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衡水中学代表应试教育,人大附中代表素质教育,你怎么看?

教育大爆炸


不尽然。衡水中学是河北名校,但成名并不久,之所以现在闻名全国,与教育决策者理念,与教育产业化分不开。但一个事实是,短短十几年衡中能异军崛起,并且是在教育资源丰富,名校林立的华北地区独领风骚,甚至闻名全国,高考清北生年年增加,升学率奇高,是与人---教师,与生源分不开的。衡水市现在的一个名牌,就是教育产业化,这种产业就如工业生产,产品就是高考升学率!举全市之力打造了一个高中名校,甚至能与首都百年名校相抗衡,只能说,衡水人真不简单!衡水是一个特殊地理位置的城市,却也是个尴尬的城市,在华北,城市化甚至还不如一些远离京郊的城市,人均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周边城市相差甚远,但衡水人硬生生地另辟蹊径,竟然以一校之力,以教育产业化去增强城市竟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会议,餐饮等等。再来看看衡中学生,多数为普通家庭的学子,学文化,刷题目,跃龙门是头等大事,但是若井校园看看,衡中学子也并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学校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有科创,有军事体验,有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只能说,衡中是肩负着巨大升学压力和尽可能不培养书呆子的综合大学预科学校!


意一醉梦一回


我认为衡水中学适合90%正常孩子的素质教育;人大附中适合1%天才的素质教育。那些不像像衡中又不像人大附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耍流氓。

父母毕生想做和要做的事,衡水中学替你做了

衡水中学培养拼博、坚韧的精神一一一哪个成年人不需要这些?小时候不主动吃苦,成年后就要被动吃加倍的苦;

衡水中学培养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和方法,把学习工作任务分解,计划、执行、检验,一一一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原理,哪个成年人哪个组织不需要这些?

衡水中学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挖掘自己潜力一一一哪个大师哪碗鸡汤不讲这个?

衡水中学,也许会扼杀1%的天才,但也只是也许;也许会让那些心理脆弱的孩子走极端,但这本来就需要心理康复的群体。对于90%的正常孩子,衡水中学的系统训练,一定会让孩子有质的提升。即使抛开高考高分,这些孩子做什么也不差。


盆底健康管理师


衡水中学代表应试教育,人大附中代表素质教育,这样说,没毛病。

但是,并不意味着衡水中学没有素质教育,人大附中没有应试教育的成分。

之所以如此,就像高山上的松树与山谷里的松树一样,两者的地势使然。

1、地势不同。

人大附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政治、经济资源,是衡水中学南望其项背的。人大附中的教师一些都是博士生,在全国大部分的学校都不会太多。


2、形式不同。

衡水中学是绝大多数中学的样板,所谓的素质要表现在成绩的优异上,不然,所有的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考不上好大学的学生的素质,怎么说是高素质呢?

3、褒贬没用。

其实,我们还是脚踏实地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吧。无论如何,现实才是真正的裁判员。


子木老师讲语文


什么教育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目标是啥?你的对手是谁?这个要首先搞清楚。

如果你把人大附中搬到河北,也没有特殊的政策关注,我相信人大附中的领导就木有今天的淡定,去搞啥素质教育。说不定比衡水中学还激进,为啥,这叫适者生存。如果一个中学连生存都不容易啦!还唱啥高调啊!

还有,如果河北的高考能像北京那么容易,还有人愿意去执行题海战术?都是不得以而为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得。但资源太少,竞争激烈时,肯定就不一样啦!

所以,没有对错,只有适合的


港哥侃车


这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线性思维下的结论,从来没有纯粹的应试教育,也从来不存在纯粹的素质教育,衡水中学偏于应试,人大附中偏于素质,但是,无论是衡水中学还是人大附中,都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体,只是在两种教育的比重上,各有侧重罢了。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无法割裂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应试教育好像形成了共识,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的教育就是应试,对此,我也基本认同,但是,我从来不认同应试教育就是洪水猛兽,就是一无是处,这样的观点是不客观的,应试教育存在数千年,仅仅是建国以来,就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事实。

