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为何关羽最终都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

諾壓壓壓壓壓最有愛的說丶


作为一千多年的武圣,关羽的义薄云天被大众所津津乐道,即使在其被迫投降曹操时也依然惦记着刘备。因在降曹期间,发生了官渡之战,其战功卓著被封为汉寿亭侯。此后,他也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既然关二爷那么的忠义无双,那又为什么又要把国家的奸贼曹操给封的爵位看的那么重要呢?

首先,这个爵位并不是曹操给封的,是大汉皇帝封的,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表奏朝廷,封关羽为侯,意在拉拢关羽,在当时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就是在曹操的控制的木偶,自然走过场就通过了。

但这个爵位在关羽心中是大汉皇帝封的,他也不领曹操的人情。从某种意义讲,关羽也知道这个爵位是曹操给讨的,但是真正盖的印鉴来自于大汉朝廷而不是曹孟德,自己就认为这个封赏是皇帝给的。而且关羽在投降曹操的时候也说过,是降汉不降曹。就是说他是投降给了大汉正统,而不是投降于曹丞相。

其次,这个侯爵的册封体现正统性,忠君重情义的关二爷更有成就感。实际上就算名义上是正统朝廷册封的,真实的情况不还是曹操给关的吗?其实,在大汉时期,很重视义,占据大义是很重要的,大义就是话语权。在权力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不占有大义,他死之后,他的儿子就没有了大义这个包袱,天下是我爹爹给的,如何逼汉朝皇帝禅让,即使这样对于大汉皇帝也是礼遇有加,不给加害。

所以他只能自称是奉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大家都明白,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当时朝臣是没有人敢对抗他的?因为曹操手里有大汉皇室正统,他手里握着大义,来自于大汉皇权的大义。关羽是一个政治立场极其严谨的人,做事也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关羽能和刘备结拜,很有可能是看重了刘皇叔这个身份,与皇室结交就是和正统结交。汉寿亭候是朝廷钦点的爵位,当然要引以为傲了。

第三,关羽之所以以此爵位自居,也是因为实际上他没有其他的爵位。说出来很寒碜,实际上关羽只有两个爵位,一个是这个汉寿亭侯,另一个则是死后被蜀汉政权追谥的爵位。也就是说在其生前也就只有这一个爵位。虽然刘备在占据益州后给关羽封了个前将军,但这个将军属于官职,加官进爵说明官位和爵位是并重的。而且一般官位不能世袭,但爵位尤其侯爵以上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因此关羽更看重爵位。

而且汉寿亭侯比前将军要早很多年封给关羽,而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后过了几年就因失荆州、败走麦城,一代将星陨落。刘备在蜀汉政权中封给关羽的前将军,在其心中是赶不上当初刘协听从曹操建议封的汉寿亭侯。因为刘备并不是皇帝,这里面提一下,虽然关羽为蜀汉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他却是死在刘备称帝之前的,因此,在他活着的时代正统就只有汉献帝的政权。以汉寿亭侯自居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分析,按照关二爷的性情,他以所谓“曹贼”给的汉寿亭侯自居,不仅是因为他认同汉朝皇室正统册封的爵位,也是对自己战争沙场功劳的肯定。他的想法是那个时代追究功名利禄的军人比较正常的想法。我们忠勇无敌的关圣人也不能。


无笔


关羽的“汉寿亭侯”可不是曹操封的,是时任司空的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由汉献帝封的。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汉寿亭侯,东汉的爵位沿袭西汉及秦朝的二十等爵位制,但增加了等 级,爵位最高的依次是王、公、侯,其中王和公是用来封皇子,普通人封不上,当然曹操是个例外。

侯爵位已经是第二十级爵位,侯又分为列侯和关内侯,列侯大于关内侯,列侯有封地,而且可以世袭,关内侯没有,列侯根据食邑大小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羽就是封在汉寿这个的亭侯,并且有封地,封地有一亭或数亭。

关羽的爵位是第二十级列侯爵位中的亭侯,而且这个爵位跟官职没有关联,只有有功劳之人才能受封列侯。

关羽这个爵位有多牛,常例说明:200年前后,当时的刘备阵营,刘备的官职是左将军领豫州刺史,爵位是宜城亭侯,与关羽地位一样,而且刘备阵营只有刘备与关羽有爵位,其它人都没有。再看曹操阵营,曹操本人官职司空,位列三公,但爵位是费亭侯,跟关羽处于同等地位,曹操手下于禁官职是裨将军,爵位是益寿亭侯,也和关羽同等地位。张辽官职中郞将,爵位关内侯,低于关羽的汉寿亭侯。徐晃官职裨将军,爵位都亭侯,和关羽同等地位。

