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習慣網課後,會不會覺得學校老師的課程更加乏味?

朱慶平


學生習慣網課後,會不會覺得學校老師的課程更加乏味?

筆者覺得,非常有可能令孩子更加討厭學校老師的課程,因為確實網課比學校老師的課要精彩豐富很多;但是,孩子還是會更加喜歡去學校上學,為什麼呢?主要原因有兩個:①學校沒有爸爸媽媽嘮叨個沒完沒了;②學校有很多真實的小夥伴一起玩!

網課的優勢非常明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上網課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相對自由、隨便、舒適得多。在家裡。孩子上網課拿著IPAD就行了,可以走著、站著、坐著、甚至躺著,愛怎麼看就能怎麼看,沒有在班級課堂上那麼多的臭規矩,這個樣子誰都喜歡;其次、上網課只有表揚沒有批評,反正老師啥都看不見、管不著,孩子不樂意才怪。在網課互動區,你愛互動就互動,不互動老師也很難發現,所以只有表揚沒有批評,孩子可以完全放飛自我,一點也不擔心老師找麻煩;再者、網課都是教育教學水平較高的老師準備,課堂容量很大、內容豐富多彩,甚至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互動性遊戲,這都是孩子的最愛!所以,筆者覺得,很有可能,不少孩子會愛上網課,甚至有可能會產生排斥學校上課的不良情緒。


網課這麼好,真的能夠替代學校老師的班級課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上文中筆者已經說過了兩點孩子無法離開學校的根本理由,即學校沒有爸爸媽媽嘮叨個沒完沒了,和學校有很多真實的小夥伴一起玩!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方面都是網絡無法做到的,筆者在這裡再談三點:第一、網課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播,缺乏教育的其他兩個基本功能,即激發潛能和完善品格。孩子潛能的激發,需要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例如同學間的合作性學習,通過探究、討論、歸納綜合等形成新認知,這是網課所無法達成的。第二、網課具有虛擬性,不如學校課堂來的更加有真實感。虛擬課堂就跟看電視劇似的,很容易看過就忘了,不太容易引起孩子的重視;而學校課堂上,老師和同學都是真實的,“親其師,信其道”讓孩子更有親切感,更容易動真感情。第三、網課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或者說監管不到位。家長需要上班和操持家務的,不可能老是培著孩子上網課,在孩子自覺性和自律性不夠的條件下,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網課雖好,卻只能是臨代品,或者說是一種暫時性的無奈選擇,真的讓每個孩子認真去選的話,絕大多數孩子還是願意回到學校。網課的優勢非常明顯,其劣勢則更加突出,都是因為疫情,我們不得不暫時選擇了網課;等疫情煙消雲散了,絕大多數的孩子,會更加樂意回到學校在課堂上學習。所以,對於網課這種臨代品或無奈選擇,家長不必有過多的擔憂,老師更無需杞人憂天,自信一點,你的課堂遠比那狗屁不是的網課要重要得多的多!無論什麼時候,網絡課程都只是一種教輔手段,都無法真正替代老師的作用,最起碼的一點,師德師風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從網課上體現出來的吧,我們老師教書育人,可不只是教書,還有更重要的育人呢?育人需要老師身體力行,更需要老師“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網課在這方面的功能基本為零!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學生習慣網課後,會不會覺得學校老師的課程更加乏味”,也許真的會有點兒,孩子畢竟都是喜新厭舊的;但是,無論網課有多麼出色,也抵禦不了孩子對學校的嚮往,更離不開老師課堂上的“傳道受業解惑”!


自在人生wub


學生習慣網課後,會不會覺得學校老師的加乏味?

我想,答案是:有可能。

以我兒子舉例,4年級的小朋友,寒假我們給他報有線上的輔導課。老師配置有2個,一個是主講老師,另一個是班主任老師。

先說為什麼我認為孩子如果習慣了網課,會覺得學校老師的課程更加乏味。

原因1:線上課,老師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會安排各種小遊戲,孩子很喜歡;

原因2:老師按大綱講課,不用維護課堂紀律,對孩子只有讚揚,沒有批評,孩子愛聽;

原因3:孩子抱著IPAD,在家長沒有硬性要求的情況下,坐著、站著甚至半躺到床上,約束少,孩子感覺很自由。

這3個原因,是我觀察兒子上網課的情況,以及在與兒子的溝通中總結出來的。和他們班上的家長也有簡單的交流,情況都差不多,所以應該還是有一定代表性。對比來說,在真實的課堂上,老師要維護課堂的紀律,與孩子的互動形式不如網課多樣,孩子有可能因為上課不專心,被老師批評,對老師所講內容感覺枯燥,自然會覺得學校上課沒意思乏味。

