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職,收到一份offer,如何選擇?

努力1奔跑的蝸牛


題主好,希望下面的建議對您有幫助:

1.從公司行業前景來看

新能源都發展40年,目前的風電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化,前期風電行業的洗牌基本結束,根據您的描述,您所在的公司應該是經過前期洗禮留下來的還不錯的風電公司。

您offer所在公司處於工程機械行業。這個行業近年來一直在強勁增長態勢中。從長期看,受“一帶一路”的影響,工程機械的新興業務應該是在海外市場。目前工程機械市場的主流品牌基本已經完成海外市場的佈局,未來會發揮自身的核心優勢,獲取更大的海外市場。這個是需要公司不論是品牌,還是規模,還是質量創新都要在行業內排名靠前。根據您的描述,這家公司屬於前端的供應商,不是主流工程機械廠商,且規模較小。所以我個人認為,工程機械行業的增長態勢,對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影響不大。

2、從公司規模和規範程度上看

根據您的描述,您原單位的管理規範程度較好。我推測這也是offer公司看重您的地方。

您提到的一個細節“將來發展好,可以做合夥人”,根據這點,以我個人的經驗,你可以pass掉這家公司。在面試時,許下這種未來可期的誘餌,恰恰反映了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一個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是判斷一個公司未來發展的微窗口。HR的素質和水平直接反應公司老闆重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的企業都是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如果這話不是HR跟您提到的,是老闆,那您更要慎重考慮。判斷老闆是否真的有這樣的能力把公司做大到那一步,您自己是否有實力帶領公司在生產管理上邁上歷史新臺階,不然,他為什麼要讓利給您。這是人性,需要您冷靜下來做判斷。

3、從薪酬來看

有實力的公司,至少會在薪酬上先體現對人才的誠意和尊重。這份offer給出的薪酬比您原單位高出3w。這份新工作對您在管理體系的搭建和落地上的要求以及工作難度上撐不起多出的這三萬。換句話說,多3萬,不值得您挑戰這份新工作。通常,類似您這樣的情形,個人建議至少高出30%。


不一樣的HR


人還在公司上班,但卻收到新公司的一份offer,相信你正在處於猶豫徘徊的階段。我也是一名職場工作者,曾經和你的情況很相似,我就以我當時的情況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

我是一名財務工作者,目前在一家服裝廠做財務會計工作。這個服裝廠有150人左右,每年的營業額在8000萬左右。公司屬於私營小企業。公司雖然不大,但內部管理很不規範,崗位職責不明確,具體的事情找不到具體的負責人。人員安排也比較混亂,不是按照每個人的能力來確定崗位的,而是湊人頭一樣的,只要崗位上有人就可以了。鑑於公司的管理不規範,人員比較複雜,所以公司出問題的時候經常出現推諉的現象。做起事情效率非常低下,導致每個人都感覺身心疲憊,像無頭蒼蠅一樣,但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大家都在混日子。

所以我就一邊工作,一邊試著投了幾份簡歷,也收到了一個感覺各方面都比較滿意的公司的邀請。

當我受到這個公司的邀請的時候,我並沒有立即去辭職,而是靜下心來好好分析了兩個公司的優勢與劣勢以及目前自身的情況。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個人職業規劃。

當初我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做了一個職業的規劃,一步步來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通過比較,我發現目前這個公司並不符合我職業規劃的要求,也就是說並不能實現我職業規劃所制定的步驟目標,而新公司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符合我職業規劃的公司。所以通過職業規劃和兩個公司的實際情況相比較,我還是選擇後者,也就是說進行辭職。

(二)兩個公司的實際發展情況。

我目前所在的公司雖然有一定的規模,但嚴格說來並不是完善的公司,而是一家規模稍微比較大的家庭作坊而已,採用的完全是家庭作坊的管理手段,管理不規範,崗位分工不明確,人員配備不齊全,人員的質量達不到崗位要求。而另外一家新公司雖然我並沒有真正的去實際工作,但通過網上的介紹和人事經理的談話中可以推測出各個方面相對來說比較完善,在規範化的公司工作更能體現人生的價值,也更能實現職業規劃的目標。

(三)薪酬待遇方面。

我們經常說談錢傷感情,但社會是現實的,這個也是無奈的辦法。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上有父母,下有小孩,中間有妻子,作為一個家庭的中堅力量,我們應負擔起家庭的責任。所以我們出來工作就是為了讓家人和自己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要拿到更高的待遇。當然了,如果你家裡有礦或是富二代官二代,那就另當別論。通過薪酬待遇方面的比較新公司還是比目前這個公司待遇稍微高的,所以我也是傾向於後者,選擇了辭職。

