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不稱帝?

孤飛雲


曹操不稱帝有四個原因:第一曹操的家室不好如果急著稱帝,大的士族是看不起他的;第二稱帝不合時宜,局勢不穩定,曹操稱帝會因此陷入困境;第三曹操身體欠佳,當時他已經掌握了政權了,帝只是一個虛名;第四是稱王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世襲,稱帝則不能世襲。

後人說曹操跟諸葛亮二人倒是很像,他們都是漢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想盡心竭力輔佐漢室。其實縱觀全局他們都處於三國最鼎盛的時期,想要完成霸王之業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想要符合眾人的口味更是難上加難。

無奈二人都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諸葛亮選擇了一路走到底,而曹操卻換了一條路來走罷了。畢竟當時是群雄追逐的時代,很多人都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們做到這樣已經是很不錯了。另外我們也不能僅憑藉一兩點資料就輕易的去評價一代偉人,後人撰寫的書籍總歸還是帶有一點戲劇色彩的。



裴GgYa


曹操一統北方後,實力雄厚,有稱帝的條件和勢力!曹操有沒有稱帝的想法呢?曹操晚年是有稱帝的野心的,早年的曹操想做一個定國安邦的能臣,奈何報國無門,自己便拉起了隊伍單幹,經過多年的征戰,統一了北方!三國時期,曹操的功勞其實是最大的,他滅了袁紹 、袁術、呂布、陶謙等,天下諸侯基本上都是被曹操剿滅的,也是曹操結束了群雄割據,所以曹操是最有實力來做皇帝的,但曹操始終為什麼沒稱帝呢?阻礙曹操稱帝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來自於吳蜀的威脅!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也體會到了孫劉聯盟的強大,所以在後來,曹操與劉備打了一場漢中之戰後,便再沒發動過戰爭,而是修養生意,因為他深深的知道,孫劉聯盟其實很脆弱的,你打他,他們就聯合,不打,他們反而會相互鬥,而且赤壁之戰後,劉備佔領了荊州,這讓孫權集團很不滿意劉備,果不其然,後來呂蒙白衣渡江,奪取荊州,孫劉爆發了夷陵之戰,兩敗俱傷!所以,曹操稱帝,又可能會遭到孫劉聯合來討伐,這是曹操不願意看到的,曹操也看到了袁術在稱帝后的重叛親離!

其次,當時的大漢人心還沒完全散去,天下還有維護大漢正統的人,曹操陣營也有這樣的人!以荀彧為代表的士大夫堅決反對曹操稱帝,曹操雖然逼死了荀彧等人,但他看到了大漢還有人心,還有人死心塌地的維護大漢的正統,這是曹操沒有稱帝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當孫權上表請曹操進帝位的時候,曹操笑著說: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呢!

再者,曹操晚年,被漢獻帝加封為魏王,賜九錫,用天子儀仗,坐天子龍攆,這些都是皇帝才能享受到的,持劍步履上朝,見天子不拜!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王朝,這些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可以說曹操除了差皇帝那個名頭,其他的都有了!曹操看也到了稱帝的風險,所以終其一身沒有稱帝!

曹操這個人,具有很強的歷史爭議性,有人說他是英雄,是他結束了東漢群雄割據的混戰,他是有功;也有人說他挾天子領諸侯,是篡漢的奸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小任談史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被封為魏王,權力極大,是實際上的一把手,無論是代漢自立還是篡奪帝位,對曹操來說都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但曹操終其一生都沒有當上皇帝。


曹操自己給出的解釋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即為:如果天命在我曹家,那我就做個周文王吧。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後來推翻了殷王朝,曹操的言外之意很明顯了。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為魏王、丞相、冀州牧。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讓位,曹丕登基為帝,國號大魏,改元黃初,這是曹魏政權的第一個年號。曹丕改雒陽為“洛陽”,定都於此。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使用天子禮儀,又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至此,延續196年的東漢王朝徹底消亡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稱帝,改元黃初;次年,劉備也稱帝,改元章武。公元222年正月,孫權稱王建國(稱王不是稱帝),建元黃武。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逝,傳位於平原王曹叡。孫權最怕曹操,也恨忌憚曹丕,但卻不怎麼把曹叡放在眼裡。而蜀漢那邊,掌權的人換上了諸葛亮,並且恢復了吳蜀聯盟。這下孫權終於放心了。於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