虽说当时关羽在曹操阵营官职是个偏将军,是将军职位中最小的,但爵位已经和曹操处于同等地位,而且是大汉皇帝汉献帝封的,如此荣耀,关羽当然自豪。

关羽在公元200年就受封汉寿亭侯,19年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当时刘备阵营得到汉献帝封爵位的只有三个人,刘备、马超、关羽,而张飞的爵位是刘备封的,理论上刘备没有资格封张飞爵位,即使封了,也不如关羽的汉寿亭侯含金量高,因此关羽一直保留汉寿亭侯的爵位,直到219年去世。

正因为关羽如此看中大汉皇帝封的汉寿亭侯,因此不在意刘备的加封,一直以汉寿亭侯的爵位自居,而且关羽一生忠勇,这也从侧面说明关羽忠于汉室。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汉末三国的列侯从低到高分成四类,分别为亭侯,乡侯,县侯,郡侯。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最低一级的有封地的列侯,仅比关内侯稍强。关羽之所以很拿这个亭侯当回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凭战功赢来的东汉中央给的正牌侯爵。公元200年关羽万军之中刺颜良于马下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代表汉室朝廷册封关羽。乍看没什么,但要知道,除关羽外整个刘备集团从朝廷手中混来侯爵的也无非刘备和马超等少数人而已,弥足珍贵!张飞,诸葛亮等人的都是刘备给的非法侯爵。


2,再参照一下刘备,曹操,孙权的爵位,关羽绝对有理由骄傲。196年,刘备和曹操皆为镇东将军,分别为宜城亭侯和费亭侯。前者的亭侯一直用到219年,向朝廷上表自立为汉中王才上还亭侯印信,后者一直到213年称魏公才扔掉亭侯爵位。

什么概念?关羽在一二十年时间里爵位能与刘备平起平坐,够厉害了!219年孙权派吕蒙奇袭荆州搞死关羽后才当上南昌侯,郡侯级别。


3,关羽素来以汉臣自居,从他对朝廷的汉寿亭侯很宝贝而对刘备给的前将军不感冒就看的出来。刘备以汉中王身份封关羽前将军,关羽压根看不上,借口不愿与后将军黄忠同列,实则他不认为刘备有权利加封自己,更没资格自立为王。

汉寿亭侯,体现了关羽的骄人过往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这就是他始终以此自居的根本原因。

END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


司马砸光


1.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终其纵横驰骋的一生,“汉寿亭侯”是可怜的关二爷最高的爵位,关公死后历代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目的几乎对他都有过褒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而圣,但义薄云天的关公生前并不知身后的崇高荣耀,也无法以追谥的爵位自居。


刘备进驻益州后给关羽升了官是“前将军”并没晋爵,官位和爵位是并重的但又是两码事,爵位能泽被后代,荫及子孙,只要不犯错误不被剥夺,可以世袭;而官位则不能继承。

2.关公在刘备称帝前就已经牺牲了,当时刘备还是王,加封给关羽的是官职“前将军”,在份量上比“汉寿亭侯”要轻得多;怎么说刘备只是诸候又以“恢复汉室还于旧都”为终生追求,而大汉正统皇帝是曹操裹挟的汉献帝!关羽是傲骄到骨髓的人,以“汉寿亭侯”自居既体现了对大哥刘备与大汉的的忠诚,更彰显了自己的荣耀。



3.依《三国演义》情节,关公终生没有投降曹操,在张辽劝说他归顺曹操的时候,他就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只降汉不降曹“!


而“汉寿亭侯”并不是曹操赐封的,因为关羽被迫降汉期间,曹操与袁绍发生了“官渡之战”,随军出战的关公杀颜良诛文丑尽斩河北名将,战功赫赫,爱惜人才的曹操作为丞相按功劳请示汉献帝,汉献帝刘协下诏赐封关公为“汉寿亭侯”,所以他自居此爵位名正言顺!

