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果执行1亿玉碎计划,那将会变成什么惨象?

历史思想家


有的人对于日本即使死亡一亿人也不会投降表示怀疑,二战期间日本人口数量也就七八千万人口。显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日本人为的是表明自己死战到死的决心。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本人不是哈日派,无意恭维日军招大家唾骂,但很有可能,如果天皇不下诏投降,日本人真的有可能战至最后一人,做到一亿玉碎。

不要以为这是危险耸听,如果您系统的读过《菊与刀》就会相信所言非虚了。这本书是二战期间美国政府聘请顶尖的知日派学者写的,专门用来剖析日本人的书,对日本人精神世界分析的极为精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日本人执行一亿玉碎,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让咱们先看一下,二战后期,在日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与美军的几次交锋吧。

一、伤亡惨重的登陆作战

美日双方在太平洋战争的后期,围绕一些关键岛屿的控制权进行了反复争夺,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在1944年的马里亚纳群岛美军先后进行了塞班岛、关岛、提尼安岛等的登陆作战,1945年的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

几乎每一个岛上的绝大部分日军在孤立无援,物资奇缺的情况下,尽管意识到了抵抗显而易见的结局,仍然选择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在这些岛屿上,日军通常修筑遍布全岛的地下工事,坑道遍布,在关键点设置交叉射击火力,自知取胜无望,目的只是为了尽量多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就拿塞班岛来说吧,这里至今到处仍遍布当时惨烈战争的痕迹,附近海域仍留有被击沉后半露在海面上的战舰,沙滩上锈迹斑斑的坦克,丛林里横七竖八的火炮,矮山上被击穿的洞穴等等。

岛上有一个叫“万岁崖”的地方,这里是一处临海的悬崖,下面波涛汹涌。塞班岛战役临近结束的时候,日本在当地的普通民众,大多是随军的亲属,或被迫或自愿,先后都从这里跳了下去。日本人这种丧心病狂的残忍,时至今日站在那里仍然能让人不寒而栗。

类似的抵抗不是个例,而是在许多岛屿上反复上演,且愈是靠近日本本土的岛屿,战斗愈是激烈。

美军为了尽量减少伤亡,在占据海空优势的情况下,也针对性的采用了“蛙跳”战术,并不是攻占所有沿途的岛屿,而是有选择性的进攻一些关键岛屿。

二、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剖析

(一)神话了的天皇是日本人生活中活着的神。

日本天皇是世界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皇室,已经传承了2600余年了。一方面,天皇有意神话自己,另一方面日积月累,天皇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

一开始天皇是有实权的,战国时代逐渐被架空,成为了一种图腾,精神象征。在日本,无论天皇有没有实权,无论地方势力多么强大,都不敢或者根本没有念头推翻天皇。

就像日本战国时代的杰出人物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在当时都几乎统一了全日本,战力强横,甚至丰臣秀吉都敢于和明朝及朝鲜的联军正面对抗,但他们都不敢对抗天皇,自己都只不过是设置个幕府做个将军过过瘾而已,真的是“铁打的天皇,流水的将军”。

(二)极端残忍和极其文明的共生体。

《菊与刀》里是这样说的,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原本这种精神只属于武士阶层,慢慢向全体国民渗透,成为了骨子里的性格。武士道讲求勇武、服从、血性,只要是主人的命令无论对错都要绝对服从,为了达到目的也可以不择手段,他们不仅对敌人残忍对自己也极为残忍。

日本人同样崇尚菊花,尤其是在明治维新前,菊花的图案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标榜的是文明、礼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接人待物方面经常会鞠躬、微笑,害怕麻烦到别人。

三、一亿玉碎的结局推测

正是对日本人的性格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了避免大规模伤亡,正如大家知道的,美军直接在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让日本天皇和统治阶层看到抵抗是徒劳的,在一番讨价还价后选择了投降。

虽然没有对外公布双方的具体协议,但明显双方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让步。日本得以继续保留了天皇制,一些二战战犯也得以浑水摸鱼逃脱了惩罚。

那么,如果美国没有研制出来原子弹或者没有投掷原子弹,抑或者即使投掷了两枚原子弹后日本仍然也不选择投降呢?

