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吃阿司匹林吗?什么情况下应该开始吃阿司匹林?

张之瀛大夫


这个问题特别好!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吃阿司匹林。

服用阿司匹林的确可以减少心梗、脑梗、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心血管事件,但是,同时它的主要风险是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大出血事件,包括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只有在获益明显超过风险时,服用阿司匹林才有意义。

那么,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徐医生来为您解答。

1.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括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高血压合并脑梗患者;

高血压合并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

高血压合并多发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如颈动脉斑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肾动脉斑块等。

2.高血压伴有多重危险因素,属于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

高血压患者是否属于ASCVD高风险人群,需要心血管医生进行评估判断。

在这类人群中,如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服用之前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40岁或>70岁人群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2)需要评估患者获益/风险比,出血风险小于血栓风险,获益明显大于风险的患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3)可以适当采取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措施,如联合使用泮托拉唑这一类的药物。



注意:在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中,对于高出血风险人群,以及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人群,是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的。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在每天的临床工作中,的确有很多朋友会问张大夫:“得了高血压,一定要吃阿司匹林吗?高血压患者,哪些情况下才需要吃阿司匹林?”可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明星问题,几乎每天被反复问起。今天张大夫给大家仔细讲一讲这个问题。

首先,张大夫明确告诉大家的是,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吃阿司匹林,只能说一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吃阿司匹林。那么,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吃阿司匹林呢?以下5类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吃阿司匹林。

1.合并有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小剂量(100mg)口服阿司匹林。

2.合并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

3.合并有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

4.50-69岁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下面危险因素中有3项及以上,可以考虑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和被动吸烟、肥胖、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5.以上人群,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吃阿司匹林,可以用氯吡格雷代替。

说到这里,是不是手机前面的高血压患者自己也能大致清除该不该吃阿司匹林了。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觉得有用,可以转给亲人。


张之瀛大夫


高血压患者除开降血压,还应合理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均适合服用阿司匹林,部分患者长期服用甚至可增加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的风险。那么,高血压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有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患者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血管堵塞风险,是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一线药物,因此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彩超提示有不稳定斑块形成,或冠脉造影提示有狭窄超过了50%或不稳定斑块形成,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其次,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或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肥胖、肾功能损害)时,未来发生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也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因此,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关键在于评估能否获益于阿司匹林,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需服用阿司匹林,若无法从阿司匹林获益,则没有必要长期服用,因为阿司匹林也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对于获益空间较小的患者而言,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冲淡了带来的益处,不建议服用。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时需注意,首先应控制好血压。高血压与阿司匹林均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控制血压达标可降低相应风险,所有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用药期间均应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其次,易出血体质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在关注脑出血的同时,高血压患者应同时关注消化道损害。消化道损害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阿司匹林使用禁忌的患者可能会增加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尤其是消化道溃疡,属于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同时,在用药期间也应注意,若出现解黑大便,在排除进食动物血旺、服用铁剂等特殊情况,说明可能出现了胃肠道出血,出血量可能已达50ml,应及时就诊专科医生,复查大便隐血试验以明确病情;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了乏力、口唇与甲床苍白,为贫血症状,通常也由消化道出血所致,在查大便的同时,应复查血常规。


综上,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均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通常情况下,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风险较高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包括有严重颈动脉、冠脉病变的患者,以及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期间,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出血高风险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增加脑出血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吃阿司匹林吗?什么情况下应该开始吃阿司匹林?

生活中不少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之余也在服用阿司匹林。这种做法可取吗?

高血压患者在下列情况中可以用阿司匹林

一级预防

如果高血压患者有以下情况,推荐服用小剂量(每天75~100毫克)的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有靶器官损害,比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肾功能异常等;慢性肾脏病及合并2型糖尿病。

如果经过医生评估,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0%,也可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具体来说,就是高血压同时伴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2项或者2项以上:吸烟;50岁以上的男性或者绝经后的女性;血糖或者血脂异常;肥胖(BMI大于2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早发心血管病的家族史。

二级预防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也可以用于高血压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推荐每天应用75~100毫克阿司匹林。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可以用氯吡格雷(75毫克/天)代替: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伴有脑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有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通过上面的几种情况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所有的单纯高血压患者都要服用阿司匹林。安全起见,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需要知道

阿司匹林虽然在防治血栓方面所向披靡,但是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了解它的禁忌:

1. 上面已经提到了,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可随心所欲。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血压<160/100毫米汞柱)后方可用抗血小板治疗。如血压没有控制好,很容易导致出血。

2. 阿司匹林最多见的不良反应是胃出血,虽然目前服用的都是肠溶片,但仍有部分在胃内溶解。所以应用前最好进行消化系统的检查,排除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活动性胃溃疡、严重肝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慎用阿司匹林。

3. 服用阿司匹林不用拘泥于一定要在早上或晚上,大家记住长期规律服药这条原则即可。自己可以选择早上晨起服用,也可以选择晚上睡前服用,只要规律用药即可。

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关心的,还是那句话,好好听医嘱,该用的放心去用,不该用的不乱用。