而素质教育,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描述这个概念,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素质教育庸俗化,认为不考试,只学那些吹拉弹唱之类的,就是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本身就是综合性的,只要是学习,都需要素质,都是在提高素质。

应试教育的客观性和强大惯性

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在当今世界并非只有我们在应试,每一个国家的教育中,都有应试的成分,只是我们的应试成分更多比重更大。这是受数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也是一种对于民众对于公平的要求。

这种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是一种主流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了民众对于阶层固化打破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们对于这种人才遴选模式的认可。虽然这种模式有着很多弊端,但是,纵观全世界,也找不到没弊端的制度啊。

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应试需求,对于应试的巨大力量,还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的最好,也看的最清,他5月10日在《温儒敏谈读书》说,应试教育在相当长时间内很难有根本改变,作为老师应该承认这一现实,尽量去应对,既让学生考得好,同时又不把他们的脑子搞死,希望老师们搭上应试教育这条船,多做一点素质教育的事。这样说,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是无法一下子阻挡和改变的。

戴着应试教育的镣铐跳素质教育的舞蹈

我特别欣赏的是最后一句话,就是搭上应试教育这条船,做一点素质教育的事。这一点素质教育的事,人大附中做的就很好,做的多,不是一点,是两点三点很多点,所以人大附中就被说成了素质教育的代表。

而实际上,人大附中也一样不敢不要应试,也得应试向家长交代,只是因为师资、招生方面的资源优势,渠道更多,就显得素质要求维度也更多一些。而衡水中学的应试,又何尝不是一种素质呢?在应试的训练中,学生对于时间的规划,学生的自律和毅力,不都是素质吗?

因此,不管是哪一所学校,要想打出品牌,赢得口碑,都得戴着应试教育的镣铐,努力跳出素质教育的舞蹈!


当代师说


别的不多说,就举一个例子:天一(不认识这个人的可以用头条搜索)是人大附中的。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我宁愿要我的应试教育!

新东方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出国留学的多少人在新东方学过或没学过?

凡事都有个标准,什么叫素质?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那你可以报名艺术学院。

清华北大招录化学、数学、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的多,这些人出来都是工程师、科学家、建筑师、企业家,这些人能造桥建房子,研究原子弹和飞船,还能搞出高铁和5G,不知道跟整天唱唱歌跳跳舞的明星比,哪个算是素质高?

如果说上边的差异只是行业差异,那么排除行业差异。弹钢琴也有过级这一说吧?游泳跳远也分个第一第二呢。这算不算素质?算不算应试?

好吧,再排除“能力“差异,那我们谈什么?道德水平?问题是高考如果考道德水平的话,你以为你能拼得过天一?

或者,一个字儿都不认识的道德模范通过高考进清华北大,这就是大家想要的?经历过66-76的人想想都瘆得慌!

都喊素质教育,既然强调素质就别参加高考啊,高考本就是“高校入学考试”,本就是“考试“。等所有高校都来个“推荐入学”,你们猜会怎么样?


水滴的声音


我认为为了前程努力学习的孩子们都是优秀学生,衡水中学为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平台,无可厚非,在考出好成绩就能上个好大学的现实面前,攻击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的人有股酸酸的味道,比如有些人昨天还抱怨衡中的教学不人道,今天一接到自己孩子被衡中录取的通知书,屁颠屁颠地立马把孩子送进去,然后四处炫耀,我孩子在闻名全国的衡水中学读高中,生怕别人不知道。在以高考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谁都不是圣人。衡水这些年靠教育出了名,而且还发展壮大了,形成了教育产业化,衡水第一中学,衡水二中志臻中学,衡水五中初中部,每一个学校一个年级轻轻松松就能招到来自全省各地近万名优质生源,存在即合理,要不然怎么会有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参观学习?他们不认可干嘛还要去学习,一波接一波的家长校园参观,他们不认可的话为什么还要去?再说素质教育谈了N多年了吧?改革了多少?就连一个小学生减负问题,文件发了多少次了?成效如何?家长们焦虑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听从组织号召给孩子减负了,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有人不这么想啊,依然在各种添小灶,一考试,添小灶的成绩高高在上,响应号召的爬在下面抬不起头。小学,初中,高中,恶性循环,做家长的急不急?人大附中,在帝都,人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升学录取率其他地方的学校比不了人家,人家搞素质教育,可以,其他地方的学校搞就不适合,这是地域环境决定的结果。


静欣雨


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培养什么。高考具有指挥棒作用,这是事实。

衡水教育模式代表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家长需要,社会需要,这有什么好说的。

至于衡水的带培养计划,那说明我们的教育公平没有落实。怎么能说在规则范围里的创新是不对的呢?

