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是何意?有啥道理?

農夫老嶽


第一,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出處與典故。經查相關資料,本句出自於清代錢大昕所著《恆言錄》第六卷《大昕案》“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句中的葷口指的是吃葷的人,為佛教徒所禁忌。素口指的是吃齋的佛教信徒。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寧可要吃肉的人唸佛,也不要吃素的人罵人。指破口罵人要不得,比唸佛的吃葷還可惡。明朝袁于令《西樓記》有段記載:“師父,後園甕內的狗肉,燒得稀爛在那裡,拈香的又在後堂,我們偷工夫去吃了就來。[師父道]:有理有理,正是: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

第二,此句道破了人生哲理。過去農村老人都會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定不要隨便罵人,否則寧願去吃葷唸佛,也不能表裡不一,對人不尊。現實生活當中不乏這樣的人,表面上吃齋唸佛,一副虔誠,實質上舉止乖張,動不動就爆粗口,根本沒有一點儒雅的樣子。這樣的人是最令人討厭的,也是最不受歡迎的人。

第三,要學會尊重他人,表裡如一。不要表面上一套,背地裡一套,認為自己非常聰明,別人都是傻子,生活中沒有任何約束,總是我行我素。這樣的人其實活著沒有尊嚴,也毫無價值,也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我有個親戚,從來不吃肉,也會經常接濟窮人,但喜歡張口罵人,而且口無遮攔,什麼髒就罵什麼,像這樣的人不吃肉、愛施捨又有什麼用呢?


戲品聊齋


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本句出自於清代錢大昕所著《恆言錄》第六卷《大昕案》“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句中的葷口指的是吃葷的人,為佛教徒所禁忌。總的意思是:

寧可要吃肉的人唸佛,也不要吃素的人罵人。指破口罵人要不得,比唸佛的吃葷還可惡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戰勝不了口腹之慾,而且並非只有通過戒掉葷腥來表明自己是潛心向佛的。

有很多人的生活過得都比較瀟灑,他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該吹牛的吹牛,和別人談天說地,但他們同時也會積極投身於各類慈善事業,或者是其他很多有利於這個社會的事情,為自己的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雖然他們不能像虔誠的信徒一樣遵守規則,但他們一直把這種善念放在心間,這樣的人其實是難能可貴的。

這句話話也教育我們:人這一生,生而為人,就短短几十年光陰,要做就做一個光明磊落坦蕩蕩的君子,要學會尊重他人,表裡如一。

不要表面上一套,背地裡一套,雖然在形式上不受那麼多的約束,但是自己的內心卻總是想著良善的那一面。

對於那些表裡不一的偽君子,我們應該有適當的辨別能力,既不要和這樣的人來往,也要謹防自己變成這樣的人。


佛之菩提心心


俗語"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有何意思?答案:法無定法,沒有規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修行者:寧願吃肉來唸佛,也不吃素來罵人。

而另一邊被罵的這個人的角度,每一位眾生都不想生來被別人罵,這是人之常情。

這一句話,一個就是罵人,一個就是被罵,兩個角度對立,對剛入門學佛法的人來說,這句話最管用了,對學佛法有高深的造化者,這句話根本就不存在。

初學佛者之心病:

一個修行者剛入佛門,對佛法一知半解,也不知道用什麼法門來為眾生治心病,如果隨意惡口罵人,遇到了惡陡對自己的報仇,初學者命就完蛋了,更別說修行下去了!

所以:初學者造化不高,情願吃肉來唸佛,也不吃素來罵人。

高境界佛學者:

高境界的學佛法者:對佛法瞭如指掌,對眾生的心病也瞭如指掌,罵人惡罵的手段是一種修行,能罵醒眾生的心病,是功德無量修行。

被罵者一般都不懂得感恩之心,很難接受佛法的理論,所以常有對說法罵自己的行為者,實現報仇之心,等殺死罵自己的人,被罵者往往也能醒悟。

對佛法瞭如指掌的高修行者,為了普度眾生,要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經常也會用自己的死(涅槃)來感化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總結:

惡罵眾生的語言,不一定心就是惡。對眾生髮出甜言蜜語的話,心不一定就是善良。

南無阿彌陀佛





A歷史道德經A


這是佛教和信佛的人常常唸叨的一句老話,就是說吃葷和吃素的都可以開口唸佛,就算是一直吃素的人也不可以開口罵人。信佛的人心中都有佛,吃只是一種比喻,不管吃什麼不要忘了心中的佛。

但是罵人就很難被收回了,這就給別人留下了傷害。

在農村有信佛的常用這句話來教育小一樣輩人,這句話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和原則問題,我們在社會上總要和別人打交道就是說話的方式和嘴下留情。語音文字對一個人而言是巨大的傷害,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罵人一定不是最好的方法。

選擇什麼樣的方法做人,我們心中也有了答案。

我們生在這世上,輕易不要傷害別人,否則吃虧的就是自己。



農民九月


罵人是最不好的行為,當你一指手指,指著別人罵的時候,有四隻手指是指著自己,不管吃葷的也好,吃素的也好,都不可以隨意地罵人,吃素的人很多,是會罵人的,吃葷的人也很多,會罵人,其實會罵人的,跟吃素,吃葷是沒有關係的,那是跟個人的業有很大的關係。