当然曹操建议朝廷为关羽晋爵有收买关公的意思,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给关公的爵位曹操表秦汉献帝前就拟订好了,只是逼迫刘协签字盖章宣布罢了,纯粹的走程序;但恩怨分明的关公只买大汉皇帝的帐,根本不领曹操的情;他“降汉不降曹”的意愿始终没变,所以珍惜人才的曹丞相也只能顺着关二爷的意思走过场,让关公以“汉寿亭侯”自居时心安理得。


希望星晨58298869


关羽终生以汉寿亭候自居,而这个爵位是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奏请朝廷册封的,为什么关于在离开曹营之后,还自称汉寿亭侯?



关羽被人称为“义绝",非常忠义。但他忠的是汉室,当初,他之所以答应到曹操手下做事的时候,就曾说过“降汉不降曹”,而他之所以忠于刘备,与刘备桃园结义,主要就因为刘备是大汉中山靖王之后。汉寿亭候是汉献帝册封给关羽的,这对关羽来说,是最大的荣耀,因而,终生以自己曾受过汉室册封而自豪。



当然,这个爵位是曹操奏称朝廷册封的,但册封关羽的最高机关是朝廷,是汉室,对关羽来说结果很重要,过程吗?在金光闪闪的汉寿亭候面前,是可以忽略的。更何况,关羽在曹营时,曹操对待关羽也算是恩深义重,关羽若不是因为早己追随了大汉皇叔刘备,转投到曹操部下也是心甘情愿的。



刘备也可以封关羽,但是刘备毕竟只是风雨飘摇中的汉室下的一股势力,即使后来刘备称帝,但却不被主流所认可,其影响力也不足以与正统的汉室相抗衡,因而,关羽不愿接受刘备的封号。这就好比是省级的表扬比不上国家级的表扬具有说服力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关羽的忠义一直是属于汉朝的。


萍风竹雨123


汉寿亭侯乃汉献帝所赐,关羽这种外物不该其志的性格肯定是不会接受其他封赏的,例子就是刘备送的袍子再旧也不换,曹操追马送袍依然不接招,而在关羽心中汉室高于一切,汉寿亭侯自然高于刘备所封官爵,即使刘备想封他其他官也是加封。

其二,刘备入蜀关羽并没有参与,这一点很重要,应为这一批,像诸葛亮张飞魏延等人都是升官了的,而关羽的任务是守荆州,在没出事之前关羽做得也不好,诸葛亮贯彻的东和孙吴,北拒曹操的方针他也没有贯彻,应为一部分自身的原因,荆州也划分了一部分地区给东吴,用现在的话说,你说上级给你方针,你不服从能行么!



其三,看一下诸葛亮的隆中对,以荆州为基础,拿下蜀川,然后待天下有变,两路齐发,而关羽的情况是战略意图没有领会到,之后的事自然不说了,如果大业已定,关羽把自己的绝对战略意义体现出来,到那时候一定会很不一般,也会愿意接受刘备给他更高的封赏。


最后就是说说关羽对刘备和汉的态度,关羽是有理想有目标的,所以即使刘备死了,关于也不会动摇,而刘备是一个只有目标没有理想的君主,二人出发点看似想同,实际上目标不同,拿现在来看的话,就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戴老师讲历史


经过曹操的举荐,关羽获封“汉寿亭侯”。按说曹刘两家本是对手,关羽为什么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后,仍以汉寿亭侯自居?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

1、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什么爵位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什么爵位。关羽,汉寿亭侯,死后追封“壮缪侯”;张飞,先封新亭侯,后封西乡侯;马超,先封都亭侯,后封阨乡侯;黄忠,封关内侯,死后追封“刚侯”;赵云,封永昌亭侯;死后追封“顺平侯”。



刘备的五虎上将

需要说明的是: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从亭侯开始起步的;张飞、马超在蜀汉立国后提升一级为乡侯;黄忠至死只是关内侯,赵云至死只是个亭侯,他们二人死后追封的只是谥号爵位,没有实质意义;关羽、马超的亭侯均是东汉朝廷册封的。

2、关羽的亭侯爵位其实不低

按照汉制,军中侯爵以小到大依次为: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在汉朝,通过军功获封其实非常难,飞将军李广终其一生没有封侯,其子李敢霍去病出战,出生入死获封关内侯;曹操的祖父曹腾,则是汉桓帝时获封的费亭侯。

关内侯、亭侯的门槛相对较低,而乡侯、县侯若非皇帝格外赏识或建有奇功,是非常难以获得的。因此关羽获得的亭侯,爵位其实不低。而且和张飞、赵云、黄忠不一样,这些人的爵位是由刘备蜀汉政权册封的,关羽的爵位是在朝廷皇帝那里“备案”的。



