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2020年1月31日早8點,呼吸內二科後樓梯,6個身穿隔離衣的醫護人員走下來,脫下厚厚的防護服交給專門收集的人員,走出了呼吸二科,結束了為期9天、在隔離病房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發熱患者共同戰鬥的日子。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由於醫學隔離,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他們的身影疲憊而堅強。在疫情來臨的時候,他們挺立風口,逆風而行,這期間,他們共收治7名發熱疑似病人,其中一人治癒出院,一人確診轉上級醫院,出色完成了這場戰役的第一戰。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

醫生路衛平,呼吸內二科醫生,接診了縣醫院第一例發熱患者,並進入隔離病房9天,每天24小時值診,負責全部隔離患者的查房、診治。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他說:“我們不用要求上一線。因為那時我們病區的所有人已經在一線上開展工作了,我覺得,這是我們科成立的初衷,時刻準備著消滅疫情。”22號晚9點,他接診了一例武漢回來的發熱患者,看到患者的CT片子,他心裡咯噔一下,那一刻他沒有害怕,本來準備第二天帶著妻子及兩個姑娘,回老家給去世的父親燒紙的,啥都準備好了,看到患者的檢查結果時,知道回不去了,腦子裡閃過一絲對家人的愧疚,但很快就忘記了。因為有很多事情要幹,詢問詳細的病史,找到更多的接觸者,查體、治療、消毒整個病區等等。這一爽約就過年了,現在也不能和家人見面。

鄭亞萍,代理呼吸內二科護士長4個月,一個乾脆爽利的小辣椒。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22日9時當電話打來時,她從醫院回家不久,因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白天醫院開培訓會,班外又組織科室人員學習練習應急預案安和防控措施,準備消毒隔離物品。她立即給護士邢招娣打電話,二人一同返回醫院,和正在值班的護士楊飛翠、賈月月一起,辦理13名患者轉科、出院,打掃衛生、清理垃圾、消毒病區,準備防護用品、消毒液等物資,一直忙到晚上11點,初步整理出隔離病房,鄭亞萍和邢招娣才回家。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第二天,鄭亞萍進入隔離病房,呼吸二科因為搬遷是臨時設置的病區,達不到防護的要求,在醫院總務科的幫助下,她和隔離病房的醫生護士一起,連夜奮戰,按照防控要求,在有限的條件下,規劃設置出合乎防控要求的汙染區、半汙染區、清潔區域和醫生休息室、護士休息室,負責隔離病房的消毒隔離管理和護理工作安排,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護士邢招娣,就是那個接到鄭亞平電話二話不說立即到崗的80後“假小子”,一知道疫情真的來了,她主動要求上發熱門診,這是感染風險很大的工作,然後又進了隔離病房,離開了最最寶貝的兒子和親人。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她說:“早就有心理準備的。給家裡人說過這件事情,告訴他們要隨時在醫院待命,所以就沒回去。”家裡人是知道的,也諒解她,這麼多年了,他們已經習慣了她不時的加班、突然返回醫院。他們也很擔心,每天都要好幾個電話,由於進去病區不能帶手機,接不到電話的他們也是著急、流淚,好不容易聯繫上,爸媽強壓著心裡的不安,一遍遍叮囑她“管理好病人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病人好了你們才能安全。”而她也報喜不報憂,讓他們放心,自己一切都好。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護士楊飛翠,90後三小隻之一。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22日上小夜班,當時接到通知後,心裡根本就沒有時間考慮會不會被傳染,只想著新病人怎麼安排,全病區病人怎麼撤離,傳染科有備用的防護用具,但是由於尺寸不和,她只能拿黃色塑料袋包紮暴露在外面的皮膚。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第一次在全套隔離衣下做各種治療護理,護目鏡起霧,視野模糊,帶著手套操作,手感遲鈍、笨拙,扎針、貼膠布,曾經做了無數遍的動作,完成起來也很困難,她硬是憑藉紮實的基本功和經驗,順利完成治療護理操作,記錄病情,下班留宿病區,正式隔離。她說:“我們科室沒有上班的同事就自願參加進來了,特別是邢召娣鄭亞萍,沒有上班就來了。作為這個科室的一員,我們義無反顧。”“我老公相當支持,說家裡他會照顧好,他就是我堅強的後盾。他讓我安心,照顧病人的同時,千萬保護好自己!”讓她一提起就淚目的是,三歲的兒子,因為很長時間看不到媽媽回來,生氣了,現在都不理她!