健康之初小讲堂


高血压患者都要吃阿司匹林?这是一种概念上的误区。实际的情况是,有些高血压患者应该吃阿司匹林,而有些高血压患者没必要吃阿司匹林。

我们判断一种药要不要吃,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很简单,那就是我吃这种药所获得的健康获益,是否大于我服用这种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风险,如果高血压患者吃阿司匹林,能够获得更多的健康获益,那么该吃还是得长期吃;如果高血压患者吃阿司匹林几乎没有健康获益,那么长期吃阿司匹林,带来更多的就是长期用药可能导致的用药风险,就是乱用药,就不应该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健康获益是什么?阿司匹林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其主要作用就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阿司匹林为什么能够起到预防作用,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具有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问题的朋友,动脉硬化斑块逐渐进展,出现斑块的破裂或溃破时,就会激活身体的凝血机制,导致血小板的聚集,有很大风险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发急性的心脑血管事件,而阿司匹林的这种血小板抵抗作用,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作用,减少发生血栓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用药风险有哪些?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抵抗作用,同时也是长期服药造成的主要用药风险,血小板的聚集是身体凝血的重要机制,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起到血栓预防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出血风险的加大,而阿司匹林药物本身,其作用机理上,又对胃黏膜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大的用药风险,就是要注意出血方面的风险,特别是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了解了服用阿司匹林的健康获益和用药风险,高血压患者到底要不要吃阿司匹林,答案也就很明显了——

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不管是否有高血压的问题,如明确有冠心病或已发作过急性心梗等问题的朋友,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发作,有明确的预防和降低风险作用,关于用药期间的出血风险,应该多加注意,某些高危风险的朋友,可以通过合理用药保护胃黏膜。

而对于尚无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就应该结合其他因素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血脂情况,是否有糖尿病,是否吸烟,肥胖,心血管病早发家族史,年龄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如果通过评估,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中低危风险,就完全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加强血压的控制,做好定期的相关检查和心血管风险评估就好;如果是评估为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还要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出血风险,如果评估为出血风险为低危,在做好生活调理的情况下,仍然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预防,而对于高出血风险的高血压患者,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还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定要做好血压的控制,如果无法把血压控制到140/90以下的达标水平,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虽然有可能起到血栓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高血压不控制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出血性脑卒中风险,也是很大的,除了控制好血压以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还建议一定要在严格自律做好生活调理的基础上,如果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也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毕竟高血糖也是导致出血的重要风险因素,控制好血压血糖,做好生活调理的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可以辅助提高药物的健康获益,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药物的用药风险。


李药师谈健康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说起阿司匹林,很多人都知道可以起到预防血管堵塞的作用,但如果再问阿司匹林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不少的人回答是阿司匹林能稀释血液防血粘稠,血液变稀了就不会堵塞血管了。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此外,虽然有高血压的人确实是血管堵塞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但并非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为什么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阿司匹林是如何起到预防血管堵塞作用的。造成血管堵塞最直接与主要的原因是有血栓形成,但血栓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血液粘稠就会集结成团形成血栓。实际上,血栓的形成就像包饺子一样,它是有“馅”的,这个“馅”是血管上的斑块破裂后暴露在血液中的粥状脂质物,血液中的凝血细胞聚集在这些脂质物周围就会形成血栓。简单地说,如果血管上的斑块不破裂血栓是不会形成的。

而阿司匹林的作用就是与血小板上的聚集因子相结合,使血小板失去聚集在一起的功能,这样即使斑块破裂有脂质物暴露出来,血小板也无法聚集成团,从而避免了血栓的形成。要知道阿司匹林对血液的粘稠度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没有任何稀释血液的作用。

其次再来看有高血压的人为什么要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高血压对血管内皮产生损伤,大量的脂肪从损伤入进入并沉积下来,经一系列炎性反应后就会变成像“粥”一样的脂化物,这些脂化物集结成团时就形成了斑块。当有斑块形成时就存在着发生破裂的可能,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大增加,此时就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提前做好预防。

因此,有高血压的人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主要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是否有血管斑块形成以及是否存在导到斑块破裂的危险因素,对此临床上有一套基础的评判标准,有高血压的人可对照以下标准看看自己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病的人应当服用,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三个以上时应当服用:

  • 年龄大于50岁
  • 直系亲属中有发生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 吸烟
  • 体重超重要或肥胖
  • 高血脂
  • 患有糖尿病

经评判需要服用时,每天应坚持小剂量服用,建议服用剂量为100毫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服用时血压必须有效控制在至少160/100mmHg以下,否则可能因阿司匹林抑制凝血的作用导致出血性疾病的发生,这一点一定要加以注意。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我身边有一个老者高血压一值没用药。控制情续也是可以的。还有一星期刺一次血效果也是不错的。


尹坤平


不是换高血压病就要吃阿斯阿司匹林,高血脂的患者吃阿司匹林,防止血栓行成。


皇帝内经之四气养生


不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吃阿司匹林的。但是有些降压药和阿司匹林,在患者有高血压和血小板凝结时是可以同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