关羽的亭侯爵位其实不低

关羽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后,仍以汉寿亭侯自居,其实与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一脉相承的,即忠汉、忠君,用的是汉朝皇帝的册封。虽然有曹操的举荐,但授爵的是汉朝皇帝,跟曹操并没有关系。

3、关羽为何被追封“壮缪侯”

关羽死后被追封“壮缪侯”。关于“缪”的读音,自古就引发了很多争议,并直接影响到这个谥号是丑谥、恶谥还是好谥的判断。

持正面看法的人认为,“缪”与“穆”音同甚至就是同一个字,而“布德执以曰穆,中情见貌曰穆”,推行道德而主持正义叫“穆”,内心所想表露于外叫“穆”。

持反面看法的认为,“缪”虽为多音字,但均不读“穆”字音,正确读音为miù,而名与实爽曰缪,就是名与实不相符叫“缪”。



关羽为何被追封“壮缪侯”

根据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有大功,死后安葬时周王朝制定了谥号法则。这个法则被后朝后代所沿袭,其中对于“穆”、“缪”均有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关羽的“壮缪侯”称呼,真实反映了刘备和蜀汉文官武将对关羽的评价。其实,直到明朝之前并没有人认为不妥。

但明清两代,关羽被推崇备至直至神化,按照国人的习惯,既然“武圣”都是“圣人”了,就应该没有任何缺点,应该是完人,因此对于“缪”字的解读开始推陈出新,并推翻了前人的说法


达人饺子哥


《三国志·关羽传》: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公元200年,曹操支援东郡太守刘延,与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对战于白马。此时,曹军先锋为张辽和关羽。只见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于千军万军之中刺死颜良,将其首级斩下,然后安全回到曹操身边。这一战,关羽突袭进入颜良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解了白马之围,他也因此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此后,关羽就离开了曹操,寻找刘备。那么曹操是汉贼,关羽笨应该抛弃曹操赐予的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可是他一直以“汉寿亭侯”自称,这是为什么呢?

关羽一直以汉寿亭侯自称,分析如下三个原因。其中第三个原因是很关键的,他死的太早了,没赶上刘备称帝分封。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朝皇帝,分封的爵位。当时汉献帝是正统,是全天下名义上的主人,一言九鼎。曹操只是为关羽,向汉献帝请封为汉寿亭侯,在汉献帝盖印批准后,才生效。如果曹操私自刻一个汉寿亭侯的官印,给关羽,这叫私刻官印,是不被允许的,也没有效力,不被世人所承认。

关羽的汉寿亭侯比后来魏、蜀、吴三国各自君主所封的爵位含金量高多了。如张飞为西乡侯、诸葛亮为武乡侯、夏侯惇为高安乡侯、马超为斄乡侯,他们都是乡侯,还比关羽的汉寿亭侯高一级,可是他们的爵位都是魏蜀吴各自君主分封的,含金量明显不如关羽早期的汉寿亭侯。至于南郑侯魏延、济阳侯吴懿、平襄侯姜维、安汉侯王平等人,更是后期的县侯,当时爵位已经很多了,不吃香了。

总之,关羽的汉寿亭侯虽然比不上曹操同期的武平县侯,也是很不错的了。他的汉寿亭侯已经值得被张辽、徐晃等同期的降将眼红、羡慕了。

其二,汉寿亭侯也是不小的爵位了,可以封妻荫子了。

东汉、三国时期,继承了秦商鞅变法时期的二十等爵制度。这二十等爵的最高两个等级为关内侯和列侯(彻侯),而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因此,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二十等爵位中的最高等级中的最差的亭侯。在当时,关羽刚刚归顺曹操,就因战功被封为亭侯,已经超过了曹营张辽等降将的关内侯了。

所以,关羽对于自己第一个得到的爵位,是非常珍惜的。在古代,爵位可以世代相传,封妻荫子,是很高的荣誉。古代军人打战,出生入死,为了什么?他们都是为了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

其三,关羽早逝,没赶上刘备分封。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继曹丕称帝之后,紧随其后称帝,延续汉朝。他称帝后,大肆分封各位有功之臣。如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而公元220年病逝的黄忠就没有被封为乡侯,仅仅为关内侯,这还是刘备称汉中王时分封的。关内侯比起关羽的汉寿亭侯差远了,黄忠立下了汉中之战中斩杀征西将军夏侯渊这么大的功劳,却仅仅被封为关内侯。