(一)假设,美军没有或者根本不考虑使用原子弹。

在日军进行全国总动员,甚至孩童都被武装起来的情况下,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仍然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

1945年,世界上主要的法西斯国家除了日本外均已经选择了投降,包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这时候不只有美国,苏联和英国等主要的盟国都已经能够腾出手来一起对付日军。

苏联先是在陆上击败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百万关东军,接着又占领了南千岛群岛,从北面开始攻击日本本土北海道。美军是从南面清除了日本本土周围的系列岛屿上的日军,在东部和南部两个方向蓄势对日本本土展开攻势作战。

日本选择负隅顽抗的话,有可能会给盟国造成惨重伤亡,有可能不会。

如果盟军着急进攻日本本土,那么可能伤亡惨重。美国曾对此进行过预估,有可能盟军伤亡人数会接近千万人,但日本不仅会面临亡国的风险,还可能绝种。

日本毕竟是岛国,在海空军面前的战略纵深太窄,几乎一开始全国就会完全暴露在对方的炮火下,在无差别的攻击下,军民建筑很快就会变成瓦砾。

如果盟军不着急地面进攻日本本土,而是采用“窒息战略”,那么在己方伤亡较小的情况下仍能给日本带来惨重损失。做法是利用海军将日本团团封锁,利用空军对日军长期轮番轰炸,日本人不是被炸死也会被饿死了。

(二)假设,美军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使用原子弹。

在广岛和长崎之后,美国会将目标对准日本本土更大规模的城市,像东京、横滨、神户等等。这些城市人口密集,原子弹的伤亡将是极为巨大的,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伤亡,亦或是称为屠杀。

这一波核武攻击后,日本将尽最大限度的疏散城市居民至乡下,同时美国国内将很有可能像后来的越战一样掀起反对核子武器武器的浪潮。

随着局势向这个方向发展,盟军只得从多个方向对日本展开地面作战。因为前期的封锁和轰炸,日本物资变的极为紧缺,连普通的步枪子弹供给都会出现困难,几乎回到了冷兵器时代。在这样巨大的装备代差和人员数量代差面前,日军的顽抗将会真的像玉石一样,美丽但易碎,失败将直接取决于盟军地毯式推进的快慢。

综上,二战中日本如果选择不投降抵抗到底,无论盟军采不采用核武器,失败都将不可避免。天皇制将不复存在,军民伤亡将极其惨重,尤其是男性将伤亡殆尽,大和族很可能将不再是日本的主体民族,今天的日本也许会成为美国式的混血族裔的天下。


荳妮说史


日本的一亿玉碎就是日本集合所以的兵力抵挡美国登岛计划,美国如果强登日本的话,会造成200万的伤亡,日本可能会造成500万的伤亡,日本当时的人口是7000万,如果美国强登日本的话,那么会有更多的老百姓加入这个队伍之中,小孩和老人自然也会加入,当年苏联攻到柏林的时候,德国还有700万的军队,德国却选择投降,就是因为这700万军队中有太多的小孩和老人,和苏联的队伍进行正面的强攻,那么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伤亡,老人和小孩子从来没有摸过枪,跟苏联的正规部队打起来就是以卵击石。


美国如果强登日本,很多的老人、妇女、小孩加入这个队伍中,日本伤亡会无限的扩大,不仅仅是士兵死亡,还有更多的老百姓是以战争之中,所以如果不是美国投下两个原子弹,日本的伤亡会前所未有,肯定会比现在的广岛和长屿的伤亡更大。

美国之所以选择投原子弹,而不强登日本,所以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领略到日本士兵的武道精神,美国争夺岛屿战的时候,日本士兵藏在树上或者树洞潜伏,然后偷袭美国士兵,日本狙击手就是把自己绑在树上,完全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美国反扑太平洋的时候,很多的日本已经被迫投降,但是这些日本的却不老实,从自己的裤裆里面拿出刀或者手榴弹和美国同归于尽,美国抓到日本的俘虏之后,都会把他们的衣服脱光,是给他们穿一条裤裆,为了避免他们私藏武器。

日本发动二战是有准备的,所以他们的将领和士兵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他们始终忠于天皇,投降对他们来说就是耻辱,所以他们不仅仅自己死亡,也要拉上更多美军垫背。


美国领略到了日本的武道精神之后,他们决定不强登日本,而是采用两颗原子弹让日本投降,美国没有把原子弹直接投到东京,给日本投降的机会,而不是把他们的天皇直接炸死,把铜镜炸掉,让日本更加的疯狂,美国没有想让日本直接灭火的想法,他们不仅仅要打,怕还要占领日本,所以现在美军还驻在日本,可以让日本臣服,给他们帮美国做事。