所以之後,我和老公,儘量陪著孩子上網課,一方面更瞭解網課的上課情況,清楚所講的內容,一方面也對孩子進行監督,提示他正確的做法。

所以,網課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1、 在家上課,環境中容易令其分神的因素太多,不易專注;

2、 老師看不到孩子上課時的情況,並不能瞭解孩子問題所在;

3、 在孩子缺乏自律的情況下,上網課的效率其實比較低下;

4、 為了互動,屏幕一側設有對話區,不斷滾動的字幕,孩子們隨手打上的信息,都會對專注力進行干擾,從而影響上課效率。

上網課,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身邊沒有真實的同學。人是群居動物,學校是孩子進行社交的重要場所。所以,上網課的新鮮感在時,孩子可能會感覺學校老師的課程有些乏味,但只要家長做好引導,把網課當作是學校課程的補充,還是比較好的選擇的。


北方的木棉


應該不會呀,首先人面對面的交流有情感上的對峙,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面對面的交談更能解決,學生上課聽課都是人和人之間情感的對峙。

每年教師都有很多的培訓,現在網絡培訓的項目越來越多,可是效果可想而知,我參加過好多次的網絡課程培訓,都沒有起到效果,視頻在放著而人沒有看著都是很正常的,而我們舉行的線下培訓效果都比線上培訓好,如果這次中國的疫情沒有得到控制,全國中小學,大學。所有教育行業都是線上教學我相信教學效果肯定很差,


鄉村小錢


網課是什麼?

現在各個學校到底是否有條件開網課?

到底現在開的網課是為了開而開,還是真的有用? 這個才是大家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之前陪女兒上了十天 某思的網課,你想想,到底有多少學生是真真正正 ,認認真真的呆在電腦旁邊,IPAD 旁邊,專心的聽老師的講話呢?


做過老師的人都清楚,就算你實實在在的呆在教室裡上課,老師的兩個眼睛盯著了,還有那麼多的學生不聽的,你想想就靠著學生自覺? 家長監督這個效果有多好呢?


所以到最後,好的會越來越好,因為這一部分的學生本來就比較自覺,然後家長監督的也比較好,那麼這一部分的學生還是會穩步上升的。


差的一部分,家長在隔壁打麻將,自己本來也是不自覺地,你指望他們能通過網絡上課達到學習的目的? 簡直就是天荒夜談了。


所以不是說 學生習慣網課後,會不會覺得正常的學校教學會乏味。

而是到底這個網課有多大作用,這個才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


不是老師做個直播,或者錄些視頻就叫做網課。

教育的根本在於 互動, 互動 ,互動


何生


目前因為疫情,全國的大中小學生均延遲開學,各地教育部門紛紛開放“空中課堂”,充分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向學生提供網課,但是,有家長提出憂慮:學生習慣網課後,會不會覺得學校老師的課程更加乏味呢?

這個問題一看就是不瞭解網課,也沒有讓孩子上過網課的人提出的。如果大家瞭解網課,也讓自己的孩子上過網課,大家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

那麼,網課和學校老師的課程有什麼不同呢?

一、從授課本質上來說

網課和學校老師的課程並沒有什麼不同,特別是新授課,講授的知識點大多都是一樣的。

既然所講知識點一樣,在有限的時間內網課的優點是可以反覆看,不怕筆記記不全,也不怕因走神漏聽而聽不懂。但學校老師利用課堂授課雖不能回放,但學生卻可以隨時和老師交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來靈活調整講課內容。同時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還可以使課堂更有活力,學生的學生興趣也更容易被帶動起來。


二、從學生的學情特點來說

網課更適合學習自覺性強的學生,不適合自制力差的中小學生,而學校老師的授課,因老師除了講課外,還負有對學生的管理責任,因此授課效果更強。

小徐老師曾給自己孩子買過網課,但那些趣味性較強的講課內容,往往授課內容很水,學起來很浪費時間。而知識性比較系統,知識點比較密集的課,孩子又不願意聽,覺得很枯燥乏味。而且因為網課少了老師對學生的時時約束性,那些求知慾不強烈的學生很難靜下心來認真聽課。

小徐老師曾經在課堂上放名師的優秀課堂實錄,但沒有幾個學生喜歡聽,因為他們參與不進去。


三、從學生的學習規律來看

網課也好,老師線下講課也好,要想學生及時掌握知識並熟練運用,就要三分講,七分練,講課和做題,以及對學生的作業批改等都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一味地向學習灌輸知識點,而缺乏學生自我做題,練習運用知識的環節,只能造成“眼高手低”,所學知識也不靈活不紮實。

