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光: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巴菲特說市場恐懼時應貪婪,搶機會?


楊博光: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巴菲特說市場恐懼時應貪婪,搶機會?

焦點:北上資金持續大幅流入,恆生指數連續兩日觸底反彈,A股今日也同步反彈,巴菲特說市場恐懼時,應該貪婪,是不是該搶反彈?

解讀:節後首個交易日,北向資金一掃節前淨流出態勢,轉而大幅淨流入181.89億元,這給情緒低迷的A股信心。港股市場由於同樣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且標的股票多數主營業務就集中在內地,所以春節後同樣經歷了持續下跌,但2月3日卻首次翻紅,轉而上漲0.17%,出現小幅企穩跡象。

其實,如果觀察南下資金和恆生指數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南下淨買入資金量與恆生指數之間基本上同向而行,自2019年9月以來的恆生指數與南下資金均整體呈現上行。


楊博光: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巴菲特說市場恐懼時應貪婪,搶機會?

那麼回到A股市場,北向資金與上證指數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性,11月26日大量進場的北向資金更是把握住了農曆新年前A股市場行情。那麼2月3日同樣大量進場的北向資金是否預期到了A股未來走勢?


楊博光: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巴菲特說市場恐懼時應貪婪,搶機會?

我們認為,北向資金的大量進場,顯然是受到了2月3日A股大幅下跌後,估值拉低的吸引。短期,海外資金已經在香港市場經歷了連續下跌,市場情緒已有所釋放,A股與其他市場開市時間差異,當A股開市後,相對降低外圍拋壓,而A股單日情緒宣洩過重,短波動較大,雖有名言稱市場恐懼時應該貪婪,但若藝不高該如何膽大?應該試著尋找確定性、現金流、低估值、消費方向的共振數。

焦點:不少投資者選擇了持股過節,但節後市場情緒低迷,投資者避險情緒有所增加。

解讀:短期內經濟可能存在波動,但投資者不必過度恐慌,管理層逆週期調節政策有望緩解壓力,市場本身也仍然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實際上,管理層為應對本次疫情,逆週期調節的決心明顯加強。2月3日央行為了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了1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40%、2.55%,分別比上次降低10個BP。2月4日央行再次開展了5000億元逆回購操作,雖淨投放為4000億,但央行兩日投放流動性累計達1.7萬億元,超預期流動性投放推動收益率曲線整體下行,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後期央行仍有望提前續作MLF,並調低利率10個BP, LPR利率也有望調降,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從中長期來看,國內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管理層維護市場的決心沒有變,市場的短期下跌反而是長期佈局的機遇。長期投資恰恰是海外機構投資者長期秉持的理念,這一點從節後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可以看出,所以投資者更應該建立價值投資的理念,避免跟風操作。

本文僅記載楊博光的觀點與心得,不代表所任職機構的立場,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本文所發佈的觀點和陳述不構成對任何人或任何組織的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楊博光: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巴菲特說市場恐懼時應貪婪,搶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