风暴吴逖


日本果真执行一亿玉碎的计划,那么他们的目的其实可以达到四分之三。

我的意思是他们是不是玉不清楚,碎是肯定的,所以执行一亿玉碎的结果就是一亿碎,碎成渣。但毕竟不是玉,所以只能说他们的目标是“一亿玉碎”,实际做到了“一亿碎”。

请了解李梅火攻

二战末期,为了应对美军即将进行的本土登录,日本发动一亿玉碎计划,企图最大限度的消耗美军有生力量,保证本土独立。

为减少军队的伤亡,美军启动了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轰炸计划由柯蒂斯李梅一手策划。

1945年2月24日凌晨, 174架B29“空中堡垒”在东京进行了实验性质的火攻,牛刀小试,焚毁2.56平方千米的市区;

1945年3月9日夜间,计划正式启动,334架空中堡垒直扑东京,两架领航飞机交叉投下信号弹后,剩余飞机投下约2000顿燃烧弹,41平方千米化为火海,26.7万栋建筑被夷为平地;

随后,317架B29夜袭名古屋,焚毁名古屋飞机制造中心周围五公里范围;

13日,300架B29在大阪投下1700吨凝固汽油弹,摧毁20.7平方千米的市区;

16日,轰炸神户;

4月13日,B29轰炸机群,再临东京,日本皇宫和宫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焚烧,明治神宫被彻底摧毁;

5月9日,300架以上的B-29轰炸机再次轰炸东京,摧毁56平方公里;

5月26日,500架B-29“回头看”,西部和北部一片火海。

(B-29空中堡垒)

小男孩和胖子降临

1945年8月6日 ,“小男孩”降临广岛,至少9万人死于非命;

1945年8月 9日,“胖子”砸向长崎,至少6万人死亡。

在日本人眼里,那个连续不断用几百架战机扔燃烧弹的家伙,得到了新玩具,如果不投降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其实我们现在知道,当时美国只有两枚原子弹,但是我们也知道原子弹只不过提升了美军的效率而已,单论轰炸致死的数量和造成的损失,“李梅火攻”要远远胜过这两枚原子弹,正是因为之前的疯狂进攻和之后原子弹的威力令日本人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在这样巨大的威力加持下的轰炸他们还能挺住几轮,压垮了他们。


假如日本继续一亿玉碎

我相信,即便是日本当时仍然不投降,坚持要一亿玉碎的计划付诸实施,那么我想美军也不会轻易踏足日本,只会开动战争机器,制造大量的凝固汽油弹让柯蒂斯李梅少将大展拳脚,同时,再次开始研究“大男孩”、“瘦子”,“不胖也不瘦”。。。直到这一亿碎完为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表彰李梅为二战结束所做杰出贡献贡献,1964年,日本政府授予火攻计划总负责人柯蒂斯李梅勋一等旭日大绶章,也就是日本最高等的勋章。

以上是作者的一点猜想,欢迎互相关注共同交流提高。


盘达说


1945年8月,日本本土实际已经濒临饥荒状态了。


由于美国海空军实施的“饥饿战役”,通过布雷和潜艇,基本截断了日本本土和大陆的交通联系。因此,日本从中国等地掠夺的粮食、煤炭等物资都无法再运入日本列岛。



日本列岛的总人口,在1945年时7199万,按照每人每天300克的最低限度定量,每年也需要790万吨粮食。然而,1945年却是日本几十年来的最大荒年,秋粮产量只有570多万吨。因此,“以战养战”对中国进行粮食掠夺,是日本事关生死的事情。但1945年以后,这一点也基本做不到了。



所以说,只要日本想继续打下去,粮食在几个月内就会见底。1946年3月22日,驻日美军曾经统计,当时日本6大城市中,只有名古屋的粮食储备能够坚持25.7天,东京只能维持5.5天,横滨能够维持12.7天,京都只能维持6.6天,大阪能够维持14.2天,神户维持8.0天。这还是美国已经大量运来救济粮食的前提下。



由此可见,美国给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实际上拯救了7000万日本人。日本曾有一部架空的动画片,虚构日本没有遭到原子弹轰炸,结果战争延长几个月后依然战败投降,最后日本人口减少到了一半以下。(陶慕剑)