素质教育是什么?啥是素质?考不上大学,你就没有素质。这不是谁说了算,这是社会的共识。

一个中学毕业的人,素质再好,也比不过一个大学毕业的人的。这种比较就提现在就业,创业,创新,对社会的贡献。

整天拿着素质教育大棒到处批评人的做法,就是嫉妒!嫉妒衡水模式,嫉妒人家的升学率。

社会评价体系就是以文凭论,为什么说中学不能以升学率定高低?

在合理的规则范围内做出改变,不是违法,这是创新。

这是社会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说什么都没有这三个需要来的刚需有力!



铁板铜琶


衡水中学,一个饱受争议的中学,有人衡水中学代表中国应试教育的高峰,也有人说衡水中学破坏了教育生态;人大附中,开创了中国基础教育许多奇迹,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校园网、第一个科学虚拟实验室、第一个学生足球俱乐部,且在北京市高考中连续多年独占鳌头,但却集中了诸多优秀的教育资源。


当然,在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检验的最终标准都是中考和高考,也因此,衡水中学和人大附中才会如此耀眼,不然,成绩平平,关注度自然降低很多很多。

这两所高校,成效斐然的前提下,便是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生源,跨区域甚至跨省“掐尖”,如此情况下,强者愈强,弱者越弱,造成地区教育生态的极度破坏,而有条件跨区域求学的家庭,势必是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也就只能按部就班,如此情况下,难免就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



当然,衡水中学与人大附中,看似走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同的道路,但最终都会走向高考这一条路,方式方法的不同而已,最重要看高考政策如何引导,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两种极端的教育方法,最终都会落实到分数上,而高考分数不论怎么改,都会有传统的应试教育分数及素质教育分数,如此情况之下,衡水中学模式和人大附中模式都还会有市场前景。


总之,不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这两所高校在取得成绩的前提下,势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高度集中,循环往复之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也是教学方法不同而已,难以从根本上脱出中国教育的困局。


鹰眼看教育


其实我真的难以理解为什么每次一提衡水中学就有那么多人去诋毁这所中学。说什么衡水中学只知道应试教育,培养一些考试机器。吹捧像人大附中这种注重素质教育的中学。但是我想问一下,如果人大附中不在北京,在衡水这种地方,人大附中的素质教育还能那么效果显著么?

人大附中在北京,北京是全国教育,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而衡水中学却只是一所位于小城市的中学,并且其所在的河北省经济也明显不如北京,教育水平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人大附中的学生获得的资源就明显多于衡水中学的学生。而且人大附中的学生的家庭背景也明显好于衡水中学啊。衡水中学的学生很多都是周边地区的农村孩子,他们有人大附中那些学生的家境好吗?他们有人大附中那些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好吗?可以说,这两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的起跑线就是不一样的,一个在山腰,一个在山脚。在山脚的拼命去追赶在起跑线在山腰的有错么。而衡水中学只是给那些拼命学习的农村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帮助啊。更何况高考,河北省没有好大学,高考生们为了有更好的前途,摆脱农村的命运,只能几十万人为了那几百个,几千个重点大学的指标名额争得昏天黑地,他们不拼命行吗。而北京呢,多少所985,211,北京又有多少考试呢?这种不公平就更加加大了像衡水中学的普通出身的学生的追赶难度了,所以他们拼命有错吗?

诚然,我们鼓励素质教育。但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就根本不适合发展素质教育。所以还会有那么多学生义无反顾的去选择应试教育,但其实他们也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啊。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不赞成衡水中学这样的应试教育,但我们没有权利否定它,否定这些学生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