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滋味更長

淡雅滋味更長

宅家做飯,也別有一番興致。

民以食為天,上至王侯將相、下到普通老百姓每天都離不開吃,正月也不例外。往年的正月裡,親朋好友難得聚到一起,自然免不了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你家吃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連續數日的味覺轟炸後,桌上的蘿蔔青菜賽過任何珍饈美味。迷迷糊糊熬過假期,大發感慨每逢佳節胖三斤此言不虛。

淡雅滋味更長

今年一改頹勢, 廚房裡舞臺搭建,正是大顯身手時機。可憐我會做的菜沒兩樣,勉強做熟還怕咽不下去。古云道生一,一生二,咱就從做花生米開始吧。油炸的太膩,不如水煮省時省力。清水淡鹽,出鍋後芹菜段胡蘿蔔絲杏仁一拌,吃起來居然也津津有味。妻子嗤之以鼻,說我屬於沒錢的勾當。我反問道:難道比爾蓋茨每頓飯要吃一頭牛才成?她竟無言以對。

淡雅滋味更長

據說國外做飯像做實驗,天平計時器量杯等紛紛出場,做出來的不大好吃但營養均衡。國人注重的是色香味形意,舌尖上的美味嘛。偶爾嚐嚐感覺挺好,但居家做菜要是天天色香味,可能誰也受不了。高油高鹽高糖,好吃且好看,換來的卻不全是健康,多數是三高,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大快朵頤之後,再吃藥輸液調理。身體撐不住時,悔之晚矣。食材淡雅,

營養夠用就好,多則無益

淡雅滋味更長

古代大哲學家莊子也對淡雅情有獨鍾,他曾在《莊子·山木》中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源於相互的理解信任,不含任何功利之心,淡如止水,友誼才會悠長。小人之交,或為錢或為權,錢權俱在時則甘若甜酒,俱無時則作鳥獸散,落井下石也是常有的事。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明朝道人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

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濃豔不及淡雅,淡雅滋味更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