博物馆的狐狸


美国战争部部长幕僚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军政府日本估计会造成约170万至400万美军伤亡,其中阵亡约40万至80万人。而日本预计能达到500万至1000万之间。我们可以对比一下D-DAY,在诺曼底登陆中,盟军在前48天时间内阵亡了6.3万人,82天的冲绳战役则死亡7.2万人。

如果不是两颗原子弹,日本经次一役基本“亡国”了,其实“玉碎”的意思便是“全灭”。有多惨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二战时期驻守阿留申群岛的2600名日本守军,经过惨烈的战斗后,除了29人被俘,其余全部阵亡,日本军方考虑掉“全灭”传回国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日军大本营发明了“玉碎”一词。

图、1943年5月29日,日军在阿图岛战役的万岁冲锋后遗留的尸体

在1944年末的时候,日军便开始制定“决号作战”的日本本土决战的防御计划。当时日军在本土集结了53个师团、22个独立混成旅团、7个独立坦克旅团、2个坦克师团、4个高射炮师团。陆军人数高达225万,海军人数高达130万,此外还有1万架各式飞机,其中75%都是自杀式“樱花机”。而且日军还根据日本的领土特征,倾国之力予以防御。

与此同时,盟军则制定了“没落行动”,其中包括奥林匹克行动和小王冠行动。前者预计于1945年10月开始,计划占领九州岛南部约三成领土,小王冠行动则是直取东京的关东平原。美军在制定进攻计划时,不仅要假设面临日军的顽强防御,还有被煽动的狂热平民,因此巨大的伤亡是显而易见的事儿。美军根据之前的作战经验,认为每千人日的阵亡率为1.78,伤亡率为7.45,按照这个数据推算,奥林匹克持续的三个月,预计造成45.6万人阵亡,小王冠的伤亡数估计达到120万。


航空之家


一个狂热的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民族,如果真的全民皆兵,誓死“总玉碎”的话,毫无疑问,以美军为首的盟军将会遭遇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这之前的冲绳岛一战就几乎可以看成是这场未来“总玉碎”的小型预演。

冲绳岛位于日本本土南端,长约97公里,宽为2~18英里,此战美军共有55万人参加,最终伤亡数约为68,000人,战役中美军有35艘舰艇沉没,350艘受重创,海军的损失超过了以往所有战役的总和。日军岛上的全部守军10万之众除极少数被俘外全部战死。而当时岛上的15万冲绳平民也在守军以“国民不得当俘虏”的命令下被迫自杀或者直接被守军杀死。

由攻打日本本土之前的这一战的惨烈程度,可以想象在攻占日本本土时,盟军会招到何种猛烈的抵抗。他们不仅会遭遇三百多万日本本土守军,还有成千上万的自杀式飞机,自杀式潜艇,自杀式人操鱼雷,以及成千上万准备与他们同归于尽的妇女和儿童。根据美军战前的估算,如果开始攻击日本本土,估计盟军的伤亡人数将以百万计 。甚至之前被俘的几十万盟军战俘也会马上被日本人处决。

日本国防部于1945年4月20日本土决战前夕发布了《本土决战公告》。这篇公告公布的主要内容是士兵应当视死如归,身护天皇。还有一些其他必须得到执行的规定,比如:

决战期间,伤病人员不可撤到后线,要奋勇杀敌,决不退却。
禁止救护伤员。战斗部队不得撤退。运行部队里的每一单元都是作战单元,其中包括后援、补给、医疗等,都一律做好战斗准备。
没有武器的士兵要拾起战死的敌人的武器。负伤士兵和病号要和作战部队并肩前进并参加决战,不得落伍。

在《本土决战公告》发布后,传遍日本的口号是“男女老幼人人参战,到死方休”。人人都要学会唱一首歌,曲名是“亿万灵魂为天皇”。在决战来到时将会出现“亿万勇士光荣牺牲”的壮烈场面。

战后,一位日军海军上将永野修身曾说:即便没有苏军参战和两枚原子弹的投掷,我们也无法获胜,但是,我认为我们可以持续战争很长一段时间,并导致敌人的大量伤亡。

而据美国海军雷蒙德·戴维斯将军战后在日本实地考察日军准备的防御阵地后说:在预计攻击日本时的伤亡人数时,我们观察的结果是日本已经在其本土用其所有的人力和物力,全力以赴去修筑堡垒、据点、漫长的地道和陷阱,并决心要在这些隐蔽的守护地点决一死战。一旦攻守战开始,双方伤亡的人数将大大超过以往那些我们所经历的可怕战役。以我在贝里琉岛的经验和我对大量美国军队的了解,日方将在进攻中誓死抵抗,我相信任何对伤亡的统计都将达到100万至200万之间。”

这难道真的就是日本执行了“一亿玉碎计划”后会出现的结果吗?