千萬不要把罵人的原因。歸罪於吃葷吃素。吃葷有吃葷的好,吃素有吃素的好,各有所需。因人,因時而異,人們常把方向重心放在吃素的人還會再罵人。卻忘了吃葷的人也是不可以罵人的,反正罵人是非常不好的一種習性。記住不管吃葷唸佛,或吃素唸佛都不可以隨意罵人,那都是在造業。


六袓壇經雲。;【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吃素的也好,吃葷的也好,都是念佛的人,人們看問題時不可以把方向重心放在,素口的罵人,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自己不要隨意的罵別人才是最重要的。


人要學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對的標準。對自己要非常非常的嚴格,對別人要特別的寬鬆。這是學佛,唸佛人應有的態度。拿著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在生活中是不可為之,要以更寬廣的態度來面對所發生的一切。唸佛是好事,罵人是,萬萬不可,不要把吃葷的,吃素的也拉進來,混為一談。


和_子




李爾勳1


農村老話“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主流社會雖然奉行無神論,但民間卻有佛教思想卻有著很深的群眾基礎。特別是老一代農村人,“行善積德”,“吃齋唸佛”是不少人心目中的道德規範。

佛教講究三世因果輪迴,上輩子積了惡,這輩子你就會遭報應,同樣,如果你這輩子做了惡,下輩子甚至這輩子就會遭報應!而“吃齋唸佛”是為自己及家人化解孽債,求得善報的有效方法。而吃齋唸佛的中的“齋”與“葷”相對,齋就是素食齋飯,而“葷”就是肉,你吃葷就有了殺生的孽債!



所以,“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寧願吃著肉唸佛,這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也不可以不吃肉(吃齋)卻駕人!

這句話的藝術之處在於“二者相權取其輕”,用吃著肉唸佛這句話的嚴重性,來襯托後面素口罵人的更為嚴重性!本來你吃著肉唸佛就是一個非常交惡的行為了,可你的罵人行為比吃肉嚴重多了!

在這方面,民間還有其他勸人的俗語,諸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此處惡語傷人也可理解為罵人,可見罵人是一件後果非常嚴重的事兒,是在為自己的今生後世消除業力,製造孽債的一個行為!



這句話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社會,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意在勸人向上向善!民間還有俗語“打人兩日憂,罵人三日羞”,說明了打人罵人的不友好行為,不但對別人造成傷害,也會造成自己心理上的陰影和擔憂,日子過得踏實,或者還有更嚴重的後果!前不久,重慶墜江公交就因為車上的一個女子與司機發生打罵行為,而造成了全車15個人死於非命的嚴重後果。

所以說,這些向上向善的農村俗語值得在全社會推廣學習,讓“佛心”常駐心中,讓世界充滿友好關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你認為呢?


村姑說村事


路過。"葷"是佛教"八戒"中的一項,信佛的人,應當吃齋。"寧可葷唸佛,不可素口罵人",這句老話告訴世人,雖然不守佛規,但心中有佛,心存善念。即使你整天吃齋,還去罵人,依然違背了做人道德。也就是說,我們做人,不要追求形式,而是去從本質上修行。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我和別人不一樣650208


對於佛教徒而言,不管是吃葷還是罵人,那都是的犯了佛家八戒,那都是會被受責罰的。不過真的要說哪個戒的後果更加嚴重一些,那自然是罵人這一條了。所以農村就流傳著“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這句話了。

農村老話“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佛教徒都是有八戒的,戒律很嚴格。吃葷就是犯了殺生這一條,而罵人就是犯了妄語。不過兩者二者相權取其輕,在很多人看來可以犯吃葷這一件戒律,但是罵人可就不對了,那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了。

其實吃葷是犯了戒律,但是就算是吃葷了,只要心中有佛,那還是可以唸佛的,心存善念,就可成佛。而就算是不吃葷天天念著佛經,但是卻口上不留德,天天都知道罵人,這顯然違背了做人道德,一邊罵著人一邊念著佛,那可是非常虛偽的行為。

唸佛其實就是為了讓人無慾無求,心存善心,罵人顯然就是違背了這樣的理念。而吃葷不會傷害到別人,但是罵人卻可以影響著其它人,也會傷害到其它人,這樣看來就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了。

總之,這句話說的就是罵人可比吃葷更加嚴重,就算吃葷也可以成佛,但是嘴上無德的話,是始終都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也會影響自身修行的。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有不可意見的可以留言討論的。


深山老農民


首先,在理解這句話之前,我說一說關於佛的一些事情。唸佛的人不能吃葷,從佛學的角度說,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吃葷菜就意味著殺生。二、吃素是修行的必須。三、眾生肉即親孃肉。四、殺生吃肉有害身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吃葷是佛家大忌。



其次,我回到問題中的這句話:“寧可葷口唸佛,不可素口罵人”,字面意思就是:寧願吃了肉後唸佛經,也不能吃了素菜罵人。前半句我們上面解釋了,吃肉是佛家大忌,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後半句是形容素質不高,隨意張口罵人,也是大錯誤。

最後,而兩句話連在一起,借用前半句強調後半句,意思是寧願犯前半句話這樣的錯,也不能犯後面這句話的錯,而前半句已經是大忌了,可見後面半句是不是比大忌還大忌呢?用以突出一個人隨便罵是比唸佛的人吃肉還要嚴重的錯誤。

這句話用來鞭策我們成為一個高素質、不隨便罵人的人,希望能夠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