公元263年魏滅蜀,265年晉代魏,280年晉滅吳,三國就此降下帷幕,天下重新歸於一統。


峰迴路轉說歷史


導言:曹操為什麼不稱帝這是一個被熱愛三國曆史的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各種論述也因此層出不窮,但相對持不同觀點的群體也大有人在,故在這個問題上至今也沒有得出一個令所有人都認同的標準答案。所以作者試圖從曹操的格局單一角度去解釋曹操為何沒有稱帝,不過我相信本答案也不會成為最終的標準解釋。因此,在這裡提出的相關論述只是希望為這一話題的討論增添一些佐料,更多的精彩答案還需要參考其他的優質回答。


曹操的稱帝之心在官渡之戰以及北征烏丸之後越來越明顯。先是廢掉三公的職位,設置丞相之職,將中央權利盡掌握在一人手中,而這個人就是曹操。兩年後在求賢令中更是自比受命、中興之君,稱帝之意溢於言表。接著第二年,曹操的兒子曹丕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丞相的正副職位皆是曹氏把控,相權失去制約。後來獻帝效仿劉邦對待蕭何那般,允許曹操佩劍穿鞋上朝。

《三國志 武帝紀》: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如果說以上的封爵受賞可理解為人臣所能企及的,那麼下面的舉措完全超越了當時的君臣封建禮法。建安十八年正月合併了當時的十四州,重置為古代的九州,這樣一來擴大了曹操的實際控制範圍,不久曹操又被封為魏公,甚至設立了魏的社稷宗廟。這對於劉漢正統來說一個非常大沖擊,非皇室宗親能成為國公,就此看來曹操的政治目的已經徹底暴露出來。與此同時,那些幻想指望曹操能重建漢室的人們也徹底的失去了希望。

衝破禮法限制後,也就意味著曹氏集團撕掉了掩蓋稱帝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後面的舉措就更加肆無忌憚。建安十九年正月,曹操始耕籍田,同年三月曹操的爵位位列諸侯之上。在古代,籍田這種禮儀活動一般只有天子才能去做,諸侯之上一般也就是天子了。以上的這些舉措明顯是曹操稱帝前瘋狂的試探。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曹操被准許使用天子旌旗,十二琉冕,六駕,甚至曹丕也被封為了魏太子。如果說諸侯之上的職位是什麼還有討論餘地,

那麼十二琉冕、享配六駕,這種天子專屬的禮制就是證明曹操想稱帝的無可爭議的事實。要知道按照當時的封建禮制,諸侯王只能配享九琉冕和五座駕。如此昭然於天下的舉動,稱帝之心再明瞭不過了。

此時的曹操距離皇帝的寶座只有半步之遙。但是直到其去世的三年間,曹操再也沒有任何進一步的行動,稱帝之舉戛然而止。

曹操至死也沒有踢出那臨門一腳,其實這跟曹操的個人格局有一定關係。

曹操深知服天下的重要性,即使在朝堂之上是權傾朝野,但是得民心卻是根本。雖然此時強行稱帝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此時劉氏的漢王朝早已失了民心,但是曹操為了讓自己能德配位,還是需要一個不世之功來讓這個帝位順理成章。

就連夏侯惇和桓階也曾建議曹操滅蜀後,再行堯舜禪讓之制。

《曹瞞傳》及《世語》並雲:桓階勸王正位,夏侯惇以為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王從之。

曹操可能也因此聽取了建議。不久曹操就領兵西征劉備,但是天公不作美,大水困住了于禁大軍,關羽趁機擒了于禁,這讓曹操滅蜀的計劃暫時擱淺。然而,曹操沒有想到,這一擱淺成為了稱帝路上的滑鐵盧。

綜上,曹操之所以沒有稱帝,主要是曹操認為稱帝前需要先統一天下。只有這樣的功績才有資格稱帝,只有這樣才是眾望所歸的帝王,也只有這樣才能服人心,才能讓天下人心悅誠服。

但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天下尚未統一,一代英豪抱著“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的遺憾在洛陽與世長辭。


嗶嗶巫


我覺得曹操不稱帝有四個原因:

第一,曹操的家室不好如果急著稱帝,大的士族是看不起他的;

第二,稱帝不合時宜,局勢不穩定,曹操稱帝會因此陷入困境;

第三,曹操身體欠佳,當時他已經掌握了政權了,帝只是一個虛名;

第四,是稱王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世襲,稱帝則不能世襲。



聚凱


三國時期可謂人才濟濟,曹操作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一生的功勳不應該只是體現在奠定魏國上,而是有了曹操的政治思想和軍事作為,方才形成了後面的三國鼎立之勢!