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当时的日本,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想要实施“总玉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实力已经不允许了,更何况美国人刚焐热乎的“胖子”和“小男孩”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物质上,民以食为天,我们先说说吃吧。

二战中,日本本土的粮食,已经严重依赖外运,特别是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从上述地区输入的粮食,已经占到日本本土粮食消耗的近三成以上,大豆则占五成以上,蔗糖更是占到几乎九成。更要命的是,到1945年中期,日军在太平洋上败局已定,绝大部分海上运输线都已被盟军完全掐断,日本本土开始全民缺粮。

当战争接近尾声之时,几乎所有的日本家庭都不再以大米作为主食,甚至连平日用来果腹的薯类都进入短缺状态。政府甚至大力鼓励老百姓抓捕蚯蚓,老鼠,蜗牛等重口味来充饥。就连锯末也被大比例的混入面粉用以充饥。

到了1945年7月,日本政府再度下调配给标准,居民每天只给290克粮食,其中还多是甘薯、橡子面等杂粮。有些知道粮食供应内情的政府官员私下哀叹:到明年春天,日本只会剩下两种人——死人和濒死的人。

"一亿总玉碎’来得更早的恐怕是“一亿全饿死”。

说完吃,再说穿。 打玉碎之仗总还是要穿衣服吧,不然真成原始社会里搞肉搏了。

日本战前纺织业非常发达,基本可以排进世界前三,但是自1939年开始,对民间销售的服装就开始实施管制,需要凭票供应了。到了1945年,棉布产量已经微乎其微了,且还要用来供应军需。唯一供给老百姓的,是一种薄如蝉翼的粗制布料,甚至有工厂的女工都开始赤裸上身干活,大街上很多人披着麻袋和水泥袋子遮体。

衣服没有穿的,鞋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做鞋的橡胶属于稀缺的战争资源,民用的皮鞋胶鞋基本上全部停产,没办法,日本人的传统鞋“木屐”和草鞋又开始大行其道粉墨登场了。

物质上如此捉襟见肘,那精神上呢,充盈着武士道精神的大和民族,真的还是不可战胜的吗?

不可否认,的确有那么一小部分狂热无比的军国主义分子是冥顽不化决心誓死抵抗的,比如,1945年6月,大阪的一名下级军官就曾倡议说:由于全国粮食缺乏,敌人入侵在即,我们需要杀死那些老幼病残的人。我们不能让他们拖累日本而导致灭亡。

但是,对于普通的日本民众来说,自1931年“满洲事变”爆发,他们的战争之弦已经紧绷了15年之久,而且,在即将战败的时候,日本当局还大肆鼓吹的“一亿玉碎”计划要求“所有的善男善女,一旦战败,就应该自觉自愿的集体自杀”,这似乎就是一个绝望的日本普通民众不得不接受的最终结局。

日本战败后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1944年春季本土刚开始遭受空袭前还有80%的日本人相信“天皇必胜”,到了1945年上半年却已经有一半以上的日本人认为战争已经输了。1945年3月东京大空袭之后,当天皇罕见地出宫视察破坏情况时,并没有得到当地民众山呼海啸般的敬意,实际上,当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绝多数人的感觉是:总算得到了解脱。

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论证的话,就是物质决定精神,肚子决定脑袋。你再怎么想拼个鱼死网破,奈何肚子不争气。人是铁,饭是钢,人一旦没了精气神,又何来玉碎的勇气和胆魄呢?!

日本天皇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他在后来的《终战诏书》中便公开承认“若继续战争,势必造成我民族之毁灭” 。

趣读大历史 | 在有趣的语境中,重读人类大历史,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后会有期。

读行的凯撒




在1945年初,正在走向战败之路的日本,提出了“一亿玉碎”的战略,妄图用人海战术淹没登陆日本本土的美军。于是又历史学家试图论证,在二战末期,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如果真的实施,会有什么后果?