護士賈月月,90後三小隻之一,22日上兩頭班,和護士長、留值的醫生護士一起整理病房直到十一點。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23日進入隔離病房,加入到接收和護理發熱病人的工作。24日,臘月29,人們都忙著準備過年,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還在準備防控消毒物資,整理病房,預備後期新病人入院,賈月月那一天連續上班24小時。大年三十,醫院給隔離病房送來了餃子,他們都是誰有空了就去吃幾口,和家人笑著說完新年快樂,好幾個又偷偷的抹淚。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賈月月說:“家裡人都不知道我在隔離病房,我只給爸媽說醫院裡人手緊張,過年要加班。”她會每天抽空給家裡報平安。賈月月告訴寶雞日報記者:“我要到一線鍛鍊自己,如果需要,我隨時準備去武漢防疫防控第一線!”

護士王歡,90後三小隻之一。一個喜歡穿白大褂的姑娘。兩個月前自己要求到呼吸內二科,想要鍛鍊自己。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22日值大夜班,第一次面臨這種級別的隔離防護,走進熟悉的病區,病區原有病人已經轉移,設置了隔離門,這些都讓她有觸目驚心的感覺。第一次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手心出汗,呼吸困難,不能喝水上廁所,憋了一晚上。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心裡雖有不安,但是並沒有阻止她工作的熱情,她比正常增加巡迴次數,給病人打開水,換液體拔針,隨時電話呼叫病情,監測體溫。早晨給病人抽血,防護眼鏡霧氣讓視野不清,手在橡膠手套內出汗,很慶幸病人橈動脈手感可以摸到,結果全部一針見血。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走路很費勁,給病人提飯、接水、遞紙,全身都是汗,根本顧不上害怕。忙碌到八點半,不能回家,下夜班後也沒有好好休息,隔離病房幾個醫護人員又打掃衛生,拖地、消毒,搬東西,隨時接收新病人。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讓她感動的是,她對消毒液敏感,消毒液氣味刺激流淚,咽喉幹癢,乾咳嚴重,主任王周勳知道後很快買藥送進來。她說:“這一刻我深深感到我們是風雨中守望相助的堅強集體!”

疫情初期,醫院的防護物資不足,為了減少接觸者和穿脫隔離衣次數,減少感染機會,隔離病房醫生24小時值守,連續奮戰了9天。護士12小時換班。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幾天下來,大家臉上都勒出紅印,手上和臉上皮膚髮紅起疹。吃不好、休息不好,想念和擔心家人,在一起都互相鼓勁加油。大年三十,人們都回家過年了,隔離病房卻又進來三位發熱病人,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增加,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難的是病人情緒不穩、焦慮、急躁。第一位發熱患者每天都發脾氣,抱怨不給他確診、不給他轉院,她們只能一遍遍耐心解釋新冠診斷流程,安慰他醫護人員一直和你在一起,給他好好治療護理。病人也說感謝醫生和護士,可就是急躁擔心。1.29日,王歡和賈月月當值時,一位發熱患者情緒失控,翻爬上室外空調機,要出隔離病房、要出院,狂躁怒罵。路衛平、王歡、賈月月盡力勸阻,兩小姑娘都哭了。王歡說,這麼難,都堅持這麼久了,為什麼不能堅持下去呢?最後李超院長和王副書記親自到場,在樓下耐心解釋傳染病隔離規定和確診流程,反覆安撫,患者情緒才平復下來。

隔離病房的日子每天都看似平靜、刻板,但每天又都是驚心動魄的,因為病毒的無孔不入,因為在裡面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擔心、有不安、有思念。但又因為他們是醫務工作者,因為他們肩負的使命,他們唯獨沒有恐懼、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勇敢擔當。

「岐山抗擊疫情第一線」走近縣醫院隔離病房的六名美麗逆行者

疫情仍在繼續,戰鬥並未結束,他們出色的完成任務平安歸來,第二梯隊已經頂上。在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每一位岐醫人都是戰鬥員,都會像他們一樣,義無反顧,逆風前行!

(宣傳外聯科 孫亞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