從這一點來說,學校老師面對面的教學要比網課更有優勢。


四、從學生對老師的選擇上來看

現實生活中,學生在學校上課是沒有權利選擇老師的,即使你討厭這個老師,這個老師講得你聽不懂,你也不能隨便換老師。這成為一些學生不適應學校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網課在這方面就比較有優勢,因為網課一般都可以先試聽,喜歡哪個老師的講課風格就跟哪個老師來上。但是面對浩如煙海的網絡課程,想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老師也不容易,如果能在網上找到自己的喜歡的老師,特別是對那些本身就不喜歡自己的學校老師的學生來說,還是有可能會產生因聽了網課而覺得自己學校老師的課更乏味的效果的。


總之,線上課也好,線下課也好,各有優缺點,是通過網絡講課給孩子們聽,還是通過面對面的方面講課給孩子們聽,所不同的只是傳播途徑不同而已,課好與不好,有沒有吸引力,不取決於傳播途徑而取決於講課的老師。值得肯定的是,線下講課好的老師線上講得也一定精彩,而線下講課不好的老師,即使開網課也一定沒有人喜歡聽。因此大家不用擔心學生因為聽了網課而不喜歡學校老師的課,只要好好打磨自己的課,面對面授課,面對面和學生交流會比網課更有魅力。


指尖教育帝國


這個問題提得比較好,一段網課後,學生很可能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老師。網課中的老師,很多都是比較優秀的老師,而且網課本身就有一種表演性質,課也準備得較為充分,這是我們的普通老師平時上課沒法比的。

但是,網課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尤其是錄製的沒有學生互動的網課,還是存在很多缺點的。

首先,上課是需要師生互動的,沒有了互動,課堂效果很難實現

早在孔子那個時代,孔子也是在通過與弟子們的互動中傳授知識、講解道理的。有些需要學生思考,有些需要學生表述,有些需要書寫。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反應,實時調整課堂節奏、改變教學方法。在這點上,網絡授課是不如面授的。當然,那種一對一的網絡授課、或者直播帶有互動功能的授課就可以避免這種缺陷了。

其次,學生層次不同,利用起來效果未必好

我們在借鑑一些課件的時候,往往很難全部搬過來使用。有些東西,只是適合編課件的那個老師的學生,其他老師的學生往往不太適應。所以,老師們在製作課件的時候,往往得自己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去編制。別人的東西可以借鑑,卻無法照搬。

學生在聽網課的時候,往往是來自不同的老師。這個老師一節,那個老師一節,不能連續聽某個老師的課,這也是一種缺陷。

第三,學生學習好不好,不是單靠聽課

需要記筆記、需要完成作業,需要老師批改作業後進行糾錯,需要記憶一些知識點,等等。這些都需要老師檢查和督促,單靠聽課是不行的。

所以,網課雖好,但是,是無法代替學校的課堂教學和老師的管理的。這些年,老師們的學歷層次有了很大提高,教學的藝術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課堂沒有像題主想象得那樣乏味。大部分學生不會因為聽了幾節網課就看不起自己的老師了,所以這點,還是請題主放心。不過,也得給我們的老師提個醒,我們也得不斷提高自己,不要被時代的潮流沖走才好。


愛河北人


學生不可能習慣網課,這是其一;即便網課再生動,也會審美疲勞,這是其二。

因此我的觀點是:學生們不但不會覺得老師的課程枯燥乏味,反而覺得學校老師的課堂更加親切的想法。

網課氾濫,無所適從

由於疫情的存在,正常的寒假時間還會延長,開學的時間將會推遲,全國各地興起了“停課不停學”的熱潮。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線上課程一窩風似地噴湧而出,讓眾多的學生、家長、老師應接不暇。

很多人認為這是形式主義、刷存在感。我個人覺得拋開這些不談的話,至少讓我感覺到有點無政府狀態、無所適從。

今天上午某部門推出了這款線上課程,下午某機構免費送出這款線上課程,明天學校的老師又開始推薦另一款線上課程。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不知選擇哪一家的好。

網課雖好,但不持久

大凡盈利賺錢的網課一般是經過精心打造的,從外在的包裝到網課的內容,比較華麗,也比較實用。畫面生動、語言動聽,能夠吸引眼球。

免費的網課純粹是公益性的,畫面質量和授課內容要遜色很多,畫面卡頓、節奏不連貫,提不起觀課者的興趣。

但是,再好的網課也存在致命的弱點:

  1. 互動性不好。大多數網課,學生只能單向地聽,不能提問題,不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2. 長時間觀看網課,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3. 網課容易使孩子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感;

  4. 網課讓孩子缺失了集體活動,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

  5. 網課再好,孩子也會出現審美疲勞。就像看膩了電視上的晚會,總覺得現場晚會更精彩一樣。網課再好,也沒有學習的氛圍。

學校的課堂教學有其獨到的好處:

  1. 學習氛圍濃厚;

  2. 教學的互動性強;