其实,日本就是“十亿玉碎”,也照样要战败。“一亿玉碎”是日本在二战末期眼看大势已去,提出的丧心病狂的“本土决战”计划,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以后,日本迅速投降了,因而没有得到实施。



1945年的日本,萧索和肃杀的气氛萦绕在每一个日本士兵的头上,由于在前线的菲律宾的巴丹半岛战役中,日军除了蒙受巨大损失外,也将马尼拉的深水港拱手让给了菲律宾,这下日本的本土将直接暴露在美国的海军炮火之下,东京的安全岌岌可危。

然而日本早在1944年就已经陷入绝对的颓势,1944年在菲律宾的莱特岛附近,日军和美军的主力舰队就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场面空前恢弘的大海战,双方舰艇的总吨位之和超过200万吨,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和航母、战舰和战舰之间的直接对决,这也标志着“口径即是正义的坚固巨炮时代彻底结束”。而由于莱特岛的丢失,来自东南亚的橡胶和金属资源就再也不能轻松地运送回日本本土了,日本的资源补给线已经遭到美军切断,换句话说,等待大日本帝国的,唯“覆灭”耳。

随着战线愈发向日本本土推进,日本本土上空的盟军轰炸机也逐渐多了起来,除却海外各军港、机场,日本的各大城市也成为了盟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为了瘫痪日本军工产业以及起到瓦解日军战斗力的目的。截止到1945年初,日本各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轰炸和破坏,在一系列的轰炸下,足足有超过55万人丧生,另外有30余万人受伤,约莫1%的日本总人口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失去了战斗力。




日本军部并没有意识到局势已经十分不妙,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狂热派仍然认为皇国“武运昌隆”,于是于1945年初日本军部制定了“本土决战”计划,计划在日本本土和盟军展开陆上决战,哪怕以牺牲全体国民为代价,也要守住国土。在阿南惟几的《高全军将士书》中,明确提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一亿国民总玉碎,弹草如泥,匍匐山野,确信神州不灭,皇国永存“,可见那时候的日本军部有多么疯狂,完全视国民的性命于不顾,在他们眼里,死再多的人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日本军部大本营估计,美军将会在1945年10月下旬发起对本土的登陆战役,从开阔的太平洋方向驶向日本列岛,选择平坦且靠近主要城市带的滩头登陆,这一判断与美国方面的计划相当吻合。美军原计划于1945年11月在九州南部的鹿儿岛登陆4个军,随后再次登陆本州的房总半岛,最终攻克东京。

日本制定了“决三号作战”和“决六号作战”两个本土决战计划,预计到1945年10月,将本土陆上兵力扩充到315万人,除了海外的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和南方军等三个总军,新组建第一和第二总军(集团军群)。第一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为杉山元大将,辖第11、12、13三个方面军,负责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的防御,总兵力95万人以上。第二集团军群由畑俊六大将指挥,辖第15、16两个方面军,负责九州中西部地区的防御,总兵力90万人以上。另组建两个航空军,配备神风自杀飞机1600架,普通战机900架提供空中支援。




日本的最终目标,在于动员全体国民参战,使美军因精疲力竭而停火。要求所有年龄在15-60周岁的男性国民,以及17-45周岁的女性国民,皆须编入“国民义勇战斗队”,以最终把日本本土的兵力增加到2800万。

东条英机的美梦做的倒是不错,他甚至想过如果本土作战失利,还准备将政府搬到中国东北的长春去,凭借“精锐的关东军”继续负隅顽抗,但是东条弄错了一点,那就是关东军早已没有了当年之勇,最初入侵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的确是日本的精锐,但是随着日本兵源不足,原先的关东军已经遭到多次抽调,而补充进来的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甚至是未成年的孩子,作战素养低下,加之苏联已经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了,仅仅七天,关东军的战斗力就被彻底瓦解。



“一亿玉碎”下,日本的少女都被动员起来,随时为皇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然而日本军部估计也没空思考关东军的问题了,因为早在苏联进军东北前三天,美国已经在广岛投下了一颗“灿烂的烟花”,苏联出兵同天,第二颗课原子弹“胖子”被投放在长崎,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部在吃了两颗原子弹后,再也没有硬气继续负隅顽抗,只能选择投降,自然“一亿玉碎”也没有真正实施,而就算日本全民皆兵,在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面前,损失惨重的只可能会是鬼子自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a49504d32f5413ca4593badce81619f\

阴跌积极胡歌后宫


日本如果执行1亿“玉碎计划”,将会出现什么惨象?