在三國未形成之前,整個漢朝已經是四分五裂,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軍事行動中,就可以看出東漢末年時期,漢庭已無實權,各路軍閥紛紛傭兵自重,而在當時最具實力的應屬出身在“四世三公”家庭背景下的“袁紹”

東漢末年天下共分十三州,袁紹一人就擁有冀、青、幽、並四州,擁兵數十萬,而此時的曹操僅佔據了兗州、徐州以及豫州的一部分,其實力與袁紹還有段距離的!

按常理規劃,曹操的方針應是吞併弱小勢力來壯大自己,逐漸縮小與勁敵“袁紹”的差距,在圖與袁紹一決高下!但以曹操的政治覺悟,早就預想到只有擊垮袁紹,自己方能雄踞一方,而無後顧之憂,

於是“建安四年”雙方終於展開了對壘,“官渡之戰”就此拉開序幕,作為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這次戰役被譽為歷史上最著名的“以弱勝強”戰役之一,此次戰役不但打破了當時的政治格局,奠定了魏國的根基,而孫,劉兩家也藉此機會得以喘息,逐步穩固了自己的勢力,

官渡之戰取得大勝後,曹操一躍而上,成為東漢末年最大的勢力,此時曹操已經擁有登基為帝的能力,但還沒具備“天時與人和”,曹操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像袁術一樣貿然登基,東漢雖已名存實亡,但畢竟百年王朝還是死而不僵!

自己內部以“荀彧”為首的“親漢派”,外部以“孫權”為首的“孫,劉聯盟”,都時刻警惕著自己,一旦貿然稱帝,其後果很可能是內部分崩離析,大大的削弱自己的實力,而外部可趁機壯大勢力!自己將失去一統天下的能力,

曹操緩稱帝的方針並沒有錯,但也許曹操並沒有想到,造化竟是如此弄人!自己竟敗於“赤壁之戰”,可悲的還是以“袁紹”的方式失敗(以弱勝強)!赤壁之戰後曹操只能休兵養息!無力大規模絞殺孫,劉二人,自此三國鼎立之勢形成。


奔騰Li


曹操是個極具長遠眼光的人,是當時“時代脈搏”的把握者,敢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發展壯大;曹操是個極其務實的人,是“中央集權”的推動者,志在“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等待時機。曹操稱帝的路經歷了兩次嘗試及一次被“勸進”,兩次嘗試均告失敗,一次被“勸進”卻主動放棄,最終發現稱帝的時機不成熟,稱帝意圖失敗,乃“時也、命也、運也”。

一、漢帝國的皇室感召力強大,超過其他任何封建時期,從而造成曹操受統治內部士族門閥地主的激烈反對,第一次稱帝嘗試失敗

漢帝國王朝強大,史稱“強漢”。在四百年的統治中,優秀帝王代出,統治政策親民,人民生活相對安定,出現五度盛世、三度中興的罕見局面。漢朝人民的認可度極高,朝民皆自稱“漢人”。“王莽篡漢”最終死於民間起義。漢光武帝振臂一呼,萬民景從,中興漢朝。東漢末年,朝政腐敗,一如西漢末年。但擁有士族堅決支持的漢王朝,名義上還是存在的。曹操若做第一吃螃蟹的人,不得不面臨強大士族的挑戰。

公元211年(建安十五年),56歲的曹操第一次稱帝的機會到來。此年,曹操取得冀、青、並三州,大勝烏桓,北方平定,中原一統。此時,劉備無地立足,向孫權借地,被軟禁在“吳郡”,而東南孫吳政權軍事核心人物周瑜病逝。曹操不失時機地在臨漳古鄴城銅雀臺,以試朝臣歸屬之心。不出意料,大批朝臣仍心屬“漢朝”,其中以重臣荀彧(曹操最重要的謀臣)為代表士族大姓(大地主)勢力更是堅決擁護“漢室”,旗幟鮮明地反對曹操“復九州”、“進公”、“加九錫”等加強個人政治地位的措施。曹操暫時作罷,不得已說:

“"最初我被舉薦為孝廉,只想處置好政務;任濟南國的國相,依法剷除殘暴勢力,選拔優秀人才,但遭到強門豪族的迫害,不得已辭官回鄉。打算認讀書二十年,暫不做官。不想被任命為典軍校尉,便棄文從武,以“徵西將軍”作為畢生目標。若不是董卓亂政,我不會做一個將軍鎮守一方。此後,被迫陷入四戰之中,破袁術,敗袁紹,滅劉表,以宰相之職平定天下。這是我一生最為榮耀的職位啊,哪還有比這好待遇啊,我很滿足了。”

士族門閥勢力(大地主)介紹:東漢時期中後士族門閥勢力(大地主)終於形成氣候,士族在經濟上擁有大片土地,軍事人形成地主武裝,政治上樹立朝堂“政治代言人”。尤其在東漢末年,士族地主在鎮壓“黃巾起義”的戰鬥中形成“軍政合一”軍閥勢力,如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如荀彧家庭、司馬家庭、陳群家族。荀彧向曹操介紹了荀攸、郭嘉、鍾繇、陳群、司馬懿、杜襲等士族優秀人才。後來的軍閥混戰中,曹操嶄露頭角,逐漸消滅其他諸侯勢力,形成最大的勢力集團。

庶族出身的曹操是個優秀的政治家,力圖改良東漢末年門閥政治,建立一個士族庶族勢力均衡的中央集權的大政府。通過“銅雀臺”事件,曹操明確明白士族大姓的政治影響力及政治訴求與自己的志向格格不入,無法協調。

於是,曹操發展時機不成熟,第一稱帝的失敗歸結於“時也”。曹操開始一步一步地整飭朝政、釐定國策、培養傳承勢力。曹操為改變“政令不出朝廷”的不利局面,推行“惟才是舉”的官員作用政策,培養庶族勢力,於是以滿寵、司馬芝、楊伂為代表的卑微庶族得出作;同時打擊削弱勢力龐大的世家門閥勢力,殺掉不為已用的孔融、邊讓等人,除去楊修等自以為是的士族人才,甚至不惜賜死自己最得力的謀臣荀彧,剪除了潁川荀氏的勢力對於其他忠於自己的士族人才(如鬼才郭嘉、陳群、司馬懿)仍以謀士之職,不給軍權。而以曹氏、夏侯氏統兵,以張遼、徐晃、張郃等新庶族人才將兵。 從長期來看,打擊士族門閥勢力(大地主)對曹魏政權有利;從短期來看,過早地打擊功臣集團,導致內部鬥爭加劇,客觀上致使“天下歸心”的人才戰略失敗,部分士族精英(如琅琊諸葛氏)外逃加強了東吳及西蜀勢力。

二、三足鼎立形成,外部軍事集團壓力沉重,曹操第二次稱帝嘗試失敗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第二次稱帝的機會到來。此年四月,曹操被進封為魏王,食邑超三萬戶,子孫皆封侯,建都鄴城,以冀州十郡為封地。曹操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禮,允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祭祀天地,且宗廟、祖臘與漢朝皇家無異,此時他“名為漢臣,實為皇帝”。

還沒等曹操進一步準備“稱帝”。劉備迫不及待地起來反對曹操,站在漢朝宗室之後的立場,以“名為漢臣,實為漢賊”的軍事口號討伐曹操。公元217年,劉備趁曹操主力南征濡須口,漢中空虛,快速向漢中發動進攻,令諸葛亮為軍師,“五虎將”張飛、馬超、趙雲為大將,黃忠為前鋒,舉國出兵。到達漢中後,諸葛亮提出由張飛、馬超、雷銅、吳蘭等人正面進攻下辯,吸引曹洪、曹休、曹真等曹軍主力。另派不被曹軍重視的黃忠為偏師,襲擾夏侯淵。

