別看其他公司收入高,但是他們是不可持續的,沒有發展前景的!

嗯,你是boss,你說的都對!那我選擇去錢多的那家,反正在哪裡都是賣命,哪個工程設計公司開的薪酬待遇高,我就是去那家。年輕時只要肯加班,肯拼命,是能夠賺到錢的。但是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boss們的理念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呢?


【攻城獅茶樓】:講述攻城獅自己的故事,內容涵蓋職場、轉型、招聘、注考及情感。這裡是屬於攻城獅自己的心靈家園,你來說,我來寫……

攻城獅茶樓


不知樓主所指的設計院是多大規模,什麼類型的設計單位,作為設計行業的過來人,可以給你一些參考。目前那些國字號和專業性強的設計單位(包括省級的研究院),也就是大家所謂的高大上的設計院普遍業務多,效益好。骨幹收入豐厚,年終獎金可以在二線城市買房付首付了。新手進去後經過一年的培養,就可以拿到八萬以上的年收入了。但是我國大部分設計院是從事房建為主的中小型設計院,資質低,設計水平不高,受目前建築行業大環境影響,好多設計單位業務量不足,互相壓價搶業務,普遍效益不好,收入也不穩定。個人意見,女生專業出身適合設計,能顧家,收入次要,不用東跑西顛。男孩則適合在房企和施工單位歷練,提升專業水平,為日後打下基礎。希望能幫到你。


GMW66


簡單直白,省級交通設計院,第一年10到15萬左右,第三年25萬左右,幾年後做了副主任工35萬左右,副所長50到60萬,所長80到100萬不等,超過100萬的也很多,副總,總工都在百萬以上。座標江蘇


阿杜28079


具體要看哪種設計院,就我瞭解來看,大市的民用院佔有市裡大量資源,行情不錯的時候活源源不斷,員工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一線員工20萬一年是有的,但是付出的勞動也是難以想象的,加班加點是常事。這類院規模大,相對也會正規。

另外還有些專業院,如醫藥院等精細行業的設計院,這類設計院專業性強,有一定的不可取代性,活源比較穩定,旱澇都有活幹,比起民用院等大院來說是比不上,相對其他小院又會好些,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市場上還有不少的小院,人員不穩定,圖紙沒有保證,活源也沒有保證,所以收入也沒有可靠的保證。

總的來說,設計院靠活吃飯,活多意味著產值高,獎金高。但也與老闆有關,有的老闆死摳死摳的,分成不痛快,自己吃飽壓榨員工的就趕緊另謀高就吧


LLlikai


看看是什麼類型的設計院吧。

不過總體來件,從10年開始,設計院越來越不能及其年輕人就業慾望了。


hydroxiaoxin


這個要看在什麼部門和什麼位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