首先,这个“如果”是题主的意淫,在美帝投下“胖子”等二颗原子弹以后,日本以天皇为首的军国主义政府,早就失去了本土抵抗的决心,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已经是日本唯一的选择。毕竟,日本人自己也不想被灭族啊!

核弹的威力太大了,日本人也不知道美国人才造了几颗,除了实验和投到广岛,长崎的三颗,已经用光了。

其次,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当时也是在吹牛,日本当时人口最多时也就八千万,在多年战争以及美国人的“地毯式”战略轰炸之下,还不足这个数字。所谓的“1亿玉碎”计划骗人也是骗已。

第三,如果没有美国人投下二个核弹,日本人也支持不了多久了。如果真要硬撑,在盟国的进攻之下,在亚洲的和太平洋上的百万日本驻军恐怕会被消灭干净。

而且,不管盟军是轰炸还是登上日本列岛,杀红了眼的盟军,尤其是中国军队,恐怕会见了男人就会杀光,到时候,至少一到二千万日本少妇或女孩找不到男人,那不要太惨了啊!


南雷霆峰


美国人为了对付日本人这个所谓的“一亿玉碎”,应该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化武、核武,应该都能派上用场,到时候,日本可能会变成一片大坟茔。

二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日本大概有500万的部队,再加上动员的平民,能有个三千万人,这点美军是非常头疼,如果硬刚,美军势必损失惨重。为了加速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美国专门制定了

“没落行动”,此行动,旨在强行登陆日本本土,直逼东京,逼迫日本投降。

没落行动总共分两步,一个是奥林匹克行动,一个是小王冠行动。奥林匹克行动日期为1945年11月1日,代号为"X日",小王冠行动日期为1946年3月1日,代号为“Y日”。关于这两个行动,美国人做出过详细评估,由于日本地理位置固定,行动计划者们根据当地人口以及驻军去评估会受到多少抵抗。

奥林匹克行动,美军计划派出24艘航母、24艘战列舰、驱逐舰、400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14个师的兵力投入登陆,计划从冲绳作为前进基地,目标夺取九州南部,为后续作战作为前进的基地。奥林匹克行动的目的,是为随后的小王冠行动创造一个前进、提供支援的基地。

小王冠行动,计划中美国将投入28个师的兵力直接参与登陆,一部分部队从房总半岛和九十九里滨登陆,另一部分从平塚市登陆,两个部队分别北上,最终会在东京会师。如果小王冠行动成功实施,则这将会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

美国战争部长史汀生的同僚曾经委托威廉·肖克利做过一次评估,预计美军会阵亡40-80万人,总伤亡在170-400万之间,而日本方面,仅仅死亡一项就在500-1000万人。这个评估也是让美国人吓了一跳,这都是考虑日本国民对美国人疯狂袭击的因素。

为降低伤亡,美军则考虑使用化学武器进行攻击,比如光气。而曼哈顿计划的工程师则表示,可以在奥林匹克行动之日给美军至少七枚胖子级别的原子弹进行掩护,为登陆创造条件。


军武文斋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就想乐。还玉碎?拉倒吧!俺到是想要瞅瞅他想要咋个玉碎法,把那破岛子全沉到海底才好呢?

玩这个,听着他吼号子吼的震天响,他压根就没那胆子。话说当年偷袭珍珠港之后,小鬼子整个枕头搭后腰上,涂个白面脸,弄个黑牙还能来段艺伎的扇子舞瞅瞅。

这到了中途岛战役一结束,是个人这都明白,小鬼子的日子算是到头了,这就已经是扣着脚指头算时间啦,没多少日子了。

毕竟在那南云忠一的指挥下,小鬼子那海军大部分都沉到了太平洋海底给乌龟当窝棚了。小鬼子只能守在海岛上等着别人来打,这就变乌龟了,走走不了,只能硬抗。

所以他整的那一亿玉碎啥的,这就是个噱头,唬人玩的。也就是说他这是不是玉,咱有待斟酌,但碎那是一定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小鬼子为嘛整这么个噱头?玩呢?”

那到不是,他其实就是为了吓唬美国人。毕竟他在太平洋上和美国人打,美国人也领略了小鬼子那不要脸的强悍。

这要是小鬼子真来玩这一亿玉碎,那么美国人就要掂量掂量他得拿出多少人命来填这窟窿。

好,您这不愿意填,那就坐谈判桌上谈,所以他喊出这东西就是为了增加那么一丢丢的谈判筹码而已。

那么他这计划真的能实施了吗?