以上三點是我結合自己的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通俗易懂的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僅供參考。


財務會計小余


在職期間收到offer,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有利於進一步樹立對自身所從事工作的信心。選擇或不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具體要看自身所處的階段、工作發展潛力、工作收入回報等因素,下面從兩個方面來分享本人個人建議。

第一建議:符合以下全部情形或部分情形的,建議選擇新的工作。

1.因公司管理或發展等原因離職意向已決的。

2.新工作與當前工作屬於同一行業或領域,且新工作給予更有發展的崗位,收入有明顯增幅的。

3.新工作在上班距離、節假日公休、員工福利等方面有明顯優勢的。

4.新公司規模實力、發展潛力、市場佔有率等方面明顯優於當前公司的。

第二建議:符合以下全部情形過部分情形的,建議堅守並珍惜當前的工作。

1.目前收入處於行業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新公司提供收入無明顯優勢(不高於30%)。

2.目前工作處於上升期,得到公司和老闆的重用,平臺給予了很多培訓學習和培養的機會。

3.新公司在發展潛力、實力規模、管理體系等方面無明顯優勢的。




問天課堂



因為題主提供的信息太少,只能就一些基本選擇標準來簡單探討一下。


對方訴求——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 為什麼想要你?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職場上最講利益,那麼你要完全清楚對方願意錄取你的原因,是基於短期需求還是長期需求?是看重了你手上的資源還是你的能力人品?這件事情搞明白,就會把自己放置在一個安全的位置上。

  • 你能否真正對其產生價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懂了對方的需求,下一步就是正確評估自己,到底能不能滿足對方?如果從原單位離開了,身上還是否具備著對方需要的東西?這個問題決定了你在新單位的位置和話語權。

薪酬待遇——最常見的比較

  • 基本工資。這點一定要搞清楚,很多企業開offer看起來好多,然而裡面有太多與業績成績掛鉤的部分,那麼你要能撥開雲霧,看到最本質的部分,基本工資是你每個月的基本保障,哪怕是銷售類的崗位,都要格外注意,因為決定業績的因素太多,屆時很多事情由不得你,但是唯有基本工資是你的後盾。

  • 社保公積金。可能很多朋友工作了一段時間都不知道自己的參保基數和公積金比例,這個部分還是很重要的,至少要合理,並符合你的實際生活預期,千萬不要跳了個槽,工資漲了一點點,社保公積金降了一大截。

  • 其他福利。這就看每個企業的情況了,大到股權股票,小到年節福利,週末雙休等。

  • 小時薪資。這是一個近幾年較為流行的概念,指的是你每個月的實際收入/每個月實際工作的小時數,大家可能會問,不都是八小時嗎,有什麼好算的,然而並不是,現在太多的企業會讓員工無償加班,甚至剝奪週末雙休的權利,因此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自身條件——不得不考慮的

  • 年齡。畢竟職場上是拳怕少壯的,尤其是一些像互聯網,金融等快節奏的行業,年齡每老一歲,看似增加了經驗,實際上也會降低體力,年齡越大,選擇機會的時候越要慎重,畢竟留給自己折騰的機會越來越少,不求每次跳了掙大錢,但求跳的穩又準。

  • 家庭情況。父母,配偶,孩子,這都是花錢的去處,如果沒有這方面顧慮,那還可以輕裝上陣,如果有這方面的家庭壓力,那麼就要算準家裡的資金允不允許自己折騰,以及萬一跳槽失敗之後的代價。

平臺大小——人要往高處走

  • 企業規模。機會和風險是並存的,收益和穩定也是相對的,大企業相對收益低風險低,小企業相對收益高風險高,看自己的需求,不過即使去了小企業,也要看這個小企業能不能做大,由大到小易,有小到大難。

  • 市場份額。市場佔比是最實際的,有了蛋糕自然不愁餓死,這個點就不多說了。

  • 業內口碑。口碑看似跟收益無關,但是與自己的職業相關,萬一未來再跳槽,口碑不好自然下家也不敢輕易接受,所以每次跳槽要走一步看三步。

  • 核心產品和技術。這個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如果沒有能拿得出手的,那麼就會極大的影響穩定性。