  3. 集體參與活動多;

  4. 課堂教學照樣可以生動、引人入勝;

  5. 老師能及時監管學生的學習狀態;

  6. 可以有效實施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靈活做出相應的教學處理。

我覺得網課只能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和補充,在學生學習生涯中,網課充當的只是配角,在正常的社會發展中永遠不可能成為主角。


朗月寒雪


學生習慣網課後,會不會覺得學校老師的課程更加乏味?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有價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網上授課,和老師平常在教室裡上課有什麼不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比較:

網上授課和傳統的課堂相比,有一定的優勢。

如果網課給學生帶來的感覺是味同嚼蠟,聽起來昏昏欲睡,那麼這樣的網課還會有人購買嗎?估計免費的都沒什麼人看吧!網課和傳統的課相比,在時間性方面更自由一些,可以是60分鐘,也可以是90分鐘,也可以是一百多分鐘。而傳統的課不一樣,當你上到40分鐘還意猶未盡的時候,不好意思你必須下課了,因為一節課已經過去了。

所以,網課的上課時間比較靈活,敢於發佈、出售網課的老師一般教學能力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當然不排除一些專門吸引眼球的水課),他們的教學過程一般能做到引人入勝,一波三折,這樣教學對他們開拓網課市場大有裨益。

網上授課和傳統的課堂相比,劣勢也比較明顯。

聽了網課之後,會不會覺得傳統的課堂比較乏味呢?我覺得這要因人而異。教學能力很強的老師,無論上網課還是上傳統的課堂,其課堂都能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學生。更何況,傳統的課跟網課相比,前者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傳統的課堂有網課無法替代的情感交流和課堂互動。

在傳統的課堂,我們可以聽到掌聲陣陣,可以看到生成連連,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第一時間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不懂的地方,學生能否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往往能直接決定學生學習的收穫程度。

同時,網課以教師的講為主,也就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學習的附庸;但是傳統的課堂不同,傳統的授課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具體學情,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聚焦“教是為了不教”這六個字。所以,在傳統的課堂上,我們會發現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角,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

但是網課就好比“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學多少,全看錄網課的老師教多少內容。更何況,如果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上網課,旁邊如果沒有家長陪著的話,那麼孩子會不會看一會兒網課就把網絡遊戲打開來玩呢?這一點誰都無法預料。

你認為網課和傳統的課堂相比,哪個更適合孩子?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老穆認為,網課和學校老師的授課內容和方法有著較大的不同……

網課為了生存,且有足夠的時間保障,因而課堂是比較活躍的,且老師講課生動有趣,詼諧幽默!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網課內容,讓學生聽了後提不起興趣,他們下次還會繼續購買嗎?

學校老師授課,往往是有既定任務和時間緊迫性的,再加上一節課就40分鐘,不允許盡情“發揮”啊!

正因為如此,學校課堂相較於網絡課堂,會略顯單調……

網絡課堂,一節課大都90分鐘,還有120分鐘的,學生也是在閒暇時間去上課,學習心態也會有所不同。

可學校的課堂,一節課就40分鐘,在重難點都要講解的情況下,難以做到生動有趣。

當然,優秀的老師還是可以做到的!

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場所,而網絡課堂,則是培優補差的地方。

倘若學生搞不清主次關係,成績必然難以保障!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今年因為疫情問題,學生們的上課都推遲。雖然上課時間推遲,但是停學不停課。所以隨之而來了網課,現在我們這邊每個班級群裡老師每天都在發佈網課鏈接。讓孩子們在家聽新課,做練習,並且打卡到班級群裡。

針對題主的問題,在我看來,網課和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對於孩子來說完全不一樣。

網上課程相對來說,設計都比較有趣。但是除去課程內容的有趣性。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孩子的專注力。即使網絡再有趣,針對小學的孩子,若是沒有家長監督。孩子們聽一會兒就不想聽了。因為網上課程互動性具有侷限性。孩子們雖然能夠及時回答問題,但是老師在反饋時,不可能一次性都反饋,或者是每個都反饋。

它就不如課堂上,有老師組織,在回答問題時會非常有次序,不會一窩蜂的全部回答。而是由老師掌控著課程,引導著孩子思考,舉手回答問題。

所以在我看來,網絡課程的教學太單一,只能少數人時,老師才可以每個人關注。而且面對孩子的情況,因為不是面授,老師也不能及時察覺到問題。所以網絡課程不會讓孩子形成依賴。

畢竟對於孩子來說,面授課程,集體活動才是孩子們更向往的。

而且現在課堂上的教學,有經驗的老師,課堂非常豐富。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我看來,課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在不斷的交流,碰撞中學習規矩,學習思考,學會秩序等能力得綜合學習,而網絡暫時達不到這些綜合方面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