在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坐镇荆州,而其他人都比关羽职位小,如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如果关羽没有死于公元219年,活到221年刘备称帝的那一天,关羽被封的爵位比张飞、马超只高不低。刘备最少分封为乡侯,甚至是县侯。

总结:以上三个原因,解释了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汉寿亭侯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可以让同僚眼红的爵位了,关羽脸上有光。第三个原因,关羽没有活到刘备称帝的那一天,也就赶不上刘备分封功臣了。这个原因,导致了关羽的爵位低于张飞、马超等人的乡侯。


魁哥说历史


《三国演义》让我们见识到一个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关羽,他对刘备忠心耿耿,而我们后世经常说关羽读春秋,识大义,这个“大义”是什么呢?就是关羽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

在东汉末年有政治理想的臣子不多,其中曹魏阵营的荀彧、蜀汉阵营的诸葛亮和关羽,他们都是有政治理想的人物,终其一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奋斗。荀彧和诸葛亮都是文成,而关羽是一个武将有这样的政治抱负实属难得,而关羽的政治理想就是复兴汉室,这就是关羽的“大义”。

关羽有自己的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这是其它很多战将基本都不具备的“大义”,相比较而言,东汉末期的将领基本都是为了自己主公进行奋战,即使是周瑜这样意气风发的人物,都立足于建立东吴的事业,可见关羽这种有政治理想的人很少。

明白了关羽在政治理想就可以明白关羽为什么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因为这个“汉寿亭侯”是汉献帝封的。

建安五年关羽被曹操俘获,这年曹操与袁绍发生白马之围战役,次战中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过后曹操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汉献帝也答应了,所以关羽有了汉寿亭侯的称号,而这个侯爵不能说是曹操封的,曹操当时只是汉朝的官员,真正封爵的是汉献帝。

关羽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拥护汉室的决心。


帝国烽火


汉,寿,亭候。这才是关羽封号的正确读法,并且这个封号并不是曹操封的,那是正儿八经的汉献帝刘协给封的,只不过是曹操为关羽请封的。

关羽投降曹操后,与曹操有君子协定,降汉不降曹,就是明确的告诉曹操,我投降的是汉庭,并不是曹营。

关羽投降曹操后,参与了曹操与袁绍之战,并斩杀颜良,为曹操立了一些战功,但是他的这个战功是不足以被封为侯爵。曹操为了稳定、拉拢关羽,刻意的为关羽请封了侯爵,但是关羽很清楚自己不足以受封此爵,就拒绝了,曹操明白关羽的意思,他不愿意接受曹操的封赏,于是就刻意的在寿亭侯的封号前面加上了“汉”字,用于表达此侯爵是汉朝廷封赏关羽的,关羽最后才接受了“汉寿亭候”的爵位。

那么关羽为什么一直以汉寿亭候称谓自居呢,而且很以此为傲,这其中有很深的原因:

贵族因素

隋唐以前,中国封建王朝的贵族阶层是固化的,平民很少有机会和通道晋升到贵族阶层,文人唯一通过“举孝廉”的通道入仕做官,改变自己的阶层;武将只能通过杀敌建功来晋升。

东汉末年,战乱蜂起,但是无论诸侯,还是军阀,那种门阀等级观念还是非常深厚,无论关羽如何的勇猛,战功如何卓著,他始终处于平民阶层,没有任何的爵位。当汉朝廷封其为侯爵后,关羽的社会等级身份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直接由平民阶层升入了贵族阶层,这对当时所有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正统朝廷封赏

关羽的汉寿亭候爵位是汉朝廷正经封赏的,这对关羽来说非常的关键,主要是当时诸侯纷乱,大家都在争夺地盘,关羽自诩忠义之士,以匡扶汉室为自己的终生己任,汉朝廷对他的封赏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关羽的爵位“汉寿亭侯”有一个“汉”字,这与其他的侯爵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于禁的益寿亭候。汉字的标榜性非常的强,区别于其他侯爵受曹操封赏。

其实,当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后,也对功臣进行了封赏,但是此时的关羽已经战死了,没有享受到刘备自诩正统汉室的封赏。

其实,从汉寿亭候的封号来看,关羽的爵位其实是相当低的,侯爵的登基有三级:县、乡、亭爵,关羽的亭候登基是最低端的侯爵,但是这种荣耀也令关羽相当的骄傲了。

关羽的神话是后来被民间和官方逐步的提升的,到了现在已经是“圣”的等级了,这是“汉寿亭候”关羽生前想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