行業前景——避免夕陽產業

  • 所處階段。只看企業不看行業無疑是不負責任的,有些行業明明在走下坡路了,那麼其中的企業即使現在效益再好,也不過是迴光返照。

  • 潛在革新性。如果行業有被革新的機會,那麼能夠完成這一使命的企業自然是上上之選,因為它具備重新分配蛋糕的能力。

職業規劃——你想成為誰

這個問題是一個伴隨一生的問題,每個人更多的是給自己設立好大方向,每次跳槽的時候根據這個方向來就可以,不要輕易背離。

入職成本——細節處看順逆

  • 通勤成本。離家遠近還是蠻影響生活作息和家庭關係的,要有所比較。

  • 離職成本。如果跳槽了,對自己與原單位的關係有沒有影響,甚至原單位的資源和關係有沒有影響。

  • 適應時間。去一家新企業自然要適應,對方能夠給自己多久,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要提前有數。

  • 入職支持。去了之後誰能帶你,帶多久,或者下屬有誰,有幾個,什麼背景,都要提前搞明白,避免踩坑。

  • 資源支持。業務上有沒有資源支持,有哪些資源可以被自己調用,或者有哪些資料可以讓自己快速熟悉業務,都是在新單位站穩腳跟的必要條件。


本來想簡單說說,結果囉嗦了這麼多,也是本人這麼多年來的真實經歷,無論是高管跳槽還是基層跳槽,都歡迎參考,也請多指正。



我是青雲職道,有職場問題歡迎私信~


青雲職道


樓主的問題如果再詳細一點也許會更利於大家幫你出謀劃策。工作中騎驢找馬是常有的事,一般來說在職的時候找工作比辭職之後找工作更有優勢。1.沒有後顧之憂,能拿到心儀的offer更好,沒有也不慌。2.談薪資的時候更有底氣。我在職的時候偶爾也會收到獵頭的面試推薦。但是真正決定你是否應該入職還是需要從多個方面去考慮。比如說目前的行業,公司潛力,上升空間,待遇包括工作地點等等,樓主拿到offer之後可以根據這幾個方面去對比,有時候會有很大的薪資漲幅,有時候是去到一個更好的平臺,箇中厲害,還是需要根據樓主的實際情況去對比分析。但是就我而言,因為我們是IT行業,跳槽是漲薪的最好辦法。希望對樓主有用,加油!



老大不小的魚


造成這種局面是你對現狀不滿意,所以去找下家。

從一個專業HR的角度:人選擇工作(接受OFFER)概況兩類原因:

一、薪酬問題(新的工作與你現狀工作哪個薪酬更讓你心動,一目瞭然,因此也就不存在選擇障礙)

二、非薪酬問題(比如職業發展前景,公司文化,老闆人格魅力等等)

兩類原因你做個排序,即可非常清晰自己的選擇


又見柒柒


答!權衡利弊,慎做決策。

考慮的點如下

1 你要想在公司裡賺錢,必須要先讓自己值錢!審視下自己,我會什麼,在這公司能帶來多大價值,到另一個公司能帶來什麼價值,你就創造10萬一年,給你30萬薪資你敢要麼?

2 年齡 我是一家公司的銷售管理層 我們再招聘時候要 25-30 絕不可能要35歲的,看看自己多大,跳槽要是同行業還好,跨行你留的需要兩年時間沉澱!你有那個時間麼?到35你就得會管理不然,力氣活到哪都是那個價格

3 這句話給你也給看見的各位朋友!記住腦力勞動永遠勝於體力勞動,不管你在什麼崗位,只要肯多學習!就能再上一層!!!2020加油💪




二手牛欄山


目前一份工作行業是風電產品,崗位是生產部長,公司各方面都比較規範,就是要倒班上夜班。

新的工作是一家工程機械前端工具生產商,規模相對較小,管理也有私企的很多問題,去做生產部長,需要搭建生產體系,改善生產現場的浪費,提升班長管理能力,品質意識等,老闆期望比較高,挑戰肯能比較大。

新崗位收入大約能19W 左右每年,比現在能多3W左右,當然做好了可能會成為合夥人,做不好可能滾蛋。

比較糾結,請教各位達人怎麼選擇!


努力1奔跑的蝸牛


我會選擇有發展前途、工資高福利好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350009a045a2123f12\

鄉民柑子


我的建議是,暫時不看薪酬和福利待遇,找一個相對自由和富裕的,這樣把多出來的時間用於自我發展,因為題主本來也是嚮往會計或者財務方向發展,所以比如:

1.時間相對自由,利用業餘時間複習,考一個好學校的財務相關研究生;

2.利用自由時間,好好複習注會,一到兩年可以到一個小的事務所實習,然後慢慢找到大的平臺發展;

3.如果時間比較自由和富裕,還可以鑽研和財務相關的一些領域,比如金融、理財等等,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可以成就一翻小事業;

其實可以發展的途徑很多,千萬不要被一兩個offet困住了,要把眼光放長遠,長打算,長計劃,不糾結於眼前的一點小利,仔細思考以後,你會自己有一個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