次年,張飛領精兵守固山,示形於曹洪,要攻打他的後方。但曹休勇略過人,不料定張飛“聲東擊西”,又看出蜀軍立足未穩、難以集結的破綻,主動向曹洪立下軍令狀,領兵襲擊吳蘭、雷銅,斬吳蘭等軍將,揮兵疾進,蜀軍兵敗後落荒而逃,衝擊馬超、張飛軍,蜀軍全線潰退。

劉備收拾敗軍,集結兵力後,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主動攻擊夏侯淵、張郃等人。由於曹軍兵力較少,只能擊退蜀軍,難以戰勝劉備。劉備加緊進攻,曹軍形如累卵。同年七月,63歲的曹操帥主力返回長安,劉備已經佔據漢中地利優勢,但依舊沒有引起曹操的足夠重視,在接到心腹大將夏侯淵的死訊後,才親率大軍趕往漢中。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得法正等軍師指點,力圖佔領軍事制高點定軍山,自上而下攻擊曹軍。又命令諸葛亮徵召舉國成年男丁入伍,先派婦女運輸軍糧,舉國為戰。得到兵糧補充後,劉備率黃忠等人自陽平關南渡漢水,繞過羊腸山路,襲佔定軍山。曹軍夏侯淵部完全暴露在劉備的軍事攻擊下,處於極端不利境地,由於被曹操問責擔憂,急於出兵爭奪定軍山。劉備佔領定軍山等險要地形之後,料定夏侯淵來爭奪,更令黃忠埋伏于山腰。待夏侯淵軍過,劉備舉旗,山上雷石俱下,亂箭射出。夏侯淵自知中了埋伏,率軍衝出,親自斷後,被黃忠側面襲擊,應聲落馬斬殺,5萬曹軍大敗。劉備佔領定軍山等險要地形之後,堅守不出。曹操對戰劉備的一生中,野戰中都是勝利的。但是曹操並沒有接受赤壁之戰輕敵的教訓,在水戰大失利之後,漢中攻堅戰打了幾個月,沒有佔到一點便宜。關羽出兵襄陽,曹操被迫退放棄漢中。

同年七月,關羽出荊州,攻襄樊,長兵直入,一時兵鋒無兩。曹操派于禁就近支援樊城。八月,關羽率親兵觀察樊城,城堅兵足,難以力克;惟見護城河水漸漲,遲滯了荊州兵的攻勢,但也困於水勢。於是,關於學習韓信擒龍且之戰,引洪水衝向樊城外圍,乘船而戰,全部俘虜于禁等曹軍。于禁兵敗投敵,晚節不保;龐德至死不降,名節大顯。大水距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數千軍士死守樊城,岌岌可危。曹操接到孫權襲擊關羽後方的消息,自關中回到洛陽,命徐晃領兵再救樊城,同時令曹仁堅守。隨後,曹操率軍進河南郟縣,派出十二營派兵予徐晃,與關羽進行對抗。關羽中箭不敵,敗走麥城,被呂蒙埋伏擒殺。孫權懼劉備報復,將關羽的首級送給許昌曹操。

漢中、襄樊兩次大戰後,曹操軍異常疲憊,轉入戰略防備,同時防備東吳及蜀漢兩大勢力。

但曹操萬萬沒想到被自己完虐一輩子的劉備鹹魚翻身,強勢崛起,再度戰勝自己,搞的曹魏灰頭土臉,第二次稱帝的努力又被劉備給攪黃了。

三、天下未安,東吳孫權政權稱臣“勸進”,朝臣紛紛“勸進”,曹操如坐爐火,主動放棄稱帝

公元219年(建安24年),第三稱帝的機會到來。此年,曹操與孫權合力俘虜並殺害關羽,取得襄陽保衛戰的勝利。孫權借意歸服曹操,遣使稱臣,將關羽頭顱獻給曹操,並以書信上報,勸進曹操自任魏國開國皇帝,進而取代漢朝。經過10年的嚴厲政治打擊,漢室的擁戴者士族精英勢力大減,不得不蟄伏起來。以庶族曹操家臣為代表的朝臣紛紛表忠心,跟進東吳“勸進”,處於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