不见的,咱李梅火攻走一个?

美国人瞅着小鬼子这么头铁,所以就启用了柯蒂斯李梅的计划,对小鬼子那破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轰炸。

1945年二月二十四号,大早上那太阳公公刚刚从太平洋的海岸线上爬起来,小鬼子伸着个大腰子从被窝里爬起来,造他们的小坦克的时候,美国人的174架空中堡垒,扇动着优美的小翅膀,这就冲着鬼子东京的上空来了。

那小炸弹,燃烧弹,外加子母弹,可劲的乱丢。

滋!啪!咚!房子塌了!滋!啪!咚!厕所着火了!滋!啪!咚!街道变成一大坑。

就这顿砸,2.56平方千米的东京这就在救火车的帮助下化成了焦土。

“嗯!效果不错!”

但小鬼子那天皇还蹲在他那皇宫里边叫嚣,毕竟这炸弹没落他家里边,还是死鸭子嘴硬。

美国人也不跟他客气,1945年三月九号,也就是十来天的时间,第二波轰炸又来了。

这次是晚上,还是东京。

334架空中堡垒,呼扇着翅膀又来了。打头两架领航的飞机,把这信号弹一打。

“伙计们开工了,就这!”

好吧,这又是一通炸,据说这次带了两千吨燃烧弹。呵!你还别说,整个东京成了一大篝火堆,四十一万平方千米都点着了。那热空气打着旋的往上穿,场面极为壮观!长袖善舞来一波。

被气的急了眼的小鬼子,瞪着眼珠子那防空火力这全开了,那子弹打出的轨迹搁黑色的天空中瞅的真真切切,但他这武器太落后,压根就打不着,胳膊短这就够不着。

而这李梅同志压根就不带瞌睡的,顺道又派了317架轰炸机光顾了名古屋。

这帮人又缓了两天,搁十三号的时候,300架轰炸机又搁那大阪丢凝固汽油弹,这回带的少多了一千七百吨。

接着就是神户。

缓两天,李梅感觉这东京那天皇还闹腾,这有点子不像话,来了一次警告,又一次光临了东京,这回搁他们那天皇的家里边丢了几颗。

那明治所谓的神宫没了。

搁月,李梅又来东京,来次回头瞅,瞅完以后,半个月过去了,再来一次回头瞅。这东京被炸的是稀里哗啦。

这就是有名的东京大轰炸,就那年月搁东京的小鬼子听到空袭的警报这都已经习惯了。

咱就说了美国人这会那就不差钱,不在乎那三瓜两枣的炸弹,有的是,只管丢就是了。

所以按照这节奏砸下去,强撑起来的小鬼子最终还是会被砸塌的。

一旦砸塌了,小鬼子下跪的速度,那就是神速。

后来的事

这不后边,美国人研制出了原子弹,他们也不客气,丢了两颗过去给小鬼子尝尝鲜。

一个广岛,一个长崎这就被抹平了。其实这两次轰炸目标是东京,所以咱就说了这有点子可惜,这汽油管够的话,这东京有得挨两下。

那么李梅搞的轰炸就已经把小鬼子的神经给绷了起来,这两颗原子弹直接就把小鬼子这绷起来的玩意给炸塌了。

毕竟就这么一颗不起眼的炸弹,手拿把掐的拿走了广岛九万鬼子的命,长崎拿走了六万。

就这新玩具可不是盖的,所以最先怂的就是小鬼子的天皇。

一家伙就联合起鬼子海军,把鬼子陆军那帮子头铁的不要不要的家伙给丢到了大牢里边了,吃起了牢饭。

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毕竟这噱头已经被美国人给掐灭了,你不是要玉碎吗?这好,一颗原子弹不够,咱两颗,两颗不够咱三颗,可劲的丢不就完事了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别胡咧咧,原子弹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造出来的,劲搁这胡说呢?”

哎!这事作为马后炮的咱都知道,可那会的鬼子不知道啊!而且他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毕竟这真要是搁东京给你来一颗,你这天皇在不在还得两说,还万世一系呢?拉倒吧,这就成了历史的小灰灰了。所以第一个怂的就是这八岐大蛇附体的天皇。

所以他这要不投降,一定得碎,这结果肯定没跑,估计这城市是没有了,全炸成了坑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