但是曹操卻將孫權的書信剖析一番,並傳示內外群臣,不無鄙視地講:“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意思是說孫權想把曹操本人放在火上烤,用心險惡。 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有些人害怕我的威望及實力,誹謗我,不懷好意地攻擊我,以篡位的野心為由汙衊我。我是想做周文王的人,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做廢漢自立的蠢事。請你們都相信,以上是我的真實想法,絕不食言,日月為鑑。”

曹操是個優秀的政治家,對政治進退有成熟的敏感性,對軍事鬥爭有極高的素養,對經濟建設有深刻的實踐。在漢末的軍閥混戰中,人口大量下降,歷史記載曹操控制的人口才“四百萬”,要消滅“一百二十萬”人口的東吳及“八十萬”人口的蜀國,從經濟上統一三國,終曹操一生幾不可能。於是曹操大搞軍事屯田,減輕民眾賦稅壓力,收集流民,恢復生產。西蜀劉備遇諸葛亮後“如魚得水”,設立“五虎將”,軍事實力大增;東吳孫權後生可畏,外戰能力不足,自保足以應付,文臣武將如雨後春筍,文有張昭、魯肅、諸葛瑾之流,武有周普、周瑜、呂蒙、陸遜、丁奉之眾,軍事上統一三國也不現實。

若此時曹操稱帝,必然禍及自身。曹操何其明智及遠見,深知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兼首席大將,荊州又是兵家必爭之地,故將孫權關羽厚葬,成功將戰爭禍水引向吞併荊州的孫權。

公元220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曹操還是敗給了“命”。他做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鋪墊,卻無福生前享受“皇帝”這一殊榮。曹操去世了,兩年後劉備去世了,再之後孫權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昏庸無比,三國這個光彩奪目的時代開始謝幕。

果然,公元221年(曹操去逝的次年),劉備舉全國之力,號稱“五十萬”大軍進攻東吳,發起夷陵之戰。陸遜臨危受命,火攻取勝。但孫劉兩敗俱傷,失去單獨對抗曹魏的實力。

這一次稱帝的機會,也是最後一次曹操稱帝的機會,還是敗給了“命”。


南渡唐後人


曹操從當上丞相開始,到封魏公,再到魏王,其實距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但是曹操最終沒有走出那一步,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1、 丟失漢中,稱帝功績不足

爵位的晉升需要有實實在在的功績作為基礎,曹操在消滅了張魯,拿下了漢中之後,進位為魏王。但是後來在與劉備的爭鬥中,曹操大敗,丟失了漢中,而劉備集團進入鼎盛時期,聲勢逼人。曹操如果在遭遇敗績的情況下稱帝,功績不夠,難以服人。

2、 得罪士族,內部反對較多

曹操對於士族的態度一直是且用且防範。政治上,曹操發佈《求賢令》,任用了一大批庶族寒門,用來制衡士族勢力。經濟上,曹操長年堅持屯田,損害了大批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士族對於曹操稱帝的支持一直很少。這一點,也在曹丕上位後得到證明,曹丕全面倒向了士族,推行《九品中正制》,獲得士族鼎力支持,很快便代漢稱帝成功。

3、 年事已高,自知時日無多

曹操當了魏王之後,已經六十多歲了,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大的年紀,加上困擾了曹操多年的頭風病,曹操知道身體快不行了,即便強行稱帝,也沒有精力去治理這個天下,只能寄希望於後人,故而發出“若天命在孤,孤願為周文王”的感嘆。

總結起來,曹操最終沒有稱帝,既有吳蜀尚未平定的遺憾,也有內部士族掣肘的無奈,還有自己英雄遲暮的悲涼。


歷史步行街


事實上,曹操的代漢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沒有邁出最後的一步。他要把這最後一步讓給自己的兒子完成。曹操為什麼自己不稱帝呢?主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十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其實,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其二,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三,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歲,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了,這也可能是他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對自己的自我評定。


七夜丶丶丶丶


說起三國時期曹操,是當時實力最強的,曹操稱帝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為什麼沒有稱帝呢?

今天小編來講講他的發家史。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r

 第一,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曹操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利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動。縱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多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r

 \r

第二,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好。

第三,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是寫照。\r

 第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歲的老頭。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也可能是他不願意稱帝的一個原因。\r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不知道各位同意小編看法麼!\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